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贵州省的淡水虾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报道了贵州淡水量变在26种,尿属3科6属,其中4种贵州新纪录。并对贵州的经济虾类进行生物学研究;为虾类资源的开发保护和增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的人工种间杂交及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又名青虾,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但近年来,青虾的性状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包括性早熟、规格变小、商品率低、抗病力下降等,严重地影响了青虾养殖业的效益,因此有必要对青虾进行遗传改良。由于虾类种内变异很小1,种间杂交可能是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但沼虾类的人工种间杂交未见有成功的报道。本文主要研究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Macrobrachium hainanense)的人工种间杂交,并借此探索虾类的遗传改良途径。    相似文献   

3.
福建建溪水系淡水虾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建溪水系的淡水虾类14种(分隶于2科3属),其中育2种为福建省的新记录。文中还叙述了该水系4种主要经济虾类的渔业生物学,并对虾类资源的繁殖保护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罗氏沼虾亲虾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DeMan)]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为当今世界上淡水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于我国没有天然的亲虾资源,人工育苗所需的亲虾靠养殖和人工越冬所得。因此研究亲虾的生理生态,可为提高人工繁殖技术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沼虾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淡水虾类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长臂虾科Palaemonidae长臂虾亚科Palaemoninae中的沼虾属Macrobrachium是我国淡水中主要经济虾类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一个种类分化复杂的类群,广泛分布于各种类型的水域中。我国喻兆琦(1931,1939)、刘瑞玉(1955,1957)、粱象秋(1980,1981)、张建森(1962,1978)等曾发表一些有关沼虾的研究报告。国外如Holthuis(1950)对印度-西太平洋区的长臂虾亚科进行了全面的修订总结。五十年代后,不少作者如Riek(1951),Johnson(1962,1963),Holthuis(1965),Yu  相似文献   

6.
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体内增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SV),对淡水克氏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两种淡水蟹(中华绒螯蟹、长江华溪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除淡水克氏螯虾之外,其它受试的虾蟹均不能感染WSSV。克氏螯虾3个不同剂量级感染至12d平均死亡率为94%。从发病或死亡个体采集血淋巴,经电镜负染色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靶细胞组织病理均与从中国对虾中分离的WSSV相似或相同。同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可靠性。克氏螯虾重复感染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研究WSSV的一种理想的病毒体内增殖模型。  相似文献   

7.
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体内增殖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对虾白斑综合征杆状病毒(WSSV),对淡水克氏螯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和两种淡水蟹(中华绒螯蟹、长江华溪蟹)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除淡水克氏螯虾之外,其它受试的虾蟹均不能感染WSSV.克氏螯虾3个不同剂量组感染至12 d,平均死亡率为94%.从发病或死亡个体采集血淋巴,经电镜负染色可观察到完整的病毒粒子,其形态大小、靶细胞组织病理均与从中国对虾中分离的WSSV相似或相同.同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证明该实验的可靠性.克氏螯虾重复感染效果良好,有可能成为研究WSSV的一种理想的病毒体内增殖模型.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我国2种主养的淡水螯虾(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在生理生态学与环境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淡水螯虾的环境条件(盐度、温度和pH)适应范围、毒性污染物(氨氮、亚硝酸盐、重金属和农药等)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以及环境胁迫和毒性污染物暴露对淡水螯虾生长、组织结构、生理代谢和免疫功能等的影响,为淡水螯虾养殖的水环境监测与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青虾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又称河虾.属于甲客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1].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食性杂、生长快、养殖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我国淡水虾类的一个重要养殖品种[2].也是主要淡水名特优养殖品种之一.目前,我国养殖青虾出现了个体小型化、性早熟以及生长速率慢等种质退化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日本沼虾养殖业的效益,迫切需要对其进行遗传改良[3,4].  相似文献   

10.
四川攀西地区罗氏沼虾人工繁殖试验程伟,曾妹四川省水产养殖公司成都610072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原产于东南亚,其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杂食性,是一种良好的淡水养殖虾类。我国自1967年从国外引种以来,先后在广东...  相似文献   

11.
武湖日本沼虾资源自然增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is)是我国淡水虾中的重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日本沼虾的产量为其支柱产量。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世界重要的经济虾类,畅销国内外市场,备受消费者的喜爱。中国是罗氏沼虾养殖大国,年均养殖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种质资源是我国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原动力,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上游,并支撑着整个产业的发展。世界多国为了壮大产业规模,也纷纷开展了罗氏沼虾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良种选育。本文回顾了我国自主选育的罗氏沼虾主要品种及品系,综述了大规模家系的构建以及不同来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对国外的良种选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概述,最后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良种选育的研究要点与方向,以期为今后的种质创新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扁担塘虾类群落组成、空间分布和生物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年秋季,利用“蹦网”(Popnet)采样,调查了扁担塘的虾类组成、空间分布和生物量,以期为虾类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样点31个,共采集到虾类44287尾,由6种组成,其中长臂虾科4种,匙指虾科2种。优势种是细足米虾(CaridinaniloticgracilipesdeMan)、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deHaan)和中华新米虾(NeocaridinadenticulatesinensisKubo),它们占采样总数量的99.3%。根据水深特征将扁担塘划分为浅水区(1.5m);根据水生植被的分布格局将全湖划分四种生境类型:苦草生境、聚草生境、金鱼藻生境和裸地生境。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水深类型对虾类的分布没有显著影响,生境类型是决定虾类密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整个湖区虾类密度为83.36ind/m2,生物量为3.97g/m2。其中细足米虾的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4.69ind/m2,1.53g/m2;日本沼虾为8.99ind/m2,2.09g/m2;中华新米虾为8.61ind/m2,0.22g/m2。    相似文献   

