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发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引导居民使用营养标签的作用,总结1995年以来六版美国居民膳食指南对营养标签的使用建议发现,美国营养标签使用建议因指南关键推荐略有差异;营养标签科普力度逐渐加大;经常提醒居民关注营养事实标签的食用份量,鼓励查阅营养事实标签选择低热量、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低钠的食品;更加重视菜单标签的推广应用。因此,我国膳食指南的修订工作应考虑加强营养标签科普,阐述营养标签修订之处,介绍新出台的餐饮食品营养标签,在居民全生命周期建议营养标签使用。  相似文献   

2.
包装正面标签能有效发挥健康消费引导作用,但尚未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应用,发达国家的实践做法为我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介绍了瑞典的Keyhole标签、美国的Heart-Check标志、新加坡的较健康选择标志、美国Guiding Stars标签、荷兰选择标识、美国NuVal评分标签6个应用于生鲜农产品的FOP标签,分析了标签间的异同点,建议我国以生鲜超市为试点,完善生鲜农产品营养成分数据库,定期更新标签营养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6年中国食物进口数据,从营养视角考察了中国热量及主要供能营养素进口来源分布情况,并实证估计了中国各营养成分进口需求弹性。研究发现: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东盟是中国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从支出弹性来看,美国和阿根廷的热量及主要营养素的支出富有弹性;所有营养的自价格弹性都为负。交叉价格弹性结果表明,在中国热量进口市场,美国与巴西和东盟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替代关系;在蛋白质和脂肪进口市场,美国与巴西之间均表现出显著的替代关系;在脂肪进口市场,东盟与巴西和阿根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补关系;在碳水化合物进口市场,美国与东盟之间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膳食习惯及营养标签的知识(K)、态度(A)、行为(P)情况,为改善学生营养水平及提高学生食品营养标签知识、改善态度、改变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共选取山东某医学院4个医学相关专业的一、 三年级本科学生共480人。问卷内容主要有营养基础知识、膳食习惯、营养标签知识、态度、行为,共发放问卷480份。结果:本科一年级与三年级医学生的营养基础知识、标签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饮食习惯的调查没有显示差异(P>0.05)。 结论:高年级学生营养基础知识、营养标签知识中掌握程度明显优于低年级学生;在饮食习惯、食物选择的态度、行为方面医学生没有年级差异,女生优于男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校大学生营养标签教育的效果,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营养与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东某2所高校自愿参加大学生营养与健康公选课的学生,在开展营养标签教育前后,进行营养标签KAP问卷调查。结果:营养标签教育后,大学生对14项营养标签知识认知有了明显提高;对6项营养标签态度有了明显改善;对9项营养标签行为有了明显的规范;与教育前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高校采取营养标签教育与大学生营养与健康公选课相结合的方法,对高校大学生营养标签教育效果明显,建议有条件的高校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21个省、市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关注食品营养标签的内容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城乡整体来看,食品营养及生产信息、食品时间信息、食品品牌信息、食品营养含量信息等是城乡居民关注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尤其是食品营养及生产信息。城市居民对食品营养标签中的产品标准更加关注,而农村居民对食品营养及含量更加关注。最后,提出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加强政府引导以及规范企业行为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济南市7大类623种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强制标示情况,并对营养标签中钠含量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济南市36家超市和零售点的预包装食品信息,建立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强制性标示率为94.06%。钠和蛋白质在各类食品中的强制性标示规范率具有显著性差异。7大类食品的钠含量分布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鱼肉蛋制品属于高盐食品的比例高达99.01%。结论: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强制性标识情况较好,各类食品钠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教育监管,减少食品中钠的含量,以发挥营养标签在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内与进口零食的标识情况。方法:采用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调查法在上海市8所不同的大型超市获取食品营养标签初始信息,利用 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国内与进口零食标识率和规范率,与前几年相比显著提高。进口零食可选择的营养素和致敏原标识率均高于国内零食,但两者均存在致敏原标识含糊的现象。结论:《通则》实施两年后,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识率显著提高。对比进口食品,国内零食在可选择的营养素和致敏原标识率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六中学生进行食育干预,评价食育干预对改善饮食相关健康素养的效果。方法:选择自愿参与“食育社团”的初一、初二学生33人作为干预班开展为期6个月的食育干预(包括13个课程模块及7个健康促进活动模块),未参与“食育社团”的同班其余同学作为对照班,于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饮食相关健康素养”调查。结果:干预班学生对现代营养和中医饮食营养知识的知晓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总是”能够根据季节调节饮食的学生比例显著提升至45.5%;干预班学生在营养标签查阅率、认知率和行为规范率三方面变化显著,认为营养标签对选择食物“很有帮助”且会运用营养标签帮助选择食物的人数比例分别提升42.4%和36.3%(P<0.05)。干预班学生对大豆、粗粮和薯类、水产品的选择,运动频率及睡眠时间较对照班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禽畜肉、蛋类摄入频率不足,肥肉、快餐、饮料、零食摄入频率较高,久坐人数较多的问题。结论:食育干预对改善中学生饮食相关健康素养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包装正面(FOP)标签尚未在我国生鲜农产品应用,为了给我国超市生鲜农产品FOP标签落地实施与可持续运行提供支撑,本研究基于政府、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企业三类推行主体,总结瑞典Keyhole标签、美国心脏检查标志、新加坡较健康选择标志、美国指引星标签、荷兰选择标识、美国NuVal评分标签等生鲜农产品FOP标签实施经验发现,我国适合采用政府主导以及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企业认证两类超市生鲜农产品FOP标签运行机制,前者以政府为统筹,负责发布营养评价标准与监管标签使用,辅以第三机构的营养数据库构建、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生鲜超市按国家标准使用标签;后者以认证机构开展营养评价标准设计、标签使用申请审核与管理为核心,政府审核认证资质与规范认证行为为保障,生鲜超市参与申请与使用标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关于营养标签的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高职院校的食品类专业所有在校大学生,对其营养标签的KAP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834名大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4.9±1.1分,及格率48.9%,女生、二年级学生、城市户籍学生、月生活费较高的学生得分较高(P<0.05),他们对某些重要的营养标签知识答对率较低,主要是通过上课、专业书籍获得知识,仍有26.7%人未获得相关知识,他们希望从网络、专业书中获得知识。营养标签态度得分8.8±2.4分,56.3%认为很有必要在食品包装上标识营养标签。对于营养标签的使用,只有9.3%表示每次都会查看、23.1%经常查看,关注的内容主要是“能量”、“脂肪”,营养标签使用行为得分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二年级学生、知识得分越高,行为得分就越高。结论:高职院校食品专业学生营养标签知识得分不高,不能很好地利用营养标签指导健康,应强化高职学生特别是男生、低年级学生的营养标签知识。  相似文献   

12.
