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学结果血流感染(BSI)脓毒症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白蛋白(PCT/ALB)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BSI脓毒症患者130例,根据不同病原学结果分为真菌组11例、革兰阳性菌(G+菌)组49例、革兰阴性菌(G-菌)组70例。根据28d临床结局将BSI脓毒症患者分为死亡组36例和存活组94例。检测并计算PT、NLR、PCT/ALB。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BSI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T、NLR、PCT/ALB对BSI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G-菌组PT长于真菌组、G+菌组,NLR、PCT/ALB高于真菌组、G+菌组(P<0.05),真菌组与G+菌组PT、NLR、PCT/ALB比较无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PT延长,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升高、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升高、NLR升高、PCT/ALB升高为影响BSI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T、NLR、PCT/ALB联合预测BSI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大于PT、NLR、PCT/ALB单独预测(P<0.05)。结论:相比真菌和G+菌,G-菌BSI脓毒症患者PT、NLR、PCT/ALB明显升高,且PT、NLR、PCT/ALB升高是影响BSI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三者联合对BSI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细菌性血流感染(BSI)患者革兰氏阳性菌(G+菌)和阴性菌(G-菌)中的鉴别作用及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细菌性BSI患者,根据细菌革兰氏染色培养鉴定结果分为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检测并比较两组PCT、IL-6、CRP、NLR水平,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G+菌和G-菌感染的鉴别价值。比较G+菌、G-菌不同病原菌类型的PCT、IL-6、CRP、NLR水平差异。此外,将所有患者根据28 d预后差异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PCT、IL-6、CRP、NLR水平,以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ICU细菌性BSI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99例细菌性BSI患者中,病原菌类型为G-菌的70例(70.71%),G+菌29例(29.29%)。(2)G-菌感染组PCT、NLR水平均高于G+菌感染组(P<0.05),而两组IL-6及CRP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联合检测PCT、NLR水平鉴别G+菌和G-菌的ROC-AUC(0.95CI)为0.855(0.770~0.912),鉴别效能较好。(3)肺炎克雷伯菌PCT、IL-6、CRP水平均高于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其他G-菌,NLR水平则低于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其他G-菌(P<0.05)。链球菌属PCT、IL-6、CRP、NLR水平均高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属(P<0.05)。(4)死亡组患者的PCT、IL-6、NLR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而两组CRP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联合检测PCT、IL-6、NLR水平预测ICU细菌性BSI患者死亡的ROC-AUC(0.95CI)为0.871(0.787~0.937),预测效能较好。结论:联合检测PCT、NLR在鉴别ICU细菌性BSI患者G-菌和G+菌方面具有一定价值,而联合检测PCT、IL-6、NLR对患者死亡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清磷、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60例VAP患者。采集所有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并进行细菌培养。此外,将其按照预后的不同分为死亡组21例以及存活组39例,比较两组NLR、血清磷及PCT水平。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VAP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血清磷及PCT预测死亡的效能。结果:60例VAP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共82株,以革兰阴性菌占比最高,共检出革兰阴性菌75.61%、革兰阳性菌21.95%、真菌2.44%。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分别为鲍氏不动杆菌20.73%,铜绿假单胞菌18.29%,肺炎克雷伯菌17.07%,金黄色葡萄球菌13.41%,大肠埃希菌12.20%,其他革兰阴性菌7.32%,表皮葡萄球菌4.88%,肠球菌属3.66%,真菌2.44%。死亡组NLR及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而血清磷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均和VAP患者死亡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较高、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与NLR、PCT水平较高均是VAP患者死亡危险因素,血清磷水平较高是VAP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血清磷及PCT联合预测VAP患者死亡的效能优于上述三项指标单独预测。结论:VAP患者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NLR、血清磷及PCT均和患者死亡有关,联合检测对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sTBI患者,根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sTBI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其血清Alb、PCT、RDW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B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lb、PCT、RDW对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120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为45.83%(55/120)。体温升高、糖尿病、瞳孔散大、基底池异常、中线移位≥5 mm、蛛网膜下腔出血和PCT、RDW升高为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lb升高、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增加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血清Alb、PCT、RDW联合预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大于Alb、PCT、RDW单独预测。结论:临床应重视sTB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血清Alb、PCT、RDW联合预测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可作为sTB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风险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D)孙氏手术患者术后血流感染(BSI)的影响因素,并探讨术前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对术后发生BS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36例接受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AD患者,根据术后是否BSI分为BSI组和非BSI组。