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索阴道菌群近10年来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阴道菌群相关的文献,运用可视化软件VOSviewer进行共词分析、文献耦合、合著分析等。结果 阴道菌群领域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目前的主要热点研究分为阴道菌群的多样性、传染病学、细胞生物和基因学、阴道菌群与生殖的关联四大方面。结论 文献可视化研究展现了阴道菌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分析近30年国内外肠道菌群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本领域研究方向提供可视化分析数据。方法以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为来源数据库,检索肠道菌群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5.5.R2)软件对作者、机构、关键词和被引文献进行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并对关键词进行突显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912篇,英文文献10 249篇。近30年肠道菌群相关研究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文文献发文量明显低于英文文献发文量;英文文献国家总体发文量中,美国排名第一,影响力也最高,中国发文量排名第二,但影响力较低。国外核心研究人员为Rob Knight、Patrice D Cani,国内核心研究人员有王军、赵立平,中文文献发文量较高的作者是段金廒、谭周进、余倩;国外主要机构有哥本哈根大学、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其英文文献发文量排名第一;中文文献发文量较多的是中医药类大学。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菌群结构、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菌群检测技术3个方面。近年来,肠道菌群相关研究多围绕与疾病的相关性及新技术、新方法展开。比较中英文热点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丰富,涉及生理、病理各个方面,其中肠道菌群与免疫相关研究成果颇丰。结论作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30年来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提升肠道菌群检测技术、关注肠道菌群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是未来本领域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肠道菌群研究领域进程与现状,揭示研究热点及演化过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2000至2020年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 5.5软件分析文献作者、机构、关键词、引文情况。结果CNKI检索出3042篇文献,WOS检索出31477篇文献,肠道菌群研究发文量呈指数增长趋势。中文领域主要学者有李宁、张和平、谭周进,研究机构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作者和机构合作比较松散,没有形成团队规模。英文领域主要学者有Rob Knight、Willem M de Vos、Didier Raoult,机构有Univ Copenhagen、Univ Calif San Diego、Chinese Acad Sci等,作者和机构合作密切,形成了多个核心团队。高频关键词有益生菌、微生态、糖尿病、菌群失调、diversity、bacteria、inflammation、disease等,近年频率突变关键词为菌群移植、抗氧化、短链脂肪酸、16S rRNA、dysbiosis、brain、butyrate、oxidative stress等。引文分析高被引文章大都为方法学文献,引文关键词为高血压和帕金森病。结论国内外肠道菌群研究关键词相似,前沿热点稍有不同,总体差别不大,作者机构间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学科学术交流,共同推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VOSviewer与CiteSpace软件分析1991—2022年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研究的现况与热点。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 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199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应用VOSviewer 1.6.18及CiteSpace 5.8.R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国家、机构、作者和本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方向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共1 321篇,其中中文636篇,英文685篇。纳入文献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中国发文量位居世界首位,高中介中心性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中国科学院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其发文量及中介中心性均为世界第一。该领域中脂质代谢、益生菌、代谢综合征、obesity(肥胖)、insulin resistance(胰岛素抵抗)等成为研究的热点。关键词时间线分析发现胰岛素抵抗、益生菌、inflammation是最新的研究前沿。结论 通过对肠道菌群与高脂血症相关性研究热点和新兴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为以后肠道菌群及高脂血症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近10年生命早期肠道菌群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梳理知识结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检索2012—2022年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知识图谱的构建和可视化呈现。结果 2012—2022年该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关键词分析表明菌群的组成与功能、菌群的发育与演化、菌群与宿主的相互作用,以及婴幼儿食品的研发生产等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方向;16S rRNA基因测序、宏基因组测序以及代谢组学等是现在热门的研究方法。结论 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正逐渐从菌群组成向菌群功能转变;多组学方法的整合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 Space和UCINET软件对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上有关生物信息学软件研究的文献做了可视化分析,揭示了该领域的研究力量、作者团队与高被引作者、知识基础、期刊分布、研究热点与前沿,为生物信息学软件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罗斌圣  龙春林 《生态学报》2018,38(4):1510-1519
民族生态学是研究世居民族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为了探究民族生态学的发展现况与研究前沿,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数据库,通过输入民族生态学的相关关键词检索了1995—2016年之间的论文,并利用Web of Science和Hiscite对检索到的文献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讨论了不同年份、国家、研究机构、作者、期刊的论文发表和被引用情况;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的相关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通过此项研究发现:民族生态学的发展在近几年进入低谷期;我国的民族生态学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传统民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传统民族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研究、传统民族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的研究是民族生态学近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丁陆彬  何思源  闵庆文 《生态学报》2019,39(24):9416-9423
