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毛霉菌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霉菌病是由毛霉目真菌引起的一类条件致病性真菌病,可引起易感人群鼻、脑、胃肠道、皮肤等多部位的感染。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渐有上升趋势。国内外对该病的研究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本文对毛霉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面部和下肢浮肿及全身多发硬结1月余,发热1周的患者临床表现的演变、确诊时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等多方面进行观察。结果皮肤活检发现组织学病变主要局限于皮下脂肪间质内见核深染的异型细胞弥漫分布或环绕脂肪细胞分布。免疫组化示CD3+,CD8+,CD68+,TiA-1+,G-B+,CD20-,CD7-,TDT-,提示为T细胞来源。治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表阿霉素)1疗程患者自动出院回家。结论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皮肤淋巴瘤,对不明原因的全身皮肤多发硬结伴发热的患者应该考虑该病的可能。病损处皮肤活检是确诊该病的主要手段。治疗常用联合化疗,如CHOP方案。本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深在型皮肤念珠菌病一般包括念珠菌肉芽肿(Candidal granuloma)和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两种。前者临床表现为增生、结节、溃疡或肉芽肿形成。国内1964年张永圣[1]等报道1例后,陆续有病例报道。该病有两种类型:Houser-Rothman型和Busse-Buschke型。Houser-Rothman型也被认为属于慢性皮肤黏膜念珠菌病的一种较严重表现[2]。本文报告1例面部的深在型皮肤念珠菌病。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皮肤念珠菌病是新生儿于子宫内获得的较为少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受累,可以伴发或仅有甲改变,其病程良性,部分患者可以自愈.伴有系统感染时需系统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病情严重也可引起患儿死亡.现对该病的易感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实验动物致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致敏(laboratory Animal Allergy,LAA),是一种职业过敏性疾病,造成人的呼吸道及皮肤发生炎症。该病在国外研究较多,过敏源是动物皮毛、尿液、唾液中的一类酸性小分子蛋白质;可以通过皮肤试验、放射过敏吸附试验及ELISA等方法检测易感人员。对易感人员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中的过敏原来保护。目前国内尚无专门机构研究此病症,笔者综述了该职业性疾病的症状、机理、控制方法及国内外对该病症认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皮肤曲霉病(Primary Cutaneous Aspergillosis,PCA)是皮肤曲霉病的一种类型,是皮肤科少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主要致病真菌为黄曲霉。PCA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如果能了解PCA发病的危险人群,认识危险因素,将该病纳入可疑皮损的鉴别诊断范围,给予患者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阻断其进一步向播散性曲霉病发展,降低该病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将对PCA的流行病学、特定人群PCA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分别介绍。  相似文献   

7.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的某些种群引起的条件致病真菌感染,是人类真菌感染性疾病中最多见的疾病。临床上分为浅部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和深部念珠菌病(亦称系统性念珠菌病)。近年来深部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涉及临床各科室,危害性大,病死率高,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现复习近年国内外文献,就其致病念珠菌的动态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以及该病的实验室诊断进展及防治现状加以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马拉色菌是寄生在人体和动物皮肤上的一种真菌,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某种诱因存在时,马拉色菌可大量繁殖导致机体皮肤和或其附属器官感染致病。马拉色菌感染机体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等皮损,皮损症状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并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治疗以口服抗真菌药为主,但其具有肝损伤、消化系统症状等药物不良反应,长期用药可致继发感染及耐药产生。近年安全、有效的光学疗法治疗真菌性皮肤病被广泛推荐,该文对马拉色菌感染的光学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预防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玫瑰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困扰着大量的患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该病易反复发作,目前已有的治疗难以满足患者更高的疗效需求,尚需探索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玫瑰痤疮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以期对该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玫瑰痤疮与肠道微生物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玫瑰痤疮与肠道微生物的相关研究,初步探讨玫瑰痤疮的发生发展与肠道微生态间的相关性,并对益生菌抗炎、调节免疫、抗衰老、促进损伤修复以及抗菌等对皮肤的多种积极作用进行阐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微生物对玫瑰痤疮病理生理方面的影响奠定基础,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难治易复发皮肤病,由于病因复杂且患病率逐年增加,该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问题。随着高通量测序、元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技术的应用,发现AD的发生与发展与微生物群落息息相关,“微生物-皮-肠”轴及它们之间的串扰机制也逐渐被验证。“微生物-皮-肠”轴在过敏性皮肤炎症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皮-肠”轴与AD的关系,及其可能交流的信号分子和潜在途径,重点关注了涉及益生菌、菌群移植和抗菌肽等微生物缓解AD的潜在机制,为靶向微生物群治疗过敏性皮肤炎症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李林  才学鹏  孟庆玲  乔军 《生物磁学》2011,(7):1373-1375
小反刍兽疫是严重危害山羊和绵羊等家畜的A类动物传染病,目前该病已经给我国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对该病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小反刍兽疫是严重危害山羊和绵羊等家畜的A类动物传染病,目前该病已经给我国养羊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病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机理、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对该病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为该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德礼 《生命科学》1993,5(2):22-25
禽痘是家禽(如鸡和火鸡等)和野鸟(如鸽和金丝雀等)的一种常见病毒病。该病传播较慢,以体表无羽毛部位散在的结节状的增生性皮肤病灶为特征(皮肤型),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部粘膜的纤维素性坏死性增生病灶(白喉型)。禽痘病毒为痘病毒科禽痘病毒属的成员,其基因组为线状、双股DNA,长约300Kbp。致弱的禽痘病毒疫苗已在养禽业中得到广  相似文献   

