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我区早、晚稻白翅叶蝉发生相当普遍,为害极其严重,尤其是矮秆品种,受害更加厉害。用E605防治,效果虽好,但不够安全,我们于1965年9月在本所进行了苏化203及磷胺乳剂的防治试验。 试验稻种为浙场九号,用40%苏化203乳剂(苏  相似文献   

2.
川东的竹绒野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竹绒野螟Crocidophora evenor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绒野螟属。分布于四川、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广东等省。 在川东,竹绒野螟主要为害白夹竹、寿竹、未见为害慈竹。1979年,梁平县竹山区11万亩竹林内,有9万多亩发生竹绒野螟为害,被害株率达89%,平均每株有虫苞96.3个。竹子被害后,叶片枯白大量脱落、长势减弱、发笋量减少。当年6月,在1.7万亩上,用飞机喷洒马拉松乳剂、乐果乳剂、晶体敌百虫等农药,杀虫效果仅2—19.7%。为了解决这一生产中的问题,1979—1981年,我们对此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磷胺和敌敌畏是防治对E1059有抗性的棉蚜较好的药剂,但对北京地区抗性棉蚜~1)的适宜用药浓度和持续效果尚无报导。我们在1965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瑞士西巴厂进口的磷胺乳剂和天津农药厂产品敌敌畏乳剂在北京中关村棉田进行了试验,所得结果如下。 一、敌敌畏的效果 38-40%敌敌畏剂的1,000-4,000倍液叶背细  相似文献   

4.
枇杷害虫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枇杷发生常见害虫约35种。叶部主要害虫有枇杷瘤蛾、苹掌舟蛾,在6-8月份发生为害叶片;果实主要害虫有燕灰蝶、长卷蛾,在3-5月份发生为害果实。研究应用90%万灵WP和10%吡虫灵WP防治低龄瘤蛾幼虫,效果分别为92.61%和90.34%;采用喷5%齐螨素结合套袋(牛皮纸)保果能有效控制果蛀虫的为害,防效为96.5%。  相似文献   

5.
埃及金钢钻Earias insulana(Boisd.)是云南省棉花近年来的主要蛀食性害虫。1958年以来,采用25%滴滴涕乳剂防治,对减轻为害、确保棉花增产收到一定效果。但群众反应滴滴涕防治效果不好,施用浓度及防治次数逐年增加。如保山县潞江棉区浓度由200—300倍增至150倍,个别高达80倍,防治次数在20次左右。Brown(1963—64)记载,埃及金钢钻对异狄氏剂具有抗性。1964年我们采集了云南省主要棉区的埃及金钢钻,进行对滴滴涕抗药性的比较测定。同时,比较测定了埃及金钢钻幼虫不同龄期的抗药性差别,现  相似文献   

