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S100A11在结肠癌和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S100A11在24例结肠癌及正常肠粘膜中的表达,并分析S100A11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结果:S100A11mRNA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量(0.944+0.032)高于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量(0.828+0.0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1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951+0.02)高于在正常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量(0.860+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A11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量高于正常肠粘膜组织,提示其与结肠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是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100A11在胃癌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1对配对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粘膜组织中S100A11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S100A11 mRNA的表达量(1.26±0.03)高于正常胃癌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量(0.75±0.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1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0.94±0.05)明显高于在正常胃粘膜组织中的表达量(0.39±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A1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提示其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患者结肠粘膜组织中IL-23、IL-12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5年4月-2011年3月经确诊的30例克罗恩病患者手术标本,对照选取3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之正常结肠组织.实验设CD病变肠段组、CD正常肠段组及对照组3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内IL-12、IL-23的表达,分析IL-23、IL-12的表达与CD的疾病临床严重程度(CDAI)和内镜下肠黏膜损伤程度(CDEIS)的相关性.结果:IL-12的表达:CD病变肠段组、CD正常肠段组、对照组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IL-23的表达:CD病变肠段组阳性率高于CD正常肠段组,CD正常肠段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IL-12在CD患者肠粘膜中不升高,而IL-23在CD表达明显升高,提示IL-23在CD粘膜免疫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对CD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A14(S100A14)在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为确定新的分子分型标志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54例乳腺癌石蜡组织来源于2013年1月16日至2014年5月22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暨湖南省肿瘤医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100A1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S100A14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100A14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S100A14在ER+/PR+/HER2+型、ER+/PR+/HER2-型、ER-/PR-/HER2+型、ER-/PR-/HER2-型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38.5%、47.1%、75.5%、80.0%,以在ER-/PR-/HER2-型中表达最高,在ER+/PR+/HER2+型中表达最低,四组间的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100A1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术后肝转移呈正相关(r=0.134,P0.05),与ER、PR表达均呈负相关(r=-0.353,P0.01),而与ER+/PR+/HER2+型、ER+/PR+/HER2-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ER-/PR-/HER2+型乳腺癌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S100A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ER-/PR-/HER2-型中,S100A14表达与术后肺转移呈负相关(r=-0.272, P=0.044)。结论:S100A14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中表达存在差异,其表达与不同分子类型乳腺癌转移或复发有关,可能作为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候选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23受体(IL-23R)及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黏膜及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IB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32例克罗恩病(CD)患者、29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及27例对照者的内镜肠黏膜活检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黏膜内IL-23R、IL-17AmRNA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技术分析IL-23R、IL-17A在肠黏膜中的原位表达。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D及UC患者肠黏膜组织内IL-23R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CD及UC组间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及UC患者肠黏膜组织内IL-17A 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5),CD组肠黏膜组织内IL-17AmRNA表达显著高于UC组(P<0.05)。免疫组化分析显示IL-23R阳性细胞在CD与UC肠黏膜固有层内有较多表达,较正常黏膜内的肠上皮细胞相比,CD及UC患者肠黏膜IL-23R蛋白表达量最著增高(P<0.05),UC及CD组间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7A阳性细胞在CD与UC肠黏膜固有层内有较多表达,较正常黏膜内的肠上皮细胞相比,CD及UC患者肠黏膜IL-17A蛋白表达量最著增高(P<0.05)。结论:IL-23R及IL-17A在IBD患者肠黏膜中表达显著增高,提示IL-23R及IL-17A表达异常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IBD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Fascin是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在多种上皮性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侵袭有关。在本研究中观察fascin在结肠癌中表达及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为其在结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ascin在结肠肿瘤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的结肠癌临床病理意义。结果:Fascin在癌旁肠粘膜、腺瘤、腺癌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癌旁肠粘膜组和腺瘤组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X2=0.344,P0.05),腺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粘膜组(X2=8.492,P0.0,1),腺癌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组(X2=7.450,P0.01)。Fascin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肠壁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而在中-晚期病例(III/IV期)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病例(P0.05)。Fascin表达阳性病例的生存期显著高于Fascin表达阴性病例(P0.022)。