Meta分析是针对一系列独立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的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被应用于生态学的研究中,已经对这一学科的数据汇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为了探究meta分析方法在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热点,以Web of Science论文核心合集为检索数据库,通过输入关键词检索了1992至2018年之间的论文,并利用Web of Science自带的文献分析工具和Histcite对检索的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了不同年份、国家、期刊、学科基础知识论文的发表和被引情况,用CiteSpace软件对其进行热点分析并绘制了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我国生态学研究在meta分析方法的改进和利用方面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使用meta分析方法开展研究越来越多,但研究方向上出现了一些转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光合作用、物种入侵的机理以及模拟氮循环过程对物候和植被生产力的影响及价值评估的研究,并成为本领域的研究前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肥胖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文献的科研合作网络特征、研究热点和前沿及其演变历史等,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obesity"和"gut microbiota"为主题词,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国际肥胖与肠道菌群类研究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 248篇文献,研究者发文最多的是比利时的Cani(72篇),中国上海的赵立平(30篇)位居第五位;机构以丹麦的哥本哈根大学发文最多(100篇),中国上海交通大学(78篇)和中国科学院(76篇)分别居第三和第四位;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最多(495篇),发文量前3位的国家/地区依次为美国、中国、法国。研究热点有短期饮食限制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等,研究前沿与演变路径包括脂肪组织、胰高血糖素、共生细菌、微生物菌群、DNA提取物、细菌科、共生菌群等的研究。结论自2010年开始,该领域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学科发展较好的国家有美国、中国、法国等,本研究结果客观而真实地展示了该领域研究热点及前沿内容,对其演变历史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为后续研究发挥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近30年来肠道菌群在中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肠道菌群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中文学术文献,运用VOSviewer软件对文献的作者、来源机构及关键词进行网络共线分析;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的年发表数量统计、关键词聚类分析及关键词突现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 519篇,论文发表数量从2014年开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文献作者之间形成了以谭周进、杨景云、贾连群、段金廒等为代表的多个稳定核心作者团体;关联机构共408家,核心机构之间关联性较差;关键词之间形成14个聚类标签,包含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代谢、针刺、肠道微生态、中医药等主要聚类模块;突现关键词生成25个,近2年突现关键词为脑―肠轴、免疫功能及艾滋病。结论 通过可视化图谱直观展示了肠道菌群在中医药领域30年的研究概况,近10年来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发展趋势较好。脑―肠轴、免疫功能及艾滋病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主要新兴热点,同时,目前研究尚存在各机构或各团体之间跨领域合作较少、研究深度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研究,目前仍是国际上对于原发性心肌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DCM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国际DCM研究进展,为该研究的相关领域提供参考。方法:基于(SCIE)引文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检索2003-2012年DCM的所有相关文献,分别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著者、机构、文献来源期刊及论文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DCM研究文献12728篇,研究论文发表共涉及了107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发文数最多4500篇,占35.36%,其次为德国和日本。中国居第9位,504篇占总发文量的3.96%;主要刊登期刊涵盖了国际上心血管领域的15种知名期刊;研究热点涉及心血管系统及脏病学、分子生物学、基因遗传学等学科。结论:目前DCM研究仍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居领先水平,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贡献。与领先国家和机构相比,我国亟需进一步加强对DCM的研究。为我国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DCM的方向提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SCI-E、CPCI-S、CCR-EXPANDED和IC)数据库2001—2016年收录纤维素乙醇科技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文献计量学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研究进展及热点进行分析,并根据ESI学科分类,分析纤维素乙醇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以揭示纤维素乙醇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结果发现:纤维素乙醇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生物技术、生物化工及生物能源领域。美国与中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且美国科研机构的论文产出和影响力均居世界首位。从机构合作角度可以分析出3个主要研究团体;从论文作者合著角度分析得到6个主要研究团队。通过对检索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纤维素乙醇的研究热度不断增加,关键词共现也呈现不断增加趋势。依据ESI学科分类标准,共有2篇热点论文、146篇高被引论文,其中离子液体用于纤维素预处理是当下研究的热点。该分析可为我国相关行业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严陶韬  薛建辉 《生态学报》2021,41(19):7879-789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发表了众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2009-201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WOS(Web of Science)和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论文的数量及被引情况、载文期刊分布等进行统计;并借助CiteSpace文献可视化软件,分析论文的作者合作、合作机构、国家(地区)合作和研究热点等。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共发表论文17035篇,其中CNKI收录文献13365篇,WOS收录文献3670篇;年度发文总量以及WOS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CNKI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于2009年发表在《生物多样性》上的"植物群落清查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规范",WOS文献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于2011年发表在Global Change Biology上的"TRY-a global database of plant traits";朴世龙教授、骆亦其教授和唐志尧教授等是基于WOS文献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核心作者,王得祥教授、马克平研究员和张文辉教授等基于CNKI文献的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主要作者;WOS文献与CNKI文献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均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相关科研院所;与中国合作的国家或地区共有106个,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生态学报》和Global Change Biology分别是该领域中文和外文文献的重要期刊载体;基于WOS文献的研究热点为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变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以及基于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的物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基于CNKI文献的研究热点为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的关系研究。上述研究结果从收录论文的角度,定量、客观、科学地描述了2009-2018年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状况及研究热点,以期促进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并为相关领域学者凝练研究动向和科学问题等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是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中国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发表了众多高水平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2003-2022年期间WOS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该研究领域论文的数量、被引频次、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期刊以及关键词进行统计。