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龈沟液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神经轴突导向因子3(SLIT3)与牙周临床指标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蛋白(OPG)系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23例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创伤组)和101例不伴咬合创伤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对照组)。治疗前,检测龈沟液中Sclerostin、SLIT3、RANKL、OPG水平,计算RANKL/OPG比值,评估临床牙周指标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分析Sclerostin、SLIT3与牙周临床指标、RANKL、OPG、RANKL/OPG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创伤组治疗前龈沟液中Sclerostin、SLIT3、RANKL水平,RANKL/OPG,PLI、SBI、AL、PD高于对照组(P<0.05),OPG低于对照组(P<0.05)。创伤组治疗前龈沟液中Sclerostin、SLIT3与PLI、SBI、AL、PD、RANKL、RANKL/OPG呈正相关(P<0.05),与OPG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伴咬合创伤患者龈沟液中Sclerostin、SLIT3水平显著增高,且与牙周临床指标异常、RANKL/OPG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 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 年12 月到2015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60 例牙周健康者为对照 组。对照组对象于体检时、实验组患者于牙周常规治疗前后收集龈沟液并记录牙龈指数(GI)、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 (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等牙周临床指标。测量并比较两组对象龈沟液中IL-8 和TNF-α水平。结果:实 验组患者治疗前GI、SBI、PLI、PD 及CAL 等牙周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 者各牙周临床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 前龈沟液中IL-8 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龈沟液中IL-8 和TNF-alpha水 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IL-8 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PD 呈正相关性(r=0. 495,P=0.027),TNF-α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SBI、PD 呈正相关性(r=0.512,0.673;P=0.019,0.012)。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 IL-8 和TNF-α具有较高水平,两者可能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对于临床诊断慢性牙周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期60例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对象于体检时、实验组患者于牙周常规治疗前后收集龈沟液并记录牙龈指数(GI)、牙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等牙周临床指标。测量并比较两组对象龈沟液中IL-8和TNF-α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GI、SBI、PLI、PD及CAL等牙周临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牙周临床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龈沟液中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前龈沟液中IL-8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PD呈正相关性(r=0.495,P=0.027),TNF-α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SBI、PD呈正相关性(r=0.512,0.673;P=0.019,0.012)。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IL-8和TNF-α具有较高水平,两者可能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对于临床诊断慢性牙周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和MMP-8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中的变化,本研究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被我院收治的义齿种植修复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分为炎症组(76颗)和健康组(124颗),另外选择100颗健康自然牙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3组的牙周学指标(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及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和MMP-8)的差异,本研究发现炎症组的龈沟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分及牙周探诊深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组和对照组上述3项牙周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炎症组龈沟液中的的IL-6、TNF-α和MMP-8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组和对照组上述3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种植牙或自然牙龈沟液中的的IL-6、TNF-α和MMP-8水平均与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显著正相关(p0.05);3项牙周学指标相互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IL-6、TNF-α和MMP-8水平之间同样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IL-6、TNF-α和MMP-8水平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龈沟液中显著升高,这3组炎症细胞因子与牙周学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牙周夹板联合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咀嚼功能和龈沟液中前列素E2(PGE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p2l活化激酶5(PAK5)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接收的93例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夹板治疗)和研究组(47例,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夹板治疗联合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情况,咀嚼功能、美观度,龈沟液PGE2、s ICAM-1、PAK5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探诊出血率、前牙咬合低于对照组,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度、牙槽骨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龈沟液PGE2、s ICAM-1、PAK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夹板联合正畸治疗可有效恢复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牙周功能和咀嚼功能,且美观效果好,还可减轻对龈沟液PGE2、s ICAM-1、PAK5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均采用洁刮治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牙周膜附着丧失量、牙周探诊深度、出血率以及微生物数量。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附着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中间普氏菌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氏类杆菌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前后细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C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显著高于D组(P0.05);齿垢密螺旋体C组探诊出血率变化显著低于D组(P0.05);福赛氏类杆菌C组牙周探诊深度和出血率与D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氏类杆菌数量与洁刮治术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微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龈沟液miR-155、miR-223表达水平与慢性牙周炎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口腔龈下菌群以及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8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是否伴T2DM将患者分为慢性牙周炎伴T2DM组15例和单纯慢性牙周炎组71例,另选择65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龈沟液miR-155、miR-223表达水平,口腔龈下菌群以及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Treg细胞占比、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龈沟液miR-155、miR-223表达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口腔龈下菌群、外周血Th17/Treg以及血清IL-17、TGF-β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伴T2DM组、单纯慢性牙周炎组龈沟液miR-155、miR-22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慢性牙周炎伴T2DM组高于单纯慢性牙周炎组(P<0.05)。