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等學校里所有達尔文主義基礎以及動物学等生物課程中講授各種生物體與其生活條件統一的關係。很多同學們祇能從形態上或者生活方式上去體會生物體與生活條件的統一性,很少能從新陳代謝的作用上去體會生物體與生活條件的统一性,於是也就更無從體會到生物體一定形態的决定往往也是它的新陳代谢作用因環境影響而變化成一定形式後的結果。這主要的就是因為很  相似文献   

2.
患放射病時,機體的物質代謝發生嚴重障礙,血液各種成分亦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但有關放射病時血液化學变化方面的文獻資料則甚少,有關血球本身物質代謝的研究則更为少見。電離放射對紅血球鐵代謝的影響曾有過研究,但是,與主要物質代謝有密切關係的紅血球內的磷代謝,卻尚未被人重視。許多專著曾詳盡地描述電離放射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摘除一侧大腦半球的一部分,等待足够時日使發源於這一部分大腦皮層的胼胝體纖維變質,然後刺激暴露出來的胼胝體就可以得到純粹的逆行衝動傳向對側大腦皮層的胼胝體神經原。用單極引出,這種逆行衝動在大腦皮層引起的反應首先是一個簡單的正電位,然後是一個時程較長的負電位。這負電位可被番木龞鹼大大增加,並伴有錐體束放射。這些表明,胼胝體神經原在接受逆行刺激時能通過其側枝引起突觸後的活動。在用接連兩次逆行刺激時,隨着所用刺激是弱或強,第一個反應的負電位部分可以增大或減小。由胼胝體的逆行刺激和錐體束的逆行刺激在皮層所引起的兩個反應之間有相互影響,當後者在先時,前者的負電位部分減少。就局部施加於大腦皮層表面的普魯卡因溶液對於它們的藥效發展的快慢而言,胼胝體逆行刺激在皮層引起的反應與胼胝體的順行及逆行混合刺激所引起的反應的各組成部分有其特異的差別。用微電極逐步插入皮層不同深度處記錄得到的胼胝體逆行刺激所引起的反應表現有系統的變化。這些結果從有關組織學資料可以得出自然的解釋。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從1942年以後,我國羅宗洛、崔澂、湯玉璋等曾先後用微量元素、植物生長素等化學物質處理種子及植物,並研究了它們對植物生長和代謝作用的影響。他們證明不同的化學物質不但對植物的生長有不同的影響,而且對代謝作用各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現在已經確定,作為新陳代謝基礎的生物化學過程都帶有酶作用的特性。因此很自然,對酶的全面的研究就具有愈來愈大的意義。在研究新陳代謝時已不僅局限於測定植物生活的某一時期器官中那些由很多生化反應所形成的有機化物(例如碳水化物、蛋白質)的含量。而對於在植物中參加這些化合物轉化的酶的活性的研究则給予相當的注意。由庫爾薩諾夫研究出來的真空渗入法,對於研究植物中酶的活性對於更深刻的認識生物化學過程的實質,具有很大的意義。在庫爾薩諾夫的工作(1935,1938,1940,與1937,1939)以前,植物中酶作用的研究主要是以自溶混合液的方法為基礎的。儘管藉助於這個方法完成了許多的研究,但我們在酶的生物學作用的瞭解上幾乎沒有什么進展。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觀察在出生後發育時期中小兔大腦皮層自發電位的成熟過程和被激起的電位的出現與變化。初生的小兔,用番木龞鹼溶液直接塗在大腦皮層土郎能引起番木龞鹼波,但是在出生後一週左右大腦皮層才開始有連續的電位變化。在出生後的第三週末第四週初時小兔大腦皮層的自發電位的圖形已與從大免得到的相仿。在大腦皮層各種被激起的電位變化中,直接刺激大腦皮層所引起的負電位出現得最早。通過胼胝體所引起的電位變化以及刺激錐體束在大腦皮層引起的電位變化都在小兔出生後一週內出現,這兩種電位初出現時都缺少相當於在成年兔得到的相應的反应中,由於突觸後反應所引起的那些部分。兔在出生後的12天左右睜眼。在出生後10天左右用光線刺激眼睛已能在大腦皮層視區引起反應,使眼睛不見光或摘除眼睛對視區電位變化的成熟看不出有影響。  相似文献   

