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虫瘟一号"是我国首个登记应用在蔬菜上的昆虫病毒杀虫剂,是以斜纹夜蛾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SpltNPV)为主要有效成分的商品化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暴食性、多食性的斜纹夜蛾[1].  相似文献   

2.
1985年我们从自然罹死的乌桕金带蛾(Eupterote sapivora yang)幼虫分离到一株核型多角体病毒,经电镜观察认为是杆状病毒属(Baculovirus)中的一种病毒(简称EsNPV)。研究昆虫病毒的分子遗传学及基因重组和表达,制备安全有效的昆虫病毒杀虫剂等,首先都要纯化病毒,对其理化性质需要有较全面的了解。为此,本文对该病毒的理化性质和限制性  相似文献   

3.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病毒研究所科研工作者,近年研究出了一种新的生物杀虫剂,即生物工程增效蛋白复合生物杀虫剂,也即是高效广谱病毒(CPV)。 这种病毒杀虫剂是从国内首次筛选出的败血型病毒与我国首次研制的增效工程蛋白,按一定比例组配研制而成。这种病毒性生物杀虫剂是将颗粒体病毒的增效蛋白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并进一步在大肠杆菌内再表达增效而制成的工程蛋白,有较强的杀虫能力,能显著提高病毒在虫体的感染力和协同杀虫效果好的苏云金杆菌的毒力。与此同时,它还是微生物杀虫剂的中间体,可广泛用于病毒杀虫剂、Bt杀虫剂和转Bt基因棉的杀虫剂。其应用范围很广,可对农、林、牧等鳞翅目的主要害虫,尤其对夜蛾科害虫有特效。例如斜纹夜蛾、银纹夜蛾、粉纹夜蛾、甜菜夜蛾以及菜青虫、棉铃虫、松毛虫等。这说明它杀虫谱广。同时,杀虫速度快,可造成“靶”昆虫幼虫瘫痪死亡。因其毒力破坏了靶昆虫幼虫肠道的微食膜,所以造成害虫停食、停止运动并最后死亡。 据统计,我国棉田(地)约5000万亩,森林9亿亩,蔬菜400万亩。危害棉花、蔬菜和森林的棉铃虫、松毛虫和夜蛾科的害虫繁殖快,危害严重和抗药性强,若用传统农药,效果不十分显著,现采用生物工程增效蛋白复合生物杀虫剂,可确保农林牧增产和丰收。秦春圃  相似文献   

4.
由英国牛津NERC病毒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校址)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新近报道病毒杀虫剂又有新进展.他们已表明,一种能使青春素(JH)失活的基因可以  相似文献   

5.
美国环保局(EPA)准许American Cyanamid进行以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烟芽夜蛾(Heliothisvirescens)及其它为害虫作物的蠋类害虫为目标的遗传工程生物杀虫剂的田间试验。据称,此经遗传改良的生物杀虫剂(一种棒状病毒)可加速某些昆虫的死亡,而且此病毒的杀虫特性得到了改良。第一种耐除草剂玉米,即AgrEvo USA公司的产品,已得到美国农业部(USDA)的批准。同样获得批准的还有Monsanto公司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利用颗粒体病毒防治菜粉蝶(Pieris rapae以下称菜青虫)幼虫的工作,在我国已取得了较好的进展(梁东瑞等,1979;河北省菜青虫颗粒体病毒研究协作组,1981)。病毒杀虫剂与化学杀虫剂的显著区别之一,是前者具有选择性,不直接杀伤天敌昆虫。为了明确颗粒体病毒防治菜青虫对寄生蜂种群的影响,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毒治虫在保持生态平衡上的意义,我们对颗粒体病毒、微红绒茧蜂(Apanteles rubecula)、菜青虫的相互关系作了一些实验室研究,现报道初步结果如后。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的制备菜粉蝶(Pieris rapae)颗粒体病毒(简称PrGV)杀虫剂。我们对丙酮-乳糖共沉和低速差速离心两种提取病毒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前者是以乳糖作为病毒包涵体表面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天然产品科学公司(NPS)(犹它州盐湖城)和TMC集团(伊利诺依斯州芝加哥市)正以一种蜘蛛毒素跨入生物杀虫剂竞技场。这种毒素对人无害,但对于主要作物害虫却是致命的。现已将这种毒素的基因克隆于能攻击毛虫(尤其是夜蛾)的重组病毒之中。不过,两公司还必须确定这种杀虫剂在经济上是否能站住脚,以及在大田中的药效持续时间能否与常规杀虫剂相竞争。两公司认为他们至少已经解决了应用蜘蛛毒素时的两个关键问题,即接触或摄食无效、在环境中降解太快,不能象常规杀虫剂那样施用。科学家将此毒素基因插入昆虫病毒中,从而攻破了这两道关卡。喷  相似文献   

9.
由于遗传改良生物(用于杀灭农业害虫的生物)释放的管理条例的放宽,使美国研究人员能直接进行一些生物杀虫剂的试验,而勿需事先征得美国环保局的许可。 使欧洲科学家关注的一次事件是,94年7月,美国康乃尔大学负责植物研究的Boyce Thompson研究所病毒学家首次发起了未经EPA预先批准而进行生物杀虫剂的试验。他们田间释放一种能杀灭菜粉蝶幼虫的病毒,这种病毒含有一种可杀死菜虫并同时自灭的基因。该基因的存在不仅减少了害虫在环境中存活的机会,而且还可杀伤其它种类的幼虫。这种“Pre-occluded病毒”已经过了五年试验研究。该大学研究所与生物技术公司AgriViron合作专长于生物可降解性病毒杀虫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单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是我国第一个商品病毒杀虫剂,具有使用安全、害虫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生物农药。幼虫虫体受病毒感染后,HaSNPV几丁质酶在其液化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作为增效剂以显著提高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杀虫剂的毒力,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将HaSNPV几丁质酶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经测序检验后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然后以IPTG作为诱导剂,目标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得以成功表达。在变性条件下,包涵体经镍 次氮基三乙酸(Ni-NTA)柱层析纯化,并以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复性,均可获得具有活性的HaSNPV几丁质酶。  相似文献   

