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如何搞好中学生理卫生课中“生殖和发育”一章的教学,我们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很有必要讲授这一章内容,另一方面对这章的教材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一、教材分析我们认为第十一章“生殖和发育”的“生殖”和“发育”两节,内容上联系紧密,不可分割。“生殖”一节包括生殖系统的构造和机能以及胚胎的发育和营养、计划生育等。“发育”一节包括青春期发育的特点和青春期卫生。我们认为应把重点放在青春期生理卫生上。在青春期生理卫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生理卫生课中上好“生殖和发育”一章,使学生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生理变化和卫生保健等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减数分裂是重要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因为减数分裂的知识是学好生物生殖、发育和遗传三大规律的基础,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是“基因分离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中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足“基因的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新课结束之后,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下册的章节标题和课时分配下册供高中一年級下学期使用,每周讲授2課时,課时分配大致如下: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5)一生殖 1.生殖的方式;2.有性生殖的过程。二.发育  相似文献   

5.
“完全变态”是昆虫纲部分动物的发育特点。在初中《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蜜蜂”一课中出现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昆虫还有菜粉蝶等。怎样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完全变态”的理性知识呢 ?我们根据理性知识是由感性知识转变来的道理 ,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教学来达到使学生对书本理性知识的掌握和进一步理解。通过“对菜粉蝶的生殖发育的观察”课外科技教学活动 ,加深学生对“完全变态”的深刻理解。每年 9月至 10月上旬是菜粉蝶的产卵较盛时期 ,此时可看到菜粉蝶在小白菜、甘蓝菜地的上空成对地翩翩起舞。教师应抓紧时机组织指导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6.
研发动态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4):157-158
2006年中科院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科研取得重要进展在知识创新工程的推动下,2006年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参加了“重大新药创制与药物创新”、“转基因生物品种培育”国家重大专项;牵头组织实施了“发育与生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参与实施“蛋白质科学”重  相似文献   

7.
教材将本单元内容编排在必修课最后一部分讲述,既是“生物与环境”一章知识的自然延伸和提高,也是综合应用“代谢、生殖、发育、遗传”等知识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充分体现.同时还是比较集中地阐述人的自然属性、人与自然必须协调发展的思想的一章。  相似文献   

8.
本刊1984年第一期刊登了孙燕芩同志《“鱼纲”的几个教学问题》一文,作者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初中《动物学》鱼纲一节中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所启发.但对于“鲫鱼的尿殖孔和肛门”这一节中所谈的一些问题我有些不成熟的看法,想冒昧地通过本刊提出,以便共同商榷. 作者认为“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只有排尿和生殖的尿殖孔、排粪的肛门,而鸟、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却只有一个泄殖孔,排泄、生殖、排粪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 专题3胚胎工程包括“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3节。“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这部分内容是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也是学习本专题的钥匙。它包括3部分的内容: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把它分为2个课时完成教学,即精子和卵子的发生1课时,受精和胚胎发育1课时。  相似文献   

10.
生殖和发育的知识,散布于中学各年级的生物课程内容之中。尤为突出的是高中生物和初中生理卫生教材中都辟有专章论述。前者泛论生物界生殖发育的一般规律,讲的是普遍性;后者介绍人的生殖发育,讲的是特殊性。两者结合,给中学生较为全面的生殖发育的知识。本文将以此为依据,分析其教学目标,并提出一些教材处理和有关教学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笼养条件下冠斑犀鸟合作繁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3~2005年,每年的2~10月,通过对南宁动物园犀鸟园一窝处于繁殖中的冠斑犀鸟(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生殖合作的观察。结果发现,冠斑犀鸟的生殖合作行为属于“巢中帮手”类型。帮手鸟的介入方式是通过食物传递为纽带,从接触雄亲鸟为起点,帮助雄亲鸟运送食物、哺育和护巢。它们之间无亲缘关系,合作是一种互惠合作式的利它行为。帮手的存在主要是性比率失调。  相似文献   

12.
被子植物胚囊的“雌性生殖单位”,已在多种植物上进行了超微结构的观察,但大多都以卵细胞受精前后的结构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于“雌性生殖单位”中的另一重要成员——助细胞,在不同发育状态下其结构变化的详细资料不多,尤其是助细胞退化后的物质去向,少见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了西瓜不同发育时期(受精前后)、不同发育状态(柱头授粉和未授粉)的助细胞超微结构,以期为研究助细胞在双受精中所起作用提供新的资  相似文献   

13.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一节教改尝试郭成俊(福建省福清市第一中学350300)我在“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一、水分代谢二、矿质代谢”一节教学中,采用先指导学生独立操作做实验,后讲授新知识的探索型实验教学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一课时先指导学生做实验探索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最近,给本科生讲授“鸟类学”。在准备第一次课“中国鸟类学简史”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尽管没有系统的鸟类学研究,但关于鸟类的文化却是绵延不绝,除了诸多久远的传说、著名的画作之外,诗词中也蕴含了大量的鸟类学知识。这其中,纵然有不少的谬误,但赋情于鸟,以鸟喻人,也给我诸多启发,特摘其—二例举于此。  相似文献   

15.
配子生成和融合是生物遗传的细胞基础,有性生殖细胞的生成经过减数分裂,因此,减数分裂与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知识密切联系,可作为一个专题复习。“减数分裂”专题有2个复习重点:一是减数分裂的概念,即理解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  相似文献   

16.
以"鸟的生殖和发育"为案例,在课内运用"问题引领,活动带动"的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在课后通过"探究延伸,深入实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提升生物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全日制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培养学生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上述三项能力中,自学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层次较高,它包含着后面的两种能力。而分析和解释一些生物现象的初步能力,观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生殖发育的能力,则是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在中学生物教学领域的具体要求。从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关系看,应该说观察能力是思维能力的基础,因为思维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7,27(2):126-132
我国将加强发育与生殖等4项重大科学研究2007年,科技部将加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将在综合交叉和重要科学前沿领域进行重点部署,组织实施纳米、干细胞、蛋白质、生殖与发育等科学研究计划。2006年,“973”计划批准了70个项目立项,启动蛋白质研究、量子调控研究、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植物生殖发育学家们都在寻找控制花器官发育的基因.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花发育“ABC”模型。该模型概括了在花的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基因是怎样起作用,从而控制花部器官发育的,但这一模型仍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通报》2005,40(12):31-31
在发育生物学领域,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是在哺乳动物发育的各个时期中,决定生殖细胞命运的究竟是哪一个时期。加拿大科学家已成功从猪皮肤组织中分离出了具有生殖潜能的干细胞,Guelph大学的Paul Dyce教授在日前闭幕的“首届中国-加拿大双边生殖健康研讨会”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