7.
動物於注射四氧嘧啶(alloxan)後,產生初期高血糖和低血糖,最後形成永久性高血糖。一般認為初期高血糖的產生和腦下垂體,腎上腺及肝臟有關,低血糖係由胰島β細胞受損傷放出已形成的胰島素所引起。中樞神經機能活動的改變可以影響内外環境的各種動因對機體引起的反應,因此,中樞神經在戊巴比妥鈉麻醉下是否也能影響四氧嘧啶引起的初期血糖变化,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8.
本實驗比較急性實驗狗、慢性胰瘻狗和經過麻醉的慢性胰屢狗對於鹽酸注入小腸所引起的胰液分泌量和潛伏期,結果證明: (1)在急性實驗情况下,狗胰腺對鹽酸刺激小腸所引起的胰液分泌量遠較在慢性實驗時為少,且潛伏期較長。 (2)巴比妥類麻醉劑:硫賁妥鈉(sodium pentothal)和戊烷巴比妥鈉(sodiumpentobarbital)對鹽酸所引起的胰液分泌量及潛伏期影響極微。 (3)在急性實驗情况下,由鹽酸所引起的胰液分泌量的減少和潛伏期的加長,似乎不是由於巴比妥類麻醉劑的作用,而可能是由於手術創傷的影響。 (4)注射阿托平後,胰腺對於鹽酸刺激小腸所引起的反應顯著减小,故推测在鹽酸引起胰液分泌的機制中可能有神經反射作用的參與。本工作在进行過程中,承蘇聯專家同志親切地給予指導,并承沈(?)淇、劉曾復二教授关懷和支持,(?)此誌謝。  相似文献   

9.
前言近年來,許多實驗證明維生素B_6是構成大多數代謝氨酸的酶的輔酶部分;因此,維生素B_6對於有機體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但是維生素B_6廣泛地存在於各種食物,所以在一般的自然條件下,動物不易發生不足或缺乏的現象。 維生素B_6對於蛋白質代謝的作用,不斷地由實驗得到證實。如動物缺乏維生素B_6時,黄尿酸自尿中排出增加,給予維生素B_6時,黄尿酸的排出量就減少。缺乏維生素B_6的動物,若給予大量蛋白質,就會很快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一)本報告提供了一個從輔酶Ⅰ,用酶還原法製備還原輔酶Ⅰ的方法。我們所製得的還原輔酶Ⅰ鈉鹽乾粉,可以在低温保存數月而不被氧化。 (二)與心肌製劑中顆粒相結合的輔酶Ⅰ細胞色素還原酶系,和用乙醇抽出的水溶性的輔酶Ⅰ細胞色素還原酶的性質頗不相同。其中比較重要的不同點是對於細胞色素c的親力,前者遠大於後者,其米氏常數僅約為後者的十二分之一。 (三)用一心肌顆粒製劑作為材料,無論用氧或過量之細胞色素c作為氫受體,還原輔酶Ⅰ與琥珀酸同時氧化時的總速度,不等於二者分別氧化時速度之和,而僅等於其中氧化較快者單獨氧化時之速度。但如用[2,6]二氯靛酚作為氫受體時,二者共同氧化時之總速度完全等於二者分別氧化時速度的和。 (四)當用氧或過量之細胞色素c作為氫受體時,琥珀酸與還原輔酶Ⅰ能彼此互相抑制對方氧化的速度。有足夠的實驗材料說明,還原輔酶Ⅰ對於琥珀酸氧化的抑制,不是由於草醯乙酸聚集的緣故。 (五)如果在反應混合物中同時含有琥珀酸脫氫酶的專一抑制劑,丙二酸,則琥珀酸對於還原輔酶Ⅰ氧化作用的抑制即被解除。 (六)根據以上的實驗結果,可以認為,還原輔酶Ⅰ及琥珀酸先通過一個共同的因子與細胞色素c作用。這個共同的因子在一般情形之下,也是這兩個酶系統的速度限制因子。應該指出在我們的實驗中,並未使用任何可能影響酶系統結構的條件,因此我們的結果是在一個比較接近於生理狀態的情形之下獲得的。 (七)應該着重指出,從本報告的結果可以看到,一個用人為的方法從複雜酶系上溶解下來的酶的性質,有時並不能代表這個酶在有組織的酶系統中的真實情况。 (八)我們相信,本報告所說明的兩酶系競爭一個共同因子的一些現象,將为研究複雜酶系之間的相互關係,提供一個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 在經徹底冲洗的兔骨骼肌製劑中,[L-α]甘油磷酸和琥珀酸的氧化彼此干涉。琥珀酸對[L-α]甘油磷酸氧化的抑制作用能因加入抑制琥珀酸脫氫酶的焦磷酸而解除。 (二) 當用細胞色素c作受體時[L-α]甘油磷酸,還原輔酶I和琥珀酸三者同時氧化時總氧化速度僅相當其中氧化速度最高者即還原輔酶I單獨氧化的速度。[L-α]甘油磷酸氧化酶系也因[2,3]二氫硫基丙醇的處理而失效。 (三) 當用[2,6]二氯酚靛酚作受體時[L-α]甘油磷酸和琥珀酸同時氧化時速度完全等於二底料單獨氧化時速度的和。[L-α]甘油磷酸的氧化不受苯代氨甲酸乙酯的影響。 (四) 本文結果說明[L-α]甘油磷酸的氧化不通過細胞色素b而通過中間因子和細胞色素c連接。  相似文献   

