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斌  吴远祥 《四川动物》1996,15(4):174-174
四川北川县发现一严重感染内脏利什曼病的病犬高斌,吴远祥,李国茹,刘昌弟,王顺高1.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成都61ll412.绵阳市卫生防疫站3北川县卫生防疫站四川省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北段西侧。西、北面与茂县、松潘和平武3县相接。全境...  相似文献   

2.
<正>继贡嘎山和丹巴县杜鹃花考察之后,2016年4月我们又对四川省北川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杜鹃花资源进行了专项调查。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脉东坡,四川盆地西北缘,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面积为443.847平方千米。区内最低处花桥村,海拔1160米,最高峰为插旗山,海拔4769米,相对  相似文献   

3.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9年,位于四川省北川县西北部,以横断山脉边缘的龙门山系中段构成保护区的主体,地处北川县境内的青片河上游,面积44391.2公顷。这里地形复杂、相对高度差大,最高峰插旗山4796米,最低处正河口1550米。在地质构造上为志留系龙门山褶皱地带。该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季风带,年均温10℃,无霜期150天,年降雨量约800毫米,山中山泉丰沛,溪流湍急,涪江支流——前江发源于此。小寨子沟保护区内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突出。现已查明1548种高等植物,隶属于127个科624个属。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5种,如玉龙蕨(Sololepidium g…  相似文献   

4.
绿尾虹雉叫声的声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笔者于1983年5—8月,11月至翌年1月在四川省宝兴县和小金县交界的夹金山(海拔3,800—4,200米)和1984年4—8月在夹金山和四川省北川县和茂汶县交界的茶坪山(海拔3,500—4,700米)进行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的生态生物学考察中首次且多次录得了它的召唤声和惊叫声,并在室内借助于语图仪做成声谱图象进行声谱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邢钰  冯慧喆 《西北植物学报》2021,41(8):1434-1436
该文报道并记录了一个在四川发现的兰科(Orchidaceae)植物新分布种——无距虾脊兰(Calanthe tsoongiana T. TangF. T. Wang)。根据东亚兰属的记载,无距虾脊兰原始分布区在浙江西天目山和贵州省。无距虾脊兰的模式标本来自浙江西天目山,该文为四川省北川县无距虾脊兰的首次记录,凭证标本藏于广西师范大学标本馆(GXNM)。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在全国植被区划中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但全省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呈由东向西北逐渐抬升的倾斜面,导致水分、热量随地势抬升而递减的变化。与此相适应,四川植被从东南至西北,随海拔升高,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和草甸。根据这种垂直变化的规律,把四川省分成三个地带,即川东与川西南常绿阔叶林地带、川西高山山原峡谷针叶林地带、川西高原灌丛、草甸地带,带下又分亚地带和地区。四川的这三个植被地带,代表着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因此,在农、林、牧的布局上,也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7.
1984年3—6月和1985年3—6月,作者在四川省北川县对雪鹑、淡腹雪鸡、雉鹑、血雉、红腹角雉、绿尾虹雉、勺鸡和红腹锦鸡等八种雉类的繁殖习性进行了一些观察,结果如下。雪鹑(Lerwa lerwa callipygia)当地名石窖鸡,栖息于海拔3,800米以上,常见单只停息于陡岩边缘,受惊后立即向下滑翔。叫声响亮。繁殖在五、六月间。雏鸟孵出后呈家族活动。曾见一对成鸟和二只雏鸟在草甸上行走。发现险情后,成鸟即疾走逃离,雏鸟迅速向土洞中隐蔽。雏鸟羽色以灰色为主。淡腹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henrici)生活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裸岩地带,五月底至六月…  相似文献   

8.
四川峨嵋山蝗虫二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峨嵋山位于四川省境内,系天下名山之一,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种丰富。就蝗虫而言,张广朔先生(Chang,K.S.F.)曾于1937年和1939年对四川省的蝗虫作过较详细的报导,其中有3新种产于峨嵋山。 1973年9月,作者在完成西藏野外考察任务的归途中,经由四川,乘机登上该山采集了一些蝗虫标本。另外,西北农学院周尧教授提供了部分蝗虫标本,经鉴定有2新种,兹记述于下。其中小秃蝗属Micropodisma Dov.-Zap.在国内系初次记载,因此,将属征作简要介绍。文中记述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正宝兴县,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下辖3镇5乡及硗碛藏族乡。宝兴县东邻芦山,南毗天全,西连康定,北接小金,东北与汶川交界,距成都200千米,是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带。县境东西宽约61千米,南北长约81千米,幅员面积约3 114平方千米。全境褶皱密集,断裂发育,形成以高山为主的地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崎岖。最高峰狮子山海拔5 338米,最低大溪乡宝兴河谷750米,全境相对高差4 578米。  相似文献   