收集患者基础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anford A型AD孙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BS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IL-6、D-D水平对Stanford A型AD孙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BSI的预测价值。结果:BSI组年龄≥60岁、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气管切开、人工瓣膜植入比例和术后24 h引流量、血清C反应蛋白、PCT、IL-6、D-D水平高于非BSI组,手术时间、心包纵隔管保留时间长于非B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后24 h引流量上升,血清PCT、IL-6、D-D水平上升为Stanford A型AD孙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BS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IL-6、D-D三项联合预测的Stanford A型AD孙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BSI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预测。结论:年龄、糖尿病史、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术后24 h引流量、血清PCT、IL-6、D-D水平是Stanford A型AD孙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BSI的影响因素,术前血清PCT、IL-6、D-D水平可作为Stanford A型AD孙氏手术患者术后发生BSI的辅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降钙素原(PCT)、血红蛋白(Hb)、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400例PPI患者,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囊袋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术前PCT、Hb、NLR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PCT、Hb、NLR对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400例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率为8.00%(32/4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糖尿病、起搏器更换/升级、术后囊袋血肿和PCT、NLR升高、Hb降低为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CT、Hb、NLR联合预测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大于PCT、Hb、NLR单独预测。结论:术前PCT、NLR升高和Hb降低与PPI患者术后囊袋感染有关,术前PCT、Hb、NLR联合预测术后囊袋感染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微小RNA-223(miR-223)在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炎症严重程度评估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定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住院的3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门诊体检中心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外周血miR-223、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比较脓毒症患者中轻度组、严重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比较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存活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Spearman分析miR-223与PCT、CRP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223与PCT、CRP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严重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死亡组外周血miR-223、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miR-223与PCT、CRP均呈正相关性,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0.796、0.785)。ROC曲线结果显示:miR-223+PCT+CRP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89.54%)、特异度(86.52%)明显高于miR-223(82.37%、80.44%)、PCT(78.34%、75.34%)、CRP(75.12%、74.0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脓毒症患者机体外周血miR-223水平较高,且外周血miR-223与血清PCT、CRP呈正相关性,miR-223联合PCT、CRP可提高脓毒症诊断灵敏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栓塞(APE)患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白蛋白(Alb)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APE患者154例作为APE组,根据《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分为低危组48例、中危组69例和高危组37例,另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DFR、NLR、Alb水平。根据不同预后将APE患者分为存活组125例,死亡组29例,比较两组DFR、NLR、Alb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FR、NLR、Alb对APE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APE组DFR、NLR显著高于对照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危险分层增加,APE患者DFR、NLR逐渐升高,Alb水平逐渐降低,不同危险分层APE患者DFR、NLR、Alb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DFR、NLR显著高于存活组,Alb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FR、NLR、Alb对APE死亡预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其中DFR、NLR、Alb联合检测对APE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结论:APE患者DFR、NLR异常升高,Alb异常降低与APE危险分层增加及不良预后相关,DFR、NLR、Alb联合检测对AP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内毒素、降钙素原(PCT)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于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的患者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源性脓毒症发生情况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n=45)和非脓毒血症组(n=705)。检测PCNL术前血清内毒素、P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水平,并计算NLR。对比两组血清内毒素、PCT水平及N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内毒素、PCT联合NLR预测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效能。结果:与非脓毒血症组相比,尿源性脓毒血症组血清内毒素、PCT及NLR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毒素升高、PCT升高、NLR升高、尿白细胞阳性、术前发热及鹿角型结石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毒素、PCT联合NLR检测预测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高于上述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PCNL术前血清内毒素、PCT和NLR升高可能与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有关。