12.
鳥類由於其生活環境和活動方式的特殊性,其新陳代謝水平不同於哺乳類,其血壓也較高。關於鳥類血壓的調節機制尚少研究。哺乳類動物的主動脈弓和頸動脈竇區域對調節血壓起巨大影響,已為人所共知,鳥類相應區域對血壓的影響是饒有興趣的問題。本文所報導者即關於這方面的一些實驗結果。  相似文献   

13.
呼吸道發生部分阻塞以致增加呼吸氣體流通的阻力時,對呼吸運動就要發生影響,首先反映在氣管内的壓力變化以及氣流速度的相應改變。1928年及以後,Fleisch先後在人體以及犬和羊等動物進行實驗觀察,記錄這些變化。從這些變化中,他得出結論,認為這時的呼吸運動發生了適應性反應。在切斷迷走神經之後,這種反應仍然存在,因此,他認為:這反應是呼吸肌本體感受器所引起的反射性反應。1935年Van Niekerk和Braak不同意這種意見,他們在割斷狗的兩側頸迷走神經、交感神經、頸脊髓第三至第七節神經背根以及在頸脊髓第七節以下横切脊髓之後,觀察到當增加呼吸道阻力時,氣管的内壓與氣流適應性變化仍然存在,故認為此反應由於呼吸肌的彈性滯性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4.
本項工作研究了針刺對於正常舆發熱家兔體温的影響。針刺部位係動物背部百會穴,位於第七腰椎與第一骶椎之間。實驗結果指出,正常家兔的體温不因針刺而發生顯著改變。如於注射牛乳引起發熱時,針刺可以改變其體温波動的規律性。在發熱開始,針刺可以抑制體溫上升;當體溫達高峯時,針刺可使之迅速下降,較快地恢復正常;在注射牛乳前針刺對動物的蛋白性發熱無顯著影響。此外,在不同季節中,因家兔發熱的體溫波動有不同類型的表現,針刺的作用結果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國的蔬菜     
由於我國有着悠久的栽培蔬菜的歷史,因而蔬菜的種類繁多,栽培的技術亦極複雜。更因所需要的部分不同:有的吃它肥大的地下根或莖,有的吃它柔嫩的葉子,有的吃它地上的嫩莖,有的吃它的果實和種籽,更有的吃它的花莖或花蕾;如果要這些部分都能發育得良好,以符合我們的需要,就必須巧妙地利用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以及人爲的辦法,來滿足各種蔬菜生長和發育的要求。中國蔬菜的現狀,是在中國地理環境的影響下及蔬菜本身的發育過程中,經過長期栽培的結果。  相似文献   