结论:Fascin表达与结肠癌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结肠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croRNA-21表达水平对新疆地区食管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哈萨克族患者50例,汉族患者50例,采用RT-PCR以及RT-qPCR的方法对患者血清microRNA-21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microRNA-21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ⅡB+Ⅲ期、低分化癌组织中的miRNA-21相对表达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I+ⅡA期以及高分化癌组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NA-21在不同民族、性别、年龄分组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icroRNA-21表达水平对新疆地区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在有淋巴转移、ⅡB+Ⅲ期以及低分化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民族、性别以及年龄对microRNA-21水平的影响较小,因此microRNA-21检测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S100A4、衰变加速因子(CD55)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江北院区/陆军第958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24例GIST组织和对应的瘤旁正常组织病理蜡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100A4、CD55在GIST组织及瘤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100A4、CD55在GIST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瘤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4、CD55表达与GIST患者肿瘤大小、核分裂相、NIH分级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GIST患者年龄、性别、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S100A4、CD55低表达的GIST患者术后复发率和转移率低于S100A4、CD55高表达的GIS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4、CD55低表达组患者5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高于S100A4、CD55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100A4、CD55在GIST组织存在高表达, 二者可能参与了GIST的侵袭与转移,并与患者术后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DF-1/CXCR4及VEGF-C在喉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喉癌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例具有相应正常粘膜组织的患者为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SP法对CXCR4及VEGF-C及SDF-1进行检测,分析SDF-1/CXCR4及VEGF-C在喉癌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喉癌组织中CXCR4、VEGF-C、SDF-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Ⅲ+Ⅳ患者CXCR4、VEGF-C、SDF-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患者(P0.05);低分化患者CXCR4、VEGF-C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高中分化患者(P0.05),但SDF-1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CXCR4、VEGF-C、SDF-1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病变部位患者CXCR4、VEGF-C、SDF-1阳性表达率之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组织中CXCR4及VEGF-C阳性表达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阴性表达也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SDF-1/CXCR4及VEGF-C在喉癌淋巴结转移中高表达,可能共同促进喉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5,MCM5)与P16INK4A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高。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正常宫颈组织的(3.026±1.210)倍和(2.540±0.71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MCM5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INⅠ、CINⅡ-Ⅲ(P0.05),CINⅠ、CINⅡ-Ⅲ中MCM5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Ⅰ与CINⅡ-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mRNA的表达量为正常宫颈组织的(2.54±0.8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显著高于CIN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INⅡ-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 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临床期别、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临床期别、年龄均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1)。结论:MCM5、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CM5基因检测有助于区分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望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P16INK4A的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CIN的分级并预测转归,从而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S100A4基因在结肠癌细胞系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运用RT-PCR法检测不同结肠癌细胞系中S100A4基因的表达情况;通过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1例结肠癌标本中S100A4基因的表达。结果:结肠癌细胞系Lovo及HT29均有S100A4基因表达。S100A4蛋白和RNA在结肠癌中表达率分别为36.1%和34.4%,而在正常结肠组织中不表达(p〈0.05)。临床分期晚比临床分期早的患者S100A4表达明显增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100A4表达明显增高(p〈0.05)。此外,S100A4表达还与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肉眼分型等相关。结论:结肠癌中S100A4基因表达增高,而且与肿瘤的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是判断结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even different S100 proteins (S100A1, S100A2, S100A3, S100A4, S100A5, S100A6, and S100B) were characteriz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epithelial versus connective tissues of a series of 35 colon specimens, including 6 normal samples, 5 adenomas with low-grade dysplasia, 5 adenomas with high-grade dysplasia, and 19 canc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100A2, S100A3, and S100B proteins could not (or only marginally) be detected in colon tissu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xpression of S100A6 increased in epithelial tissue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increase of malignancy. The percentage of epithelial (or connective tissue) cells expressing S100A4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s the malignancy grade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S100A1 proteins was somewhat higher in the connective tissues of normal cases and adenomas with low-grade dysplasia than in adenomas with high-grade dysplasia