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对周口店第一、第三及第十三地点的一种化石犬类——变异狼(Canis lupus uariadilis)进行了观察和测量。根据其头骨大小、形态特征以及与中国早期人类共生的情况来看,认为它有可能是从驯化的野生狼导致家畜狗出现的一种祖先类型。  相似文献   

2.
陈磊  张洪海  马建章 《生态学报》2010,30(6):1463-1471
应用Long-PCR和克隆测序法得到蒙古狼(Canis lupus chanco)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现有犬科动物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应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Bayesian分析法对蒙古狼的系统发育地位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蒙古狼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6709bp,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序列碱基的组成存在明显的A-T偏好性。tRNA基因中除tRNA-Ser(AGY)缺少双氢尿嘧啶(DHU)臂以外,其余均能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大多数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和终止密码子与犬科动物有报道相同,COXⅡ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ATA,与其他犬科动物不同。基于12S rRNA+16S rRNA+H链上的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联合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在已报道的狼亚种数据中,西藏狼(Canis lupus laniger)的分化时间最早,其次为阿拉伯狼(Canis lupus arabs),蒙古狼与欧亚狼(Canis lupuslupus)的系统发育地位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正狼(Canis lupus)是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犬属(Canis)食肉类哺乳动物(盛和林等,1999),是世界上分布最广和研究最多的大型食肉动物(Ripple et al.,2014)。目前,我国狼的分布已由过去的全国性分布缩小至东北、西北和内蒙等地区(Zhang,1999)。在斯洛伐克,研究人员通过无线电项圈获取分布在两个国家公园内两群狼的家域利用情况(Findo and Chovancova,2004),加  相似文献   

4.
正狼Canis lupus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无危(LC)物种(IUCN,2017),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在《中国哺乳类红色名录》中为易危(VU)物种(蒋志刚,2015)。中国是野生狼种群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很多国外研究者认为狼仅分布在中国北部(Nowak,2003;Larson et al.,2014;IUCN,2017),或者中国南部历  相似文献   

5.
<正>哺乳动物的尿液挥发性成分被认为是同哺乳动物信息激素一样重要的物质,迄今报道的野生动物尿液挥发性成分研究的有狮(Panthera leo)(Andersen and Vulpius,1999)、山猫(Lynx rufus)(Mattina et al.,1991)、土狼(Canis lupus)(Raymer et al.,1986)、郊狼(Canis latrans)(Schultz,1988)、红狐(Vulpes vulpe)(Jorgensen et al.,1978)以及鼬科物种(Zhang et al.,2005)。Robert和Joseph(1991)利用山猫和土狼尿液气味抑制白尾鹿(Odocoileus leucurus)对日本  相似文献   

6.
中国狼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高中信 《动物学杂志》2006,41(1):134-136
狼(Canis lupus)是公众印象中凶残、狡猾动物的代表,国际上关于狼的研究很多,但中国狼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国内文献和作者自己的研究工作基础上,综述了中国狼的分类、遗传、分布、种群密度、解剖、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中国狼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通报》2006,41(8):6-6
现存的狗大约有400多个品种,它们在外型上与野生的犬科动物有着天壤之别。一个瑞典的研究小组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报道,研究人员将14条狗、6条狼和3条北美山狗的线粒体DNA(mtDNA)序列进行  相似文献   

8.
狗起源之谜     
犬科动物的祖先拥有修长的四肢,便于疾走,它们还具有超凡的嗅觉,一副大嘴更有助于衔住猎物。犬科动物很聪明,狐狸就是其著名的代表,在中外寓言中它常以足智多谋的形象出现,而生活中常见的狗就来自我们祖性。爱狗之人,更是确信无疑狗能明白他们的心意。而对狗的行为的最新研究则为此提供了更加客观的证据,证实狗确实比其他动物更善于领会人类的微妙意图,这一点超过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以及狗的近亲——狼。文比较悲观,他认为“大多数家养动物的起源,也许会永远暧昧不明”。狗的多样性如此明显,达尔文倾向于认为狗的祖先很可能是豺,因为豺的多样性也十分明显。在达尔文所处的时代,没有任何学科可以给出真正坚实  相似文献   

