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1957年12月15日,从一种野鼠(同年11月中旬,在广东省新会县古井镇采集)的耳壳内发现了一种恙螨蚴。根据Audy及Nadehatram二氏(1957)的文献,本种是属屠恙螨属(Genus Traubacarus Audy et Nadchatram,1957)的一个新种。本属恙螨蚴为寄生在鼠类鼻腔内的种类,我们在1958年9月14日,也从一种野鼠(同年8月中旬古井镇采集)的鼻腔内采集到3个同样的恙螨蚴,本文即根据这4个已饱食的恙螨蚴进行描述、讨论、定名。本属恙螨蚴的发现,是国内首次记载。  相似文献   

2.
陈兴保 《昆虫学报》1978,(2):197-203
1963年9月到1964年10月,在苏南地区十四个县和一个市进行了鼠体恙螨调查。共检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852只,沟鼠(Rattus norvegicus)15只,社鼠(Rattus confucianus)37只,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72只,小家鼠(Mus musculus)16只,花背仓鼠(cricetulas barabensis)2只,麝鼩(crocidura attenata)31只,共计1,025只。从各种鼠体检查的结果取得恙螨蚴9,688只。经过鉴定,发现有恙螨16个种,分隶于3个亚科7个属。其中有2种认为是新种。1种隶于华溪恙螨属(Genus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1957年12月20日,从板齿鼠(11月中旬在广东省新会县古井镇采集)的耳壳内发现两种恙螨蚴,是属于华恙螨亚属(Subgenus Walchia)的,经与徐荫祺等增补的Womersley的检索表查对,我们认为这两种恙螨蚴都是未曾记载过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用U检验和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对2003~2004年云南洱海(中国滇西北著名的淡水湖泊)周边251只大足鼠体表寄生螨进行了调查.调查点是我国11大鼠疫自然疫源地之一,也是我国恙虫病和出血热的流行地区.大足鼠已经被鉴定为鼠疫、汉坦病毒、恙虫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的储存宿主.我们的研究发现大足鼠携带好几种与人兽共患病有关的螨类.为了丰富大足鼠体表寄生螨的研究,在此,对大足鼠的体表寄生螨群落和体表寄生螨医学和兽医学的重要性进行了描述.有191只大足鼠寄生有体表寄生螨,侵染率为76%.采集到的体表寄生螨有35种,包括15种恙螨和20种革螨.其中6种以前已经被证明是人类疾病的主要媒介.因此大足鼠很显然成为流行性出血热和恙虫病等病原体的贮存宿主.  相似文献   

5.
长鞭恙螨亚属Lorillatum由Nadchatram(1963)建立之初,归在纤恙螨属Leptotrombidium中,后来,Vercammen-Grandjean(1968)将其改归翼手恙螨属Chiroptella,至1971年,V.-G.和Longston二氏才将其提升为属;温廷桓(1984)鉴于一直归属置疑的通什恙虫Trombicula(?Trombicula)tungshihensis Hsu and Chen,1964的某些重要特征介乎长鞭恙螨属与翼手恙螨属之间而较接近前者,为此将可考虑建立一个亚属,但当时认为仍只能置疑。赵善贤(1985)研究了较大量的通什恙虫的海南岛标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恙虫蚴十二种,包括一新屬,六新种及二新变种的描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導言 在我国,恙虫之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是最近几年的事,因此关於恙虫方面的知识我们知道得很少。就是最基本的恙虫的种类和分类问题也没有弄清楚。本文就是把我们最近收集的恙虫标本,经过详细研究之後,根据分类系统,描述了十二种恙蚴,其中八种是未经记载和描述过的种类。 国内恙虫的分类与形态的研究只做了很初步的工作。Millspaugh与Fuller二氏(1947)在几种齧齿动物及一种鸟类身上发现地里红恙虫。梁柏龄、张念尧二氏(1951)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费县秋冬型恙虫病疫源地恙螨进行了调查并进行恙虫病立克次体(Rt)分离。从352只活鼠体外收集到11 762只恙螨,隶属2属5种,太平洋无前恙螨数量最多,占36.73%;其次是临淮岗纤恙螨(24.04%);小盾纤恙螨(21.65%);须纤恙螨(13.57%)和泰山纤恙螨(3.96%)。小盾纤恙螨出现在9—12月,高峰在11月;须纤恙螨出现在10月一翌年4月,高峰在12月;临淮岗纤恙螨从5月到11月存在,高峰在8月;太平洋无前恙螨出现在4—12月,高峰在7月。从小盾纤恙螨、须纤恙螨、临淮岗纤恙螨及太平洋无前恙螨中共分离到12株Rt,血清分型结果分离株以Gilliam型为主,但存在Karp型Rt。这些结果表明,上述4种恙螨均能自然感染Rt,有在该地区充作不同季节Rt传播媒介的可能。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当地小盾纤恙螨集中出现于发病季节,其消长与当地人群发病基本一致,且能叮刺、经卵传递Rt,从而证实小盾纤恙螨是引起该地区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的最重要的媒介。  相似文献   