血清内毒素、PCT水平升高、NLR升高、术前发热、尿白细胞阳性、鹿角型结石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血清内毒素、PCT联合NLR检测对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并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79例接受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的AA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AA患者临床资料并检测NLR、PCT、CRP水平。分析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CT、CRP对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379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2.40%(47/379),47例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切口分泌物共检测出75株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分别占比42.67%(32/75)、57.33%(43/75)。感染组NLR、PCT、CRP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程≥24 h、阑尾化脓或坏疽及穿孔、开腹手术、留置引流管和血清NLR、PCT、CRP升高为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CT、CRP联合预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大于NLR、PCT、CRP单独预测。结论:术后切口感染AA患者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术前NLR、PCT、CRP水平升高与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AA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在急诊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观察室收治的130例老年CAP患者,检测其入院后血常规,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血气分析,生化全项,胸部X线,并给予痰细菌学检查等辅助检查,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入院72h后,再次给予血常规、PCT等检查,比较2组NLR和PCT的差异。随访28天后,根据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转归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比较2组白细胞(WBC)、NLR、CRP、APACHEⅡ评分和PCT及NLR、PCT、APACHEⅡ预测老年CAP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死亡组CAP患者血清CRP、PCT水平、NLR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2组患者WBC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341)。APACHE II评分预测老年CAP患者死亡的AUC为0.741(95%CI:0.647~0.836),PCT预测老年CAP患者死亡的AUC为0.723(95%CI:0.610~0.835),NLR预测老年CAP患者死亡的AUC为0.709 (95%CI:0.602~0.815),NLR预测老年CAP患者死亡的AUC与PCT和APACHE I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48,0.662);入院72h死亡组NLR和PCT入院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生存组NLR和PCT较入院时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NLR对急诊老年CAP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与PCT及APACHE II评分相当,NLR持续高水平状态提示急诊老年CAP患者的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三者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我院于2016年8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脓毒症患儿60例开展回顾性研究,作为脓毒症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AA、PCT、CRP水平。根据脓毒症患儿1个月内的生存、死亡情况,分成生存组(n=42)、死亡组(n=1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SAA、PCT、CRP水平,经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AA、PCT、CRP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脓毒症组血清SAA、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器官障碍数量>2个、脓毒性休克患儿占比分别为55.56%、44.44%,显著高于生存组的19.05%、9.52%(P<0.05);死亡组入院后1 h内使用抗菌治疗患儿占比为38.89%,显著低于生存组的69.05%(P<0.05);死亡组血清SAA、PCT、CRP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器官障碍数量>2、脓毒性休克及血清SAA、PCT、CRP水平升高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而入院后1 h内使用抗菌治疗是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保护性因素(P<0.05)。血清SAA、PCT、CRP单独及三者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8、0.780、0.761、0.912。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清SAA、PCT、CRP明显升高,三者升高均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且对脓毒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BS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10月收治的疑似细菌性BSI患者216例,入院后均送检血培养,根据培养结果将其分为阳性组(102例)和阴性组(114例)。统计细菌性BSI阳性率、革兰阳性菌感染率和革兰阴性菌感染率;检测血清PCT、CRP、IL-6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同时绘制ROC曲线并计算出各指标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值。结果:所有疑似BSI患者的细菌阳性检出率为47.22%,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与革兰阴性菌感染率对比无差异(P0.05);阳性组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血清IL-6的AUC明显大于PCT和CRP(P0.05);PCT、CRP及IL-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IL-6对于BSI均有着一定诊断价值,而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BSI的临床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7例HBV-ACLF患者,均成功实施人工肝治疗,作为人工肝治疗组。将人工肝治疗组的患者根据入院后90 d是否生存分为生存组69例和死亡组28例。同期选取在我院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人工肝治疗组、对照组AFP、FT3、NLR。