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以及恶性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GF)联合检测对乳腺癌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乳腺癌患者35例(乳腺癌组),良性乳腺增生患者35例(良性乳腺结节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对象血清CEA、CA125、TSGF表达情况,以及CEA、CA125、TSGF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结果乳腺癌组患者血清中CEA、CA125、TSGF水平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结节组及对照组(均P<0.05),而良性乳腺结节组患者血清CEA、CA125以及TSG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EA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47.1%、52.9%;CA125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51.4%、48.6%;TSGF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50.0%,50.0%,联合诊断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64.3%、35.7%。CEA、CA125以及TSGF单独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约登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联合检测诊断的灵敏度均显著高于CEA、CA125、TSGF单独检测(均P<0.05)。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准确度和约定指数与CEA、CA125、TSGF单独检测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癌发病期间存在多种因子的水平变化。CEA、CA125、TSGF联合检测可以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细胞角蛋白19的片段(CYFRA21-1)水平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科收治的329例肺癌患者和19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或CYFRA21-1水平随着肺癌的分期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0.001,P0.01)。以血清CEA≥3.4μg/L作为诊断条件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计值预计值分别为67%、62%和75.2%;以血清CYFRA-21≥5.0 ug/L作为诊断条件诊断原发性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计值预计值分别为48%、87%和86.3%;以血清CEA≥3.4 ug/L和CYFRA-21≥5.0 ug/L共同作为诊断条件推断原发性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计值预计值分别为48%、87%和86.3%;良性肺部疾病患者中血清CEA和CYFRA-21水平同时升高者只有2%。结论:血清CEA≥3.4 ug/L和CYFRA-21≥5.0 ug/L同时升高对肺癌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有效的鉴别原发性肺癌与其它良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清P53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血清中的癌胚抗原、角质蛋白21-1以指导对临床上肺癌复发和转移的分析,用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正常组30例,肺良性疾病组10例,肺癌组45例,肺癌全组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10、30、60和90天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23例肺癌病例于手术后120天,15例病例于手术后180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肺良性疾病组分别于手术前1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正常组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53抗体和角质蛋白21-1,采用荧光酶标免疫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结果:血清P53抗体、CYFRA21-1和CEA在正常人组、良性疾病组、肺癌组术前阳性率的比较三种肿瘤标志物阳性率经X2检验,在肺癌组分别与正常人组和良性病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病例组和正常人组之间无显著行差异(P>0.05)。并与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相关。结论:联合检测癌胚抗原、角质蛋白21-1及血清P5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手术前后动态测定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和角质蛋白21-1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判断疗效,监测预后和指导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和疗效判断的临床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了62例肺癌患者、54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36例健康人、40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EA、CYFRA21-1和NSE的水平。结果肺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EA、CYFRA21-1和NSE的含量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鳞癌组、腺癌组和小细胞癌组之间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和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阳性率以腺癌组最高(84%),CYFRA21-1阳性率以鳞癌组最高(85.2%),NSE阳性率以小细胞癌组最高(80.0%)。手术治疗后未复发转移组CEA、CYFRA21-1和NSE水平低于术前,而复发转移组与术前比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血清CEA、CYFRA21-1和NSE的检测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诊断、病情检测及疗效判断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40例健康人、4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90例肺癌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癌胚抗原(CEA),以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健康人组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组血清NSE、pro-GRP、CYFRA21-1、SCC和CEA水平较肺癌患者组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E和pro-GRP在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肺癌患者(P0.01),CYFRA21-1和SCC在鳞癌患者中的含量比其他类型肺癌患者高(P0.01)。联合检测此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敏感性高于单独的肿瘤标志物(P0.01)。结论联合检测NSE、pro-GRP、CYFRA21-1、SCC和CEA可以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AFP、CEA、TSGF、CEA199和CEA125联合检测在不同肝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长兴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急性乙肝、58例慢性乙肝、30例肝硬化和1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患者血清AFP、CEA、TSGF、CEA199和CEA125,并对各组间5种肿瘤标志物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患者分别与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各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肺癌的阳性检出率(P0.05),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P0.05)。结论 AFP、CEA、TSGF、CEA199和CEA125对肝脏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自身抗体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A1和CAGE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肺癌组(46例首次确诊的肺癌患者)和对照组(包含22名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23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肺癌自身抗体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A1和CAGE表达水平,分析评价7种肺癌自身抗体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中7种自身抗体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癌组患者7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vs 15.56%,χ2=23.252,P<0.001)。