8.
裘明华 《昆虫学报》1956,(4):433-448
1.本文报告1955年夏秋在南京地区所作恙螨的初步调查,共采得恙螨4属7种。计阿康恙螨属2种,华溪恙螨属1种,Trombicula属3种,新勋恙螨属1种。南京地区恙螨的存在尚系首次记录。 2.从初步结果看来南京地区所见的恙螨因这次调查季节较晚故与恙虫病的关系尚待证实。而鸡新勋恙螨对家禽危害之烈致引起雏鸡死亡之严重性;阿康恙螨宿主种类的广,能造成人类恙螨性皮炎的可能性极大,必须重视。 3.在19种哺乳类,14种鸟英,1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共36种动物中查见恙螨 寄生的有20种,计哺乳类9种,鸟类10种,爬行类1种。阿康恙螨以家猫、家鼠、及家兔的感受率最高在32.6%至85.7%间。鸡新勋恙螨以家鸡、环颈雉感染率最高在71.4%至97.1%间。 4.在家犬、家鼠、褐家鼠、家猪、山羊、家免、安哥拉种家免、多疣壁虎体查见阿康恙螨。在家鼠体查见华溪恙螨。在家鼠、家猫、长江野兔体查见恙螨属之三种。在家鸡(包括萨塞克斯鸡、来克亨鸡、罗得岛红鸡、芦花鸡、澳洲黑鸡)、家鹅、家鸭、环颈雉、麻雀体查见鸡新勋恙螨的寄生。 其中家犬、家猪、山羊、家兔、安哥拉种家兔、多疣壁虎、长江野兔、家猫可为阿康恙螨及恙螨属的自然宿主是国内之首次的报告,而家鸭、家鹅、环颈雉及麻雀可为鸡新勋恙螨之自然宿主,及家鸭、家鹅体有恙螨的  相似文献   

9.
2000-2004年对云南省寄生恙螨进行现场调查,共采集到恙螨192种,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报道,目前云南省境内已经发现的恙螨至少有222种,隶属3亚科27属。本文归纳总结了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所记载恙螨的名称及所寄生宿主。  相似文献   

