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志》2008,20(4)
由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主办、海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繁育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7-19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会议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的学术交流任务。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通报》2009,(7):32-32
近日.在中国两栖爬行动物繁育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为外来入侵的两栖爬行物种已经对中国本土两栖爬行动物造成严重危害.也极大影响了本土生态系统。WWF(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联合在京呼吁:共同遏制红耳龟等外来两栖爬行物种在中国野生环境中的蔓延态势。  相似文献   

3.
受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委托,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学会、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成都地奥制药(集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学国际学术报告会暨第五届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会代表大会将于2000年7月中旬在成都举行,已有数十位亚洲和欧美学者表示届时将参加学术交流,近期将发出会议正式通知。热烈欢迎全国的两栖爬行动物学界的学者、专家以及热爱两栖爬行动物学的人士参加这一在成都举行的世纪之交的学术盛会。国际会议消息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于1992年6月5—10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学会成立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 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113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其内容涉及形态解剖、区系分类、细胞遗传、胚胎发育、种群生态和蛇毒应用诸方面。会议期间,有六个专题做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5.
《蛇志》1992,(3)
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暨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6月5日至10日,在大连市顺利召开.在大会的开幕式上,由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理事长李德俊教授致开幕词,他说学会成立十年来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克服种种困难的十年,在广大会员的积极支持下,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办了《两栖爬行动物学报》先后发表了论文400余篇,分别在成都、南京、福州、大连召开四次国内学术讨论会,并在广州、日本京都召开了两次中日两栖爬行动物学术讨论会,从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壮大了会员队伍,到目前为止,已有会员257人.大会向为我们学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张孟闻教授、胡淑琴教授、丁汉波教授以及潘炯华教授表示深深的敬意并发了致敬电.学会秘书长郑建州同志汇报了第三届理事会组成  相似文献   

6.
《生物学通报》2005,40(3):54-54
序号 会议名称 时间 规模(人) 地点 联系人 电话 l 第12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暨中国动物学会原生动物学分会第7次会员代表大会 7月10一15日 600 广州 缪炜 027一87647679 2 第10届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 11月 120 待定 孙青原 010一82627593 3 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2(X)5年学术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10月20一27日 120 南京 计翔、常青 025一3598459or55 4 第6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暨鸟类学分会年会 11月12一15日 巧0 海口 张雁云 010一58805399 5 贝类学分会第12次学术研讨会 9月下旬 130 太原 杨红生 0532一2898582 6 第10次甲壳动物学学…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2012年7月23日,因为从这天起,中国一流的科学家、文学家、作家、摄影家、编辑、记者开始走进汗马,关注汗马…… 自然科学方面,有曾任中石化勘探研究院院长的戴进业研究员;有编辑出版过《林业概论》《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森林环境学》等全国统编教科书的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罗菊春教授以及郭玉民副教授;有作为《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的合作者之一的我国著名鸟类学家何芬奇先生;有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的赵文阁教授,他还是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理事、 "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编委;有担任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世界自然基金会虎豹保护项目咨询专家、 《野生动物学报》编委的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的姜广顺教授;有中国珍稀野生动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生态人类学研究室王方辰主任;还邀请了当时正在汗马调研的北京林业大学张志翔教授.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学会于1982年12月15—2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西郊文化公园青羊宫,召开了全国两栖及爬行动物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96人,分别来自25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单位。代表中绝大多数为中、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区主要公园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征,于2007-2008年,采用样带调查法对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共计2目8科12属19种,其中王锦蛇(Elaphe carinata)和玉斑锦蛇(E.mandarina)为宁夏爬行动物新纪录种;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2.250,均匀性指数为0.563,其两栖爬行动物科数和种数分别占宁夏两栖爬行动物总科数和种数的72.7%和67.9%,分别占内蒙古两栖爬行动物总科数和种数的66.7%和50.0%;花背蟾蜍(Bufo raddei)、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草原沙蜥(P.frontalis)、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密点麻蜥(E.multiocellata)是贺兰山优势种,花条蛇(Psammophis lineo-latus)、黄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和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为常见种,其余种类为偶见种;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物种中,14种为古北界物种,5种为广布种,且蒙新区物种成分优势明显,占42.6%,反映了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具有典型的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的物种组成和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1.