慢性牙周炎伴T2DM组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数量、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Th17/Treg比值、血清IL-17水平高于单纯慢性牙周炎组(P<0.05),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低于单纯慢性牙周炎组(P<0.05)。龈沟液miR-155、miR-223表达水平与PLI、SBI、AL、PD、牙龈卟啉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中间普氏菌、变黑普氏菌数量、外周血Th17细胞占比、Th17/Treg比值、血清IL-17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外周血Treg细胞占比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伴T2DM患者龈沟液中miR-155、miR-233表达均上调,且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龈下菌群紊乱和Th17/Treg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正五聚蛋白3(PTX3)、钙结合蛋白S100A12(S100A12)、音猬因子( Shh)蛋白与牙周指标和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牙周健康的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观察组龈沟液ICAM-1、PTX3、S100A12、Shh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龈沟液ICAM-1、PTX3、S100A12、Shh蛋白、牙周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Pearson相关性分析龈沟液ICAM-1、PTX3、S100A12、Shh蛋白与牙周指标和血清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龈沟液ICAM-1、PTX3、S100A12、Shh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中度组龈沟液ICAM-1、PTX3、S100A12、Shh蛋白水平,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附着丧失(AL)、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均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以上指标均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龈沟液ICAM-1、PTX3、S100A12、Shh蛋白与IL-6、TNF -α、AL、PD、G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ICAM-1、PTX3、S100A12、Shh蛋白可作为判断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且其与牙周指标和炎症反应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镍铬合金烤瓷冠(Ni-Cr based porcelain-fused-metal crown)修复患牙与牙周健康对照牙龈下菌斑微生物分布、龈沟液总蛋白水平及牙周临床指标的差异。方法选择临床病例13例,前牙区咬合关系基本正常。采用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上颌切牙17颗,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烤瓷冠戴入6~8个月后复诊,进行牙周健康状况的临床检查,分别取患牙、对照牙龈沟液及龈下菌斑盐水涂片。龈沟液定量并检测总蛋白水平。龈下菌斑涂片革兰染色,分类计数革兰阴性球菌、杆菌、弯曲菌、螺旋体及革兰阳性球菌、杆菌,共计数200个细菌。结果修复患牙与对照牙比较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龈沟液量、龈沟液总蛋白水平、龈下菌斑中革兰阴性杆菌增加,革兰阳性球菌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菌斑指数及其他形态的细菌数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合格的镍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亦使患牙龈下菌群分布发生变化,可能是导致患牙牙龈炎症的原因之一;龈沟液量及总蛋白水平增加;牙周临床指标显示不良改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控制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测量比较术前、术后的探诊出血,探诊深度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龈沟出血指数由3.60±0.51降至1.67±0.62,探诊深度由(5.72±1.15)mm降至(2.60±0.82)mm,糖化血红蛋白由(9.87±1.49)%降至(8.41±0.82)%,P<0.01.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对根管治疗后后牙楔状缺损患者美学效果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2,患牙62颗)和研究组(n=51,患牙63颗)。对照组给予金属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研究组给予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修复。修复1年后,评价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和修复效果。比较两组修复前及修复后1年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ALP)、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修复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修复体的表面光滑率、边缘密合性、固定良好率及颜色匹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ALP、AST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及牙周探诊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龈沟液量及龈沟液中ALP、AS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纤维桩、纳米复合树脂结合氧化锆烤瓷冠对根管治疗后后牙楔状缺损的修复成功率高,修复后美学效果佳,对牙周组织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ervitec凝胶局部应用结合洁刮治术对牙周炎龈下菌群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已确诊为牙周炎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洁刮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Cervitec凝胶涂抹于牙齿及牙周袋周围,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健康指数、探诊及龈沟液水平、菌群抑制效果及主要细菌杀灭水平变化情况,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口腔指数、牙龈水平及菌群杀灭抑制效果明显,表现为: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明显降低(P0.05);探诊深度、附着水平、龈沟液含量明显下降(P0.05);总菌群、G-及G+菌群抑制程度提高(P0.05);高登链球菌、缓症链球菌、变黑普氏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杀灭程度明显提高(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ervitec凝胶局部应用联合洁刮治术对牙周炎牙龈下菌群有良好抑制效果,并维持长久疗效,降低刺激程度及过敏情况,提高临床有效率,保护牙龈健康,对牙体产生较小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布洛芬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和对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布洛芬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龈沟液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和抗氧化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2.93%(34/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85%(27/41)(P0.05);两组治疗后的龈沟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附着水平和牙周袋深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和白介素-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洛芬联合甲硝唑对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炎症水平,减少自由基损伤,有助于牙周组织的重建及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FM-SRP)对慢性牙周炎(CP)患者龈下牙周致病菌和龈沟液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