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痢疾疫苗     
志贺氏菌属的成员是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属肠杆菌科,此菌属又可分为福氏、鲍氏、宋内及志贺氏4个菌群,这些菌群又可根据生化及O抗原的差异而分成不同的血清型。志贺氏痢疾菌侵袭灵长类和人类的结肠及直肠上皮,导致痢疾特有的急性粘膜炎症,上皮层的破坏导致水泻,严重腹痛和痉挛,最终产生粘液血便,在缺乏有效治疗情况下,  相似文献   

2.
<正>痢疾杆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 杆菌性痢疾由志贺氏菌属和肠侵袭性大肠菌(EIEC)所引起。志贺氏菌属包括四群: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和宋内氏志贺氏菌,又根据细胞外壁LPS特异性O抗原多糖链的抗原性将每个群进一步分为多个血清型,其中痢疾志贺氏菌包括12个,福氏菌13个,鲍氏菌18个,宋内氏菌1个。  相似文献   

3.
<正> 5 志贺氏菌病志贺氏菌属根据生化学反应分为4个亚 属;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及宋内氏志贺氏菌。头三个亚群可以  相似文献   

4.
<正>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其流行以福氏菌群为主,在发达国家则以宋内氏志贺氏菌较多。由志贺氏Ⅰ型和福氏志贺氏菌引起的菌痢特别严重,且后者常引起慢性感染。痢疾菌的感染力较强,约为10-100个菌,ID50<1000个菌。由于菌痢的发病率高,感染性强,感染剂量小,血清型多,以及抗药性菌株的增加。因而对它的防治,在发展中国家就成为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多年来人们在痢疾菌苗的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现就其保护性抗原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食蟹猴肠道志贺氏菌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 337只食蟹猴肠道志贺氏菌进行调查 ,其感染率为 1 1 %。对所分离到的 2 7株志贺氏菌进行生化、血清学鉴定 ,分属三个群 ,八种血清型 ,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所占比例分别为 1 0 8%、86 5%、2 7% ,以福氏志贺氏 2a型居多 ,占 59 5%。对八种志贺氏菌血清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血清型菌株对同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均有差异。提示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均可自然感染食蟹猴 ,在治疗时 ,对感染不同血清型志贺氏菌的食蟹猴区别用药 ,以提高治愈率 ,避免因用药不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112株志贺菌菌群分布和药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本地区2001年至2005年志贺菌菌群分布及其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抗菌治疗。方法经大便培养筛选志贺菌,用生化和血清学方法鉴定菌群和血清型,采用K-B法检测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在112例细菌性痢疾患者中,男女比例相似,年龄分布以婴幼儿最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较多,菌群分布以福氏志贺菌最多,F2b为优势血清型,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近5年来本地区细菌性痢疾患者发病特点有年龄差异,菌群仍以福氏志贺菌为主,血清型以F2b为主,第3代头孢菌素是治疗细菌性痢疾最佳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和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痢疾志贺氏Ⅰ型菌、痢疾志贺氏Ⅱ型菌、鲍氏志贺Ⅰ型菌、宋内氏志贺菌均为0.0313g/mL,福氏志贺Ⅱ型菌为0.0625g/mL。结论: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菌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各菌对药物的敏感强弱顺序为:宋内氏志贺菌>鲍氏志贺Ⅰ型菌>痢疾志贺Ⅰ型菌>痢疾志贺菌Ⅱ型菌>福氏志贺Ⅱ型菌。  相似文献   

8.
福氏志贺菌是发展中国家引起痢疾的主要致病菌。福氏志贺菌O-抗原除噬菌体介导的糖基化和(或)乙酰化外,最近发现一种新的修饰方式磷酸乙醇胺修饰,其机制为由质粒携带的opt基因编码磷酸乙醇胺转移酶在O-抗原的鼠李糖II或(和)鼠李糖III上添加磷酸乙醇胺基团,从而形成血清型Xv、4av和Yv福氏志贺菌,并表达MASF IV-1抗原。人工转化携带opt基因的质粒到无MASF IV-1抗原表达的不同血清型福氏志贺菌中,转化菌株都能表达MASF IV-1抗原。在某些血清型福氏志贺菌中,O-抗原的磷酸乙醇胺修饰与糖基化、乙酰化修饰之间相互作用。现对福氏志贺菌的O-抗原磷酸乙醇胺修饰机制及其与糖基化、乙酰化修饰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在1986年从二例急性菌痢患者的脓血便中分离的二株同一血清型的志贺氏菌。用目前所有志贺氏菌型别的诊断血清鉴定这二株菌以及用志贺氏菌各血清型的代表株检查该二株菌制备的抗血清,其结果一致。仅与痢疾志贺氏菌8型和鲍氏4型有低效价的凝集,与大肠杆菌O6、O7和O150也无交叉,因此是一个新的志贺氏菌血清型,此二株菌能引起豚鼠角膜炎,侵入上皮细胞,琼脂糖电泳显示大质粒存在,是有侵袭力的毒株。鉴于该型菌株发酵甘露醇,而与福氏志贺氏菌无抗原关系,因此为鲍氏志贺氏菌。 由于现在已有鲍氏1—18型,建议该新血清型为鲍氏志贺氏菌19型(Shigella boydii serotype 19)。  相似文献   

