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蜘蛛对茶园害虫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伯刚 《蛛形学报》2003,12(2):125-127
1981年以来,湖南省兰岭茶园开展了大面积以保护茶园蜘蛛为主的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近10年来未打化学农药,4年未施化学肥料。试验结果表明,这些措施不但使以蜘蛛为主的茶虫天敌的种类增多、种群数量上升,而且使茶园内主要害虫的种群数量逐年下降;茶叶内不含任何农药残毒,产品达到国家AA级绿色食品要求;经济效益得到成倍增加。  相似文献   

2.
黎健龙  唐颢  周波  方华春 《生态科学》2017,36(3):160-165
茶园生态系统中蜘蛛既是重要的天敌类群, 又是改善生态系统服务的指示标志。为更好地保护与利用天敌蜘蛛进行生态防治, 对亚热带丘陵地区不同栖境茶园的狼蛛科蜘蛛进行调查, 并对其种类、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杂栖境茶园(JZ)与简单栖境茶园(CK)间狼蛛科蜘蛛数量特征组成存在显著差异 (P<0.001); 狼蛛科蜘蛛优势种JZ茶园有3种, CK茶园有4种; JZ茶园雌蛛、雄蛛和幼蛛个体数分别是CK茶园的4.36倍、3.63倍和7.91倍。JZ茶园狼蛛科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影响较大,总个体数量发生动态显著高于CK茶园(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 JZ茶园明显向家福穴狼蛛(Houa jiafui)、幼豹蛛(Pardosa pusiola)和旋囊脉水狼蛛(Venonia spirocysta)等群落数量分布较多的方向偏移, 而CK茶园则向数量减少方向偏移。研究表明, 基于茶园异质性栖境管理, 采用多样性种植方式来保持生态平衡, 对保护和利用狼蛛科蜘蛛来增强害虫自然控制能力有深远意义, 还有利于成为一种可持续改善茶园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利用天敌实施害虫生态控制,田间调查了周边不同生境条件对茶园蜘蛛及叶蝉种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乔木生境茶园(Ⅰ)和相思树生境茶园(Ⅲ)影响下茶园蜘蛛及叶蝉聚集程度较强,茶园Ⅰ叶蝉聚集数最多,为692头,但与其他生境茶园间差异不显著(P0.05);茶园Ⅲ蜘蛛聚集数量最多,为1155头,并与稻田生境茶园(Ⅱ)、生活区生境茶园(Ⅳ)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从蜘蛛功能群聚集情况来看,结网型蜘蛛相对较少,为295头;游猎型蜘蛛最多,为2957头;其中,茶园Ⅰ与茶园Ⅲ蜘蛛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数值较大,对叶蝉的跟随效应明显,并与Ⅱ、Ⅳ茶园有显著差异(P0.05)。多元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茶园Ⅰ和茶园Ⅲ均能够明显提高蜘蛛群落聚集的时空分布水平;蜘蛛群落的聚集密度时空分布大小表现为:茶园Ⅰ茶园Ⅲ茶园Ⅳ茶园Ⅱ。由此可知周边生境结构植物丰富和相对稳定的茶园能通过和谐的生态过程影响蜘蛛和叶蝉的时空格局,提高蜘蛛对害虫叶蝉的自然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4.
叶火香  崔林  何迅民  韩宝瑜 《生态学报》2010,30(22):6019-6026
为评价茶园间作几种常见经济作物对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主要天敌蜘蛛类群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影响,遂选乌牛早品种纯茶园、乌牛早分别与柑桔、杨梅和吊瓜的间作茶园、以及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茶园,2007年9月上旬—2008年12月下旬,每旬1次调查茶丛上、中、下层叶蝉和各种蜘蛛的数量。结果表明:(1)与纯茶园相比,间作茶园叶蝉种群数量和蜘蛛类群个体数量显著地增加,间作茶园蜘蛛种数显著地增加;(2)间作茶园茶丛上、中、下层叶蝉、蜘蛛个体数量分布明显区别于纯茶园茶丛上、中、下层叶蝉、蜘蛛个体数量分布;(3)茶丛上层的嫩梢是制作高档茶的原料,而纯茶园茶丛上层叶蝉虫口百分率为54.16%,间作茶园茶丛上层叶蝉虫口百分率皆减小,并且叶蝉高峰期间蜘蛛的跟随效应增强;(4)间作增加了经济收入并减少了防治次数。认为:(1)间作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蝉种群、蜘蛛类群的数量和空间格局;(2)间作可减轻叶蝉为害造成的产值损失,增强了茶园群落对于叶蝉的自然控制潜能。  相似文献   

5.