10.
1955~1957年在浙江温州地区永嘉和青田等县进行恙虫病(沙螨热)调查中,采集到一些纤沙螨,其中有一种标本的量度特征与富士纤沙螨的原始描述及多种日本文献所记述者基本一致,曾定为“富士恙螨”(温廷桓,1957)。1957年在青田县高湖乡调查中,认为此种与富士纤沙螨形态近似而有差异,生态与传病意义亦有不同,分离到恙虫立克次体,故定名“高湖恙虫”(杨哲生等,1958)。但其种征描述未正式发表,不符《国际动物命名法规》第13条,故为无效名。长期以来,由于未能与日本的富士纤恙螨标本对照,因之该种的命名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11.
地里恙螨在世界上很多地区是恙虫病的主要传染媒介,我国大陆上福建和广东两地,也得到了证明。几年来我们以地里恙螨为主,进行了品种调查、生态以及防灭方法的研究,发现平潭岛上有两种不同形态特征的地里恙螨,它们的形态大小、色泽、身体各部位的特征以及生活史等,都有显著的差别。更值得注意的是对一些杀螨药剂也表现出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PCR技术的引物是参考恙虫病立克次体Karp株Sta 58序列设计合成的一对DNA引物.以恙虫病立克次体DNA为模板,成功扩增长约1kb的DNA片段.该对引物首次应用于人工成虫腹内接种羔虫病立克次体(人工接种法)和幼虫叮咬恙虫病鼠(叮咬病鼠法)的我国主要恙虫病媒介地里纤羔螨的研究.PCR检测人工接种法成虫的不同时期和经卵传递的子代立克次体DNA均获满意结果,立克次体在恙螨体内生长持续360天及产卵孵出的第4代幼虫均呈阳性.叮咬病鼠法立克次体在恙螨亲代饱食蚴、若蛹、若虫、成虫及第2代子产代幼虫,PCR检测均呈阳性.结果显示PCR技术检测恙螨体内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体外基因扩增检测恙螨体内及鼠宿主体内立克次体是流行病学调查的新的敏感方法.本法为恙虫病分子体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应用技术,亦为临床病人诊断提供了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者等从一种野鼠(已鉴定这“板齿鼠”Bandicota nemorivaga)的耳壳及鼻腔内,发现中华屠恙螨(Traubacarus sinensis Liang et Huang,1959)蚴的同时,曾在同批板齿鼠(1958年8月中旬,在广东省新会县古井镇采集)的鼻腔内又采集到两种恙螨蚴,经与文献查对后,其中的一种和短脚屠恙螨(Traubacarus brachypus Audy et Nadchatram,  相似文献   

14.
路步炎 《昆虫学报》1979,(3):364-368
恙螨已证实是传播恙虫病的媒介。近些年来,国内外已注意到恙螨和流行性出血热的关系。Traub(1954)在南朝鲜三个流行性出血热地区调查后,认为苍白恙螨(Trombicula(L.)pallida)消长曲线与出血热流行高峰相符合,并提出须恙螨(T.(L.)palpalis)和田宫新恙螨(T·(N.)tamiyai)也是值得注意的可疑媒介。为了探讨恙螨与流行出血热等病的关系,对于恙螨季节消长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对五种恙螨的季节消长进行了观察,兹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15.
1.本文初步总结1954—1956年间所作有关我国鸡体恙螨在生物学方面观察的结果。 2.根据我们的调查,前人的记录和所获的资料,共知我国能见于鸡体的恙螨幼虫有2属6种,其中鸡新勋恙螨广泛存在于福建、浙江、安徽、台湾、山东、河南、江西、湖北、四川及上海等省市。扑氏新勋恙螨、美洲新勋恙螨所罗门亚种仅见于福建省,地里恙螨见于云南省,而红恙螨及鸦恙螨则偶见于台湾。我国大陆上除江苏、安徽两省以外,其它地区有上述3螨种的存在为国内之首次报告。 3.鸡新勋恙螨、扑氏新勋恙螨、美洲新勋恙螨所罗门亚种属多宿主的恙螨,两年来在上述地区的多种禽鸟间常见有该3种恙螨幼虫的自然寄生,其中喜鹊、河乌、白鹇、土绶鸡、绿孔雀、灰斑鸠、白腹绵鸡、乌鸦可为鸡新勋恙螨,及土绶鸡可为扑氏新勋恙螨幼虫的自然宿主系首次记录。上述禽鸟中,除土绶鸡体已有恙螨幼虫寄生的报告外,其它鸟类可以作为恙螨幼虫的自然宿主及扑氏新勋恙螨、美洲新勋恙螨所罗门亚种的幼虫在家鸡体的寄生,国内外尚无文献的记载。 4.本文就鸡新勋恙螨的感染因素,感染来源,孳生和流行,危害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加以讨论。 5.以鸡新勋恙螨的季节分布作了初步的观察,测知在华东诸省境内鸡新勋恙螨的发生与消降情况差异不大。其季节分布为3—12月共占10  相似文献   

