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食药两宜话苜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药两宜话苜蓿汪开治苜蓿(Medicagosativa)是豆科蝶形花亚科(或蝶形花科)苜蓿属植物,原产于欧洲,目前已在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既是农田耕作制中的重要植物,也是重要的牧草。苜蓿属共有65种,均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中国有16种,广布于全国...  相似文献   

2.
据调查,英德石灰岩地区有维管植物99科199属245种,数量优势科为大戟科、蝶形花科、兰科和凤尾蕨科等;科、属的地理分布均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有伞花木属Eurycorymbus、青檀属Pteroceltis等7个中国特有属;有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任豆Zenia insignis等15个石灰岩特有种;有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等珍稀濒危植物5科13属15种;植被优势种为龙眼Dimocarpus longan、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海红豆Adenanthera pavonina var. microsperm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等。基于石灰岩生境的特殊性,建议加强对其植物多样性保护。  相似文献   

3.
小陇山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毛学文  张海林  孔红 《植物研究》2003,23(4):485-491
小陇山位于秦岭的西端,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丰富,有种子植物150科805属2400多种。100种以上的大科有菊科,蔷薇科、禾本科、蝶形花科,50~100种的有毛莨科、百合科、伞形科、莎草科、唇形科、忍冬科等,这些科属大多为温带性质。该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具有15个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表明了与世界各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程度。温带分布的类型占绝对优势,由于小陇山地理位置特殊,决定了其成为多种地理成分的汇集地,区系中单种科、少种科属及古特有属相对丰富,孓遗植物和珍稀植物较多,说明了该区系的古老性。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保健植物39科56属84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3种,双子叶植物34科50属75种,单子叶植物3科4属6种。主要分布于蔷薇科Rosaceae(13种)、桑科Moraceae(5种)、冬青科Aquifoliaceae(3种)、忍冬科Caprifoliaceae(3种)、蝶形花科Papilionacea(3种)、蓼科Polygonaceae(3种)、茜草科Rubiaceae(3种)、越桔科Vacciniaceae(3种)、马鞭草科Verbenaceae(3种),主要分布属有悬钩子属Rubus(6种)、冬青属Ilex(3种)、忍冬属Lonicera(3种)、菝葜属Smilax(3种)、乌饭树属Vaccinium(3种)。对该区保健植物资源情况、生活型、利用部位等进行分析,并结合保护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样方、样线相结合的方法, 对广东省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调查, 调查统计了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组成、优势科属, 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和威胁性4项指标, 构建植物多样性评价体系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维管束植物175科584属1025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56属97种, 种子植物144科528属928种, 其中裸子植物为6科7属7种, 被子植物138科521属921种;(2)广东省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化且稳定性高, 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区系以亚热带成分占优(3)被子植物是南雄丹霞梧桐自然保护区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势类群主要为菊科、禾本科、蝶形花科、蔷薇科、莎草科、茜草科;(4)植物多样性指数得分为6.71, 植物多样性处于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样地调查与样带踏查相结合的方法,整理统计磐安七仙湖省级湿地公园维管植物共计664种(含种下等级),隶属于138科438属,其中包括蕨类植物15种,裸子植物13种,被子植物636种。生活型维管植物以草本最为丰富,主要优势科为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蝶形花科等;省级及以上重点保护植物23科26属26种;外来入侵植物6科15属16种。本次调查讨论分析了七仙湖湿地公园生态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结合植物资源现状就湿地公园开发方向和植物配置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寄生在大戟科、蝶形花科植物上的中国单囊壳属的一个新种及一个新变种:即大戟科野桐上的野桐单囊壳Sphaerotheca malloti Z. Y. Zhao,sp nov; 蝶形花科菜豆上的菜豆单囊壳 Sphaerotheca astragali Juaell var.Phaseoli Z. Y. Zhao var. nov. 上述新分类单位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同时还重新描述了寄生于菊科植物上的棕丝单囊壳Sphaeroth~catusca(Fr.) Blumer。  相似文献   

8.
