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禄丰古猿的两性差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首先讨论了粗壮池猿化石标本的性别判断问题,然后把粗壮池猿和禄丰西瓦古猿分别与有关的现生猿类的两性差别进行比较研究,得出这两个进化系统性别差异的时代变化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支持禄丰西瓦古猿的系统地位的论证。  相似文献   

2.
第 l 期禄丰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的关系及其系统地位……吴汝康、徐庆华、陆庆六(1)禄丰古猿地点中国兔猴一新种…………………………………潘悦容、吴汝康(31)禄丰古猿地点的兔形目化石……………………………………邱铸鼎、韩德芬(41)云南禄丰古猿化石产地的竹鼠化石………………………………………祁国琴(54)禄丰古猿地点的鼷鹿化石…………………………………………………韩德芬(68)云南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气候初步研究…………陈万勇、林玉芬、于浅黎(79)禄丰古猿化石产地沉积环境与埋藏学的初步研究………………………陈万勇(89)消息…  相似文献   

3.
《化石》1978,(1)
云南禄丰是久已闻名的化石产地。1975—1977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同当地贫下中农一道,在禄丰约一千万年前的上新世褐煤层中,发现了重要的古猿和大量的共生动物化石。1976年11月发现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古猿下颌骨,由于它的形态特征表现出从猿到人的过渡性质,被确立为腊玛古猿属的一个新种——禄丰腊玛古猿。这一新的发现和研究,对人类起源的基本理论和对理解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另一个重要的比较完整的古猿下颌骨,属于森林古猿类型,其形态特征表明,它是更新世化石猩猩和现代猩猩的祖先,这就为解决猩猩  相似文献   

4.
胡荣  赵凌霞 《人类学学报》2012,31(4):371-380
釉面横纹的分布与数目可以反映牙齿生长发育的时间和速率变化, 在化石研究中能为复原个体生活史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华南化石猩猩门齿、犬齿釉面横纹分布与数目, 并估算门齿和犬齿牙冠形成时间, 结果如下: 牙冠从牙尖至牙颈方向釉面横纹分布密度有疏密变化, 牙尖釉面横纹密度小于10条/mm, 中间至牙颈釉面横纹密度较尖部增大, 大约10-15条/mm; 犬齿釉面横纹数目多于门齿, 雄性犬齿釉面横纹数目多于雌性; 根据釉面横纹计数及其生长周期的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估算门齿牙冠形成时间大约为2.97-6.66年, 犬齿雄性长于雌性, 分别为6.25-11.31年和4.28-7.29年。与一些古猿、早期人类、现代人以及现生大猿比较, 华南化石猩猩釉面横纹整体密度稍大于南方古猿和傍人, 小于黑猩猩、大猩猩、现代人和禄丰古猿; 除侧门齿外, 华南化石猩猩釉面横纹数目明显多于南方古猿、傍人和现代人, 与大猩猩接近; 华南猩猩前部牙齿牙冠形成时间与现生大猿、禄丰古猿差别不大, 与现生猩猩最相近, 长于南方古猿和傍人。  相似文献   

5.
元谋古猿下颌臼齿三维立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欧氏距离矩阵分析(EDMA)方法对72枚元谋古猿及作为对比样本的10枚禄丰古猿、现生大猿类和人类下颌臼齿齿冠13个测量标志点三维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元谋古猿在下颌臼齿齿冠三维形态测量特征上与禄丰古猿最为接近。与现生大猿类及人类相比,元谋古猿和禄丰古猿均与人类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而与猿类较为接近。它们两者及生大猿类均与人类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的差异表现特点。元谋古猿在下颌臼齿三维测量特征方面与三种现生大猿类各自之间的差别表现相似。其中,元谋古猿与猩猩之间的牙齿形态特征上似乎更为接近。但目前对这些特征相似差异的含义尚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6.
禄丰古猿牙齿釉质生长线与个体发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枚禄丰古猿牙齿(恒齿)釉质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牙齿釉质表面有明显的釉面横纹结构;釉面横纹的密度向牙颈方向逐渐增大;观察记数了4枚牙齿的釉面横纹数,进而推算出牙冠的形成时间和年龄。与化石人科成员,现代人及现生大猿比较,禄丰古猿牙冠发育模式及时间,与南方古猿纤细种比较接近或相似,明显长于南方古猿粗壮种,有别于现生大猿。  相似文献   

7.
云南禄丰是久已闻名于世的化石产地。1975—1976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同当地贫下中农一道,在禄丰约一千万年前的上新世褐煤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古猿化石(有二具较完整的下颌骨及百余枚牙齿)和其他哺乳动物化石。古猿化石可分两种:一种属森林古猿类型,可能是现代猩猩的祖先;另一种则与腊玛古猿相接近,是向人类方向发展的过渡类型。这批珍贵的古猿化石的发现,  相似文献   