罗键  高红英  罗钰 《四川动物》2007,26(4):822-826
1996~2007年对四川省资阳市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发现两栖类7种,其中有尾目1种,无尾目6种;爬行类18种,其中龟鳖目2种,有鳞目蜥蜴亚目5种、蛇亚目11种,其中包括新记录1科3属5种。建议加强对该市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利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4月25-20日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余名老中青动物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大会。今年恰逢中国动物学会成立65周年,学会编辑出版了《中国动物学研究》一书,收录论文220篇,摘要103篇,作为向第14次代表大会及学会65岁生日的献礼。动物学界知名的13位院士和教授在大会上作了有关遗传育种、地理分布、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行为学、克隆技术发展与应用等方面的报告。会议分成兽类、鸟类、鱼类和两栖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蛛形学、生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史上的里程碑─—读《中国两栖爬行动物学文献》王培潮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上海2000621994年在世界两栖爬行动物科学发展史上的头等大事,是继1989年在英国坎得伯雷大学举行首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后的第二次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大会...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19日是《兽类学报》和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的创始人、我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和兽类学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武平教授九十华诞,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庆祝夏武平先生九十华诞座谈会”,并于7月在青海西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研讨会”上召开了“夏武平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专题会议.在两次会议上,夏先生的同事、朋友和学生都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夏先生为人、为学、为师的动人事迹和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组自1991年成立以来,首届专家组成员会议于1999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位专家共聚一堂,就我国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保护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了交流。与会者认为,这次会议为同行之间,特别是工作在高校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一次相互学习的机会。会议交流的论文,如:香港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华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台湾无尾类的多样性兼论其保护问题、台湾地区海龟生态研究及保护现况、云南边境爬行动物贸易、澜沧江漫湾地区两栖动物考察研究、海南龟类的研究及保护现状、两栖爬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区系结构和保护状况等情况,利用样带法和样方法于2018年7和8月对邢台西部太行山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2纲2目8科12属18种,其中两栖动物5种,爬行动物13种。该区域两栖爬行动物存在种类和数量相对贫乏,区域优势种明显,分布海拔较高等特点。区系组成以古北种为主。本次记录的18种两栖爬行动物中,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8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收录濒危级(EN)1种,易危级(VU)3种,该区域两栖爬行动物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河北沧州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5月~2007年10月对沧州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两栖爬行动物21种,分隶于3目10科14属.其中两栖纲1目3科3属6种;爬行纲2目7科11属15种,其中外来种3种,本地种2目5科8属12种.区系成分以广布种和古北种为主.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2013至2016年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数据,评估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水平。壶瓶山保护区在8个监测站点布设了25条两栖爬行动物调查样线,进行常规监测,其中,日间样线14条,夜间样线11条,日间样线平均长度4 km,夜间样线平均长度0.75 km。每个月,每条样线平均调查3次。4年共调查到62种两栖爬行动物,占湖南省两栖爬行动物总种数的38.04%。逐月计算各监测站点的alpha多样性指数和整个保护区的beta多样性指数,按季节比较不同站点间物种组成的Hellinger距离。结果显示,保护区不同位置间、不同的监测站点间以及年际间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提示保护区环境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个别位于实验区或邻近实验区的站点,物种组成有着剧烈的波动,表明人为活动影响了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另外,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有着显著的季节差异,这与两栖爬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有关。以上结果说明,壶瓶山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的多样性结构具有稳定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可以考虑用作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水平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IUCN/SSC鲸类专家组和IUCN/SSC饲养下繁殖专家组联合组织的“白暨豚保护评估研讨会”于1993年6月1日至4日在南京举行。来自美国、日本、英国、中国和香港地区的40位专家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两栖爬行动物学会宣布1989年9月11—19日,在英国坎特伯雷(Canterbury)肯特大学,召开首届国际两栖爬行动物学科学大会。这次科学大会将是全世界所有对两栖爬行动物学有兴趣的学者的一次集会,交流信息、促进知识进步和世界性的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保护工作。其内容包括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