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郁症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常并发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不仅严重影响PCOS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进一步加重内分泌代谢的紊乱,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治疗疾病的难度。目前临床上对PCOS并发抑郁症主要采用分开诊治的方案,并未根据两者之间内在的联系找到针对性的治疗药物。近年的研究表明,PCOS患者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失衡,而失衡的肠道菌群可通过“肠-脑轴”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因此肠道菌群与PCOS并发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肠道菌群与PCOS并发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治疗PCOS并发抑郁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作为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不仅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而且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治疗通常将二者分开,采用降糖与抗抑郁联合的方法,却忽视了抑郁症作为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两者必定存在内在联系。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失衡,而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肠道菌群可能在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论述三者的关系,认为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关键因素,提出肠道菌群可能是干预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的新靶点,以期为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微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种途径影响宿主的代谢与生理功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改善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归纳总结了近年来肠道菌群影响2型糖尿病的主要途径,为阐明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以及基于肠道菌群靶点的药物研制和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8-羟基脱氧鸟苷(8-OHdG)表达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通过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认知功能损害分为2组,并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检查入组人群血浆脂联素、8-OHdG水平,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脂联素、8-OHdG水平高于健康人群(p0.05);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脂联素、8-OHdG水平高于糖尿病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数字广度测验得分低于健康人群,连线测验完成时间高于人群(p0.05);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MSE评分、MoCA评分、数字广度测验得分低于糖尿病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者,连线测验完成时间高于糖尿病患者无认知功能障碍者(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MoCA评分与年龄、BMI、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HBA1c、血浆脂联素水平、血浆8-OHdG水平呈负相关,与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p0.05)。结果说明2型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浆脂联素、8-OHdG水平升高,且与患者认知功能呈负相关;临床中可通过检测血浆脂联素、8-OHdG水平,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进行初步评估,以指导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及Ⅱ型精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101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非冠心病患者、86例冠脉造影阳性患者和15例冠脉造影阴性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患者中,54例并发冠心病者和13例未并发冠心病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冠心病和冠脉造影阳性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3.9985±0.2147mg/L和3.9192±0.2182mg/L,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并发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为3.9582±0.1868mg/L,均较相应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可能作为冠心病辅助诊断和病变严重程度的新指标,同时,它也可能成为糖尿病是否并发冠心病的新预测指标,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慕春龙  朱伟云 《微生物学报》2013,53(10):1018-1024
摘要:肠道内环境是宿主和肠道微生物菌群互作的结果,肠道菌群一方面通过抗原物质调节肠道组织的免疫稳定,另一方面,肠道菌群参与糖、脂、蛋白质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够调控细菌营养代谢、群体结构和肠道组织的营养吸收等。microRNA是宿主细胞内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因子,肠道微生物菌群不仅调控宿主mRNA的转录,同时也影响某些基因的转录后修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与宿主肠道组织互作,调节肠上皮组织内某些参与炎症应答和屏障功能的microRNA 的表达。本文介绍了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基本内容,对microRNA在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和肠道健康中的调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王爽  魏云巍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9):3065-3070
结直肠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多数患者伴有肠道菌群的改变。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microRNA调节宿主基因的表达,而宿主的microRNA同样调节菌群的生长和基因表达。因此,本文概述了肠道菌群与宿主microRNA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以及这种交互作用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治疗阶段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已经成为困扰国民的健康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也引起人们的关注,2型糖尿病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与宿主进行“分子对话”,调节机体的糖脂代谢等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本综述将近年来发表于国内外期刊的与抗糖药物“肠道机制”相关的论文进行归纳、分析与总结,旨在为研究抗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也为完善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药物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机制,而这两者均与胰岛、骨骼肌、肝脏等组织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线粒体DNA突变、衰老、氧化应激、生物合成下降、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3,Sirt3)基因下调、自噬异常、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 UCP2)过表达等与2型糖尿病发病相关。中药通过调节线粒体而缓解2型糖尿病病程,且具有副作用低、疗效稳定等特点。本文对线粒体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以及中药调节线粒体而缓解2型糖尿病的作用进行综述,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肠道菌群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其组成和代谢紊乱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胰岛素抵抗,肥胖和2型糖尿病。黄连素因具有减重、降糖、调脂等作用被广泛用于肥胖、2型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研究表明,黄连素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代谢,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和代谢。本文综述了黄连素通过肠道菌群-炎症轴在干预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寻找新的策略,并为今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肌少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质量、力量和功能丧失的衰老性综合征。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在肌少症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肠道菌群失调会导致骨骼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上调、胰岛素抵抗、线粒体功能障碍及加速肌细胞凋亡进而加快肌肉衰老。研究表明,运动能作为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的非药物干预手段,会影响肠道微生物区系多样性(例如提高颤螺菌属和环状螺旋菌属的表达以及增加肠道菌群α、β多样性的相对丰度等),改善肠道菌群稳态。新近研究表明,运动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维持肌肉蛋白质合成代谢、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途径在肌少症的防治中发挥有益效应。该文详细阐述了肠道菌群对肌少症中的诊疗作用及其机制,并围绕不同运动形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以肠道菌群为靶点进行运动干预防治肌少症的生物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肌少症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生菌制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益生菌制剂。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和糖代谢指标水平变化,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疲乏无力、失眠口渴、多饮多尿临床症状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拟杆菌属及肠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均下降(均P0.05),且研究组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乳杆菌属、柔嫩梭菌属及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均升高(均P0.05),且研究组这三个菌属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疗效等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能够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糖代谢,增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调节肠道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还可增强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严重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研究发现其与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密切相关。随着目前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有了更深入了解,许多功能强大的有益菌如阿克曼氏菌、柔嫩梭菌被发现,并发现由多种厌氧菌产生的不同短链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益影响。补充有益菌和摄入益生菌制剂等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对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但由于肠道微生物的复杂性和益生菌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评估益生菌的最佳剂量反应效应,并应用多组学方法提高基于微生物干预的个性化治疗,缓解和治疗2型糖尿病等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4.