广州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璐  谢正生  陈北光  林伟强  张伟良 《生态科学》2002,21(4):320-323,365
对帽峰山主要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成分进行了分析。14400m^2的典型样地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209种,隶属于77科147属,数量优势科为大戟科、樟科、茜草科、禾本科、紫金牛科、蝶形花科、山茶科和冬青科。从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来看,以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旧世界热带分布属和热带亚洲分布属,群落缺乏典型的热带成分,但具有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研究湖滨带植物物种组成及地理分布特征,可以为湖滨带植物地理学、外来物种入侵、人工群落构建、生态恢复与重建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植物标本鉴定与文献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多样性和地理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共计124科371属553种,其中云南本土植物370种,外来植物183种。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优势科有11科,主要以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唇形科、蝶形花科等草本科为主。科、属组成主要集中在含1~10种的科和含1~5种的属内,表明滇池湖滨带具有较丰富的种子植物多样性。滇池湖滨带植物地理分布较复杂,科的分布以热带分布型(47科)为主,属的分布以热带分布型(151属)与温带分布型(165属)为主,具有由热带分布型向温带分布型过渡的属性。入侵植物共27种,主要来自于热带、亚热带地区(6科/12属)。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提出了对滇池湖滨带植被修复与重建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于2009~2016年对江西东江源区主要山脉的森林植物开展持续调查,采集维管植物标本2402号,结合文献资料,整理出该区域维管植物名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记录维管植物1286种,隶属于190科640属。其中,蕨类植物35科65属134种,裸子植物6科8属9种,被子植物149科567属1143种;种类最丰富的科有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蔷薇科(Rosaceae);乔木层优势科有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杜英科(Elaeocarp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山茶科(Theaceae)等,以泛热带分布类型所占比例最高(扣除世界分布的28.42%);属的区系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及其变型为主,占扣除世界分布的29.26%,热带亚洲分布及其相关类型的成分也较高。维管植物区系成分与东江源区所处纬度带较吻合,但热带和泛热带成分相对较高,可能与东南部暖湿气流及其东南沿海植物沿北迁徙有关。  相似文献   

11.
青云湖是新泰市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湖泊,具有维护湿地生态系统、体现当地特色文化的功能。本研究对青云湖湿地野生草本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野生草本植物共42科134属174种,植物资源丰富,其中有3种珍稀濒危植物和9种入侵势态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该区域植物优势科为菊科、禾本科与蝶形花科,其所含属数、种数占整个植物区系的45.52%、45.41%,优势属为蒿属、鬼针草属,寡种属和单种属是该区域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所含属数、种数占整个植物区系的98.51%、93.68%,该区系植物具有明显的热带亲缘关系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性质。对174种野生草本植物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应用价值评价并划分等级,筛选出可以重点开发利用的14种植物包括:菊芋、百日菊、芦苇、芒、荻、金鸡菊、白车轴草、狗牙根、菱角、地肤、细果野菱、白花米口袋、香蒲、商陆。在此基础上对青云湖湿地野生草本植物的保护和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出分析建议,以期为青云湖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越南蒲马特国家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马特国家公园位于越南中部的义安省,国际著名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Annamite山系的核心地区。基于植物标本鉴定,在蒲马特国家公园保护区内记录有维管束植物184科,771属,2018种(包括变种和亚种)。该植物区系占整个越南植物区系的21 %,其中的木兰亚纲植物占该植物区系总种数的90 .98 %,总属数的90 .4 %及总科数的83 .7 %。含种数最多的科包括茜草科(37属/129种) ,大戟科(36/99) ,兰科(34/73) ,樟科(11/66) ,桑科(10/54) ,蝶形花科(24/51) ,壳斗科(4/50) ,紫金牛科(5/48)及芸香科(14/45)等。