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花一节的教学中,花柄、花梗、花轴、花序轴、花葶、花序梗是几个极易混淆的名词。这些名词在单生花和簇生花中,有时含意不相同。花柄又称花梗,是指单生花的柄或簇生花的每朵花着生的小枝(如图a、c、e)。花轴对单  相似文献   

2.
花序的概念和特点,是初中一年级生物课“花的种类”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花序的概念和特点,笔者设计制作出“可变换花序模型”,现介绍如下:该模型用颜色鲜艳的红布做成若干朵“花”,固定在短细塑料棒末端,塑料棒代表“花柄”。另用泡沫塑料整理成若干条粗细不一的园柱体,在其上粘上一层胶纸,园柱体代表“花轴”,在“花轴”上钻出一些小孔。上课时,按如下方法操作,便可表示6种花序。1)将带有细铁丝的塑料棒插在“花轴”上,则成为总状花序模型。2)将每朵花的“花柄”全部插入“花轴”内,则成…  相似文献   

3.
王永健  方兴  钟章成 《生态学报》2010,30(17):4628-4635
通过对毛竹林(Bamboo forest,BF)与林缘旷地(Open area of forest edge,OAFE)两类生境蝴蝶花自然种群花部与果实(种子)特征及降雨干扰影响的研究,探讨不同生境中蝴蝶花花部特征适应性及有性各组分的差异。结果表明:(1)竹林生境相对于林缘旷地生境,蝴蝶花单花花冠的长、宽较大,子房、花部(除花柄)及单花总生物量较小,比花柄长较大;两类生境蝴蝶花花柄生物量与子房生物量呈正相关(P0.05),协方差分析表明,两类生境该直线回归的总体斜率间(F=18.420,P0.001)及总体截距间(F=3791.7,P0.001)均具有显著差异,竹林生境花柄生物量随子房生物量增大而增大的程度更强。竹林生境的蝴蝶花侧花花冠长与宽最高,竹林生境顶花次之,林缘旷地顶花与林缘旷地侧花最低;花部(除花柄)与全花重都表现为林缘旷地侧花最高,林缘旷地顶花次之,竹林侧花与竹林顶花最低。比花柄长随竹林侧花与竹林顶花-林缘旷地侧花-林缘旷地顶花依次降低;竹林顶花的花柄比率最高,竹林侧花与林缘旷地侧花最低。(2)林缘旷地生境中蝴蝶花的每花序花数、花序结果百分率、单花结果百分率、每结果花序果实数、每结果花序果实重与种子重及花期内每花序掉落花数都高于竹林生境。(3)林缘旷地生境大雨干扰的4个时段花朵掉落数显著高于竹林环境(P0.01)。不同生境花部形态结构特征表明其自身的生境适应性,林缘旷地生境蝴蝶花为抵御干扰及为获得有性繁殖成功,有性组分的投入更高。  相似文献   

4.
两性花植物同步大量开花增加了个体花展示大小,能吸引更多的传粉者,使植株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程度的同株异花授粉,进而对被子植物的性资源分配、花部性状以及雌雄异株的进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姜科红姜花(Hedychium coccineum)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授粉和操控试验、传粉动物的观察、自然结果率和自然居群的大小和密度的调查,探讨红姜花同步大量开花的适应意义.结果表明:(1)红姜花的穗状花序由57.33±1.68(n=30)个蝎尾状聚伞小花序组成,每个小花序具3.8±0.15(n=30)朵花,同花序上所有的小花序同步开花,不同小花序内的花按轮次同步开放,使花序在整个开花期间保持有数十朵花同时开放,花序水平上的花展示极为显著;(2)红姜花为自交亲和植物,但不存在自动自花授粉,自然居群存在严重的传粉者限制,其结实也存在着资源限制;(3)多型蓝凤蝶(Papilio memnon)、小矩翅粉蝶(Dercas lycorias)和黑角尖翅粉蝶云南亚种(Appias indra aristoxemus)是红姜花的有效传粉者,3种蝴蝶对红姜花不同大小花序的访问频率都显著不同,随着花序花展示大小的增加其访问频率也显著增加;(4)红姜花同一个体小花序内不同轮次花之间的胚珠数随轮次显著减少,而花粉数前3轮随轮次显著增加.胚珠数的递减及结实存在着资源限制,说明红姜花一个花序开大量的花并不是为了增加结实,而花粉数前3轮的递增,有利于花粉的分散输出,提高个体的雄性适合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形态学标记的方法,对来源于内蒙古7个不同生态区的49份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 L.)野生材料进行了花性状变异分析。对花萼长、花萼直径等12个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扁蓿豆材料间花性状的变异系数幅度最大的为花序长,其变异系数高达79.12%,变异幅度最小的为花萼直径, 其变异系数为3.82%;主成分分析表明,花性状中前7个主成分反应了总信息量的85.465%, 花序长、花序轴长、花冠长度、花序结荚数、花序种子数、花色和小花柄长等7个性状是造成扁蓿豆花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花性状间多数呈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例如:花序结荚数与花序种子数差异极显著,为0.811,呈显著正相关,而花序轴长和小花柄长差异极显著,呈显著负相关,为-0.340;聚类分析将49份材料分为6类, 花性状变异性相同或地理来源相同与相近的材料大部分聚在一起。说明:扁蓿豆材料间的花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用有机玻璃制成一个一面活动的11×7×5厘米长方形盒子,在活动的面上钻直径0.5厘米的小孔。截取直径0.5厘米,长4厘米的硬质空心管(竹管、铁管、玻璃管等)一段,在一端先套上一个小气球并用线扎紧开口。把一个事先做好的椭圆形小木块或其它东西(示细胞核)放入透明的大气球或避孕套内,并向其内注入清水约占容积的2/3。把小气球套进大气球内扎紧大  相似文献   