凡栋  吴立玲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F0003-F0003
脂联素是由脂肪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脂肪因子之一,因其可以调节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而受到高度关注。血清脂联素以三聚体、六聚体和高分子量形式存在,球状脂联素作为脂联素的蛋白水解产物和脂联素的主要活性片段也存在于人血循环中。但是,不同形式的脂联素的生物学功能还存在争议。重组球状脂联素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骨骼肌和培养的肌细胞脂肪酸氧化。但人们注意到高分子量脂联素与总脂联素的比值而不是脂联素的绝对量决定了人和啮齿类动物对胰岛素的敏感性。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血中高分子量脂联素选择性降低。最近Yoshiyuki等发现,球状脂联素可以激活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诱导促炎症因子和粘附分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脂联素是脂肪组织分泌一种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密切相关,在2型糖尿病和肥胖人群中,脂联素的血浆浓度下降。脂联素信号通路通过激活AMPK和PPAR-α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联系。研究表明,上调脂联素信号通路的活性可以有效缓解胰岛素抵抗。因此,脂联素信号转导通路机制是以胰岛素抵抗为病理生理基础的2型糖尿病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介绍脂联素的生物学特征、脂联素的信号通路机制、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的现有研究成果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几年的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发病不仅和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等有关,还和机体的内环境与外环境有关。肠道菌群作为环境因素中的重要因子参与机体代谢,并且肠道菌群的紊乱也成为导致1型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就肠道菌群的改变及调节与1型和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Cui XB  Han Y  Li L  Wu LL 《生理科学进展》2011,42(3):169-174
脂联素是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具有胰岛素增敏、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保护心肌等作用.脂联素的生物学效应需通过脂联素受体1/2的介导来完成.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脂联素对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生物学效应的发挥.对调节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因素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揭示调控脂联素受体表达的分子机制,而且也为防治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代谢性疾病,其全球发病率正逐年攀升,由此引发的各种心、眼、肾、神经体统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但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仍无统一定论。肠道菌群作为人体最大的微生态系统,参与并影响着人体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目前多项研究提示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就肠道菌群失调诱发2型糖尿病的相关机制进行简要综述,并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糖尿病的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肠道菌群及2型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的慢性代谢疾病,T2DM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使治疗和预防T2DM成为世界上亟待解决的医学问题。随着微生物组学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T2DM的研究亦逐渐深入,肠道菌群可能成为治疗和预防T2DM的靶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作用于T2DM的潜在机制,主要是参与体内炎症反应、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产量、调节肠道胆汁酸的代谢、调节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等。目前,治疗T2DM的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而基于肠道菌群干预T2DM的措施相对安全无害。例如,可通过严格控制的特定结构饮食长期摄入或增加益生菌的长期摄取控制血糖,或通过口服可影响肠道菌群生态结构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有效地调控血糖水平。综述基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诱发T2DM的潜在机制,研讨基于肠道菌群干预T2DM的措施,从肠道菌群的新视角探索治疗T2DM的新方法,为彻底治疗T2DM提供一种新可能。  相似文献   

20.
骨质疏松是一种隐匿性骨密度降低的全身骨代谢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骨质疏松作为糖尿病在骨骼系统中的常见并发症,在临床治疗中却忽略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采用分开诊治的方案。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着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因此考虑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影响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深入阐明三者之间的关系,积极探索肠道菌群在糖尿病及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缺少,进一步影响骨代谢过程,进而提出调节肠道菌群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