对比生存组和死亡组血清AFP、FT3、N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预测概率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FP、FT3联合NLR比值对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人工肝治疗组AFP、NLR高于对照组,FT3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FP、NLR高于生存组,FT3低于生存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与感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清钠、C反应蛋白(CRP)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AFP、INR、NLR、TBIL均为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而FT3则为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AFP、FT3、NLR联合预测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AFP、FT3、NLR的单独预测。结论:RDW、AFP、INR、FT3、NLR、TBIL均为人工肝治疗HBV-ACL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且AFP、FT3、NLR联合预测此类患者短期预后转归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联合癌胚抗原(CEA)、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乳腺超声造影检查获得超声造影特征图像及超声造影定量参数,检测血清CEA水平和NLR,统计术后复发转移的发生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联合CEA、NLR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结果:两组术前超声造影特征比较,复发转移组增强强度略高,大部分为高增强或整体增强,造影剂分布尚均匀。18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复发转移组),复发转移组峰值强度(PI)大于未复发转移组,血清CEA水平和NLR高于未复发转移组,达峰时间(TTP)小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PI、TTP、CEA、NLR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3、0.764、0.763、0.781,联合PI、TTP、CEA和NLR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90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超声造影参数PI增大、TTP降低,血清CEA和NLR增高,联合检测TTP、PI、CEA和NLR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SOFA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105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后给予血常规、血清PCT水平、血气分析及生化全项等检查,并进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和SOFA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成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78例,比较两组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白细胞(WBC)、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同时比较和分析APACHEⅡ评分、血清PCT水平、SOFA评分、PCT和SOFA评分联合预测患者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清PCT水平、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WB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32);PCT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4(P=0.001),SOFA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0(P=0.012),APACHE II评分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P=0.001),大于PCT和SOFA评分(P0.05),PCT和SOFA评分联合预测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0.761(P=0.001),与APACHE I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39)。结论:血清PCT水平联合SOFA评分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与APACHE II评分相当,均明显优于血清PCT水平和SOFA评分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25-羟维生素D3 [25-(OH)D3]、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MP)患儿免疫功能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重症MMP患儿作为重症组,同期收治的101例轻症MMP患儿(轻症组)作为对照。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清25-(OH)D3、IL-6、PCT水平,计算NLR。分析NLR、25-(OH)D3、IL-6、PCT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重症MMP患儿治疗后随访半年,根据重症MMP患儿的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75例)和预后不良组(3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MMP患儿预后的因素。结果:重症组NLR、IL-6、PCT水平,CD8+高于轻症组(P<0.05),25-(OH)D3水平、CD3+、CD4+、CD4+/CD8+低于轻症组(P<0.05)。NLR、IL-6、PCT水平与CD3+、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与CD8+呈正相关(P<0.05);25-(OH)D3与CD3+、CD4+、CD4+/CD8+呈正相关(P<0.05),与CD8+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大片实变影、NLR(较高)、IL-6(较高)、PCT(较高)是重症MPP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25-(OH)D3(较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重症MMP患儿NLR、IL-6、PCT水平升高,25-(OH)D3水平降低,且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以及预后不良有关,检测NLR、IL-6、PCT、25-(OH)D3有助于评估重症MMP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科学判断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内接受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24 h内患者进行血清炎症因子IL-6、PCT、CRP水平测定,同时进行SOFA评分。按照患者在入院治疗28天内生存结局状况进行分组,分别为死亡组(87例)和存活组(55例),另按照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与否,分为MODS组(76例)和非MODS组(66例),对比不同组别间IL-6、PCT、CRP及SOFA评分差别;对比不同SOFA评分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IL-6、PCT以及SOFA评分比较,死亡组高于存活组,MODS组高于非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越高,血清IL-6、PCT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升高,患者病死率显著增加,SOFA10分,病死率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与血清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61,P=0.012),与血清PC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53,P=0.000),SOFA与CRP水平无相关性(r=0.112,P=0.323)。结论:血清IL-6、PCT水平与SOFA评分具有相关性,可以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判断中作为生物学指标进行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