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勋 《蛇志》2001,13(3):44-45
1 临床资料  例 1 :患者 ,女 ,46岁 ,因左上腹部疼痛 ,腹部包块 1年多加重 2 0天而入院。查体 :左中上腹部触及 1 4.0 cm× 1 4.0 cm肿块 ,质韧、表面光滑、轻压痛、活动差 ,叩诊实音 ,未闻及血管杂音。B超示左上腹囊性包块。 CT示左侧腹腔巨大囊性占位 ,肿块于 S#1 6层面见分隔。临床拟诊胰源性囊肿 ,择期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在距层氏韧带约 30 cm处空肠壁上见一约 1 8.0 cm× 1 8.0 cm大小肿块 ,其基底位于空肠壁 ,控查肿块与脾脏、肾脏无粘连 ,附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约 2 .0 cm× 1 .0 cm,质软 ,向上、下清理小肠 ,回盲部肠管粘连、…  相似文献   

2.
1 病例  患者 ,男 ,35岁 ,右腰腹部阵发性疼痛 1年余 ,近 1周疼痛发作频繁 ,绞痛 ,伴恶心 ,自述不能忍受而来院就诊。检查 :无呕吐、血尿及腹泻 ,无尿路刺激征 ,右肾区叩痛阳性。腹平片示第 3腰椎右椎弓根处有一花生米粒大小致密影 ,疑为右输尿管结石 ,行静脉肾盂造影 ,见左肾及左输尿管显示正常。右肾影增大 ,肾盏膨大呈球状 ,肾盂扩张显影浅淡。右输尿管上段扩张 ,延时 1 80 min摄片 ,见右输尿管自第 3腰椎水平以下未显示。X线拟诊腔静脉后输尿管并输尿管上段结石 ,右肾盂积水。逆行肾盂造影检查见导管自骶骼关节上部始向中线靠近 ,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中护理干预的方法和作用。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进行的319例静脉肾孟造影检查,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护理情况进行分析。319例患者接受静脉肾盂造影,289例选用泛影葡胺,41例选用欧乃派克。结果:5例在检查中、4例在检查后出现不良反应。6例在解除腹部压迫后,出现头晕、下肢无力。结论:进行静脉肾盂造影前应详细询问病史,应注意心理护理;检查前要充分评估患者准备情况;在静脉肾盂造影过程中,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成功完成静脉肾盂造影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泌尿系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1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完善静脉肾盂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肾积水轻度、中度、重度患儿分别为10例、39例、39例,不同病情程度患儿比较,重度组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期最小流速(EDV)均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重度组血流阻力指数(RI)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但轻度组与中度组PSV、ED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学诊断检查结果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度、重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准确度分别为90.91%、93.18%,与病理诊断kappa值分别为0.795、0.862,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轻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为0.629,一致性一般。静脉肾盂造影对轻度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准确度为96.59%,与病理诊断kappa值为0.824,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对中度、重度肾积水诊断效能较低,kappa值分别为0.583、0.565,一致性一般。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静脉肾盂造影诊断准确率高达94.32%,明显高于两检查方法单独应用(P<0.05)。结论:不同病情程度的先天性肾积水患儿具有不同超声征象,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中、重度肾积水患儿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静脉肾盂造影诊断轻度肾积水患儿的效能较好,将二者联合可提高对先天性肾积水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胎羊单侧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探讨其病理、影像学特点。方法取12只单胎妊娠75-85 d的健康山羊,采用宫内手术的方法造成胎羊左侧输尿管不完全梗阻。对羔羊进行影像、病理学研究。结果12只孕羊中有3只流产;有9只孕羊顺产羔羊。超声检查:梗阻后的第3周内胎羊左肾显著增大、积水及实质变薄。放射学检查:羔羊左肾积水并且功能受损害。病理学检查:左肾肾小球数目减少,肾小管扩张明显,未见肾发育不良。结论对山羊单胎妊娠中期胎羊进行宫内手术建立胎羊单侧输尿管梗阻的动物模型是可行的,该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的胎儿肾积水。  相似文献   

