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发现线粒体H^+-ATPase复合体先用0.5ug/ml的DCCD(二环已基碳二亚胺预保温处理,再经12.5%(V/V)乙醇进一步保温处理,则乙醇可完全消除DCCD引起的H^+-ATPase的抑制效应。若H^+-ATPase用DCCD和乙醇同时预保温处理,则DCCD同样消失其抑制作用。用相同浓度的甲醇代替乙醇,则仅可部分的消除DCCD的抑制作用。用相同浓度的DMSO(二甲基亚砜)代替乙醇,则不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实验室曾报道,用胆酸盐透析法将猪心线粒体H~+-ATP酶嵌入大豆磷脂脂质体形成脂酶体时,透析液中Mg~(2+)的存在会降低脂酶体的膜脂流动性,并明显提高重建H~+-ATP酶的活性以及对寡霉素或DCCD的敏感性,因而推论Mg~(2+)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改变膜脂的物理状态,形成了维持H~+-ATP酶较高活性的合适构象。但共确切的作用机制仍  相似文献   

3.
作为猪胃H~ /K~ -ATPase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消炎痛明显抑制H~ /K~ -ATPase泡囊的质子转运功能,造成质子泄漏。在0.15 mg/ml蛋白浓度下,4%的消炎痛结合于H~ /K~ -A- TPase泡囊上。它能渗入膜脂相并显著降低膜的流动性,并使H~ /K~ -ATPase内源荧光受到淬灭。从实验结果看来,消炎痛对猪胃H~ /K~ -ATPase质子转运功能的抑制来自对酶蛋白和膜结构影响两个方面,而非仅抑制酶蛋白本身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镁离子为巯基修饰类囊体还原型H~ -ATP酶光活化所必需。介质中MgCl_2浓度由2mmol/L增加到10mmol/L时,解联剂NH_4Cl对H~ -ATP酶光活化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而对跨膜⊿pH的消除效应并未减轻。介质中Mg~(2 )浓度的增加不影响DCMU对H~ -ATP酶光活化的抑制作用。 介质中含40μmol/LADP时,低浓度NH_4Cl对H~ -ATP酶催化的刺激效应被消除,仅呈现抑制作用。这种NH_4Cl对H~ -ATP酶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随着反应介质中Mg~(2 )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因此认为Mg~(2 )参与质子传导途径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在叶绿体中,寡霉素具有加速类囊体内部质子(H~ in)流出的作用,相应地加速光合磷酸化高能态的暗衰变;寡霉素完全不能恢复叶绿体残缺膜在光下形成膜内外质子浓度梯度的作用,它对H~ in流出的加速,不是由于对类囊体膜透性的影响,而是影响于ATP酶复合体的质子传导。由于这种加速作用,导致类囊体在光下形成的膜内外质子浓度梯度的降低,从而抑制了光合磷酸化活力。 可溶性的CF_1经用DTT或胰蛋白酶活化后所表现出的Ca~( )ATP酶活力对寡霉素敏感不同,DTT活化者受寡霉素的抑制,而胰蛋白酶活化者则不敏感。说明它的作用部位是在CF_1上而不在CF_0上,而且可能与胰蛋白酶活化时切去的多肽有关。 寡霉素对电子传递有一抑制作用部位,但其作用较轻微。  相似文献   

6.
以烟草悬浮细胞BY~(-2)为材料,利用FoF1-ATP合成酶(FoF1-ATPase)抑制剂寡霉素研究了细胞内ATP(i ATP)对胞外ATP(e ATP)水平的影响,以及施加外源ATP对i ATP水平和细胞死亡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寡霉素浓度的增加(5、10、25、50μmol·L~(-1)),烟草悬浮细胞的i ATP含量逐渐下降,e ATP含量也随之减少,且细胞死亡水平在较高寡霉素处理浓度下有明显上升。同时,随着寡霉素处理时间的增加(0.5、1、3、5 h),烟草悬浮细胞的i ATP含量和e ATP含量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细胞死亡水平则有所增加。施加外源ATP能够缓解寡霉素引起的细胞i ATP水平的下降和细胞死亡水平的上升。上述结果表明,e ATP水平受到了i ATP水平的影响,而e ATP也在线粒体ATP合成受到抑制时调控i ATP和细胞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大豆下胚轴质膜H+-ATPase质子转运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豆下胚轴为材料,采用改进的匀浆介质,通过两相法制得具有质子转运活力的高纯度质膜微囊.并且发现冻融处理可以促进质膜微囊的翻转而提高荧光猝灭效率.质子载体和质子转运特性分析表明,由Mg2+-ATP引发的荧光猝灭可以被质子载体CCCP恢复,并被质子通道抑制剂DCCD抑制;并且发现质膜H-ATPase专一抑制剂钒酸钠可以完全抑制荧光猝灭,同时发现荧光猝灭依赖于Mg2+,并受K刺激,最适pH为6.5.以上证明所测荧光猝灭是由质膜H-ATPase所进行的质子转运引起的.结果同时表明,维持H-ATPase合适构象和提高质膜微囊封闭性是制备具有H转运活力质膜微囊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DNase用棉酚处理后,经聚丙烯酸胺凝胶平板电泳与对照相比,电泳度无明显差异,均呈单一区带,表明棉酚对DNase所带电荷及分子量无影响。