10.
1978年夏,在四川省西北部采获的蠓类中,发现库蠓三新种,现分别描述于后。新种的模式标本均收藏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动物标本室。 南坪库蠓,新种Culicoides nanpingensis Yu et Song,sp.nov.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四川省盆地区玉米产量资料、生育期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建立了适用于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风险评估的气候干旱风险模型、作物干旱风险模型、产量灾损风险模型、抗灾性能模型和相应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旱灾综合风险评估模型,确定了综合风险区划指标.结果表明: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各项风险评估指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一定的连片性;玉米旱灾综合风险评价指标,可将四川省盆地区玉米种植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区,其中,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盆西北大部、盆中及盆南部分地区,风险中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北及盆南部分地区,风险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盆东北、盆西南及盆东南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西南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四川省的西北大地上 ,镶嵌着一颗巨大的明珠———卧龙自然保护区 ,闻名中外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坐落其间。从海拔 50 0米的四川省省会成都驱车西行 ,在平整的水泥公路上飞驰 ,路过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约经两个半小时的行程 ,便到达了海拔 1 2 0 0米至 62 50米的、风景秀丽的卧龙自然保护区。“熊猫之乡”和“大自然的广谱基因库”卧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 1 963年 ,是四川省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1 975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 ;1 980年加入世界“人与…  相似文献   

13.
西南、西北片区1992年实验动物学术交流会于9月16—19日在四川都江堰市召开。广西、云南、甘肃、四川和重庆等省市40多个单位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79人出席了会议(贵州省代表因故未到会)。会议由四川省动物学会实验动物专委会主任委员黄尚珩和甘肃、广西、云南的代表轮流主持,四川省动物学会秘书长王竞到会祝贺并讲了话。重庆代表蒋瑜通报了卫生部第三届医  相似文献   

14.
我国草原牧区裸头科绦虫没有系统的研究报告,阿坝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北高原,是四川省的重要牧区。主要牲畜为牦牛、绵羊和马等,又是该省重要的军马基地。由于牲畜普遍流行绦虫病,使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害。草原研究所(1979)报告,莫氏绦虫  相似文献   

15.
中、上石炭统在四川省境内分布范围较窄,除涪陵一带可能有中石炭统沉积外,只在西北部龙门山一带及松潘区(?)有零星出露。其中以江油马角坝附近发育比较完整,产化石较丰富。1961年,我所川北地层队在江油县马角坝附近张坝沟一个采石场测得中、上石炭统剖面一个,采集了(竹蜓)类及珊瑚类化石若干。剖面的层序自上而下为: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全球气候在降水和温度方面异常变化的情况 ,本文在利用信息技术对四川盆地的可能蒸散率 (PER)在未来 5种水热组合下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 ,当温度升高时 ,四川省PER值将增高 ,分布区域将以 4个气候敏感区为核心 ,由东南向西北方向扩增 ,但随着降水量的增加 ,PER值将降低 ,分布区域将沿东南方向逐渐缩减  相似文献   

17.
滑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引发了北川老城区王家岩和景家山两处大型滑坡。王家岩滑坡将山下几条街道被全部掩埋,其中北川县人民医院160多名医护人员和数以百计的病人被埋,北川小学东校区内500多名学生被埋,北川县幼儿园100多名孩子被埋。景家山滑坡将北川中学新校区埋没,300多名师生被埋,只有操场上体育课的30多人幸免于难。这两处大型滑坡灾害造成了2000多人的死亡。此外,地震诱发的滑坡还形成了34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堰塞湖。  相似文献   

18.
滑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引发了北川老城区王家岩和景家山两处大型滑坡。王家岩滑坡将山下几条街道被全部掩埋,其中北川县人民医院160多名医护人员和数以百计的病人被埋,北川小学东校区内500多名学生被埋,北川县幼儿园100多名孩子被埋。景家山滑坡将北川中学新校区埋没,300多名师生被埋,只有操场上体育课的30多人幸免于难。这两处大型滑坡灾害造成了2000多人的死亡。此外,地震诱发的滑坡还形成了34处具有一定规模的堰塞湖。  相似文献   

19.
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鱼类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在四川省旺苍县北部,为中山山区,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发育,自然景观优美多样,森林茂密,动物资源丰富,有较多的鱼类和水生生物,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动物栖息地。深入调查该地区的动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尤其对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向珈瑶  彭文甫  陶帅  银盈  刘华山 《生态学报》2023,43(4):1596-1609
国家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与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为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促进长江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评估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实施后植被恢复成效及影响因素是促进区域植被恢复优化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关键一步。基于MODIS MOD13Q1数据,应用Theil Sen斜率与Mann-Kendall趋势检验、“基线”评价方法、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量化不同时间尺度的植被时空变化、恢复成效和恢复机制。结果表明(1)植被覆盖状况良好,截止2019年底,四川省91%的区域植被出现增长,四川盆地东北部、四川省南部地区以及东南部乌蒙山、川西北高原地区植被覆盖较高;成都市内以及周围市区植被覆盖率较低。(2)植被恢复成效时空差异显著,占全省面积98.68%的区域植被恢复成效明显,高值区面积占比71.47%,集中于除成都平原外的四川省绝大部分区域。(3)气候变化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以不显著为主,气温、降水对四川省植被恢复影响微弱,海拔和>35°坡度面积比等地理环境因子则以弱抑制作用为主。(4)在相对平稳的气候背景下,人均财政支出、耕地面积与人均GDP所代表的社会经济因素是植被恢复成效改善的重要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