11.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nuclearpolyhedrosisvirus ,简称SpltNPV)杀虫剂是一种无公害的生物杀虫剂 ,主要用于防治多食性的重要经济害虫斜纹夜蛾 ,同时兼治其它一些鳞翅目害虫。该产品主要由SpltNPV、增效剂、填料等组成。本文研究了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ltNPV)、增效剂以及两者混配对斜纹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在室温条件下 ,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随病毒浓度或增效剂添加量的提高而增加。增效剂和SpltNPV混配后 ,对斜纹夜蛾幼虫防治效果比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2.
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应用广泛,已被开发成微生物杀虫剂和用于重组蛋白表达等.NPV具有两种病毒颗粒:包埋型病毒粒子(occlusion-derived virus,ODV)和芽生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BV),两者的构成和组装存在差异.病毒包涵体在肠道中溶解后释...  相似文献   

13.
李充璧  庞义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5):80-84
相状病毒是昆虫的专一性寄生病毒,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杀虫剂。杆状病毒侵染寄主表现在其基因的功能上。侵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许多不同基因的表达、调控等,以苜蓿丫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mica m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为例,从分子水平上概述了与杆状病毒侵染有关的基因及蛋白质的结构特性与功能,为进一步了解杆状病毒侵染寄主的机制,从而有效的改良杆状病毒,扩大杀虫谱,提高其杀虫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杆状病毒是一类双链环状DNA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强和环境兼容性好等特点。作为微生物杀虫剂,杆状病毒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应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是,杆状病毒杀虫剂自身的不足,如杀虫活性低和杀虫速度慢等,严重制约了其推广应用。一些增效因子能够改善杆状病毒的杀虫活性或杀虫速度。本文综述了杆状病毒增效蛋白、昆虫痘病毒纺锤体蛋白和荧光增白剂等7种对杆状病毒具有增效活性的增效因子的特性,并对其增效机理进行了逐个分析,旨在为高效病毒杀虫剂的研发以及病毒杀虫剂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发新型的夹竹桃天蛾的生物杀虫剂,本文从自然死亡的夹竹桃天蛾幼虫分离到病原微生物。通过电镜观察、FLAC(Full Length Amplification of cDNAs)技术以及病原体的基因组S2和S10片段的同源性分析,初步确认该病原体是一种质型多角体病毒(Daphnis nerii Cypovirus,DnCPV))。该病毒基因组电泳分析显示病毒基因组由10条dsRNA组成,大小在89 2bp和(约)4 160bp之间,其条带大小与现有的22类型均不相同。采用FLAC技术克隆了一种该CPV的基因组cDNA,并完成了基因组S2片段和S10片段序列测定工作。测序结果显示,DnCPV基因组S2片段编码RNA聚合酶,S10片段编码多角体蛋白。两者末端保守序列相同,正链5’端和3’端分别存在末端保守序列5’AGUCAAA·AGC3’。基于RNA聚合酶和多角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质型多角体病毒与19型和5型质型多角体病毒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是电泳型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推测该病毒是一种多角体病毒新类型,暂命名为夹竹桃质型多角体病毒南昌株(DnCPV-NC)。  相似文献   

16.
生物防治     
941555遗传工程病毒杀虫剂:改良表型的新型杀虫剂[会,英]/Posspe,R.D.…∥Pestic.Sci.-1993,39(2).-109~115[译自DBA,1993,12(26),93-15210] 为改良生防因子毒株,将外源基因掺入杆状病毒基因组中。讨论内容包括:(1)状杆病毒,特别是核多角体病毒,的复制;(2)杆状病毒表达  相似文献   

17.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是一种对兔具有高度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病毒,所引发的疫病俗称”兔瘟”,其病死率高达100%,是一种对养兔业危害性比较严重的重要传染病。RHDV在分类地位上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兔病毒属(Lagovirus)。迄今所发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一向所知道的杀虫剂中,按其来源大约可分为三大类:来自天然界的矿物性药剂,来自植物的植物性药剂,人工综合的有机合成药剂。过去几乎完全没有注意过自动物体内提取出来的杀虫剂。 最近几年,意大利佩维阿大学的佩文博士(M.Pavan)连续发表文章,介绍了他在动物体内所获得的一种新杀虫剂;他的报告说明,在杀虫剂的来源上又  相似文献   

19.
杀虫剂混用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正> 杀虫剂的合理混用不但能提高防治效果,而且是防治抗性害虫的有效手段之一。特别是增效作用的研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杀虫剂的毒理作用提供线索。 Biss早在1939年就指出,杀虫剂混合时可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相似的联合作用(similar joint action)指二种毒理作用相似的杀虫剂混用,因其作用相似可作用于同一生理部位(如DDT和DDD,艾氏剂与狄氏剂等),因此一种杀虫剂的量若用适量的另一种杀虫剂来代替,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杀虫剂研发现状和产业化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杀虫剂是指将微生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用于农业害虫防治的一种制剂。具有药效稳定、施用方便、环保等优势,包括病毒杀虫剂、细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3种类型。随着全球微生物农药需求的增长,国内外微生物杀虫剂的研发不断深入,用于杀虫剂的病原体种类不断增多,使用范围不断扩大,重要性不断凸显。文章通过调研国内外微生物杀虫剂的研发现状,总结微生物杀虫剂的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为我国发展微生物杀虫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