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应用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胆石中胆红素钙的含量,使用KBr压片法,吸收度是由积分法表示。胆红素钙在1622.3cm~(-1),1253.1cm~(-1)等处有特征吸收峰,在FT-IR减谱分析的基础上,选定1253.1cm~(-1)为定量吸收峰,它符合Beer-Lambert’s定律(r=0.998)而且共存物干扰小。标准工作曲线是使用胆红素为标准。胆石样品中胆红素钙含量用此法测定,其结果与化学法结果相似。应用FT-IR对混合物定量分析简单、迅速、准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阳离子去污剂-溴化+烷基三甲基铵变性时氨基酰酶的失活与构象变化.当用溴化+烷基三甲基铵滴定氨基酰化酶时,随着去污剂浓度增大,酶的活力逐渐丧失,至50mmolL时酶完全失活.用荧光发射光谱(295nm激发)的方法监测了氨基酰化酶的构象变化.发现氨基酰化酶失活先于构象变化.从这一结果看来.金属酶的活性部位构象可能也是比整个分子的构象具有较大的柔性或运动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阳离子去污剂-溴化+烷基三甲基铵变性时氨基酰酶的失活与构象变化.当用溴化+烷基三甲基铵滴定氨基酰化酶时,随着去污剂浓度增大,酶的活力逐渐丧失,至50mmolL时酶完全失活.用荧光发射光谱(295nm激发)的方法监测了氨基酰化酶的构象变化.发现氨基酰化酶失活先于构象变化.从这一结果看来.金属酶的活性部位构象可能也是比整个分子的构象具有较大的柔性或运动性.  相似文献   

4.
头孢菌素酰化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氨基头孢烷酸(7-amino cephalosporanic acid, 7-ACA)是医药工业合成大多数头孢菌素的重要原料.头孢菌素酰化酶(cephalosporin acylase, CA)催化头孢菌素C(CPC)和戊二酰-7-氨基头孢烷酸(GL-7ACA)的水解反应, 生成7-ACA.根据CA催化底物的不同, 可将其划分为两类:CPC酰化酶和GL-7ACA酰化酶.由CA的同源性、分子质量大小和基因结构, 可以把头孢菌素酰化酶划分为五种;讨论了酶的基本性质.通过CA与N端亲核水解酶(Ntn水解酶)的比较, 推测CA属于Ntn水解酶, 并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它们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氨基酰化酶中金属锌离子的功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酰化酶是含锌金属酶。该酶每摩尔蛋白中含2摩尔Zn(Ⅱ)离子。金属鳌合剂与酶作用,通过竞争螯合Zn(Ⅱ)离子使酶活力下降。残余活力与残留金属含量呈正相关。竞争螯合的结果,生成不含金属的脱辅基酶蛋白,并导致酶活力的丧失。脱辅基酶由于加入Zn(Ⅱ)离子而恢复其活力。实验表明金属锌离子是氨基酰化酶催化活力所必需。与Zn(Ⅱ)离子相似,Co(Ⅱ)离子也可与脱辅基酶相结合并使之复活。 在190—240nm区域内对比了天然酶、脱辅基酶蛋白与Co(Ⅱ)置换氨基酰化酶的圆二色谱。远紫外圆二色谱表明,与天然酶相比,在脱辅基酶中由于金属离子的丧失导致主链构象发生变化,其中α螺旋增加约7%。因而锌离子(钴离子)对蛋白主链的反应最适构象有一定的稳定作用。脱辅基酶与Co(Ⅱ)离子结合,酶的主链构象恢复至与天然酶几近相同。可认为这是促使酶复活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选用N~+离子注入的方法对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CICC 2339-1进行诱变育种,通过三角瓶发酵法筛选氨基酰化酶高产株。N~+离子注入选择能量为10 KeV,剂量在(1.30~4.94)×10~(15)ions/cm~2之间。根据剂量与存活率以及剂量与突变率曲线选择最佳的注入剂量。通过三角瓶发酵筛选得到突变菌株SN-110-15其酶活提高率为139.5%,诱变试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固定化青霉素G酰化酶(PGA)对(±)-N-苯乙酰基-3-氨基-3-苯基丙酸进行酶法拆分,得到合成达泊西汀的中间体(S)-3-氨基-3-苯基丙酸,(S)-3-氨基-3-苯基丙酸经过还原、甲基化、缩合等多步化学合成得到最终产物达泊西汀。(±)-N-苯乙酰基-3-氨基-3-苯基丙酸的最佳拆分条件:底物(±)-N-苯乙酰基-3-氨基-3-苯基丙酸2.83 g,固定化的青霉素酰化酶2.66 g,pH 7.5,25℃反应4 h,(S)-3-氨基-3-苯基丙酸收率为89.4%,e.e.值99.3%。达泊西汀的总收率25.5%,e.e.值96.7%。  相似文献   

8.
红根草是广西道地药材,丹参酮ⅡA是红根草的主要活性作用成分之一,因此,筛选出丹参酮ⅡA含量高的优良种质,对解决红根草资源紧缺问题及提高其药材质量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的红外吸收特征峰进行了测定,利用HPLC技术不同产地红根草中丹参酮ⅡA含量,同时,借助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产地样品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与丹参酮ⅡA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红根草化学成分组成比较相似,但化学成分的含量却有较大差异。多元对数相关分析技术显示,1 734 cm~(-1)、1 632 cm~(-1)、1 548 cm~(-1)、1 515 cm~(-1)、830 cm~(-1)及789 cm~(-1)等处附近的吸收强度与实际测定不同产地红根草丹参酮ⅡA含量均有密切关系。两种方法均一致显示,丹参酮ⅡA含量以江西南丰类型最高,其次是广西钟山类型,其中以江西奉新类型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9.
戊二酰基-7-氨基头孢烷酸(GL-7-ACA)酰化酶是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两步酶法生产中的关键酶。成功构建组成型表达的产GL-7-ACA酰化酶重组大肠杆菌JM105/pMKC-ACY,并对其高表达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组成简单、廉价的国产培养基配方及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工业化的发酵工艺。在优化条件下,上罐补料高密度发酵的酶活高达6668.9U/L,是优化前的12.4倍,产率最高可达275.5U/(L.h),达到了工业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用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连续生产6-氨基青霉烷酸(简称6-APA)已有许多报道。近年来关于固定化微生物细胞的研究不断发展。Sato等曾用固定化的产青霉素酰化酶的细胞连续生产6-APA。我们用双功能试剂戊二醛固定化大肠杆菌AS 1.76的青霉素酰化酶,用来水解青霉素G生产6-AP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