棉酚可改变DNase在225nm和280nm波长处的吸收,对DNase的荧光有粹灭作用,表明棉酚破坏了DNase的空间构象。棉酚与DNase的浓度(W/V)为1:1以上时,酶活性受到显著影响,呈现出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溶液培养的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幼苗进行不同浓度NaCl胁迫并改变培养液中K^ 浓度,以了解K^ 营养对NaCl胁迫下盐地碱蓬幼苗生长及叶片液泡膜V-H^ -ATPase、V-H^ -PPase活性的影响。提高培养液K^ 浓度可明显增加盐胁迫下碱蓬植株的鲜重、干重,促进盐地碱蓬叶片及根部组织K^ 积累。盐地碱蓬叶片液泡膜V-H^ -ATPase至少由A、B、C、D、E及c亚基组成,其表达量在缺K^ 处理(12μmol/L K^ )下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在正常K^ (6mmol/L)培养下则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盐地碱蓬叶片液泡膜V-H^ -PPase分子量为72kD,在缺K^ 和正常K^ 供应情况下,V-H^ -PPase均有较高表达。V-H^ -ATPase及V-H^ -PPase活性变化与其亚基表达量变化基本成正相关。结果表明:K^ 对盐生植物碱蓬的耐盐性有重要作用,盐胁迫下,K^ 可能参与了V-H^ -ATPase和V-H^ -PPase活性调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影响流或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DNA荧光强度的四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醛类固定剂对细胞DNA荧光有显著影响,乙醇是较好的固定剂。(2)样品之间细胞数相差3倍以上对荧光测定有影响。(3)细胞在乙醇中固定的时间长短对荧光影响不明显,但CV值增大。(4)EB为10—20μg/ml、PI为50μg/ml是最佳荧光染色浓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山茶科金花茶系七种会花茶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育苗技术,研究了在改良的ER培养基中~[1],七种金花茶在胚状体形成,假珠芽成苗~([6,7]),愈伤组织分化芽及用成年树茎尖进行腋生株快速繁殖等再生方式中的不同效应,试验证明:金花茶系植物同其他山茶科植物一样,其体细胞能通过多种再生方式产生大量的完整植株。本试验所用的七种金花茶无论在所用分化配方,再生方式及移栽方法上都与我们做过试验的茶树,油茶,山茶花等多种山茶科植物极其相似,因此本试验进一步证明可分化配方与种属密切有关,而且在分化情况及再生方式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共性,我们根据此一结果正把此方法用于金花茶杂交幼胚的早期培养上,现已得到大量的杂交小金花茶苗。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仙六倍体的诱导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属于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花卉植物。中国水仙的品种不多,在福建漳州地区主要栽培品种为单瓣水仙,此外,还有重瓣和“金三角”两个品种。中国水仙为三倍体植物,染色体数目为2n=3x=30[1-3],其高度不孕性,只开花不结实,靠子鳞茎进行无性繁殖繁衍后代。由于长期的无性繁殖和病毒感染,现存种质退化、品质下降,花朵数明显减少、香味变淡、生长势差、鳞茎变小、抗性减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该花卉的进一步生产和发展。因此,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体细胞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改良中国水仙,培育中国水仙新品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已经知道,对预定脊索的决定起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它两侧的预定肌节。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指出,预定脊索和肌节细胞相互靠得很近,或者相隔一定距离,以突起相连形成腔隙。有被小窝和小泡在两类细胞的外缘常被观察到。最引人注意的是在肌节细胞近腔隙的部位或者附近,球状体的出现。它们大小不等,内含物主要是颗粒,有的松散分布,有的致密地充满整个球状体。这些颗粒的大小和电子染色与这时期胚胎细胞中的核糖体很相似。在预定脊索细胞中以及附近,未见上述结构,但是,观察到它们伸出突起包吞腔隙中物质的现象。讨论了这些球状体的出现与脊索决定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排卵过程中,滤泡壁必须变薄作为卵母细胞得以离开滤泡的前提。Schochet最早提出水解酶的作用可能使滤泡壁降解的看法。Espey用一些蛋白水解酶在离体条件下处理滤泡组织条,见到组织条的张力减弱;此外,给兔子的成熟滤泡注射小剂量浓缩的蛋白水解酶,则引起滤泡壁排卵点(Stigma)的形成和类似于排卵时的破裂现象。Beers等看到,  相似文献   

15.