CP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给予FM-SRP,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牙周指标、龈下牙周致病菌和龈沟液炎性因子情况,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73%(29/41)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24%(37/41)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水平(AL)、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深度(PD)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伴防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比例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FM-SRP治疗CP患者,可有效消除致病菌,缓解炎性反应,恢复牙周生态平衡,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CP)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龈沟液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1)、Sirtuin-6的变化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七〇医院收治的147例CP合并T2DM患者(T2DM组),128例单纯CP患者(CP组)和1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根据牙周检查结果将T2DM组患者分为轻度组(n=49)、中度组(n=67)、重度组(n=31)。检测受试者龈沟液中Sirtuin-1、Sirtuin-6水平以及外周血单核细胞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亚家族成员3(NLRP3)信使核糖核酸(mRNA)、程序性细胞死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mRNA、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并评估牙周临床指标。Pearson分析CP合并T2DM患者龈沟液Sirtuin-1、Sirtuin-6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龈沟液Sirtuin-1、Sirtuin-6诊断CP合并T2DM的价值。结果:T2DM组龈沟液Sirtuin-1、Sirtuin-6水平低于CP组和对照组(P<0.05),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高于CP组和对照组(P<0.05)。CP组龈沟液Sirtuin-1、Sirtuin-6水平低于和对照组(P<0.05),GI、SBI、PLI、PD、AL、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龈沟液Sirtuin-1、Sirtuin-6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GI、PLI、SBI、AL、PD、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龈沟液Sirtuin-1、Sirtuin-6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GI、PLI、SBI、AL、PD、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高于轻度组(P<0.05)。CP合并T2DM患者龈沟液Sirtuin-1、 Sirtuin-6水平与GI、PLI、SBI、AL、PD、外周血单核细胞NLRP3 mRNA、ASC mRNA、Caspase-1 mRNA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龈沟液Sirtuin-1、 Sirtuin-6诊断CP合并T2D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0.806,联合诊断AUC为0.912,高于单独诊断。结论:CP合并T2DM患者龈沟液中Sirtuin-1、Sirtuin-6水平降低,且与牙周组织破坏程度加重、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有关。龈沟液Sirtuin-1联合Sirtuin-6在CP合并T2DM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状况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行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组行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正畸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查患者牙周指标情况和X线头影测量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随访一年,于治疗1年后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满意度,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临床牙周平均附着丧失(CAL)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SNA角、SNB角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ANB角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牙龈健康状况评分、口腔清洁能力评分、美观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组织再生术与正畸治疗联合运用,对牙周组织健康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安全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的变化价值,希望为早期预测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12月到2019年10月选择在本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正畸治疗,检测正畸治疗前后弹性蛋白酶、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的变化,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判定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对于正畸治疗的美观、固位、稳定性均满意。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PD、BOP、AL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也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龈沟液弹性蛋白酶值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也低于治疗后1个月(P<0.05)。Spearman分析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龈沟液弹性蛋白酶变化差值与PD、BOP、AL变化差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PD、BOP、AL变化差值作为影响龈沟液弹性蛋白酶变化差值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正畸治疗前后龈沟液中弹性蛋白酶水平显著下降,与患者的病情变化显著相关,也是反映与预测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和比较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与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牙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进而为复杂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分别给予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与丁香油牙周塞治剂辅助术后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和松动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愈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和松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针对手术牙周炎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云南白药牙周塞治剂的临床比较优势明显,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疗效,很好的包含牙龈,有效的控制牙龈出血,是临床实践过程中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牙周激光对牙周炎的应用效果及对口气和舌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到2023年7月收治的80例牙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口服齿痛消炎灵颗粒,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增加牙周激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其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相关牙周健康指标,口气感官值(OS)、口腔挥发硫化物(VSCs)相关口气指标以及舌苔厚度(Tt)、舌苔面积(Ta)相关舌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AL、PD、BI、PLI水平对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OS、VSCs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t、Ta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牙周激光治疗牙周炎效果较好,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程度,减少舌苔情况,改善口气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