7.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桦木科(Betulaceae)铁木属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结果显示, 铁木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 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1对次级苞片和2个花原基, 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或3个心皮原基, 形成二心皮或三心皮雌蕊, 雌蕊基部有1层环状花被原基。雄花序为柔荑状, 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 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3个花原基分区, 位于中央的花原基分区, 分化形成5-6枚雄蕊原基, 两侧的花原基分区, 分别分化形成3-4枚雄蕊原基, 雄蕊原基分化形成四药囊雄蕊。雄蕊原基纵裂, 但花丝纵裂没有达到基部。  相似文献   

8.
本刊1955年第6期登载了蔡以欣同志的大白菜和甘蓝的花序嫁接试验。作者於1953年春在宜兴農校二年级下学期也曾进行花序嫁接的试验,惟选用之材料及结果则不同。十字花科植物的花轴其构造和一般双子叶草本植物的茎相同,因此嫁接是完全可能的。本试验以瓢儿白作接穗,小油菜作砧木分三种方式嫁接:一种是接穗瓢儿白的花轴不带抱茎叶,嫁接後将砧木小油菜的基部的花芽随时摘去使砧木所制造的养料集中的输送给接穗;一种是接穗瓢儿白之花轴不带抱茎叶,但嫁接後並不摘除砧木之花芽;另一种是接穗瓢儿白之花轴  相似文献   

9.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形态观察对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Hemsl.)Hutch.)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的形态变化进行观测,研究花芽外部形态与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香港四照花的花芽分化开始于7月上旬,到9月底完成,形态分化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蕊雄蕊形成期。与之对应的外部形态变化为:混合芽闭合,混合芽基部膨大,新叶展开露出圆形花序,花柄初现,花序膨大,花序表面小花突起,花柄伸长至4~6 mm,花序表面小花轮廓明显。香港四照花花芽外部形态能直观地反映出内部结构变化,可根据花芽外部形态特征推测花芽分化状况。研究结果可为香港四照花花期调控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新  安宇梦  史长莉  米兆荣  张婵 《广西植物》2021,41(8):1324-1332
两性花植物花序内不同位置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一般存在差异,通常认为资源竞争、结构效应和交配环境是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研究雄性和雌性繁殖资源在花序内不同位置间的最优分配问题,该文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典型高山植物毛翠雀花为材料,通过比较花序内不同位置的花部特征和种子性状,对其花序内的性分配模式和雌性繁殖成功进行研究,并通过观察传粉者运动特点以及人工去花和补授花粉实验,探讨花序内资源竞争和交配环境对繁殖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位置间的雄蕊数、雄蕊鲜重/雌蕊鲜重、花粉数及花粉胚珠比从花序基部到上部显著增加,而雌蕊鲜重和胚珠数逐渐减少,表现出上部花偏雄的性分配;上部花的结籽率显著低于基部花和中部花,不同位置间的发育种子数/果实和发育种子重/果实随着花位置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说明基部花具有更佳的雌性繁殖成效。(2)去花处理后,剩余果实的单个种子重/果实显著增加,但发育种子数/果实没有显著增加;而给上部花人工补授异花花粉后,位置间结籽率的差异消失,说明传粉限制而非资源竞争导致了花序内位置依赖的种子生产模式。(3)毛翠雀花雄性先熟的开花特征,以及传粉者苏氏熊蜂从花序基部到上部的定向访花行为,导致了花序内交配环境的变化。综上结果表明,毛翠雀花花序内的性分配和繁殖成功差异是对交配环境适应的结果,对其在高山环境中实现雌雄适合度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扫描电镜下首次观察了桦木科鹅耳枥属千金榆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千金榆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2个花原基和2个次级苞片;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心皮原基,形成1个二心皮雌蕊;次级苞片远轴面发育快于近轴面,呈不均等的联合状;雌蕊基部有1层环状花被原基。雄花序为柔荑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3个花原基分区,并分化形成3朵小花,小花无花被,位于两侧的小花分别有2枚雄蕊,位于中央的小花有4枚雄蕊,雄蕊共8枚,稀为10枚,该3朵小花为二歧聚伞状排列,其花基数应为2基数。  相似文献   

