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文献,对诃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质量控制和炮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诃子内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多样,其中含鞣质、酚酸、三萜类成分居多。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表明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系统阐述了诃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质量标准、炮制研究以及其自身安全性,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和进一步对诃子的深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述中药蛇床子的炮制概况、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蛇床子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合理应用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借助爱如生古籍库、中国知网、Scifinder等中外文数据库,查阅中药蛇床子的炮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相关文献资料,梳理归纳,并形成综述。结果:古代文献记载的蛇床子炮制方法较多,但现行药品标准多以净制为主;现代研究工艺的研究集中在蛇床子素炮制前后的含量变化;其所含的香豆素类、色原酮类、挥发油类等成分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炎、抗骨质疏松、治疗神经性疾病等方面,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结论:据记载蛇床子生品有小毒,多外用,但临床也有内服治疗骨质疏松等病症的报道,故不同炮制品的临床应用有待研究;炮制前后的香豆素类成分变化明显,有可能是蛇床子增效减毒的内在机理之一;本综述可为中药蛇床子后续的炮制作用机理、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灯盏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药用植物灯盏花的特征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栽培技术,以及灯盏花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植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锁阳是一种传统名贵的补益类中药,广泛分布于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具有补肾阳、益精血等功效。本文总结了从锁阳中分离的102种化学成分。基于锁阳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锁阳的化学成分与亲缘关系、传统功效、传统药性、临床疗效和化学可测成分方面,对锁阳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筛选锁阳质量标志物,为锁阳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唐古特白刺果实化学成分和功效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古特白刺是中国特有的白刺属植物,民间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感冒等症。本文综述了唐古特白刺果实化学成分和功效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白刺果实化学成分的分析测定赵长琦,李华,张小燕,梁萍,刘丽娜(西北大学生物系,分析测试研究中心710069)白刺(Nitrariatangutorum),又名酸胖,为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其果实常入药。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部干旱少雨的沙漠地区。因其植物本身...  相似文献   

7.
综述山绿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山绿茶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等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山绿茶富含黄酮类、三萜及其皂苷类、咖啡酰奎宁酸类、半萜苷(酯)类等化学成分,这些化合物可能与上述的药理作用密切相关。为进一步利用山绿茶药材资源,应对其具体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乌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乌药为常用传统理气止痛药,本文概述了乌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乌药的化学特征及其特征性成分,以便为乌药的质量标准评价主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桑黄孔菌属的分类地位进行梳理和明确,并就桑黄孔菌属内物种的化学成分种类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桑黄、化学成分、活性、药理作用”等为关键词,检索1960—2020年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和中国万方等数据库中桑黄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桑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检索筛选中文文献240篇,外文文献102篇,发现桑黄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丰富,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和降尿酸作用等。通过对中药桑黄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归类整理,为深入研究桑黄及其配伍应用、开拓药用范围并明确药效机制等研究打开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相同年龄段的白刺花、岷谷木蓝和小雀花幼苗根系结瘤、生物量积累、生物量百分比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人为控制土壤水分(田间持水量(WHC)的80%、60%、40%和20% 4个水平)研究了干旱对2月龄的白刺花与小雀花幼苗结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河谷低海拔地段(1600~1950 m)幼苗的结瘤能力都很低,白刺花、岷谷木蓝和小雀花的平均结瘤数分别为每株(0.1±0.1)、(0.9±0.5)和(5.7±1.9)个,未结瘤的个体分别占651%、123%和176%;总体上随着海拔的升高,3种幼苗的根瘤数均呈增加趋势,且与细根百分比及根长正相关.2)土壤水分低于60% WHC时,白刺花与小雀花的根瘤数及生物量均明显减小;在20% WHC条件下,白刺花根瘤数为0,小雀花根瘤数为每株(9.8±3.6)个.综合分析发现,干旱河谷地区豆科灌木的结瘤固氮能力很低,土壤水分在40% WHC以上时其生物固氮才能有效发挥,与白刺花相比,小雀花结瘤能力较高,干旱忍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对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耳草属植物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蒽醌类、三萜类、生物碱等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具有抗肿瘤、调节免疫、肝保护、抑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血藤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综述了大血藤的研究进展。迄今已从大血藤中分到了多种化学成分,主要为酚酸、木脂素、三萜、挥发油等化合物,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抗氧化、抗肿瘤、耐缺氧、防辐射等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大血藤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枇杷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综述了枇杷叶的研究进展。枇杷叶含有三萜酸、挥发油、倍半萜、黄酮、糖苷类等成分,具有抗炎止咳、减肥降血糖、抗癌、抗氧化、保肝等作用。枇杷叶化学成分多样,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因其菌肉乳白色而得名,2015年被鉴定为灵芝属新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对白肉灵芝进行了研究,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目前已经从白肉灵芝中发现了95个化合物,主要包含三萜、混元萜、多糖等,并显示其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文中整理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白肉灵芝栽培技术、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基因组信息等4个方面的研究,旨在为白肉灵芝资源及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黄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对近十年黄柏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侧柏叶和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作为药用植物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化学成分主要由挥发油、黄酮类和鞣质等组成。研究发现,侧柏叶具有止血、抗炎、抑菌、抗肿瘤、防脱发及生发等药理作用,侧柏种子具有镇静安神、促智、延长线虫寿命等药理活性。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侧柏叶与种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侧柏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了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7.
牛蒡是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补肾壮阳等作用的药食两用滋补佳品,近年来对其种子、根、叶等不同部位所含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已有部分研究,其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木脂素类、黄酮类、挥发油类、脂肪酸类、生物碱类、酚羟基化合物等,其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蛋白质、低聚糖、牛蒡酸、醛类、多炔类及挥发油等,其叶子的主要学学成分有挥发油、鞣质、粘液质、咖啡酸、绿原酸、异绿原酸等.目前对牛蒡的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够深入,其物效机制尚不明确,限制了牛蒡的综合开发利用.因此运用现代分离分析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阐明其药理作用机制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皂角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皂角刺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可用于消炎、镇痛、癌症等的治疗。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黄酮、酚酸、三萜等结构类型。对皂角刺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木犀榄(Olea europaea Linn.)俗称油橄榄,为传统油料作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裂环烯醚萜、倍半萜、三萜、黄铜、苯丙素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血糖、降血压、抗氧化、抗铅中毒、抗病毒、抗癌、抑菌等药理作用。本文对木犀榄种植物木犀榄(油橄榄)与非洲木樨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近十年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给出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式,旨在为木犀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华抱茎蓼又名鸡血七、血三七等,为蓼科蓼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经、行气止痛及止血生肌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中华抱茎蓼主要含黄酮、酚酸及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具抗炎镇痛、抗菌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了中华抱茎蓼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该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