单一肺癌自身抗体检测的敏感性为4.35%~36.96%,特异性为93.30%~100.00%,AUC为0.695~0.832。7种肺癌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65.22%,特异性为84.44%,AUC为0.897。结论早期肺癌患者血清中7种肺癌自身抗体水平均较高。单一肺癌自身抗体检测的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7种肺癌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成为临床早期肺癌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腋臭患者与正常人顶泌汗腺中MRP8表达情况,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作出评价。随机选取我院2015~2016年就诊患者9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腋臭病确诊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肺癌患者30例为阳性对照组,正常人腋下皮肤组织3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RP8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实验显示:实验组腋臭顶泌汗腺中MRP8的表达阳性率(60%)高于空白对照组(33.3%),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中MRP8的表达阳性率(90%)高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腋臭患者的汗腺中MRP8蛋白表达较正常人高,提示腋臭的发生、发展与该蛋白表达的变化具有密切关系,能够为腋臭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9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放射科收治的肺部结节患者74例,包括病理证实为肺部良性病变54例(良性组)和非小细胞肺癌20例(肺癌组)。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MRI、增强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记录影像学特征并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的病灶形态、边缘等MRI特征与良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b值=0、600、800、1000 s/mm~2条件下,肺癌组的病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都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肺癌组的病灶MRI增强Ⅰ型+Ⅱ型比例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MRI鉴别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98.1%和94.4%。结论:MRI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能反映病灶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与水分子活动状况,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及癌胚抗原(CEA)在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同期96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病组)和8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NSE、SCCA及CE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上指标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血清NSE、SCCA、CEA水平高于肺良性病组及对照组,肺良性病组血清NSE、SCCA、CE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肺癌Ⅲ+Ⅳ组血清NSE、SCCA及CEA水平高于Ⅰ+Ⅱ组(P<0.05)。小细胞肺癌组血清NSE水平高于鳞癌组、腺癌组,鳞癌组血清SCCA水平高于腺癌组及小细胞肺癌组,腺癌组血清CEA水平高于鳞癌组及小细胞肺癌组(P<0.05)。NSE<16.0μg/L者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长于NSE≥16.0μg/L,SCCA<1.5μg/L者平均PFS长于SCCA≥1.5μg/L,CEA<5.0μg/L平均PFS长于CEA≥5.0μg/L(P<0.05)。NSE、SCCA和CEA及三者联合诊断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0.651、0.830及0.937,NSE+SCCA+CEA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个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血清NSE、SCCA及CEA对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有利于肺癌的分期、分型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1.
靳海龙  王雪玉  时广利  丁香彧  韩毅 《生物磁学》2011,(24):4873-4876,4882
目的:研究血清P53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血清中的癌胚抗原、角质蛋白21-1以指导对临床上肺癌复发和转移的分析,用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正常组30例,肺良性疾病组10例,肺癌组45例,肺癌全组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10、30、60和90天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23例肺癌病例于手术后120天,15例病例于手术后180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肺良性疾病组分别于手术前1天、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2ml。正常组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P53抗体和角质蛋白21-1,采用荧光酶标免疫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结果:血清P53抗体、CYFRA21-1和CEA在正常人组、良性疾病组、肺癌组术前阳性率的比较三种肿瘤标志物阳性率经X2检验,在肺癌组分别与正常人组和良性病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病例组和正常人组之间无显著行差异(P〉0.05)。并与手术后复发与转移相关。结论:联合检测癌胚抗原、角质蛋白21-1及血清P5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手术前后动态测定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和角质蛋白21-1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判断疗效,监测预后和指导肺癌术后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蛋白(CA153)、胸苷激酶(TKl)、肿瘤生长因子(TSGF)等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3例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实验组;66例乳腺良性疾病(包括乳腺纤维瘤、囊肿、增生等)及50例健康人群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l53,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TKl,化学显示法检测TSGF的表达。结果:血清CAl53、TKl及TSGF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4.8%、53.4%及79.5%,特异性分别为87.9%、81.8%及83.3%;血清CAl53、TKl、TSGF联合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9.0%,特异性为92.4%。结论: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多个指标联合检测提高了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又有较好的特异性.有助于良、恶乳腺疾病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糖蛋白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67例作为肺癌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肺良性病变患者55例纳入良性病变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的阳性率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的CA19-9、SCC-Ag和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CA19-9、SCC-Ag和CYFRA21-1在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高于在血清中的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单项检测对肺癌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血清检测,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项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清及胸腔积液中CA19-9、SCC-Ag和CYFRA21-1呈现高表达,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4.