16.
刘井元  林文  陈辉 《蛛形学报》2011,20(2):115-118
自1989年以来,先后从湖北西部山地6个不同海拔、12个不同类型生境捕获的啮齿、食虫等小型哺乳动物体外采集到一大批革螨、恙螨和吸虱标本,经初步整理,鉴定有革螨l1科32属73种、恙螨有3亚科11属41种和亚种、吸虱3种,其中有中国新纪录1种,籁氏巨刺螨Macronyssus leucippe(Domrow)和湖北新纪录41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笼日法捕鼠,收集鼠体外寄生蜱螨,研究我国东北边境地区鼠体外寄生蜱、革螨和恙螨的种类组成.结果表明,在东北边境6市县9种鼠体采获寄生蜱螨16 565只,计16属39种,其中蜱类3属4种,革螨8属20种,恙螨5属15种.优势种群:全沟硬蜱(75.6%);耶氏历螨(25.5%),厩真历螨(21.1%);波氏新恙螨(35.0%),高丽新恙螨(22.7%).不同鼠体寄生蜱、革螨、恙螨的主要种类组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恙螨一新种——青海恙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9年7月间,广东省卫生防疫站一些同志到青海省工作,采得6只恙螨标本,交由笔者鉴定,认为是一个新种,定名为青海恙螨Trombicula tsinghaiensis。青海省恙螨之发现,本文尚为首次记录。 青海恙螨Trombicula tsinghaiensis,新种(图1—6)  相似文献   

19.
纤恙螨亚属分种团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81,(4):459-464
纤恙螨属(Genus Leptotrombidium Nagayo et al.,1916)是恙螨科(Trombiculidae,Acarina)中的一个庞大、种类繁多而且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属,尤其是纤恙螨亚属(subgenus Leptotrombidium Nagayo et al.,1916),这一亚属的恙螨引起流行病学工作者和医学昆虫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恙虫病的已知许多传播媒介和怀疑媒介,都与纤恙螨属的恙螨有关。当流行性出血热于四十年代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之后,纤恙螨亚属的恙螨又被一些流行病学工作者当做传播流行性出血热的嫌疑媒介。几十年来各国的有关学者先后用直接或间接的方法证实了这个亚属恙螨中的一些种类体内有自然感染某些病原体的现象。由于这类恙螨具有能够将病原体经变态期和经卵传递的特性,而且大部分的纤恙螨亚属恙螨证实均能叮咬人,所以凡是研究立克次氏体或病毒作为病原而引起的流行病时,对于这一类可能作为传播媒介甚至有人认为可以叫做“保菌动物”的恙螨,都比较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些国家由于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构成比、总感染率、总平均多度、总感染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等常规统计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了云南省内三个不同纬度梯度中黄胸鼠和褐家鼠两种家鼠体表恙螨的分布差异和分布规律。捕获两种家鼠共944只,从其体表共采集到6409只恙螨,经分类鉴定隶属于2亚科10属64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纬度地区两种家鼠体表恙螨的物种丰富度高于中、高两个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中两种家鼠体表恙螨的总感染率(P)、总平均多度(MA)和总感染度(MI)均明显高于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P0.001)。低纬度地区的主要螨种是地里纤恙螨、英帕纤恙螨和微红纤恙螨;中纬度地区的主要螨种是褐鼠囊棒恙螨;高纬度地区的主要螨种是林谷棒六恙螨和攸氏无前恙螨。黄胸鼠和褐家鼠两种家鼠体表恙螨的感染状况、优势螨种构成和生态分布等因纬度和海拔梯度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