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阿胶冲剂与阿胶的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常用滋补中药,具有许多特殊的功效,国内外享有盛誉。据《本草纲目》及《本草纲目拾遗》等介绍,阿胶在明代以前系用(沙牛)牛,水牛,驴皮或猪、马、驼皮等杂皮熬制而成。自清代始一律采用黑驴皮熬制。以往服用阿胶必须将阿胶先用水浸泡后,然后加热溶解后才能服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山东化工学院研制了一种用开水冲服的阿胶新制剂——阿胶冲剂.为了弄清阿胶经物理方法处理后的化学组成成份与原阿谱的化学组成成分的不同变化。我们对其所含微量元素、氨基酸进行了对比分析.另外,本文首次报道了阿胶及阿胶冲剂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阿胶氨基酸矿物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报道了四种阿胶泡制品氨基酸及部分矿物元素含量,并对其在治疗贫血,产后血虚,肌痿无力,止血,先兆流产等方面进行了药理评价。提出某些氨基酸成分含量作为该药材鉴定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对人体具有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的27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各类胶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均有一个比较狭小的变动范围,可供质量鉴别时参考。除杂皮胶有多种元素含量超出各自的变动范围之外,阿胶、新阿胶、黄明胶中各元素含量比较相近,似可用猪皮、牛皮代用驴皮。阿胶的补血作用可能与其含铁量较高有关,阿胶的止血作用可能与其含钙有关。  相似文献   

4.
阿胶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巧平 《蛇志》2006,18(1):73-74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的干燥皮或鲜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具有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作用。由于其原料难得,混淆品较多。本文就阿胶与其5种混淆品进行鉴别比较,现介绍如下。1性状特征1·1阿胶呈长方形或正方形,黑褐色,有光泽,光黑如漆。质硬而脆,如持其用力拍  相似文献   

5.
阿胶,五味子,刺五加,枸杞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本文选用15种传统抗衰老中药对双歧杆菌进行了体外生长促进实验。结果发现刺五加、五味子、宁夏枸杞子及阿胶对婴儿双歧杆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河川沙塘鳢(Odontobutis potamophila)胚胎、仔鱼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结果显示,从受精卵开始到孵出后8 d饥饿仔鱼的整个胚胎和仔鱼发育过程中,其总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总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也一样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平均含量最高的氨基酸是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与总氨基酸库相反,游离氨基酸库却呈现出随着发育的进行而不断增长的趋势,这种增长趋势也反映在游离的必需氨基酸和游离的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上,并且平均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是赖氨酸Lys、亮氨酸Leu、脯氨酸Pro和谷氨酸Glu。整个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仅占总氨基酸库的很小一部分(在受精卵,仅占0.16%)。由于总蛋白和总氨基酸含量在发育过程中均呈下降趋势,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增长趋势,由此可知,在整个胚胎发生过程中,其卵黄蛋白的水解速度大于胚体同化和异化作用对氨基酸的消耗速度。  相似文献   

7.
应用外标法测定当归静脉注射液中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当归静脉注射液中含有15种氨基酸,其中游离氨基酸最高的是精氨酸,游离氨基酸最低的是甘氨酸。总氨基酸最高的是谷氨酸,总氨基酸最低的是赖氨酸。当归静脉注射液中氨基酸种类丰富,特定氨基酸如精氨酸、谷氨酸含量较高,是其临床特定一些疗效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种平衡型氨基酸透析液,探讨其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应用蛋白水解法测定、分析应用氨基酸透析液血透前后患者血浆氨基酸含量,并同时测定应用碳酸盐透析液患者及健康人血浆游离氨基酸作为比较。结果:经碳酸盐透析后,患者血浆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给予平衡氨基酸透析液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论:平衡型氨基酸透析液能减少血中部分氨基酸的丢失。  相似文献   

9.
海南山苦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海南山苦茶(Mallotus furetianus)叶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含量总游离氨基酸为0.2%,人体必需氯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为18.7%,脯氨酸含量特高,占总游离氨基酸达57%。  相似文献   

10.
采用柱前衍生-液相色谱法(RP-HPLC)对云南会泽引种玛卡中水解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对玛卡中水解氨基酸的分析,发现玛卡中含有全部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为36.75%,表明玛卡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农作物,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中苯丙氨酸、络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不足,影响了其整体营养价值;对影响感官的游离氨基酸进行分类,研究了各类味觉氨基酸对玛卡风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分析结果表明,烟草叶片中含有16种以上游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不同层次叶片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从脚叶(下层)至顶叶(上层)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逐渐增加。此外,烟草叶片中尚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其中苯丙氨酸与酪氨酸对烟叶色、香、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游离氨基酸是烟叶中的重要化合物,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烟叶的品质和风味。为了解不同生长温度对烟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及其代谢的影响,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均温18.5℃、23.5℃和28.5℃3个动态气温条件,在烟叶从早期生长至成熟的整个时期进行不同生长温度处理,用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荧光定量PCR分析,研究了不同生长温度下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单个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对脯氨酸和苯丙氨酸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温度对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单一游离氨基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其中,随着烟叶生长发育的进行,所含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下降。在不同生长温度处理下,随生长温度升高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各游离氨基酸含量基本上也随生长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脯氨酸代谢相关酶(P5CS,OAT,ProDH)活性以及苯丙氨酸代谢相关酶(PAL,C4H)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定量研究表明,其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含量变化的趋势一致。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叶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其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降低,而较低的生长温度有利于烟叶维持较高的游离氨基酸水平。  相似文献   