王伟  张希龙  黄茂  殷凯生 《生物磁学》2009,(6):1104-1106,1109
目的:生存素基因(surviv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抗凋亡基因,在肿瘤组织中呈现表达。本文旨在探讨和比较肺癌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生存素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其联合细胞学检查对判断肺癌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方法:应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2007年06月~2008年03月42例肺癌患者癌性胸腔积液标本,及同时期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标本的生存素mRNA表达情况,并联合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标本中生存素mRNA的阳性率为52138%(22/42);癌细胞的检出率为30.95%(13/42);生存素mR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诊断肺癌的敏感性为61.90%(26/42),显著高于单独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P〈0.001)。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标本的生存素mRNA阳性率为7.14%(2/28),显著低于肺癌患者胸腔积液标本生存素mRNA的阳性率(P〈0.001)。结论:运用RT—PCR方法检测胸腔积液中生存素mRNA的表达在判断肺癌性胸腔积液中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能作为肺癌辅助诊断的一个新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上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生化比色定量法及TSGF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清中TSGF的含量。结果400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的含量(71.37±11.24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SGF的含量(59.75±4.45u/ml)(P〈0.01),阳性检出率达79.80%。另外,在60例进行化疗的患者中,18例有效者化疗后血清TSGF的含量(61.28±6.05u/ml)较化疗前(83.01±4.57u/ml)明显下降(P〈0.01),6例化疗无效者化疗后血清TSGF的含量(86.51±5.82u/ml)显著高于化疗前(65.76±5.92u/ml)(P〈0.01)。结论TSGF是一种新的、敏感性高的肿瘤标志物,对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顺尔宁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经2周洗脱期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顺尔宁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参数、血气分析、生活质量以及血清LTB4、IL-8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参数、血气分析指标和生活质量均有改善,研究组肺功能参数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LTB4、IL-8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尔宁能降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LTB4、IL-8含量,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组65例、妇科良性肿瘤组55例、健康对照组70例,采用自动荧光磁微粒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A199、CA125的含量,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CEA的含量。结果:妇科恶性肿瘤组血清中CA125、CA199、CEA的水平明显高于妇科良性肿瘤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妇科良性肿瘤组血清中CA125、CA199、CEA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125、CA199、CEA联合检测对早期妇科肿瘤诊断的阳性率较单独检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良性组、恶性组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项检测曲线下面积。结论: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妇科肿瘤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对妇科良恶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血清及乳腺组织中结合素4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三院收集的40例乳腺癌患者和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乳腺癌组、乳腺良性肿瘤组,采用Elisa法和免疫组化法对所选择的血清及组织标本中nectin-4及血清中癌胚抗原(CEA)、CA1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nectin-4的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组织(P〈0.05);nectin-4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但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Her-2、ER和PR的表达均显著相关(P〈0.05)。②乳腺癌组血清nectin-4表达水平最高,为238+4.95pg/ml;乳腺良性病变组为1205:3.28pg/ml;正常对照组为104±5.86pg/ml,三者之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与正常对照组、乳腺良性病变组比较,乳腺癌组血清CEA、CAl53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④nectin-4、CEA和CA153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31.67%、43-33%、28.33%,特异性分别为92.50%、95%、9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较单独检测显著升高(P〈0.05),可达81.67%。结论:Nectin-4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的病理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Her-2、ER和PR的表达均呈显著相关,通过联合检测血清nectin-4、CEA和CA153水平可显著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有助于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