and cancers. This pattern of expression was not observed in epithelial tissues. While the node-positive cancers did not express S100A1, about half of the node-negative specimens di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S100A5 were similar in different epithelial tissues. However, in the connective tissues the expression levels decrease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increase in pathological grading of the specimen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implicates several S100 proteins as useful tools for histochemical typing of colon cancer malignanc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S100A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与预后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比较70例子宫内膜癌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4的表达,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的阳性表达率为57.14%(40/70),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4的阳性表达率为10%(4/40),显著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但与肿块浸润子宫肌壁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均呈显著相关(P0.05)。S100A4呈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期均较S100A4呈阴性表达病例显著降低或缩短(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4呈异常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子宫内膜癌诊断和预后预测的参考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integrin-bet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研究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integrin 茁1在82例结肠癌原发灶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邻近正常结肠粘膜组织integrin beta1的阳性表 达率为93.33 %,原发灶癌细胞integrin beta1的表达率为73.17 %,两者之间integrin beta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0.01;结肠癌转移性淋 巴结组织integrin beta1的阳性表达率为87.67 %,结肠癌非转移性淋巴结组织integrin beta1的阳性表达率为11.29 %,两者之间integrin 茁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0.01。在所有与结肠癌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中,是否穿透浆膜层、有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不同、Dukes 分期不同,integrin beta1的阳性表达率比较P 值均小于0.05。结论:Integrin beta1与结肠癌分化程度、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状况及 Dukes 分期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的检测对评估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程度和分析结肠癌分期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100A9、Galectin7、NMP238在放疗敏感性不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治疗前宫颈癌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均为中分化鳞癌,在进行放疗后,根据WHO实体瘤放疗疗效判断标准,从中选择60例对放疗敏感的病例(高敏感组)和35例对放疗不敏感的病例(低敏感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这些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A9、Galectin7的表达强度和表达率在高敏感组中均高于低敏感组,NMP238在低敏感组中的表达强度及表达率高于高敏感组。结论:S100A9、Galectin7和NMP238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钙粘蛋白(E-cadherin)和S100钙结合蛋白A4(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梅州市人民医院收集的乳腺癌石蜡块标本50例为乳腺癌组,另选取同时期病理检查为良性肿瘤的石蜡块标本38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E-cadherin和S100A4在乳腺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和S100A4与乳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E-cadherin和S100A4的相关性。结果:E-cadherin在乳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S100A4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E-cadherin和S100A4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及病灶直径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分级为Ⅲ级的乳腺癌患者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病理分级为Ⅰ-Ⅱ级者,而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Ⅳ期、病理分级为Ⅲ级的乳腺癌患者中S100A4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病理分级为Ⅰ-Ⅱ级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E-cadherin阳性表达与S100A4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S100A4在乳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E-cadherin乳腺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且其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30例肠上皮化生组织及31例异型增生组织中PIG11、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IG11、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组织(P0.01);PIG11、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59,P0.01)。结论:PIG11、Caspase-3蛋白在胃癌中明显表达下调,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作为胃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PIG11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ECAM-1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HCC患者100例,收集肝癌患者HCC组织及癌旁组织,另选取100例正常肝脏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CAM-1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利用小分子干扰RNA技术(si RNA)构建低表达的PECAM-1,并转染至肝癌细胞中抑制PECAM-1的表达。应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CCK-8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PECAM-1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中呈不同程度阳性表达(P0.05);PECAM-1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CA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 RNA PECAM-1后,肝癌细胞中PECAM-1 m 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ECAM-1蛋白表达也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si RNA PECAM-1后,肝癌细胞侵袭及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ECAM-1在肝癌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ECAM-1 si RNA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及增殖能力,提示PECAM-1可作为预测肝癌发生及发展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