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为了研究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EIAVFDDV在体内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在免疫马血浆中低拷贝存在状态的形成原因,使用连续给予地塞米松的方法,对EIAVFDDV免疫马匹进行了免疫功能抑制.连续给药10天后,以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刺激原的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增殖实验表明,实验马匹的免疫系统功能受到了明显抑制.使用实时RT-PCR对免疫抑制前后实验马匹体内EIAVFDDV的载量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显示,EIAVFDDV免疫马匹体内的病毒载量在2匹马中未见升高,1匹马体内略有增高,但仍处于EIAVFDDV在免疫马匹体内载量的正常范围.作为对照,强毒株隐性携带马的病毒载量提高了约25000倍,并出现了典型的临床症状.实验结果提示,致弱后病毒特有的生物学特性,而非免疫压力,是EIAV疫苗株在宿主血浆中低拷贝存在的主要原因.同时,在免疫系统功能受抑制状态下,疫苗株在免疫马体内仍然表现出了相对稳定的低拷贝复制状态,进一步显示了EIAVFDDV在应用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陈旭  龚旭初 《蛇志》2009,21(4):301-302
血清病是指注射动物免疫血清后所并发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抗蝮蛇毒血清由马血清提炼制成.我们在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治疗蝮蛇咬伤过程中,经常遇到血清病病例。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各种形态的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痛等.严重者可出现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杨华 《蛇志》1995,7(4):42-43
用简单的方法对各类马匹血液凝固时间进行了测定,证实了蝮蛇毒的抗凝,去纤和降粘等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广大农牧民对马的毛色选择,素来比 较注意。这可能是传统的习惯爱好,也可能是 在长期的驾驶马匹过程中,积累了马的毛色与 工作性能、气质有密切联系的经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破伤风免疫马匹的血浆抗体效价,应用不同佐剂配制TT抗原,进行马匹超免疫比较研究;采用FIA和植物油双佐剂包被与单佐剂包被的TT抗原,注射马匹进行超免疫,比较三组血浆的效价;结果显示,双佐剂抗原较单佐剂的免疫效果好,但可能对马匹刺激较强,有待调整注射剂量和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6.
慢病毒免疫应答的载量阈值学说认为病毒载量决定了机体对病毒反应的类型。为了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血浆病毒载量与马体免疫保护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Real-time RT-PCR方法对EIAV弱毒疫苗株(EIA-VDLV125)免疫马和EIAV强毒株(EIAVLN40)非致死剂量接种马血浆中病毒载量进行了动态比较。结果显示两组马在监测过程中皆可检测到相似水平的病毒载量(103~105copies/mL),且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毒株接种23周后,对马匹进行了强毒株(EIAVLN40)的致死剂量攻毒,根据攻毒后典型马传贫急性发病与否确定接种保护率。结果显示,疫苗组的保护率为67%而非致死剂量强毒组的保护率为0。以上结果提示,病毒血浆载量不是决定EIAV弱毒疫苗诱导免疫保护能力的主要或单一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蛇毒对小鼠脏器形态结构的影响,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该蛇毒的致病机理。方法:用原矛头蝮攻击小鼠,待小鼠死亡后,立即进行解剖,观察心脏和大血管内部血栓形成情况。取心脏、血管、周围神经、肾脏、肝脏、脾脏和肺,观察外形,并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用健康小鼠相同器官为对照,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被原矛头蝮攻击致死小鼠的心脏、肝脏和肺发生了显著收缩;心腔和血管腔被血栓堵塞;在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血管中观察到了血栓;脾脏中白细胞显著增多;肺泡收缩,细支气管严重收缩致管腔堵塞;股动脉血管内膜发生了脱落;在股神经中发生了脱髓鞘现象。结论:急性凝血和窒息是导致小鼠死亡的重要原因;原矛头蝮蛇毒兼具血循毒和神经毒的特征;原矛头蝮蛇毒可导致多种脏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
蝮蛇抗栓酶伍用丹参川芎注射液治疗血栓96例疗效分析(摘要)十堰市第二人民医院罗会常,梁佑平本文报告:用蝮蛇抗栓酶0.5单位加入10%葡萄糖静液脉滴注与丹参川芎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丹参1g川芎0.1g)14──20ml加入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14──...  相似文献   