用DNA磷酸钙盐沉淀方法把含人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cDNA的表达质粒pSV_2neo-A转染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然后经G 418(400-800 μg/ml)筛选分离20个转染细胞株。选出其中At_1和Aot7细胞株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的形态和生长行为均发生明显的变化,PDGF-A链mRNA的表达水平比CHO细胞明显增高,胞质有强阳性的PDGF荧光反应,显示有PDGF样蛋白的合成。这些细胞不但生长速率加快,有高密度持续生长的特性,而且能在软琼脂培基上形成大集落和在裸鼠体内接种形成纤维肉瘤,提示外源PDGF-A链基因的表达有使CHO细胞生长失控和发生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莼菜根分生区细胞中,部分粗糙内质网片断转化成单个潴泡,游离于细胞基质中的单个潴泡相互叠加后形成具6—8个潴泡组成的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在伸长区进入分泌高峰期,由于其成熟面的潴泡溢出大量分泌泡后消失或潴泡游离出去,使高尔基体潴泡数目减少,部分高尔基体形成面有内质网溢出的小泡互相融合后形成新的潴泡补充,另一些高尔基体由于得不到潴泡补充而逐渐消失;这可能是成熟区细胞内高尔基体数目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胚泡注射法制作嵌合体对家兔交配后96,120和144小时的ICM细胞的发育能力进行了研究。供体胚胎取自青紫兰灰免,受体胚胎取自新西兰白兔,结果表明96和120小时供胚的ICM细胞与96小时受胚胚泡组合后均能参与发育,形成嵌合兔,144小时者未获得嵌合体。由于120小时的ICM细胞发育的2只表型为雄性的嵌合兔,其中1只不育,其性腺和外周血核型表明不育兔为xx/xy性嵌合,性腺中有处于不同发育程度的卵巢和精细管,外周血含xx和xy两种核型。本实验结果首次证明家兔交配后120小时胚泡的ICM细胞仍具有参与嵌合体发育的能力。它不仅能参与体细胞的分化,并具有形成生殖细胞的能力。交配后144小时胚泡的ICM细胞其发育能力似乎已发生了局限。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以随机屠宰山羊的卵巢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进程。结果显示,不同直径卵泡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培养条件下的减数分裂能力不同:≤0.5mm直径卵泡的卵母细胞不能恢复减数分裂;0.8-1.2mm卵泡的卵母细胞可恢复减数分裂,但只能发育到MⅠ期,培养24h发育到MⅠ期比率60%;1.5-5.0mm卵泡卵母细胞已经完全获得减数分裂能力,培养24h发育到MⅡ的比例91%。完全获得减数分裂能力的1.5-5.0mm卵泡卵母细胞处于生发泡(GV)期的比率在成熟培养2-8h期间明显下降;其中,4-6h期间GⅤ比率下降最为迅速(由61%降低到19%,p<0.0005);体外培养6-12h期间MⅠ比率由25%上升到60%,随后下降,到24h仅有2%卵母细胞处于MⅠ期;培养16h有21%卵母细胞进入MⅡ期,24h 91%卵母细胞到达MⅡ期。对卵母细胞体外核成熟进程的数据做折线图计算结果表明,1.5-5.0mm卵泡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各细胞周期事件出现和维持的时间)为:0-3.0h为GⅤ期,3.0-7.0h为前中期Ⅰ,7.0-14.6h为MⅠ期,14.6-18.4h处于后期-Ⅰ和末期-Ⅰ,18.4-24h为MⅡ期。本实验还证明,部分获得减数分裂能力(0.8-1.2mm卵泡)与完全获得减数分裂能力(1.5-5mm卵泡)的卵母细胞,其各细胞周期事件一旦发生,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山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机制及其调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以天然的细胞外基质——鸡胚视网膜基膜作为培养基底,用层粘连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多聚赖氨酸和鼠尾胶等物质包被的表面为人工培养基底,比较了孵育10天的鸡胚视网膜条在这些不同培养基底上神经纤维生长的图像。第一次尝试用计算机对多根神经纤维的生长图像进行辅助定量分析。选择的四个参数是每根神经纤维平均总长度(L)、平均偏转角度(Q)、平均弯曲度(R)和平均分支点数(B)。结果表明,纤维生长图像的各个参数值和培养基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三肽囊素(bursin)是法氏囊组织提取物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活性因子,由Audhya T.等在1986年首次报道。近十几年,有关三肽囊素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涉及对三肽囊素的生物学活性、组织学定位、功能机制及其应用前景。本研究分别探索了三肽囊素在鸡、鸭免疫器官中的定位,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更深入理解三肽囊素的存在及其生物学意义。鸡用近交系(CB系),由12、14及20日龄胚、新生雏、1—9周龄鸡,采集法氏囊、法氏囊T细胞区、胸腺、哈德氏腺、脾脏及骨髓。鸭用北京鸭,由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