在种子植物地理成分组成上,有11个科的分布区类型及14属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分布型分别占总科数的85 .6 %和总属数的90 .1 %,并且在其热带分布属中,热带亚洲成分占总属数的31 .4 %。这些特征显示,蒲马特国家公园植物区系是典型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属于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两种决明属(Cassia)植物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广东地区10种Cassia植物结瘤状况,仅山扁豆(C.mimosoides)和圆叶决明(C.rotundifolia)结瘤,从山扁豆和圆叶决明各分离到1株根瘤菌并鉴定为慢生型.在所试的10种Cassia植物中,2株Cassia植物根瘤菌除了与山扁豆和圆叶决明结瘤外,均不与其余8种Cassia植物结瘤;同样,3株蝶形花科植物根瘤菌和3株含羞草科植物根瘤菌除了与山扁豆和圆叶决明结瘤外,也均不与其余8种Cassia植物结瘤.此外,2株Cassia植物根瘤菌均能与所试5种蝶形花科和4种含羞草科植物结瘤.2株Cassia植物根瘤菌在碳源利用、耐盐性、耐酸碱度及5种酶的活性等特性方面,与3株蝶形花科植物根瘤菌和3株含羞草科植物根瘤菌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隶属亚洲,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接界,北与黎巴嫩接壤,东与叙里亚、约旦为邻,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叉点,面积约有2600平方公里。虽然其国土面积较小,但植物与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根据目前已被记录在案的植物就有2900种,分别隶属于137科,895属,从北部赫尔蒙山坡上的阿尔卑斯山植物区系成分,到南部阿拉瓦谷地的撒哈拉植物区系成分应有尽有。其中蝶形花科、菊科和禾本科等植物,是以色列本土上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物最南端的地区。以色列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雨季和旱季交替发生,在其的植物,其次是旋花科、锦葵科和兰科等植…  相似文献   

15.
广东新会维管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会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地理位置为北纬 2 2°0 5′4 3″~ 2 2°4 8′2 4″,东经 1 1 2°4 7′0 3″~ 1 1 3°1 5′2 4″,南濒南海 .该地区共有维管植物 1 6 98种 ,隶属于 2 0 9科 81 6属 ,其中蕨类植物 32科 5 4属 82种 ,种子植物 1 78科 76 2属1 6 1 6种 .区系地理学研究表明 :蕨类植物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属居多 ,达 2 6属 ,占蕨类总属数的 4 8.1 3% ,而且是以单种属或少种属占优势 .种子植物地理成分以泛热带、热带亚洲分布占绝对优势 ,全部热带成分已达78.0 9% ;其特征科主要有 :山矾科、冬青科、壳斗科、桑科、金缕梅科、山茶科、樟科、萝摩科、大戟科、蝶形花科、野牡丹科、茜草科等 ;中国特有属杉木属、穗花杉属、石笔木属、四药门花属、马蹄参属、天星藤属、大血藤属、刚毛药花属、台闽苣苔属、酸竹属及广东特有属绣球茜草属、异枝竹属等 .与邻近的香港、惠东古田、鼎湖山和黑石顶的植物区系比较其相似性很高 ,体现出南亚热带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过渡性及热带区系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观花植物资源调查及观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绍波  陈勇  孙冰  陈雷 《生态科学》2015,34(5):52-57
为了掌握深圳市观花植物应用情况, 采用典型样地法, 对深圳市城市森林观花植物的种类、习性以及其观赏特性进行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 深圳市城市森林观花植物有60 科131 属171 种, 以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茜草科(Rubiaceae)、樟科(Lauraceae)、苏木科(Caesalpiniaceae)和马鞭草科(Verbenaceae)植物为主。深圳市观花植物以乔木类和灌木类占优势, 分别有66 种和57 种, 分别占总物种数的38.60%和33.33%; 而藤本类和草本类分别有22 种和26 种,占总物种数的12.87%和15.20%。深圳市城市森林观花植物花色有红色、黄色、蓝紫色和白色, 其中红花系列37 种, 黄花系列55 种, 蓝紫花系有14 种, 白花系列有65 种, 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1.64%、32.16%、8.19%和38.01%。深圳市观花植物全年开花不断, 主要集中在 4-8 月份; 观花植物花期较长, 绝大多数种类的花期在1 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7.
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段残存的锥连栎群落中植物种类组成较为简单,共发现68种植物,隶属于35科60属,其中,禾本科、蝶形花科、菊科、唇形科等科植物占有较大优势;从植物生活型和功能型来看,群落内以草本植物和多年生植物数量居多,分别占所有植物种类的58.8%和63.2%。不同类型群落中,除了扭黄茅始终为各群落中最为重要的优势种之外,同一草本植物在不同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存在较大差异;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相似性程度较为低下,其Shannon-Weiner指数在1.7~2.6之间,且与群落受干扰程度存在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18.