8.
禄丰古猿幼年下颌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庆五 《人类学学报》1995,14(2):93-100
本文记述了1980年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村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最晚中新世禄丰古猿的幼年下颌骨PA869。作者将此标本与西瓦古猿的,南方古猿的和现生大猿的幼年下颌进行了对比,记述了禄丰古猿幼下年颌的若干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禄丰古猿幼年下颌体各部主要尺寸的比例关系本种成年的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9.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枚禄丰古猿牙齿(恒齿)的釉质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牙齿釉质表面有明显的釉面横纹结构;釉面横纹的密度向牙颈方向逐渐增大;观察记数了4枚牙齿的釉面横纹数,进而推算出牙冠的形成时间和年龄。与化石人科成员、现代人及现生大猿比较,禄丰古猿牙冠发育模式及时间,与南方古猿纤细种比较接近或相似,明显长于南方古猿粗壮种,有别于现生大猿。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2月16日,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古猿化石产地,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云南省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察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800万年前的古猿头骨化石。消息一发表,立即在国内外产生广泛的反响。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它的发现具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呢?大喜日子云南禄丰吉猿化石产地发现于1975年,我们先后于1975年冬和1976年春、冬组织过三期发掘,采集到两个古猿下颌骨和一百多颗牙齿,以及丰富的哺乳动物群化石。对于这两个古猿下颌骨的研究表明,它们是不同的两个属的新种,分别订名为云南西瓦古猿和禄丰腊玛古猿。论文发表以后,引起了国际上学术界很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1981年10月—12月在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发掘的地层情况以及古猿、其他灵长类化石的初步观察。此次发掘在第3层发现三个腊玛古猿头骨,其中两个为少年个体,在第5层发现具有较完整下颌支的西瓦古猿下颌骨。这些材料的发现有助于确定腊玛古猿的系统地位和西瓦古猿头骨形态的复原。  相似文献   

12.
消息与动态     
《人类学学报》1984,3(2):182-184
从1983年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禄丰古猿考察队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村古猿化石地点又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获得了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的残缺的颌骨6件,牙齿近百枚。还发现许多“似长臂猿”等灵长类化石及大量的动物化石。 在这次发掘中,我们加强了对小动物化石的重视。用筛洗的办法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标本。经初步鉴定,约有30种之多。这对探讨禄丰古猿的地质时代和生活环境无疑地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我们还对周围地区的地质地貌和一些出露褐煤的地点进行了考察,并讨论了古猿生存时期禄丰地区的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 (徐庆华)  相似文献   

13.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9,8(4):293-300
中国发现了大量古猿化石,其中的禄丰古猿可能是接近于非洲大猿和人科成员的共同祖先的类型;巨猿更可能是一种绝灭的猿类的旁枝。 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在中国都有代表的化石。 直立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在距今100万年左右进入亚洲的论点,目前有较多的证据。 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从直立人到现代人,有着明显的形态上的连续性,支持现代人的多地区起源说。 中国人类化石与周围地区的人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禄丰西瓦古猿和腊玛古猿的关系及其系统地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十年来采集的禄丰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化石进行阶段性研究,对这两类古猿的关系及其系统地位提出进一步的看法:禄丰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在形态上表现出同种二形的性质,因此它们是同一个种的雌雄个体,它们的学名被修订为禄丰西瓦古猿(sivapithecuslufengensis);禄丰标本的有些特征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古猿,而相似于南方古猿和非洲猿类,因此它们可能是向南方古猿和非洲猿类方向进化的一个代表类型。  相似文献   

15.
《化石》2015,(4)
<正>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首次发现于1975年,对它的研究始于1977年,到2006年研究工作最终完成。2008年徐庆华和我发表了《禄丰古猿——人科早期成员》的研究专著,前后经历了近30年的时间。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禄丰石灰坝产地不断有新的、更关键部位的古猿化石发现、对其形态特征有了更多、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与国际古人类学界在世界其他地区同类古猿的不断发现以及在理论方面的不断更新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古猿闭壳龟的新材料及该属的地史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祥奎 《人类学学报》1985,4(2):113-117
云南禄丰古猿产地发现的古猿闭壳龟(Cuora pitheca Yeh,1981),是闭壳龟属的首次化石记录。它的发现,把该属的历史从现代一下追溯至中新世晚期。本文除补充记述古猿闭壳龟的新材料外,并结合近年国内外的新发现,综述了该属龟类的地史分布。  相似文献   

17.
云南元谋小河地区古猿地点的小型猿类化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悦容 《人类学学报》1996,15(2):93-104
本文记述的云南元谋小河地区古猿地点发现的一种小型猿类。它的牙齿形态比晚中新世的禄丰粗壮池猿进步。而牙齿的某些形态介于粗壮池猿和现生长臂猿之间,它的发现为探讨现生长臂猿的起源与进货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依哺乳动物群的初步研究,其时代稍晚于禄丰古猿地点的时代。鉴于它的形态特征和地史分布,作者将它订为一新属新种:进步滇猿Diano pithecus progressus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18.
《化石》2015,(4)
<正>禄丰古猿是1975年发现的,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石灰坝化石产地已经过了多次发掘。有关古猿、地层及动物群的研究不断有所报道,特别是1978和1980年相继发现了两具禄丰古猿的头骨,更使禄丰的工作举世瞩目。中、美学者对野外产地的互访1981年6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皮尔比姆(D.Pilbeam)前来我所访问,因为他领导的一个团队,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巴基斯坦北  相似文献   

19.
云南西瓦古猿头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978年12月在云南禄丰石灰坝煤窑发现的第一个古猿头骨化石作了描述和比较,归属为云南西瓦古猿类型。由于它在形态上保留一些原康修尔猿的性质和显示出较多的相似于猩猩的特征,所以作者认为它可能代表后两者的中间环节。同时,作者又发现这个头骨具有接近于南方古猿粗壮种的性质,因此认为云南西瓦古猿与南方古猿粗壮类型可能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云南禄丰发现的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的下颌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在云南禄丰早上新世褐煤层中发现的两个古猿下颌骨化石:即禄丰腊玛古猿(Ramapithecus lufengensis)和云南西瓦古猿新种(Sivapithecus yunnanensis sp.nov.)。鉴于它们在形态上各自显示出接近于人属的早期类型和化石猩猩的性质,作者认为它们可能分别代表人类和猩猩的直系祖先,而我国西南也可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文中还对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