14.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高。该病病因较为复杂,现代医学上认为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物过敏等因素在该病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热毒、脏腑病变等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无特效药可以治疗该病,一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该病有一定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15.
蟹栖异阿脑虫寄生大菱鲆及其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首次报道了蟹栖异阿脑虫(Mesanophrys carcini)在养殖大菱鲆体内的寄生情况以及所引起宿主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结果表明,感染的苗期大菱鲆的大部分器官组织包括皮肤、鳍、鳃、眼、脑、心脏、肝脏、肾脏、脾脏、胰腺和消化道等以及器官组织间隙中都发现了寄生的蟹栖异阿脑虫,属于全身性感染;而对于成鱼,蟹栖异阿脑虫主要寄生于皮肤、鳍和鳃等器官组织;严重感染者,蟹栖异阿脑虫可侵入其脑、肝脏、肾脏和心脏等器官组织,但数量不多。蟹栖异阿脑虫在大菱鲆体内的寄生能够引起病鱼各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该病在幼鱼和成鱼身上所表现出较一致的病理学特征为:鳃小叶呼吸上皮细胞增生;脑膜炎和脑组织液化性坏死;肾脏和脾脏造血组织坏死;肝脏中央静脉和窦状隙扩张;肌纤维发生凝固性坏死和眼的脉络膜充血、水肿;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研究认为,蟹栖异阿脑虫寄生引起的鳃损害使病鱼呼吸困难,窒息是病鱼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虫体寄生导致的各器官组织变性,坏死,使得病鱼器官功能衰竭可加速鱼的死亡。另外,文中还探讨了蟹栖异阿脑虫入侵大菱鲆的可能途径,认为破损的皮肤和鳃是入侵的主要途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大菱鲆养殖过程中防止鱼体擦伤,保持池底清洁对于预防疾病的发生非常重要;对该病的治疗应采取外部杀虫和内部口服药物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及其卢里变种感染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附近淋巴系统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至全身引起多系统损害。该病遍布全世界,我国孢子丝菌病主要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孢子丝菌一般生存在土壤和植物上,人的皮肤接触带菌植物或土壤后可引起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固定型和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皮肤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少见。现认为机体感染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不同的临床型别与机体免疫状态、申克孢子丝菌的致病力及其基因差异相关[1-2]。我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免疫学改变的初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进行血常规检测、ELISA方法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CD3、CD4、CD8、CD4/CD8、IL-2、TNF-α含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3;肾小球Masson染色、PAS染色;皮肤、肺组织的Luna染色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血白细胞(WBC)增多,中性粒细胞(NEU)及百分比增高,嗜酸性粒细胞(EOS)及百分比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等,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8+T淋巴细胞含量增多,CD4+/CD8+比值下降,细胞因子IL-2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IgG、C3表达增多;肾小球胶原纤维增生,系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皮肤真皮层及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表达增多。结论将为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找出新的指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皮肤垢着病(cutaneous dirt-adherent disease,CDAD)是一种临床少见皮肤病,其中单独发生在乳房部位的,临床称之为"乳房垢着病",更是罕见。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约15例,但均为个案报道,对该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缺乏系统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莱姆病于1975年首次被确认,该病发生于夏季,具有独特的慢性游走性红斑(ECM)皮肤损害,可伴发头痛、颈僵、发热、肌肉痛、关节痛、不适、疲倦或淋巴腺病。几周或几个月后,有些病例还患有脑膜炎、脑炎、颅神经或周围神经病、心肌炎或房室结传导阻滞,或游走性肌肉骨骼痛。其后可产生明显的关节炎症状,一般至少可反复发作几年,形成慢性,使骨及软骨侵蚀。莱姆病同特异免疫异常有关。病情严重,病程长的患者常有B细胞异抗原DR_2。目前已知该病在美国至少有  相似文献   

20.
<正>布鲁杆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1-2],由于该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不典型[3],因此很难诊断,容易被临床医生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