9.
1970年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半流行地区,用乙脑减毒疫苗免疫马匹的试验中,曾以当年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发出的乙脑灭活疫苗,免疫在乙脑半流行地区出生1—2年抗体阴性的马幼驹若干匹。在2月25日与3月5日两天每匹幼驹颈部皮下各注射疫苗20毫升。  相似文献   

10.
本人有从事冻干健康人血浆研制、马匹饲养、马匹免疫采血和负责原料血浆单采站业务的切身经历,发现血浆单采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很自然联想到人血浆单采术也可以移植到马匹免疫血浆的采集,于是马匹免疫血浆单采术的创意就产生了。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职工代表大会的发言时谈出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免疫室同仁的响应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1.
姜桂荣  吴丹  李佐刚 《生物技术》2004,14(Z1):13-14
目的探讨蝮蛇蛇毒纤溶酶对实验性动物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Chandler氏体外法形成大白鼠体外血栓和家兔半体内血栓,给药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射蛇毒纤溶酶及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测定两组动物体外形成的血栓重量和长度.结果给药组动物形成的血栓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蝮蛇蛇毒纤溶酶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纯化灭活的SARS—CoV抗原免疫马匹,采集血浆加入S/D灭活/去除病毒,用硫酸铵盐析沉淀提取抗SARS—CoV IgG,再经胃酶切、柱超滤等工艺制备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研制的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制品中和抗体效价达1:6400以上、F(ab’)2纯度在90%以上。建立了高效、稳定、效果好的马抗SARS—CoV免疫球蛋白生产工艺,为SARS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也为传统抗血清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3.
蝮蛇咬伤2183例诊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邦彦  毛忠琦 《蛇志》1995,7(4):27-28
我院自1973年5月~1994年11月共收治蝮蛇咬伤2183例,治愈2178例,死亡5例,治愈率达99.77%。治疗方法以抗蝮蛇毒血清为主,切开排毒,抗感染等。治疗过程中,并发指或趾干性坏疽截除者16例。我们认为蝮蛇咬伤诊断容易,能够及时使用抗蝮蛇毒血清,效果显著。但还需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普及现场急救常识。  相似文献   

14.
蝮蛇抗栓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0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海军青岛疗养院陈生群,韩美娟,倪云,黄传湘为了解蝮蛇抗栓酶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我们对8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80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3例,年龄21...  相似文献   

15.
检测腹蛇毒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将石英晶振的高灵敏度与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研制检测蝮蛇毒的压电免疫传感器方法用巯基丙酸在镀银电极石英晶体自组装巯基丙酸单分子膜偶联抗蝮蛇毒球蛋白构建传感器探头结果组成的检测器对蝮蛇毒响应良好。结论采用免疫传感技术将是实现快速、仪器化检测蛇伤的可能途径,本文结果为蛇毒免疫传感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精制蝮蛇抗栓酶(Svate—3)与复方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脑血栓疗效对比临床观察山东烟台东方医院马玉冰,曲元海,范雅琳山东烟台肺科医院宋雨田(指导)精制蝮蛇抗栓酶(Svate—3)是继研制蛇岛蝮蛇抗栓酶(Svate—1),和江浙蝮蛇抗栓酶(Svat...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我国西北部雨水增多,甘肃地区毒蛇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7、8、9月份,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蝮蛇咬伤是西北农村常见的一种生物性中毒疾病,具有发病突然,变化快,并发多,治疗复杂,死亡率高等特点.其救治的关键是早期正规、程序化、综合治疗.我科2003~2012年收治的247例蝮蛇咬伤患者中,因抢救无效死亡2例,占0.81%,现将患者的临床资料,死亡原因及治疗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蝮蛇是我国剧毒蛇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1]。蝮蛇咬伤为我国广大农村常见的危害较大的外伤性中毒性急症。如救治不及时可致残,甚至死亡。我院地处江西省花鼓山矿区,蝮蛇咬伤是我院常见急症,自1997~2011年共收治蝮蛇咬伤65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院1992~1997年共收治蝮蛇咬伤3348例,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11例,占0.32%,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6例。现就蝮蛇咬伤所致的MSOF的临床特点和有关治疗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蝮蛇咬伤致MSOF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联用蝮蛇抗栓酶和前列腺素E1局部血管内注射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临床观察党雷张玉敏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科郑州4530003蝮蛇抗栓酶(Stave)和前列腺素E1(PGE1)联用,血管内注入,治疗下肢动脉血栓18例,疗效满意,无任何副作用。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