13.
龙眼肉干制过程氨基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别测定加工前后的龙眼肉中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干制前后龙眼肉的氨基酸种类没有差别,但含量有明显差别,多数氨基酸的含量在干制后明显下降。结论:除丙氨酸和甲硫氨酸外,干制后的龙眼肉中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干制前有明显下降,其中以碱性、酸性氨基酸含量的下降尤其显著。该差异可能是由于干制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石蕾  严善春  金虎  孟昭军 《生态学报》2010,30(4):958-968
为研究不同损伤因子及其不同损伤程度对落叶松游离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用剪叶和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取食损伤兴安落叶松(Larixgmelinii)幼苗,使用HPLC柱前AccQ.Tag衍生法测定针叶内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松针中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以苯丙氨酸含量最高,损伤15d后,剪叶4枝比对照增加36.6%,虫害4枝增加的百分率达到98.3%。剪叶4枝15d后及虫害4枝5d后,损伤25%与50%之间氨基酸总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昆虫取食4枝25%、50%、75%后松针内游离氨基酸总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剪叶处理后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一致,均在处理10d后呈现较高的含量,虽虫害后的氨基酸总含量高于剪叶损伤后的总含量,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剪叶4枝、8枝、12枝3个损伤程度后针叶内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剪叶4枝即能超过落叶松的耐受阈值,达到防御诱导效应。两种处理下多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下降,其中8种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脯氨酸、半胱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表明人工模拟剪叶的损伤方式与虫害都可诱导松树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变化,而间接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5.
海南青牛胆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青牛胆(Tinospora hainanesis H.S.Lo et Z.X.Li)藤茎中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南青牛胆中游离氨基酸种类极其丰富,其含量总游离氨基酸为0.27%,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游离氨基酸选75%,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0909%。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10个山东栽培瓜蒌样品中的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山东栽培瓜萎中氨基酸的种类较为丰富,均含有19种相同的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在各个样品之间差异显著,从游离总氨基酸的含量考虑,糖瓜蒌略优于仁瓜萎,仁瓜蒌优于地瓜萎.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传统保肝食品--河蚬汤中的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河蚬汤中含有17种常见(色氨酸在酸解时遭破坏)氨基酸,还有鸟氨酸和牛磺酸两种非蛋白质组成氨基酸,总含量为297.4 mg·g-1.其中鸟氨酸含量最高,占总氨基酸的12.4%,且87%的鸟氨酸以结合态形式存在.河蚬汤中游离氨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8.
动态测定烧伤患者血浆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探讨输入外源性氨基酸后对血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以日立 835— 5 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烧伤患者血浆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发现烧伤患者血浆总游离氨基酸浓度从伤后到 2 1天均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赖、苯丙和苯丙 酪氨酸比值显著升高 (P <0 .0 5~ 0 .0 1) ;色、组、精、丙、甘、苏、脯和丝氨酸比值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 ;缬、亮、异亮、酪、胱和支链氨基酸伤后早期降低。烧伤患者红细胞内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不同程度降低 ,其中 1、3、7天降低显著 (P <0 .0 5~ 0 .0 1) ;红细胞内苯丙和苯丙 酪氨酸比值未见显著性升高 ;色、蛋、精、脯氨酸含量很低或基本未测出。输注复合氨基酸注射液后未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提示烧伤患者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血浆游离氨基酸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烧伤后红细胞内苯丙氨酸及苯丙 酪氨酸比值有别于血浆变化。本研究条件下补充外源性氨基酸未能显著改变烧伤患者血浆及红细胞内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测定荔枝核中的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荔枝核水提取液、醇提取液样品。在醇提取液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水提取液,在两种提取液中共检出了21种游离氨基酸(其中4种为未知氨基酸,6种必需氨基酸);已知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307μg.kg-1(醇提取液)和269μg.kg-1(水提取液),总游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500μg.kg-1,必需氨基酸的量占总游离氨基酸量的44%。结论:荔枝核中的游离氨基酸具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白芷是我国常用中药材的一种,关于白芷镇痛的有效成分,主要认为是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等香豆素类具有解痉、镇痛等作用的挥发油类化学成分,但白芷镇痛的成分及其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是否有其他物质也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也不得而知,比如说某些药效性氨基酸。该研究采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了湖南道地茶陵白芷的蛋白质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并分析其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总氨基酸检出除Asn以外的其他16种蛋白质氨基酸,含量最高的Arg占总氨基酸的31.21%,接近1/3;必需氨基酸总量达27.01%,其中含量最高的是Leu,占总必需氨基酸的24.14%;药效氨基酸比例较高,在酸水解产物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中分别达到73.89%和85.78%,其中Arg的含量最高,达1.383g·100g-1,占比为42.24%,游离氨基酸中γ-氨基丁酸、鸟氨酸含量也较高。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高半胱氨酸和鹅肌肽等游离非蛋白质氨基酸和短肽;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接近WHO/FAO的建议摄入值,但Met+Cys的RC值最小,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这些药效性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可能是茶陵白芷具有良好药效的一个因素,而且茶陵白芷的氨基酸组成和配比较合理、符合人体需要,在强化含硫氨基酸的基础上具有开发成为新型药食同源保健性食品的潜力。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白芷的药理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