14.
日本沼虾血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甲壳动物血细胞的种类、数量与其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目前,在这个领域中,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海水品种[’-’]。本研究以淡水经济虾类——日本沼虾为对象,对上述领域进行初步探讨,以丰富这方面的资料,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l染获试用的染液种类和配方、配法参照文献[8,9]。1.2不同固定剂固定血细胞试验用 lmL注射器(5号针头,下同)先吸取 0.lmL待试验固定剂/ 0.75%生理盐水,再抽取等量血淋巴,混匀后,滴一滴在干净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血细胞形态。l.3血涂片制作选健康日本沼虾【Macrobrachiu。 nm…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淡水虾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中下游沿江及其附近的湖泊、河流里捕虾业有悠久的历史,其产量在淡水渔业中占重要的地位。为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虾类资源,并为养殖生产和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作者对长江中下游(上海—湖北),沿江及其附近湖泊、塘堰里的淡水虾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除标本采集外,并以江苏和湖北为重点,对重要种类和重点产区进行了较长期的采样观察。繁殖习性的研究是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同时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澳洲龙虾又叫澳洲淡水龙虾、澳大利亚红螯螯虾(Cheraxquadricarinatus)属十足目,拟螯虾科,光壳虾属。原产于澳大利亚,为野生虾,是一种淡水的螯虾,外形酷似龙虾。1971年开始人工养殖,是目前世界上最优良的淡水虾类之一。现澳大利亚、新西...  相似文献   

17.
大黄与黄连对二种淡水虾血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在虾类的养殖中,疾病的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中草药对海水养殖的中国对虾的免疫促进作用已有不少研究1-2,但中草药制剂在淡水虾中的作用却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采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和黄连(Coptis chinensis)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和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进行拌饵投喂,以测定其是否能增强淡水虾免疫系统的活性并达到防病效果,为在发展大面积养殖淡水虾时利用中草药防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典型水域贝类和虾类生物多样性,分析外来水生入侵物种的生态风险。【方法】选取北运河、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水系以及南水北调蓄水工程沿线等北京地区典型水域,于2020年6、8和10月开展3次监测工作。共设置监测站点48个,涵盖河流、湖泊、水库等不同水体类型。通过对采集样品的分类鉴定,分析北京地区贝类和虾类物种组成、分布特征和生物多样性,同时对入侵贝类沼蛤的生态风险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本研究共鉴定出贝类和虾类13科27种,其中,贝类11科22种,虾类2科5种。角形环棱螺、纹沼螺、中华新米虾和铜锈环棱螺为各监测站点中的优势物种。从监测时间分析,各监测站点贝类和虾类的物种数量、密度和生物量都随着监测时间的延续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生物多样性表现为持续升高趋势。从水体类型分析,各监测站点贝类和虾类的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同质化趋势明显,而湖泊型水体贝类和虾类的生物量和密度较高。此外,本研究在玉渊潭西湖和龙潭闸2个站点均采集获得入侵贝类沼蛤的活体样品,且在3次监测中沼蛤种群密度均较大,这表明北京地区沼蛤生物入侵风险较大,需持续开展跟踪监测并密切关注其种群发展动态。【结论】北京地区底栖动物尤其是贝类和虾类资源较为丰富,但相关监测调查仍然没有全面覆盖本地贝类和虾类物种,在后续工作中应该加大监测力度,同时应密切关注入侵生物沼蛤的种群动态和入侵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中国常见淡水养殖生态系统中神经毒素β-N-甲氨基-L-丙氨酸BMAA的污染水平,文章选取典型淡水养殖池塘的水体、底泥及6种水产品(河蚬、铜锈环棱螺、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青鱼和鲫)进行BMAA的含量检测,在此基础上开展BMAA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评估.同时采用L-半胱氨酸修饰后的氧化石墨烯为载体,结合化感物质"没食子...  相似文献   

20.
长臂虾和沼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臂虾Palaemon和沼虾Macrobrachium是长臂虾科Palaemonidae中两个最大的“属”;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甲壳纲Class Crustacea,十足目Order Decapoda,游泳亚目Suborder Natantia,真虾派Section Caridea(=Eucyphidea).在形态上真虾派介于原始的对虾派Section Penaeidea和比较高等的螯虾派Section Astacura或龙虾派Section Palinura之间. 长臂虾和沼虾是我国普通最常见的虾类.无论在沿海或内地,在寒冷的北方或温暖的南方,几乎到处都有这两类虾生活.它们的产量相当大,是极有经济价值的甲壳动物.它们不仅可供食用,同时有些种类(大形的沼虾)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