基于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分析贡献居前的作者、国家(地区)、研究机构、期刊以及重要关键词,借助Scimago Graphica软件将不同国家(地区)的发文数量可视化,利用bibliometrix包(R语言)分析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在2003-2022年间,中国学者在本研究领域共发表论文374篇,排名世界第一;根据年度发文量,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萌芽期(2003-2005年)、波动发展期(2006-2011年)和指数增长期(2012-2021年);Zhou JZ (周集中)、Li XZ (李香真)和Chu HY (褚海燕)是本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中国科学院是核心研究机构,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为WOS数据库文献的主要来源期刊;本领域研究热点词的演变与测序技术的发展紧密关联,测序技术从454焦磷酸测序发展到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推动了该领域从优先效应和中性理论等概念的引入发展到通过模型确定确定性过程和随机性过程相对贡献的定量研究。在系统描述2003-2022年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热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可能的一些重要研究方向,有助于相关学者加深对该研究领域的理解,对进一步聚焦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领域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益生菌治疗腹泻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前沿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2011至2021年应用益生菌治疗腹泻的相关文献,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发文量、国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筛选共纳入1 456篇文献,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载文量最高的期刊为Ben...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利用Histcite、Bibexcel和Netdraw对国际植被物候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 060篇相关文献刊载于288种期刊,平均载文3.68篇; 共分33个研究方向; 3 380位作者(第一作者904位)、69个国家或地区、1 172个组织参与; 国际合作发文310篇,占比29.25%; 其中中美合作居第一(19次)。分析还表明:2002~2007年是该领域重要发展期; 国际植被物候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于气候(climate)-物候的田间局地观测和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的大尺度物候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比中外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情况,为我国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及CNKI数据库中于1985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国内外发表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4.0.R5 SE对文献进行发文量分析、作者合作网络分析、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国家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及文献共被引分析。国内外基因组学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三个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和中国。美国在基因组学领域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核心机构,我国基因组学的主要研究机构为中科院。中外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研究者分别为刘家强、Zhang。国外各研究机构间、作者间的合作关系强于国内。文献中突现和共现的关键词主要有药物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文献共被引分析中,中心性最高的文献为(Yang,2007),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为(Lander,2001),突现值最高的文献为(Altschul,1997)。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可见,我国在基因组学方面的发文量较多,但研究者之间、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因此我国在加强基因组学研究力度的同时,还应鼓励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紧紧把握该领域研究的前沿与热点,以促进我国基因组学研究向更多元化、更深层化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8.
粪菌移植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粪菌移植是近年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不但能够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而且在神经及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均有不错的疗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掌握国内外粪菌移植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通过CiteSpace对2011-2021年的年度发文量、作者、国家、期刊、被引情况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4 905篇文献,目前全球粪菌移植研究的文献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学者的总发文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心度和篇均被引频次较低,说明受关注程度及学术影响力不足,在发文质量上还有待提高;Gastroenterology是国内外学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是中国学者发文量最多的期刊;粪菌移植呈现出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粪菌移植目前的研究热点主要与肠内疾病(炎症性肠病、艰难梭菌感染)和肠外疾病(如抑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粪菌移植在未成年人中的应用、对胰岛素敏感度的影响、测序技术在肠道菌群的应用及...  相似文献   

19.
【背景】肠道菌群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目的】全面分析近20年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研究的前沿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从WoSCC检索2000-2020年的文献,并使用VOSviewer 1.6.17、CiteSpace 5.8.R1和在线文献计量分析平台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3 146篇出版物。每年的出版物数量和被引用的频率均呈上升趋势。美国在出版物产出、H指数和国际合作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和学者分别是美国的哈佛大学和Xavier RJ。期刊共被引分析显示,胃肠道领域的高分专业期刊Gastroenterology位居第一。关键词共现中的“expression”“probiotics”及“Escherichia coli”成为研究的热点。关键词突发检测发现“dysbiosis”“microbiome”和“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是最新的研究前沿。【结论】本研究从最新的文献计量学角度分析了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结果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选择合适的期刊和合作者,促进对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前沿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国内发表的肠道菌群与健康的文献报道及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科研人员提供参考。方法以CNKI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对建国以来国内期刊收录的肠道菌群与健康的文献进行分析,从发表年度、文献来源、文献类型、作者单位、基金资助等几方面进行统计,初步研究与分析本领域的科研状况。结果截止至2013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979篇。文献数量在2002年迅速增长;发表文献10篇以上单位共6所,最多达到43篇;与医学有关的文献以实验研究报告为主,占11.47%;与医学有关的文献并受各级科研基金资助的占7.43%;文献被引用频次总体偏低,54.52%为零引用。结论肠道菌群与健康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尚有待加强。应在逐步提高文献报道数量的同时,着重于提升文献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