6.
<正> 水胺硫磷又名Optunal,Bay 93820,结构式为 它是一种新型有机磷农药,既杀虫又杀卵,可防治多种作物上的红蜘蛛,其效果特别好。近年来,我们用40%水胺硫磷乳剂测定和防治为害苹果的山楂红蜘蛛,井以20%三氯杀螨醇2,009倍、25%杀虫脒水剂800倍作对比,结果如下。 一、室内测定(表1、表2) 由表1和表2看出,40%水胺硫磷对山楂红蜘蛛雌成虫和卵的效果都很好,杀虫率97.4—100%,杀卵率90.7—94.6%,与20%三氯杀螨醇2,000倍和25%杀虫脒800倍,杀虫杀卵效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1.豆突眼蝽主要为害大豆,次则为害绿豆。 2.在湖南省花垣地区年发生3代,世代重迭,当温度在18—24℃时,一代历期长42天,24—26℃时,长33天。 3.以成虫潛伏于豆土泥缝、石隙、落叶下越冬。越冬期长达7个月。翌年4月中旬以后,方始活动,迁飞豆苗上为害。 4.成虫无趋光性,羽化时间以上午8时为盛。羽化后1—2日开始交尾。成虫在爬行中若遇阻扰,作迅速的左或右的横行移动。 5.在药剂防治上以6%丙体666可湿性剂100—300倍效果甚好,此外,25%DDT乳剂400—500倍效果亦佳,唯666在后期(豆株开花,幼荚期)防治上,能影响豆实风味。 6.冬季翻耕亦有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疆墨玉地区当棉苗出土至一、二片真叶期间,正是黄地老虎卵大量孵化,幼龄幼虫危害期;应用药剂拌种,借助毒苗毒杀,是防治上的重要方法之一。自1959年推行六六六拌种防治以来,为了寻求对棉苗生育没有抑制作用的高效农药,1965—1967年间,在本站及部分公社试用25%的七氯乳剂拌种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2年进行大田示范验证了防治效果。 一、25%七氨乳剂拌种防治棉苗黄地老虎试验及其大田对比 (一)试验材料及项目 1.材料 1965年供试的含有效成分25%的七氯乳剂,系上海农药研究所提供;1966年供试的含有效成分25%的七氯乳剂系新疆农业科学院植保室配制(七氯原油系上海电化厂提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广西各地积雪草种植基地,出现一种为害极重的病害,该病害病原菌主要为害积雪草叶片、叶柄,可致使叶片大面积枯死,该病害发生普遍、侵染期长,严重影响积雪草药材的品质和产量。该研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积雪草病叶上分离病原菌并根据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菌落特征、菌株形态及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在室内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该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为害积雪草叶片的病原菌为泛生漆斑菌( Myrothecium inundatum);该菌侵染性强,接种至健康积雪草叶片后24 h即可发病,并迅速扩展引起叶片萎蔫;杀菌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5%恶霉灵?甲霜可湿性粉剂、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室内对积雪草漆斑病病原菌的抑菌率均在98%以上,抑菌效果极强,建议在生产中轮换应用防治积雪草漆斑病。15%咪鲜胺微乳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菌酯悬浮剂对该病原菌的抑菌率也均在92%以上,抑菌效果良好,在生产中可酌情考虑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区卫矛矢尖蚧unaspis euonymi Comstock一年发生3代.第一至三代若虫孵化盛期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下旬和8月中旬.各代雌成虫始见期分别为5月下旬,6月下旬和8月下旬.11月下旬开始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上越冬.主要天敌有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 kuwanae Silvestri、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 Enduody-Younga,黄蚜小蜂Aphytis sp.等.药剂防治用机油乳剂。冬季1:30-50倍液(防治越冬代雌成虫),夏季1:50-100倍液;40%氧化乐果1: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剂1:800倍液等喷洒1至3代盛孵若虫,杀虫效果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拟恶性叶甲(Podagricomela weisei Heikertgr)是宜昌地区的柑桔重要害虫。1965年我们在黄陵庙进行了大面积药剂防治试验,结果如下: 50%乐果乳剂和50%对硫磷乳剂的2000倍稀释液,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6%可湿性666的250  相似文献   

12.
水木坚蚧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木坚蚧Parthnolecanium orientalis Borchscnius,又名扁平球蚧。据在郑州地区初步调查,主要为害洋槐、糖槭、法桐、桃、杏、葡萄、苹果、梨等林木及果树。 1963年春,当若虫开始活动、树叶尚未萌发前,在室内药剂拭验,以5°石硫合剂杀伤效果是好,死亡率达98.4%;其次为1605的2000倍液,死亡率88.4%;蒽油乳剂及1059效果较差,分别为55.4%及40.2%。  相似文献   

13.
云杉大黑天牛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云杉大黑天牛Monochamus urussovi(Fi-scher)是我区木材主要害虫,此虫在贮木场、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为害甚烈。对伐倒木的为害,木材损失量达15%左右。为了有效地控制此种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我们进行了各个虫期的防治试验。通过检验各种试验效果,及对大量防治进行的经济核算,可以得出预防成虫是最为理想的措施。所以,在进行处理时,就必须掌握该害虫各个虫态的历期与各虫态的有效积温。  相似文献   

14.
孙象钧 《昆虫学报》1963,(2):209-219
桃一点叶蝉在长江流域为桃的重要害虫, 据在南京、徐州、洞庭东山等地调查, 为害桃的叶蝉共有4种即:桃一点叶蝉Erythroneura sp. , 小绿叶蝉Empoasca flavescens, 大绿叶蝉Cicadella viridis及棉叶蝉Chlorita biguttula。以桃一点叶蝉为主。它的主要寄主是桃, 其他尚有杏、李、中国樱桃、贴梗海棠、月季、苹果、梨等。桃一点叶蝉在南京一年发生四代, 以第四代成虫在常绿树如龙柏、侧柏、柳杉、桧柏、马尾松、杨梅上越冬。至早春桃现蕾萌芽时, 从越冬寄主上大部分直接迁飞到桃上, 少量可到其他寄主上, 4月以后都集中到桃上, 直到晚秋开始作越冬之迁飞。至11月中下旬全部迁到常绿树上越冬。 室内药效测定结果:25%马拉松乳剂, 30%E-605及25%DDT乳剂效果最好, 41%敌百虫效果不好, 效果最差的是10%γ666乳剂。两次田间防治试验结果与室内一致。在桃园内为避免经常使用DDT而引起螨类的大发生, 可采用马拉松, E-605来代替或与DDT混合使用防治桃一点叶蝉及其他桃树害虫。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用药治蚜次数,了解甲拌磷乳剂浸、拌棉种的防蚜效果,我们在任邱县的宗家佐公社、吕公堡公社和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棉花地里,进行了甲拌磷乳剂浸、拌棉种防治棉蚜试验。现将试验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材料及处理方法 供试材料:天津农药总厂产品甲拌磷乳剂,含有效成分75%。 修理方法:0.225%甲拌磷乳剂液浸种12小时。将500克棉籽放入用净水1000毫升与75%甲拌磷乳荆3毫升的稀释液中,浸12小时后捞出阴干播种。同样用0.375%、0.563%、0.75%甲拌磷乳液浸种,用75%甲拌磷量分别力5、7.5、10毫升,处理方法同前。 0.75%、1.5%、2.25%甲拌磷乳剂液拌种。将已选好之棉种500克用清水泡9小时,捞出晾至半干(3  相似文献   