韩宝瑜  崔林  董文霞 《生态学报》2006,26(5):1438-1443
2002年7月~2003年7月对皖南一块有机茶园、一块无公害茶园和一块普通茶园茶丛内、茶丛上空及地表的昆虫、蜘蛛和螨类进行了调查.在有机茶园查得20732个体,属于131种70科,无公害茶园查得42547个体,属于97种50科,普通茶园中查得35242个体,属于89种50科.在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中:①假眼小绿叶蝉个体数及其占总个体数百分率分别为5176头和25%、14049头和33%、17590头和50%;茶尺蠖个体数及其占总个体数百分率分别为340头和1.6%、13099头和30.8%、7154头和20.3%.②蜂类、步甲类、虎甲类、瓢虫类和隐翅甲类的总种数和总个体数分别是40种和2620头、33种和1898头、以及29种和1610头;③天敌与害虫种数之比依次为1:0.60、1:0.64和1:0.71,个体数之比依次为1:0.84、1:3.21和1:3.17;茶尺蠖与茶尺蠖绒茧蜂个体数量之比依次为3.4:1、18.8:1和17.0:1.有机茶园中蜘蛛与叶蝉数量相关显著(p<0.05).x^2测验表明,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相互间物种的数量组成差异较大.结果表明,强烈的人为干预显著影响群落组成和主要害虫数量;茶园禁用农药且周围的非茶园生境中植物相丰富,将涵养天敌、减轻虫害.  相似文献   

6.
蜘蛛在茶园的生态控制和生物防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不同生境条件和管理方式的茶园蜘蛛群落结构差异和多样性变化,于2011年3月份—2011年10月份,运用振落承接和过筛法对3种不同类型茶园的蜘蛛群落组成与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3种类型茶园蜘蛛群落组成:3种类型茶园蜘蛛群落在科、属、种的组成及个体数量上,均表现为有机茶园高,无公害茶园次之,普通茶园低,且在物种数和个体数存在显著差异。管巢蛛科和狼蛛科是3种类型茶园的优势类群,球蛛科、跳蛛科、狼蛛科、皿蛛科的物种优势度大于10%。(2)蜘蛛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多重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茶园蜘蛛群落的个体数、物种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普通茶园最低,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3)多元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茶园蜘蛛群落组成与普通茶园差异较大,无公害茶园与普通茶园蜘蛛群落组成差异较小;3种类型茶园的茶丛蜘蛛群落个体数、物种数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地表,且表现为机茶园多,无公害茶园次之,普通茶园最少。蜘蛛的功能群采集发现,在3种茶园中结网蜘蛛少,而主要是游猎蜘蛛。(4)不使用化学农药的茶园,因其周边生境结构复杂(竹林、小灌木及杂草),植被丰富,形成植被缓冲带,改善了茶园小气候环境,增加了茶园土表覆盖度,可明显提高茶丛和地表游猎蜘蛛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量。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生态条件好、干扰少的有机茶园中的蜘蛛物种数量、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受损生态系统和人为干扰强的普通茶园。  相似文献   

7.