9.
大中型食肉动物肇事事件导致人类与野生动物关系恶化,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湿地、草原分布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畜牧业发达,但近年来狼(Canis lupus)捕杀牲畜的肇事事件时有发生。为了解若尔盖野生狼肇事件的空间分布以及牧民对人-狼冲突管理的看法,本研究于2022年对若尔盖县13个乡镇83个行政村进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1)多数受访者(66.0%)认为在过去5年内,若尔盖县野生狼数量有所增加;(2)狼肇事事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性,最严重的是包座乡。包座乡临近山区,该区域牧场面积广阔、牧民饲养牲畜数量多等原因导致该镇发生狼肇事事件较多;(3)对于狼肇事,绝大多数牧民(85.0%)更希望采取经济补偿或者驱赶措施,只有少数牧民(9.4%)希望采取捕杀的措施;(4)影响牧民对狼肇事管理措施的偏好因子中,受教育程度、年龄、民族以及被杀牲畜数量有显著影响。建议加强狼种群监测管理,采取措施减少狼捕杀牲畜,优化补偿机制,缓解当地牧民与狼之间的矛盾。本研究为当前若尔盖县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其他地区大型食肉动物与当地居民冲突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运用样线法和粪便分析法,对狼(Canis lupus)的生态分布和食物组成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保护区狼的数量至少7只,密度为(4.18±2.88)只/100km2,主要分布于保护区的圣山和庆云山核心区。在圣山主要活动于山脊、道路和沟谷;在庆云山主要活动于山脊。草兔(Lepus capensis)和植物在狼的食物组成中出现率最高,其食物组成在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冬春与夏秋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东北是我国最冷的地区,所产毛皮兽的数量和质量均占全国第一。犬形食肉性的毛皮兽,以貉(Nyctereutesprocyonoids ussuriensis)和狐(Vulpus vulpus)为最重要。貉皮以黑龙江所产毛绒最佳,吉林次之,数量此黑龙江多。狐皮各地均产,品质亦佳。狼(Canis lupus chanco)产平原或森林中,皮质较次,数量亦不太多。长白山有豺(Cuonalpinus),不易见到。熊有棕熊(Ursus arctos lasiotus)黑熊(Se-  相似文献   

12.
幼狼血液生理生化及激素参考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磊  张洪海 《动物学杂志》2008,43(4):127-130
为了了解狼(Canis lupus)幼体的血液生理生化和某些激素正常值及其特点,为相关生物学研究、人工饲养和健康检测提供参考资料,本文采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和全自动第三代发光免疫仪对8只4月龄幼狼的40项血液生理生化及8项血清激素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雌雄幼狼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雄性幼狼的大多数血液理化指标均比雌性幼狼偏高;雌雄幼狼的血清激素水平存在一定的性别专属.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狼食性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2004年7月到2005年6月在达赉湖自然保护区收集狼(Canis lupus)的粪便,采用粪便分析法研究食性的季节性变化。由于野生有蹄类动物严重匮乏,家畜已成为该地区狼的主要食物:草青期的频率为74.7%,相对生物量达到94.4%;草枯期的频率为67.6%,相对生物量达到91.8%。该地区的家畜主要有绵羊、山羊、牛和马,狼食性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与家畜的放牧方式有关。兔类和小型啮齿类动物是狼次要选择的食物。该地区鸟类资源丰富,是狼较稳定的食物(草青期6.2%,草枯期7.8%)。为降低该地区狼对家畜的捕食,建议管理部门合理控制狼的数量,引入牧羊犬及加强对牛、马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自1966年由美国Carmichael等首次报道从流产的Beagle狗中分离出犬种布鲁氏菌(B.Canis菌)以来,日本、德国、墨西哥、秘鲁和阿根廷等国都相继发现,国外对犬种布氏菌进行了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5.
狼(Canis lupus)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大型食肉动物之一,曾广布于中国大陆,但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类迫害,分布范围锐减。2011—2020年在四川贡嘎山195个1 km×1 km网格(286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结果仅在46个网格、56个位点拍摄到狼,累计278次独立探测,网格与位点的占有率分别为23.6%和19.6%。狼分布海拔为3 097~4 563 m,3 000 m以下区域未拍摄到狼。狼偏好单独活动,群体大小仅为(1.2±0.5)头,不同生境和季节的群体大小没有差异(t=-1.119, P=0.266; t=-0.251, P=0.801)。活动节律显示狼是日夜兼行性动物,旱季(11月至翌年4月)活动高峰在03:00—07:00及15:00—17:00,雨季(5—10月)活动高峰在03:00—07:00及13:00—15:00。狼与6种野生有蹄类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均较高,旱季与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的重叠度最高(Δ4=0.908),雨季与水鹿(Rusa unicolor)的重叠度最高(Δ4=0.895)。本研究初步探明狼在贡嘎山的分...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至2007年1月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跟踪调查搜集到狼(Canis lupus)捕食家畜的数据,共计95起捕食事件,425(头只)家畜遭到捕食,折合人民币186 575.00元.这些数据包括:捕食事件发生的时间,被捕食家畜的数量、类型、年龄,狼痕迹照片和捕食点的GPS数据.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对捕食点的空间属性进行了量化,用多个生态因子对其进行了描述;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了多因子中的主要成分.结果表明,在达赉湖狼主要捕食顺序是:羊(绵羊和山羊)、牛、马,骆驼和驴很少捕食,对羊存在偏好,被捕食个体年龄没有偏好.捕食的数目存在偏差,存在明显的机会性,捕食事件多发生在9月至次年2月的冰冻期.影响捕食地的生态变量重要性排序为:人为干扰距离、生境类型、猎物种类、卧息地距离、隐蔽度、水源距离、捕食季节、捕食数量、围栏距离9个生态指标.对这些生态因子的分析表明:前三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1.544%,可以较好地反映捕食地的生境特征,影响狼捕食家畜的前三位主要因子是隐蔽度、人为干扰距离和水源距离,而与猎物种类相关不大.评价影响狼对家畜捕食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剧增使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减少,过度放牧使得草场退化,是导致狼捕食家畜的重要原因;野外有蹄类的匮乏是导致狼捕食家畜的主要原因.建议改变目前的放牧方式,加强对家畜的看护,重新引入当地的一些原生物种,补充狼的自然食物,以缓解狼对家畜的捕食.  相似文献   