12.
罗金裕   《广西植物》1989,9(3):197-198
<正> 缠绕木质藤本,枝条有纵条纹。枝条、叶柄、叶脉、花序轴、花萼外面、果序轴及果实均密被硬毛,长短混生,有时长毛脱落。叶纸质,三角状卵形,长3—12.6厘米,宽2.7-12厘米,先端通常具芒状短尖头,基部微心形至近截形,边全缘,有睫毛,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通常有粗壮的掌状脉7,网脉两面明显;叶柄粗厚,长1.5—8厘米,微盾状着生。花序总状或圆锥状,由小聚伞花序组成,生于叶腋或老茎上;雄花:萼片4,分  相似文献   

13.
莫新礼  钟业聪   《广西植物》1987,(4):287-291
<正> 小乔木。树高4—8米,嫩枝被灰黄色至黄褐色疏长毛。芽微小,倒卵形,密被灰黄色长柔毛。叶革质,狭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7)10—14厘米,宽(2)3—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尖尾长1—2.5厘米,基部阔楔形,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上有疏长毛,叶片干后两面密布小瘤凸,叶缘1/2—2/3以上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叶柄长1—1.5厘米,被疏长毛。花单生枝顶,花柄极短至近无柄,开花时直经3—4(5)厘米,苞片和萼片不分化,8—10枚,外面密被银灰色至灰黄色绢毛,里面无毛,质脆易碎;花辦淡黄白色,倒卵形至阔倒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果的综合利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橡胶树即三叶橡胶(Hevea brasiliensis(HBK.)Muell.Arg.)为大戟科植物。常绿乔木,有乳状汁液。三出复叶,小叶长椭圆形,长10—25厘米,宽4—10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略狭;小叶柄长1—1.5厘米,基部有明显的腺体三个,稀为2或4个。花单性,雌雄同株,由多个聚散花序组成圆锥花序腋生,长11—16厘米,被灰白色短柔毛。朔果球形,  相似文献   

15.
植物花展示对传粉昆虫吸引和植物繁殖成功至关重要。理论研究指出,花展示的组成部分(如花的大小和数量)之间由于资源的限制而存在权衡关系,从而制约花展示的进化,但相关实验研究并不经常能检测到花的大小-数量之间的权衡关系。本文以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的川西风毛菊(Saussurea dzeurensis)为对象,研究不同海拔种群间花展示(花序水平和花水平)的变异,检验花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结果表明:每株的头状花序数、单个头状花序重、单花的数量/头状花序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花展示大小(包括花序水平和花水平)依赖于个体的资源状况;高海拔种群个体更小,平均花序数更少,但单个头状花序的重量、单花的数量及重量/头状花序与低海拔种群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在花序水平上头状花序的大小和数量间并没有权衡关系,但在花序内的花水平上,高海拔种群花的大小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权衡关系,而在低海拔种群并没有权衡关系;当控制川西风毛菊个体大小的影响后,花序水平大小-数量及花大小-数量间的相关均没有发生改变,说明资源获取能力的差异,即个体大小的差别并没有影响川西风毛菊花序水平或花水平大小-数量间的权衡关系;植物花大小-数量的权衡关系可能较为复杂,今后的研究需要同时考虑多个组织水平,如种群、个体、花序水平的花大小与数量的关系,有助于全面揭示植物花的资源分配的模式及花展示大小的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用已长出地面的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 L.)花序为试验材料。将花序分切成不同的部分,分别接种在附加不同量的NAA及BA的MS琼脂培养基上。在无激素的培养基上,除花序轴切段能形成极小的鳞茎原基以外,其余各种外相体都不能分化形成鳞茎原基。培养基中只加NAA或BA也不易分化生成小鳞茎。培养基中同时加人NAA及BA时,如NAA的用量较BA高得较多时,虽能很快形成愈伤组织,但也不易分化生成小鳞茎。如NAA的量小于BA,则花序不同部分的外植体都可形成大小不等的小鳞茎;但花被、子房较花序轴切片及花柄需要较高的激素用量。  相似文献   