16.
生命最重要的特性之一——這就是代謝作用。並不奇怪,代謝作用的深刻研究在蘇維埃聯邦中受到很大的注意。在有機體的代謝作用中,碳水化合物的代謝佔據了重要的地位。肝醣及其酶變化在碳水化合物代謝中起了顯著的作用。肝醣不單是人類和高等動物的肌肉活動的主要的能力來源,並且它存在於所有動物細胞,是高等及低等動物有機體正常生活作用過程完全必需的物質之一。  相似文献   

17.
毛泽東主席在矛盾論中指出,“新陳代謝是宇宙間普遍的,永遠不可抵抗的規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質和條件,經過不同的飛躍形式,一事物轉化為他事物,就是新陳代謝的過程。任何事物的內部都有其新舊兩方面的矛盾,形成一系列的曲折的斗爭。斗爭的結果,新的方面由小變大,上升為支配的東西;舊的方面由大變小,變成為逐步歸於滅  相似文献   

18.
在硫賁妥鈉淺麻醉下,或在清醒狀態下,犬的頸動脈竇用靜脈囊法加壓時引起呼吸運動的多樣性变化,主要是呼吸加强反應,呼吸抑制反應極少出現。呼吸加强乃由於壓力感受性神經衝動所引起,並非由於血壓降低或頸動脈體化學感受器受到刺激所引起的副作用。在清醒動物,重覆的頸動脈竇壓力刺激還可引起癫痫性發作,說明此種內感受性衝動能在中樞引起廣泛的興奮擴散。當切除或阻斷兩側迷走神經幹後,反應形式在基本上無变化,但少數實驗中呼吸抑制反應比較易於出現。看來呼吸中樞對頸動脈竇壓力感受性衝動的反應形式在極大程度上决定於中樞的機能狀態,但血管運動中樞對頸動脈竇壓力刺激的反應却不易变化。因此我們認為頸動脈竇壓力感受器在調節血壓方面起巨大作用,而對呼吸機能則僅發生影響而無直接的調節意義。  相似文献   

19.
(一)本实验是對家兔全身低溫過程中血管內感受性加壓和減壓反射的變化進行了研究,並闡明了这种變化的機制。 (二)在低溫初期,血管內感受性减壓反射無明顯變化;自31℃以下,反射隨體溫降低而呈直线的減弱。加壓反射則初期增强,隨後減弱。復溫後,兩種反射恢復正常。 (三)選擇性頭部低溫與全身低溫一樣地引起血管內感受性反射的減弱,這說明全身低溫時的上述反射變化主要取决於低溫對神經中樞的作用,而這種作用可能使中樞處於間生性抑制狀態。 (四)低溫對反射弧的傳入和傳出環節以及效應裝置亦有作用;但在一般低溫狀態下,這種作用對反射性效應的影響不大。 (五)低溫至28℃左右時,仍有相當明顯的內感受性反射,這一事實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本文承吳襄教授指正和馮鎮沅同志提出寶貴意見,陈玉霜同志在工作中给予經常的協助,謹此一併致谢。  相似文献   

20.
從生物化學方面講,維生素B_1是一種作用機制已經完全清楚的維生素,它是羧酶(carboxylase)和脫氫酶(dehydrogenase)的輔酶,在維生素B_1缺乏時,醣代謝就發生障礙,特別是腦組織中醣代謝的障礙,表現得最為嚴重,所以脚氣病的患者具有中樞神經系统和末梢神經的多發性炎症。 維生素B_1不僅在醣代謝中是不可缺少的,同時對其它生物化學變化,也很重要。近年來確定了B_1對胆鹼酯酶的活動具有特異性的抑制作用。在神經體液的傳遞中,維生素B_1也有其特殊的地位。從1938年起,人們開始知道了維住素B_1在神經兴奋化學機制中的作用,Minz於1938年就證明在神經兴奋時,有硫胺素的釋放,並且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