蜘蛛是农作物害虫的重要天敌,在稻田、棉田、果园、茶园、森林及室内均有分布。农田蜘蛛常守在水稻、棉株的上中下部,以飞虱、叶蝉、稻纵卷叶螟、稻螟蛉等十多种害虫为食,它不为害水稻,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在4月上旬至11月上旬——即早、晚稻全生育期,蜘蛛都能捕食害虫。据调查,在稻田中蜘蛛与害虫的效应指标达1∶4时,蜘蛛就能控制害虫的发生与发展。根据省农田蜘蛛治虫科研协作网(湘阴、湖南师范学院、酃县等三十四个单位)试验证明,利用农田蜘蛛治虫,能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人畜健康;能解决农药暂时的不足,节约成本,安全有效,简便易行,是植保工作中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茶园间作不同绿肥对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茶园中合理间作绿肥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本文在茶园中分别设间作铺地木兰+罗顿豆、圆叶决明+白三叶、白三叶+平托花生3种不同绿肥组合处理,并设不间作绿肥、常规除草的茶园为对照。【结果】间作不同绿肥均能提高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多样性,提高茶园捕食性天敌昆虫、蜘蛛和寄生性天敌在茶园冠层群落的比率;不同处理茶园冠层节肢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茶冠层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4类不同处理茶园间差异显著;间作绿肥增加了茶园的生物多样性,4类不同处理茶园茶冠层群落相似性系数在0.741~0.892之间,表明4类不同处理茶园冠层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较高的相似性。4类不同处理茶园害虫与天敌两类群功能团的丰盛度之间成显著的正相关,表明天敌对害虫的空间数量跟随效应强,主要表现为二者数量间的相互作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4类不同处理茶园中的群落节肢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天敌物种数/害虫物种数、害虫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关联系数较高,反应了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结论】间作增强了茶园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提高害虫天敌的种类和个体数,有利有效发挥天敌对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9.
有机、无公害和普通茶园蜘蛛群落组成及动态差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宝瑜 《蛛形学报》2005,14(2):104-107
2002-2003年,每1~2星期1次,对皖南麻姑山区25年生山林间的有机茶园、植被贫乏的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的茶丛及地表蜘蛛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查得普通茶园蜘蛛6224个体,分属于8科14种;无公害茶园蜘蛛7430个体,分属于8科16种;有机茶园蜘蛛8005个体,分属于12科29种。3类茶园中,3~5月、10~11月蜘蛛的物种数和个体数较多,7月、12月种数和个体数较少。本研究中的普通茶园植被较少,茶园管理稍粗放,滥施化学农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均为最少。无公害茶园周围植被虽较少,但管理精细,一般根据防治指标施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多于普通茶园。有机茶园植物相对繁盛,不施药,蜘蛛种数和个体数最多。茶园环境和管理措施对蜘蛛群落的组成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稻草覆盖对红壤丘陵茶园的生态调控效应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在红壤丘陵区幼龄茶园通过连续4年稻草覆盖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稻草覆盖对茶园的生态综合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稻草覆盖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茶树生长时期(3~10月)的土壤水分含量,特别是土壤表层(0~20 cm)的水分含量;缓冲了茶园土壤温度变化;抑制了茶园杂草的生长;增加了蜘蛛等天敌的数量,有效地控制了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蚜虫等害虫数量,但茶尺蠖显著增加;有利于蚯蚓的生长,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
茶园蜘蛛、昆虫群落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勇  张汉鹄  邹运鼎 《生态学报》1991,11(2):135-138
该文研究报道了皖南地区茶园蜘蛛、昆虫的种类和群落结构,结果如下:1.茶园中昆虫、蜘蛛种类有28个,其中5、6月群落中动物种类多,多样性指数大。调查期内,品种园内动物优势种是天敌。2.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在无人为干扰的品种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稳定;进行化学防治的采摘茶园群落结构不稳定。此研究对于在茶园内合理使用农药、繁荣生物群落,提高茶叶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合肥郊区春季菜园和茶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及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0年春对合肥郊区菜园和茶园进行了 5天 1次的系统调查 ,共发现菜园有 3 7科 49种昆虫和蜘蛛 ,主要害虫为小菜蛾、菜粉蝶、几种蚜虫和潜叶蝇 ;茶园有 3 1科 44种。重要害虫是茶蚜和黑刺粉虱等。菜园和茶园中主要天敌是黑带食蚜蝇、七星瓢虫、蚜茧蜂和斜纹猫蛛。自 4月中旬 ,菜园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明显增大。茶园物种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波动性稍小。菜园害虫种数较多 ,个体数波动较大。茶园中益害物种数之比是 1 0 0 ,菜园中则为 0 5 8。主成分分析显示茶园群落的稳定性稍强。  相似文献   

13.
