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3肝炎病毒感染的机制目前不明了,大量的证据表明CD81是该病毒感染的最初受体,也有实验认为病毒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后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介导进入细胞。本文对该病毒感染的受体及它们的多态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大量研究表明,病毒感染细胞时,病毒编码的蛋白或DNA可以扰乱细胞周期通路:促进细胞向S期转化或者使细胞静息于G2/M期。在细胞内,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其包含了由DNA损伤导致的细胞通路活化及其他方式。关于病毒对细胞周期的调控方式及细胞周期的改变对于病毒感染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对于病毒的此类研究可以揭示细胞活动中的关键调控因子及细胞周期检查点的具体分子机理。对病毒调控宿主细胞周期以达到自身最大化复制的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综述了病毒感染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包括临床流行病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和体内病毒检测方面的进展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毒感染能活化凝血系统和内皮上的单核细胞受体,从而增强单核细胞的粘附;还可能改变细胞脂质代谢,促使血液凝固和细胞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病毒感染引起骨髓抑制或衰竭的临床资料和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状况。研究表明病毒感染与骨髓衰竭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主要是通过病毒对骨髓干细胞的直接破坏或免疫损伤所致,亦可能因破坏了骨髓的基质细胞,造成微环境损伤而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8.
9.
病毒感染中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正> 人类和动物的病毒感染分为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在初次感染的恢复期及再感染时,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初次感染的早期,即特异性免疫系统尚未被激活之前,防止病毒的入侵、繁殖和扩散以及消灭病毒,机体早已存在的非特异免疫系统和各种屏障却起决定性作用。单核巨噬细胞位于许多病毒最初感染的部位以及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巨细胞病毒感染人二倍体细胞MRC-5后诱导产生高水平Cyclin E,Cyclin E/cdk2激酶活性增加和导致细胞周期阻滞.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10PFU/cell的病毒量感染MRC-5细胞72h后,29%细胞位于S期,69%细胞位于G2/M期,只有2%细胞位于G1/G0期.应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感染病毒20h后,MRC-5细胞中Cyclin E含量比对照细胞高出8倍.感染细胞中CyclinE/cdk2激酶活性基本上与CyclinE含量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
恒河猴B病毒感染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珍珠鸡是一类具有天然抗病能力的禽种。珍珠鸡对传染性支气管炎、火鸡黑头病、传染性喉气管炎、鸡马立克氏病等有较强的抵抗力[1~ 3] ,珍珠鸡可发生新城疫、鸡白痢、传染病法氏囊炎 ,曲霉菌病[1,4~ 6 ] ,但未能对珍珠鸡的抗病力作明确验证。本试验以珍珠鸡胚为试验对象 ,用新城疫病毒(NDV)、传染病法氏囊炎病毒 (IBDV)、传染性支气管炎 (IBV)及减蛋综合征病毒 (EDSV)来评价珍珠鸡胚胎期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1 材料与方法1 1 毒株 NDV、IBDV、IBV及EDSV均为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传染病组分离鉴定并保存…  相似文献   

15.
病毒感染的草鱼细胞产生类干扰素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相似文献   

16.
病毒受体是引发宿主受病毒感染的主要决定因素。病毒受体是指位于宿主细胞表面能被病毒吸附蛋白识别并与之结合 ,从而引起病毒感染的分子复合物。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是病毒感染的起始环节。而病毒受体与病毒吸附蛋白的结合是有其特异性的 ,即病毒感染细胞具有不同的组织嗜性和宿主范围。1 .病毒受体的本质病毒受体可分为单分子或多分子复合体。从生化角度上来说 ,大多数是蛋白聚糖、脂类或糖脂、糖蛋白 3种类型。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为单纯疱疹病毒的受体 ,多瘤病毒和正粘病毒的受体为糖蛋白及糖脂的神经节苷脂。部分病毒受体是细胞表…  相似文献   

17.
定量多聚酶链反应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PCR)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核酸定量方法,其中竞争性PCR(CPCR)是最精确,也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方法。本文概括介绍了CPCR的原理、方法及发展趋势,讨论了QPCR在病毒感染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抗病毒性治疗监控及疾病传播等方面的应用,对其在免疫学、肿瘤学及其他方面的应用作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Integrins are members of a ubiquitous membrane receptor family which includes 18 different α subunits and 8 β subunits forming more than 20 α/β heterodimers. Integrins play key functions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nd tumour cell adhesion, lymphocyte trafficking, tumor growth and viral infection.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basis of integrins as viral receptors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many decades of study into the biology of transmembrane glycoprotei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several viruses. This review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molecular base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viruses and integrins, which are of potential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hibition of virus-integrin interactions at the points of virus attachment or entry will provide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therapeutic treatment of vir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20.
一次由双重抗原型ECHO病毒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流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永珍  王南达 《病毒学报》1990,6(2):133-1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