6.
兔肾积水模型的建立及SPECT和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文文  张潍平  彭芸  杨洋  温洋  张祺丰  杨吉刚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17(6):410-414,F0002,I0001
目的探索建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所致肾积水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探讨CT灌注成像对积水肾脏肾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10周龄雄性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组,假手术组20只,分离左侧输尿管后直接关腹。模型组30只,选用腰大肌包埋输尿管造成左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术前两组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SPECT)比较左肾功能,检验无差异后在术后3月分别行左肾SPECT、CT灌注,以病理检查为佐证,观察两组参数变化,进行CT灌注各项参数和GFR的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模型组建模成功达70%,呈慢性肾积水病理表现,左肾皮髓质CT灌注参数BF、BV、PS均下降,与相应GFR呈高度正相关。结论腰大肌包埋输尿管的模型制作方法具有可行性。CT灌注参数可作为肾功能状态的评定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三年来,我们B超共检出小儿泌尿系结石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4~14岁。临床有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及尿痛病史,其中2例有排石史。尿常规:红细胞+-++++。腹部平片(KUB)及肾盂静脉造影(IVP)提示8例阳性结石,1例阴性结石。  相似文献   

8.
彭先美  王菊廷  纪建波  温贤信 《蛇志》2011,23(2):149-150
目的 探讨静脉推注速尿在肾绞痛患者B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肾绞痛患者静脉推注速尿10~20 mg,15~20 min膀胱充盈后行B超检查.结果 78例患者全部膀胱充盈,适合行B超检查,均能清晰显示结石的部位、大小.结论 肾绞痛患者静脉推注速尿能在短时间内充盈膀胱,协助明确诊断,且使用简单、方便、安全,具有一定的临...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盂输尿管肿瘤超声诊断结果。其中肾盂癌21例,输尿管癌10例。超声漏诊1例,误诊4例。诊断符合率83.33%。肾盂癌声像图为集合系统内低回声肿块,近50%伴肾积水。输尿管癌声像图为病侧肾及肿瘤以上部输尿管积水。超声能检出2cm以上肾盂癌,1cm以上输尿管癌。还能发现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对肿瘤浸润也能了解。超声对小于1cm的癌肿难以检出。肾盂癌需与肾结核、肾盂内血块及肾实质癌侵犯肾盂相鉴别。影像学技术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正确诊断肾盂输尿管肿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左肾静脉不同程度狭窄所致左肾病变,为实验研究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肾组织淤血性损伤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左肾静脉不全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左肾静脉狭窄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和左肾静脉狭窄1.0mm模型组、0.7mm模型组、0.5mm模型组。术后7周处死动物。肾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肾皮质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病理学检查见1.0mm模型组未见明显病变,0.7mm和0.5mm模型组肾小球系膜区增生,小管、间质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形成,0.5mm模型组病变程度较重。各模型组左肾皮质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变化幅度随狭窄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结论大鼠左肾静脉狭窄程度为0.7mm时,各项观察指标与胡桃夹综合征(NCS)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最接近,而1.0mm和0.5mm相对偏轻和偏重,0.7mm模型组可以作为大鼠左肾静脉狭窄致左肾淤血实验研究的合适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临床诊断肾输尿管畸形较为困难,常借助于X线检查,B超的临床应用为其诊断提供了新的影象学依据,本文报告B超诊断2例马蹄肾和2例重肾、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资料与方法 4例中男女各2例,临床均未考虑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泌尿系结核行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诊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施行肾切除术的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入组76例,常见主诉为:尿路刺激症状(72.4%),血尿(46.1%),肾区疼痛(40.8%)等。常用检查手段:尿常规异常率为82.9%,B超诊断率为21.1%,静脉肾盂造影诊断率为51.6%,CT诊断率为75.0%。所有患者均经抗结核药物治疗。肾切除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降低泌尿系结核患者肾切除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规范抗结核治疗。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仔细分析病史,熟悉该病临床表现,各检查结果特点。  相似文献   

13.
例1 男,50岁。诉:右颌下肿块渐大三月伴胀痛。体检右颌下肿块2×2cm,质中,活动好。临床拟诊:右侧颌下腺炎。超声所见:右颌下腺肿大,前缘见 3.9×3.8cm低回声肿块,边界欠清晰,形态不规则,表面高低不平,内部回声呈实质性,强弱不均。后方无衰减,无声影。彩超示肿物边缘及内部动脉血流丰富,呈篮网状,边缘动脉收缩期峰速(PSV)高达125cm/s,舒张末期谷速(VE)为  相似文献   