17.
在肾小体结构及原尿形成的教学中,由于没有直观教具,教学遇到一些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作了肾小体模型。原料是利用长颈漏斗、气门芯和医用注射器,制作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甚佳。将气门芯一端套上一个去针的针头帽,做为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端,另一端即为出球小动脉端。在中间段上每隔半厘米左右用锥子扎一孔,并绕成团,使之成为肾小体的肾小球部分。  相似文献   

18.
论花距对花序松散的倒距兰(Anacamptis laxiflora)雌花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对多花物种而言,花序结构是塑造植物吸引力的首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揭示花序性状对植物雌花繁殖成功率的影响,以及倒距兰(Anacamptis laxiflora,一种采用欺骗性授粉策略的陆生物种)花序上的授粉规律。我们还探究了花序性状与雌花繁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因为周围植被的高度和/或种群密度的影响而改变。我们在一个天然的倒距兰种群中划定了实验区块,对每个区块内的植株个体进行计数,并将各区块按低密度和高密度进行分类;随后,在部分区块内,我们人工清除了植株周围的杂草,从而产生了同等数量的高草丛区块和低草丛区块。我们统计了这些区块中的花序性状和雌花繁殖成功率(即果实数量及其在花序上的位置),使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s)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了选择梯度。我们发现所研究的所有花序性状均对雌花繁殖成功率造成了影响。特别是GLMMs的结果表明,“平均花距”是对繁殖成功规律的最佳预测因子。我们所研究的花序性状受到显著的正向选择作用,但是这些选择趋势与周围植被的高度和种群密度都紧密相关,表明当地环境背景对选择规律的形成有显著影响。雌花繁殖成功率与花朵在花序上的位置无关,这说明传粉者在花序上随机选择花朵,未见其对花序特定部位的偏好。本项研究突显出花序性状对于多花、具有欺骗性的兰花雌花繁殖成功的重要性,并证实了环境背景在调节传粉者介导的选择规律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旭剑  孙杉  操国兴 《广西植物》2017,37(3):335-341
两性花植物花序内的性分配常存在差异,资源竞争、结构效应、交配环境(雌雄异熟、传粉者定向访花行为等)或授粉不均匀等几种假说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为验证上述假说,该研究以云南草寇两种表型(雄先熟型和雌先熟型)为材料,分析了其花序内不同部位(基部、中部和顶部)的每花花粉数、胚珠数、花粉/胚珠比、结实率和结籽率,花序内传粉者的定向访花行为,以及人工辅助授粉和去花处理对结实率和结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表型花序内每花花粉数不随部位而变化,每花胚珠数、结实率和结籽率由基部到顶部依次降低,每花花粉/胚珠比由基部到顶部依次增加,表明顶部花存在偏雄的性分配。人工辅助授粉后,结实率、结籽率仍由基部到顶部依次降低,表明授粉不均匀假说不能解释云南草寇花序内不同部位结实率、结籽率的差异。去除基部和中部花后,顶部花人工辅助授粉条件下的结实率、结籽率与基部花人工辅助授粉条件下的结实率、结籽率无差异,表明云南草寇花序内不同部位结实率、结籽率的差异主要由资源竞争引起。雌先熟表型每花花粉数、花粉/胚珠比高于雄先熟表型,表明两种表型存在性分配差异。传粉者主要先访问云南草寇基部的花,然后向顶部移动。云南草寇花序内顶部偏雄的性分配可能是由资源竞争和传粉者定向访花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榛属(桦木科)花序及花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桦木科榛属榛、毛榛和滇榛的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榛属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2个花原基;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心皮原基,形成二心皮雌蕊;雌蕊基部有2层花被原基,内层花被原基环状,外层花被发生于花原基近轴面和远轴面,近轴面和远轴面的花被不均等分化,外层花被发生早于内层花被。雄花序为柔荑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2枚次级苞片和4。6个雄蕊原基,形成4—6枚雄蕊,每个雄蕊具4个药囊,在雄蕊原基分化形成4药囊雄蕊过程中.出现雄蕊原基纵裂。并且花丝纵裂至基部。为进一步全面探讨桦木科属间系统演化关系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