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鲤痘疮病病原的电镜观察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痘疮病是鲤越冬前后常见的疾病。过去由于该病在池塘中流行不广,危害也不大,因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由于网箱养鱼等高密度养殖技术的推广,该病日益常见而且严重。本文报道了患痘疮病鲤鱼组织的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2.
患病中国大鲵中分离到一株虹彩病毒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陕西某大鲵养殖场患病的大鲵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患病大鲵以体表溃疡,特别是肢体远端溃烂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毒于10℃~30℃能在BF-2(Caudal trunk cells of blue-gillfry)、CO(Gorad cells of grass carp)、CHSE(Embryo cells of Chinook salmon)、FHM(cells of fathed minnow)等细胞中较好地增殖,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病毒对氯仿、热、pH3、pH10敏感,DNA抑制剂5-氟-2′-脱氧尿苷(5-fluro-2-′deoxyuridine,FUDR)能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提示该病毒是有囊膜的DNA病毒。经电镜观察,在感染了病毒的细胞切片中可见到大量直径约130~150 nm有囊膜的六角形病毒颗粒成晶格排列在细胞质里,病毒呈典型的虹彩病毒形态。抽提病毒核酸后进行PCR扩增,用已知蛙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431bp的片段。扩增的片段测序后,和已知的几种蛙病毒属成员的主要衣壳蛋白基因中的相应片段进行比对,相似性在96%以上。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和IPNV(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IPNV)、GCRV(Grass carp reovirus,GCRV)、SVCV(Spring viraemia of carp virus,SVCV)I、HNV(Infectious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在血清学上没有相关性。以上结果提示该病毒可能是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成员,暂时命名为大鲵虹彩病毒(Andrias davidianus iridovirus,ADIV)。该病毒与大鲵发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Taqman 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选取IHNV病毒的N蛋白基因保守序列,利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设计引物和探针.以梯度稀释的含有IHNV目的扩增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进行定量RT-PCR反应以确定检测灵敏度.病毒浓度在5×106 -5个拷贝,共7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定量RT-PCR反应有"S"型扩增曲线,检测灵敏度为5个拷贝.根据病毒拷贝数与定量反应Ct值的关系,绘制了标准曲线.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对鲤春血症病毒(SVCV)、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VHSV)、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EHNV)、EPC细胞系、牙鲆的核酸都没有扩增反应.在50批待检样品中,有3批鱼类感染IHNV,利用标准曲线进行了定量分析.实时定量RT-PCR检测IHNV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在鱼病的快速检测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RT-PCR法快速检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基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根据SVC病毒糖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经过RT-PCR和半嵌套PCR(semi-nested-PCR)引扩增出SVC病毒核酸中的714bp和606bp片段,与其他弹状病毒IHNV、VHSV、PFRV没有交叉,没有特异性,灵敏度检测,表明不小于1000个病毒就可检测出阳性结果。本文还对复性温度、引物、Mg^2 、Tag酶以及反转录酶的浓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江育林  胡琦等 《水生生物学报》1989,13(4):353-358,T001
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引进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鲑鳟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形成直径0.5-1mm的空斑。感染健康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病毒对氯仿不敏感,耐酸,耐热,病毒负染后电镜观察为直径55-65mm的二十面体颗粒,无囊膜,具单层衣壳,经血清学鉴定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在血清学交叉中和反应中与抗IPN-SP株的抗血清有强烈的交叉反应,提示可能为IPN-SP株。  相似文献   
6.
SVC亚洲株在中国的分离及其和欧洲分离株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在全国性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我国首次分离到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并且确认为亚洲株。本文从理化特性、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特性方面对欧洲的SVCV参考株(SVCV-10/3)和在中国分离到的SVCV亚洲株(SVCV-741)进行比较,以期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的主要不同点是:1.在我国分离到的SVCV株对热的稳定性比欧洲参考株高,这一点在进化和生物学上的意义值得注意;2.SVCV能导致欧洲的鲤鱼大量死亡,但却没有发现中国的SVCV分离株导致大量死亡的例子。此外在病毒对不同细胞系的敏感性研究时,发现SVCV无论是在中国分离到的亚洲株还是欧洲的参考株,在草鱼卵巢细胞(Ova-ry of grass carp,CO)中出现CPE比OIE诊断手册中提供的敏感细胞胖头鱼肌肉细胞(Fathead minnow FHM)和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EPC)中快,而且增殖的滴度高,可以作为研究SVCV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7.
2002~2004年间从国内养殖鲤科鱼类和观赏鱼类中分离出8株鲤春血症病毒(SVCV).根据SVCV参考株全序列,设计引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8株SVCV糖蛋白编码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得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8个国内分离株的糖蛋白基因序列与参考株的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2%以上,8个国内分离株之间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7%以上;8个国内分离株之间糖蛋白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94.5%以上,与参考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2.9%-94.9%之间.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表明,SVCV国内分离株与USA株、980451株、980528株和970469株的进化方向一致,与其它SVCV毒株在进化方向上不同.8个毒株有19个共同的酶切位点,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中有10个亲水区、10个可能的抗原位点和10个跨膜蛋白区域,其峰值基本一致.对SVCV国内分离株的糖蛋白6个功能位点(天冬酰胺糖基化位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和肉豆蔻酰基化位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2~2004年间从国内养殖鲤科鱼类和观赏鱼类中分离出8株鲤春血症病毒(SVCV)。根据SVCV参考株 全序列,设计引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8株SVCV糖蛋白编码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克隆和 序列测定。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测得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8个国内分离株的糖蛋白基因序列与参考株的基因序 列相似性均在92%以上,8个国内分离株之间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7%以上;8个国内分离株之间糖蛋白推导 出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在94.5%以上,与参考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92.9%-94.9%之间。系统发育树分析结 果表明,SVCV国内分离株与USA株、980451株、980528株和970469株的进化方向一致,与其它SVCV毒株在进 化方向上不同。8个毒株有19个共同的酶切位点,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中有10个亲水区、10个可能的抗原位点 和10个跨膜蛋白区域,其峰值基本一致。对SVCV国内分离株的糖蛋白6个功能位点(天冬酰胺糖基化位点、精 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和肉豆蔻酰 基化位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于1987年从进口的虹鳟中分离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并进行了血清学鉴定。由于病鱼没有特有的临床症状,所以迅速查找鱼体内特异性的病毒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报道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细胞培养中分离出的IPN病毒及从鱼组织中直接检测IPN  相似文献   
10.
条石鲷检出的虹彩病毒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  孙志鹏  李强  江育林 《病毒学报》2011,27(2):158-164
2009年8月份辽宁地区某网箱养殖场出现条石鲷大量死亡病情,对病鱼组织切片观察,在脾脏和肾脏等器官内发现许多形态异常肿大的嗜碱性粒细胞。病鱼组织匀浆液感染GF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经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脾脏、肾脏、肝脏及肠组织细胞质内存在大量呈六边形的病毒粒子,该病毒由核衣壳(100~110nm)和囊膜构成,直径150~180nm,似虹彩病毒。使用真鲷虹彩病毒(RSIV)959bp PstI片段特异性引物对病鱼各脏器组织进行PCR扩增,在脾脏、肾脏、鳃、肠、心脏和脑扩增出570bp大小的目的片段。同时,针对虹彩病毒主衣壳蛋白序列进行PCR扩增后得到1 400 bp大小的基因片段。病毒主衣壳蛋白序列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病毒与真鲷虹彩病毒(RSIV-U1)等几株病毒位于同一进化分枝内。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作者认为引发条石鲷大批死亡的病原为真鲷虹彩病毒(Red sea bream iridovirus,RSI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