14.
高颖沛  高皓阳 《蛇志》2003,15(1):61-62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3岁 ,农民。因左侧腰腹部、左下肢疼痛 8天于 2 0 0 1年 3月 3日入院。病人 8天前无明显诱因始感左侧腰部、左下肢股内侧持续性钝痛 ,活动后加剧 ,不敢直立 ,自感发热 ,无头晕头痛。查体 :体温 37℃ ,脉搏 80次 /分 ,血压 1 6/1 0 k Pa,颜面、皮肤无充血 ,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胸骨无压痛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左侧中下腹可扪及约 1 3cm× 1 0 cm大小的包块 ,质韧 ,压痛 ,无囊性感 ,表面光滑 ,活动度差。血 HCT38% ,RBC5 .6× 1 0 12 /L,HB1 39g/L,PLT1 39× 1 0 9/L,WBC 1 0 .0× 1 0 …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9岁,因晕厥、抽搐频繁发作1周入院。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Ⅳ级舒张期杂章。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右心室扩大。临床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及右室扩大;左房内探及一球形强回声光团,周界光滑,内部回声增多均质,大小约5.45×5.78cm;该光团无附着点,活动度较大,可随心脏活动在左房内旋转游动,舒张期随血流漂入二尖瓣口(图1),彩色多普勒示高速五彩镶嵌血流经光团两侧射入左室;收缩期返回左心房(图2)。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重度)合并左房内游离血栓。手术自左房内取出一游离球状暗红色血栓体,质脆易碎,大小约6×5×5cm;另见左心耳处大小约4×3×2cm附壁血栓。病理结果为混合血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方法显示弹性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兔,采用弹性酶诱导方法制作兔右侧颈总动脉起始部囊状动脉瘤模型。术后3周对所有动物分别进行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根据造影结果测量动脉瘤短径、长径和瘤颈宽。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比较不同造影方法显示的动脉瘤相关参数测量结果差异。结果采用经股动脉穿刺超选造影、静脉造影、心脏穿刺造影和左侧耳中央动脉穿刺造影方法均能较清楚的显示的动脉瘤,比较不同造影方法测量的动脉瘤短径、长径和瘤颈宽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是0.646,0.427和0.625)。结论不同的造影方法均能较准确显示弹性酶诱导的兔囊状动脉瘤大小,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条件可选用不同的造影方法。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11岁,因发现腹部肿块3年,进行性增大两月就诊,时有发热,畏寒,腹痛。 体检:T37.6℃,p92次/分,R20次/分,BP1.5/7kpa,腹部隆起明显,肝脾未及,左腹有二个巨大肿块,最大一个为14×10cm,表光,边清,质硬,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18.
第一节 占位性病变 一、肾内恶性占位病变 ·灰阶声图像: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回声据肿块的大小而异,肾门附近可有肿大的淋巴结。 ·频谱多普勒:多为动脉型频谱,少数为动脉型及静脉型频谱。动脉血流峰值流速为21.7—153CM/S,平均52.9CM/S,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15岁,发现下腹肿块1年,腹痛3天伴月经不调于1996年11月6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心肺(—),下腹部肿块如孕4个月大小,质硬固定,边界清。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 彩色B超检查:盆腔内可见一椭圆形规则巨大混合性肿块,上至脐水平,下至耻骨联合,左右至两侧腹,肿块边界清,包膜完整,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肾静态显像(99m Tc-DMSA)在上尿路感染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上尿路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均行肾静态显像检查,并与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肾静态显像提示:60例上尿路感染患儿中,肾脏损害占90.00%,其中8例肾疤痕形成,46例急性肾盂肾炎改变,6例正常;在肾脏病变范围上,≤2岁年龄组患儿较2岁年龄组患儿更为广泛,且前者程度更为严重。B超提示肾脏损害占26.67%,其中18例尿路感染反复发作;16例(26.67%)伴有急性肾盂肾炎改变,未检出肾疤痕。B超诊断上尿路感染的阳性率达26.67%,肾静态显像检查诊断上尿路感染的阳性率为90.0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99mTc-DMSA在上尿路感染诊断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可明确病变性质、程度及范围,并可随访病变转归,指导临床治疗,属于上尿路感染的实验室补充性指标,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