10.
<正>从志贺氏菌属各成员获得的有用的基因资料使我们得以绘出了这张志贺氏菌属各成员的暂定染色体图,这张图包括着四十多个标记基因。这些研究的大多数涉及志贺氏菌,部分涉及痢疾志贺氏菌I型,少数涉及宋内氏志贺氏菌。  相似文献   

11.
黄余龙  饶燕  黄山  黄妙婵 《生物磁学》2011,(10):1921-1923
目的:观察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茵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两倍稀释法和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茵的抑茵作用。结果: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痢疾志贺氏Ⅰ型茵、痢疾志贺氏Ⅱ型菌、鲍氏志贺Ⅰ型茵、宋内氏志贺茵均为0.0313g/mL,福氏志贺Ⅱ型菌为O.0625g/mL。结论:核桃楸树皮提取物对志贺氏茵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各菌对药物的敏感强弱顺序为:宋内氏志贺菌〉鲍氏志贺Ⅰ型菌〉痢疾志贺Ⅰ型菌〉痢疾志贺菌Ⅱ型菌〉福氏志贺Ⅱ型茵。  相似文献   

12.
<正>1.前言 2.流行病学 3.志贺氏菌痢疾的发病机理及其临床特征 4.志贺氏菌痢疾的免疫性 5.与菌苗研制可能有关的毒力因子 6.志贺氏菌苗 7.志贺氏菌苗现场试验 8.研究建议 9.参加者名单(略)  相似文献   

13.
183株志贺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本地区细菌性痢疾菌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183株志贺菌进行菌群分型及药敏分析。结果183株志贺菌有福氏志贺菌168株(91.8%);宋内志贺菌9株(4.9%);痢疾志贺菌4株(2.2%);鲍氏志贺菌2株(1.1%)。药敏试验显示志贺菌对四环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耐药严重;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比较敏感。结论本地区志贺菌主要是福氏志贺菌Ⅱa,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志贺菌基因组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志贺菌属(Shigella)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细菌性痢疾的重要病原菌.近年来,多重耐药型和新血清型志贺菌的不断出现给志贺菌的监测和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深入了解志贺菌的进化来源、变异机制及传播规律等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控制细菌性痢疾的蔓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首先从遗传来源角度探讨志贺菌与大肠杆菌的进化关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随后对福氏、宋内和1型痢疾志贺菌的基因组进化进展进行了总结,详细描述了它们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耐药基因变异在进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志贺菌的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类志贺邻单胞菌7-63-5株及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志贺邻单胞菌O17血清型与宋内氏痢疾志贺氏菌的脂多糖结构一致,类志贺邻单胞菌7-63-5株属于O17血清型。实验中通过对该菌株培养特性、生化特征、免疫学特性的研究,证明其完全符合类志贺邻单胞菌特性。多糖的研究证明,类志贺邻单胞菌7-63-5株的O-特异性多糖无论从化学结构,还是免疫学特性上,都与宋内氏I相菌的一致。因此,类志贺邻单胞菌7-63-5株可以用以研究宋内氏痢疾多糖蛋白质结合疫苗。  相似文献   

16.
1964-1995年共检测到志贺氏菌四个群353株;其中:福氏志贺氏菌312株,痢疾志贺氏菌29株,宋内氏志贺氏图9株,鲍氏志贺氏菌3株,分别占总数的88.38%,8.22%,2.55%和0.85%。各年度分离菌群中,福氏志贺氏菌比例最大,为本地区流行的主要菌群。在153株福氏志贺氏菌中,福氏Ⅱ型占60.13%;福氏I型占19.61%和福氏Ⅳ型占13.72%。根据菌群监测结果,对细菌性痢疾防治,选用针对B群福氏志贺氏菌的菌苗进行研制开发,广泛开展易感人群预防接种;同时加强疫情、病源监测防止疫情暴发,并结合实际开展改水、卫生宣传教育和食品卫生监督等,可对痢疾起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志贺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抗原关系较复杂的菌群之一,属内外不同菌间血清学交叉反应较普遍,以致难以应用现代免疫学技术进行快诊。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为制备高度特  相似文献   

18.
志贺氏毒素     
<正>志贺氏菌引起的严重腹泻和痢疾综合征(志贺氏菌病)系由具蛋白质的外毒素介导。在志贺氏培养物或细菌溶解产物中有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和肠毒素的证据。显然,所有这些毒素的活性系由同一蛋白质毒素引起。许多研究者对培养细胞系中部分纯化的志贺氏毒素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在某些  相似文献   

19.
痢疾志贺氏菌1型(简称志贺氏1型)通常不发酵乳糖,1983年和1984年云南省不少地区相继发生以志贺氏1型为主的痢疾流行,经抽取不同地区的患者粪便标本分离的60株细菌进行鉴定,全部菌株均迟缓发酵乳糖。国内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报道指出,减毒侵袭性活菌可作为DNA疫苗的载体而被应用。在本研究中,我们将血清型为2a rfbF志贺氏菌属福氏痢疾杆菌变异株用于编码HIV-1 SF2 Gag蛋白的DNA疫苗的免疫。重组的细菌载体将gag DNA递呈给哺乳动物细胞,实现了Gag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