茶园蜘蛛、昆虫群落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勇  张汉鹄  邹运鼎 《生态学报》1991,11(2):135-138
该文研究报道了皖南地区茶园蜘蛛、昆虫的种类和群落结构,结果如下:1.茶园中昆虫、蜘蛛种类有28个,其中5、6月群落中动物种类多,多样性指数大。调查期内,品种园内动物优势种是天敌。2.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在无人为干扰的品种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稳定;进行化学防治的采摘茶园群落结构不稳定。此研究对于在茶园内合理使用农药、繁荣生物群落,提高茶叶品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茶园害虫生态控制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园害虫生态控制是一种较新的控制有害生物的策略。本文讨论了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特点、原理和方法,认为茶园害虫生态控制是在深入了解茶园生态系统内有关因素的特性、动态、以及相关联系的情况下,运用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创造不利于害虫而有利于茶叶生产的条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中各种害虫调控因子的作用,使茶园害虫种群密度在生态系统内长期处在不足以引起经济损失的水平,使整个茶园生态系统高效、低耗和持续发展。同时详细分析了茶园各种生态因子在生态控制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今后茶园害虫生态控制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海拔茶园害虫、天敌种群及其群落结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不同海拔茶园之间害虫、天敌种群及其群落结构的差异,为茶园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平行跳跃抽样调查方法分别对海拔698.6m,270m和46m的高、中、低海拔茶园进行调查,并进行方差分析,进而用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样方为单位3种海拔中差异极显著的害虫是假眼小绿叶蝉、柑桔粉虱、茶短须螨、茶黄蓟马、琥珀广翅蜡蝉和绿螽蟖;差异极显著的天敌是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日本球服蛛和茶色新圆蛛。数量居于3种海拔第一位的物种:高海拔茶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柑橘粉虱、茶短须螨和绿螽蟖,天敌为锥腹肖蛸蛛和八点球腹蛛;中海拔茶园害虫为茶黄蓟马和红蜡蚧,天敌为粽管巢蛛;低海拔茶园天敌为茶色新园蛛和日本球腹蛛。高海拔的主要害虫还有茶黄蓟马和琥珀广翅蜡蝉,主要天敌还有草间小黑蛛、茶色新圆蛛和日本球腹蛛;中海拔的主要害虫还有假眼小绿叶蝉和茶短须螨,主要天敌还有八点球腹蛛、草间小黑蛛、锥腹肖蛸、拟环纹狼蛛、三突花蟹蛛;低海拔的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黄蓟马、柑桔粉虱和红蜡蚧,主要天敌还有八点球腹蛛、锥腹肖蛸、草间小黑蛛、粽管巢蛛和异色瓢虫。3种海拔茶园之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个体数和均匀度差异均极显著,物种数差异不显著,3种海拔茶园之间植食性昆虫亚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数差异均不显著,个体数和均匀度差异均极显著。3种海拔茶园之间天敌亚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和个体数差异均极显著。总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群落相对稳定性值均是低海拔茶园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系统调查,测定了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福州茶区节肢动物有85种,其中害虫48种,天敌28种,其它9种.茶园昆虫群落特征参数随时间、茶园类型、茶树空间(部位)等不同而变化.每年以5-6月和9-10月昆虫群落丰富度(S)、样本数(N)、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D)最高.生物农药示范茶园S、H明显高于常规化学防治茶园的,同时,天敌种类及数量分别是化学防治茶园的1.28和2.50倍.  相似文献   

17.
继2006年报道海南儋州地区芒果园蜘蛛32种的基础上,笔者于2006年至2008年调查又发现海南芒果园蜘蛛70种,分属于11科,42属,其中包括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海南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