16.
试验了一些药剂对考氏白眉蚧的防治效果。对初孵若虫及2、3龄若虫室内均以40%氧化乐果乳油、50%乐果乳剂、20%中西除虫菊酯乳剂、40%水胺硫磷乳剂的1000倍液及60%柴油乳剂30倍液效果较好。对雌成虫室外试验以60%柴油乳剂3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40%水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及50%杀螟松乳剂600倍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利用捕食螨防治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已有大面积应用,但捕食螨田间防治效果常受到果园使用化学农药的影响,相应配套技术是捕食螨应用的瓶颈问题。2010年6~10月,在广东省四会市罗源镇柑橘园,分别采用五种处理方式(常规化学农药;化学农药加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单独使用矿物油乳剂;单独使用巴氏新小绥螨;矿物油乳剂加巴氏新小绥螨)防治柑橘全爪螨,设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样地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的种群干扰控制指数分别是3.7195、1.4942、0.2439、0.2053、0.0488,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是-271.95%、-49.42%、75.61%、79.47%、95.12%。化学农药防治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作用不理想,影响了巴氏新小绥螨的持续控制作用;巴氏新小绥螨能较好地发挥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作用,矿物油乳剂表现出较好的长期控制效果,矿物油乳剂配合巴氏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有较好的协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柑桔四斑黄叶螨为害柑桔、桃及葡萄等果树。目前已知分布于广西、江西及四川。此外,湖南、湖北、浙江、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均有柑桔黄叶螨为害的报导,但名称不一是否同种,尚待考查。在四川一年内,以4—5月间发生最猖獗,造成大量落叶,严重的引起落花、落果,影响产量和树势。 据四川省武胜园艺场1955年观察,认为柑桔四斑黄叶螨每年繁殖起于初春,盛于初夏,至6月下旬,虫口密度大为减少。在防治上,证明3月上旬开始喷药,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据浙江黄岩柑桔研究所1958年2月间药效测定结果,0.5%蒽油乳剂对黄叶螨的成虫及卵均有良好的效果。1961—1963年在本所实验农场(重庆、北碚)的研究,初步明确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消长规律,肯定了3—4月是其防治的关键时期。并初步调查了寄主、天敌种类。进行了数种杀螨剂的药效测定。现将结果整理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19.
沟金针虫为害小麦的损失分析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沟金针虫为害小麦的损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麦返青拔节期为害,使小麦茎蘖死亡。穗数减少。二是拔节后为害,形成白穗、虫伤株,使小麦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1~5级虫伤株的损失率分别为1%、6.3%、30.7%、33.4%和57.3%。虫口密度与产量损失率呈直线回归关系,方程为y=-2.8901+19.3318x,在亩产200~250kg水平下,防治指标为4~5头/m~2。  相似文献   

20.
据研究,农业生态系统在自然情况下,具有很强的互抵性和互补性。有害生物的侵染力与自然天敌及作物自身的补偿力(包括为害减产的不足补偿、为害不减产的完全补偿、为害增产的超越补偿)处于平衡态,一般不发生灾害性的病虫害。然而,在人工栽培农作物和防治有害生物,并以籽粒收获为生产目的的情况下,由于籽粒期作物补偿力衰退,天敌控害作用减弱,使上述平衡态遭到破坏,通常,病虫为害会造成籽粒产量损失20%以上,这就是为什么要开展病虫综合防治的生态背景。从当前国内外综合防治实践来看,水稻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大体可分以F3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