冬麻豆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中国植物志第 40卷》记载 ,冬麻豆SalweeniawardiiE .G .Baker是属于蝶形花科刺槐族Trib .Robinieae的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 ,它分布于四川的西部和西藏东部比较干旱的石山坡或沙砾土中。也有学者认为该属为西藏豆科特有属 (李沛琼等 ,1 982 )。本文首次对产于川西高原的该属 (种 )进行细胞学研究和报道。1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采自四川稻城 ,凭证标本存于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KUN)。取种子若干粒在湿润的培养皿中培养 ,使其萌发长根。取新生根尖 ,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间期核和有…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线路与标准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湖南崀山丹霞地貌区维管植物的区系特征(组成、主要类群和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与舜皇山非丹霞地貌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对比.崀山丹霞地貌区有维管植物185科689属1 464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49属84种,裸子植物5科8属8种,被子植物155科632属1 372种.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绝大多数为种类数在10种以下的小科;被子植物中含30种以上的科有12个,种类数在50种以上的科为菊科(Compositae)、蔷薇科(Rosaceae)、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和禾本科(Gramineae);被子植物中含6种及6种以上的属有52属,种类数最多的是薹草属(Carex L.)(15种).崀山丹霞地貌区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具有热带、温带分布交会的特点,热带成分、温带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分别占总属数(不包括世界广布型属)的47.62%、47.79%和4.59%,其中泛热带分布型属、热带亚洲分布型属、北温带分布型属、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型属、东亚分布型属以及中国特有分布型属具有重要地位.崀山丹霞地貌区的植物区系具有古老残遗性和丰富的特有成分,分布有新宁毛莨(Ranunculus xinningensis W. T. Wang)和崀山唇柱苣苔(Chirita langshanica W. T. Wang)2个特有种.崀山丹霞地貌区的植物区系与舜皇山非丹霞地貌区具有种类相对丰富、热带和温带成分所占比例相近等共同特点,但各分布区类型所占比例以及中国特有成分的组成及数量有一定差异,且崀山丹霞地貌区维管植物属和种的丰富度低于舜皇山非丹霞地貌区(维管植物792属2 232种).研究结果显示,崀山丹霞地貌区的生境狭窄,特有现象明显;丹霞地貌对种类分化、新物种形成、植物分布区类型比例和物种丰富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的编目和分类以及生物多样性监测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两个核心内容。物种编目是了解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只有掌握物种分布格局及物种与环境的关系, 才能为物种监测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作为浙江种子植物研究的“家底”, 本文在《浙江植物志(新编)》编研的基础上, 系统整理了浙江种子植物的物种名录。结果显示, 浙江共有种子植物212科1,469属4,430种, 其中野生植物有190科1,085属3,347种。所含种数多于100种的科有禾本科(285种)、莎草科(216种)、菊科(186种)、蔷薇科(153种)、兰科(126种)、蝶形花科(109种)和唇形科(108种); 含20种以上的属有15属, 包括薹草属(Carex, 126种)、刚竹属(Phyllostachys, 44种)、悬钩子属(Rubus, 44种)、冬青属(Ilex, 35种)、蓼属(Polygonum, 34种)、珍珠菜属(Lysimachia, 32种)、铁线莲属(Clematis, 31种)、景天属(Sedum, 28种)、槭属(Acer, 26种)、荚蒾属(Viburnum, 26种)、飘拂草属(Fimbristylis, 26种)、蒿属(Artemisia, 25种)、堇菜属(Viola, 22种)、葡萄属(Vitis, 21种)和山矾属(Symplocos, 21种)。其区系特点主要反映在: 物种丰富, 其科属组成多样; 保存了较多古老孑遗植物; 地理成分多样, 联系广泛, 由热带向温带过渡; 中国特有科2科、中国特有属45属、浙江(准)特有种近500种(含亚种和变种), 珍稀濒危植物丰富, 96种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外来植物多, 入侵风险大, 有些种已形成明显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