17.
2012年巫山蓝家寨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马(Equus caballus)、黄牛(Bos taurus)、山羊(Capra hircus)、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狗(Canis familiaris)、猪(Sus domestica)6种家畜的骨骼。这是三峡地区唯一一个在先秦时期六畜兼备的古文化遗址。遗址中的马、牛,是三峡地区同类家畜中时代最早的发现资料。三峡地区早期历史时期,人类肉食资源以野生动物为主,家畜动物骨骼发现材料较少。蓝家寨遗址出现种类较多的家畜动物种类,为全面分析和认识三峡地区经济形态发展过程、古居民行为模式和区域文化等,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中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家畜马和黄牛,与该时期各种区域文化在三峡地区的碰撞、交流、融合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2005年12月8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美国科学家公布了一只12岁的拳师犬的完全基因组图谱。通过对这一图谱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一些特定基因的演化过程,可以用于寻找一些人类疾病的致病基因,促进对人、狗共患遗传疾病的研究,为人类遗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狗基因组计划完成所有狗的祖先都是狼。在过去1.5万年里,人类根据自己的意志和狗自身的特点对狗进行了一系列的选育。现在,世界上有4亿只狗,大约350个品种。研究人员在分析了100多种不同  相似文献   

19.
魔蜂科(Ephialtitidae)被认为是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Insecta,Hymenoptera,Apocrita)无腹柄的原始类群,无可置疑地属于寄生蜂类,寄主是早期的粉蠹类(Lyctidae)和树蜂类(Siricidae)的幼虫。据苏联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膜翅目学者(1975)研究认为,细腰亚目的其他类群皆是魔蜂类进化形成的,广腰亚目的卡拉达蜂科(Symphata,Karatavitidae)是魔蜂科的祖先。因此,搞清楚这个科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封面说明     
张金国 《生物学通报》2013,(2):M0002-M0002
黑背狐狼(Canis mesomelas,英文名:Theblack~backediacka)生活在非洲,主要分布于在赤道以南南部非洲国家和肯尼亚以东周边国家。本照片摄于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因黑背狐狼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食物多样丰富、加之分布范围广,野外种群稳定,被IUCN列为无危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