外源性核酸对机体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洁生  李校堃  姚成灿 《生命科学》2002,14(4):226-228,241
人们曾一度认为核酸不是人体的必需营养成分,但近些年来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核酸(包括DNA、RNA、核苷酸和核苷)对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是特定生理条件下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作者主要对外源性核酸在机体营养、免疫调节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功能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羊肚菌营养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新疆用柄羊肚菌(Morchellacrassipes)的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特别引人注意。并介绍了以羊肚菌加工营养饮料的工艺流程,以及其批量生产的原液的营养成分分析。以详实的资料说明:羊肚菌饮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高级营养饮料,特别适合于儿童饮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一种食物营养成分数据表达结构,为开发面向健康管理的膳食营养计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食物成分数据表达规范》,以及当前常见的食物营养成分计算流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对营养计算中涉及到的数据进行组织,详细定义了食物营养成分的数据对象和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结果:对5类数据对象进行了计算机可读的描述,具体包括成品菜、基本食材、食材分类、烹饪方式、营养元素,并且建立了数据之间的关系。结论:该数据表达结构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可读性、计算机算法可操作性以及可扩展型,有助于数据的共享、传播与利用,支持食物营养成分计算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5.
扫帚菜、蕨菜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扫帚菜、蕨菜两种山野菜的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胡萝卜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山野菜营养丰富,各种营养成分较为齐全,为开发食用山野菜等绿色食品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牙格达是我国东北寒冷边远山区大量自然生长的一种野生小浆果。果实暗红色,出汁率30%左右。果汁色泽明快艳丽,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本文较详细地论述了资源的特点,果实的化学成分、营养和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中国大鲵各种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的营养和保健功能,中国大鲵含有蛋白质、脂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和金属硫蛋白、胶原蛋白、表皮活性变白因子和多聚糖肽等多种保健功能因子,并对中华大鲵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分析,为大鲵的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我国市售添加食品用菌种的食品产品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产品种类、菌种信息的标签标识以及声称的使用等情况,为完善我国该类食品的管理模式,提高菌种标签标识管理的科学性提供参考。方法:在大中型超市、便利店进行采样和记录,同时通过登录我国主要网络购物平台进行检索和查询,收集添加食品用菌种产品的种类及标签等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共采集符合要求的样品510份,样品种类主要包括饮料、发酵乳、婴幼儿配方食品、糖果、饼干等;菌种主要标示为种名称(67.6%);活菌型产品中有74.7%对菌种量进行了标示,标识方式主要为保质期内含量(35.4%)和添加量(33.6%),标识位置主要为配料表(35.8%)及独立标识(31.7%);部分样品使用了涉及肠道、消化、吸收、腹泻、便秘等的功效声称。结论:目前,国内市售添加食品用菌种食品产品的种类丰富,产品标签上对于菌种名称、菌种量的标示方式较为多样。部分产品未正确使用“活菌”“益生菌”等术语,类似功效声称的使用值得商榷。在标示了适用人群包括婴幼儿的样品中,存在未规范使用和标示菌株的情况。建议相关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菌种使用和标识的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应加强标签标识的监管力度;行业应严格遵守食品标签和声称的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让消费者通过包装正面(FOP)标签选择整体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性食物,本研究借鉴瑞典Keyhole标签、新加坡较健康选择标志、荷兰选择标识的营养评价标准,选取膳食纤维和全谷物、钙、膳食纤维分别作为谷物制品、豆制品、蔬果制品的鼓励性营养素/食物组,并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膳食纤维与钙来源的含量要求以及《全谷物及全谷物食品判定及标识通则T/CNSS 008—2021)》关于全谷物原料含量要求设置阈值,再结合《预包装食品“健康选择”标识规范(T/CNSS 001—2018)》的阈值规定,初步完成谷物、豆类、蔬果及制品的营养评价标准设计,但未来还要构建分门别类、动态更新以及考虑推广效果的营养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简清 《蛇志》2017,(2):234-235
<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危急且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死残率较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且不能自行进食,胃肠外营养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能量及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因此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关键环节之一。而及时、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患者的苏醒、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免疫功能及促进脑功能恢复等有重要意义~([1])。而早期营养支持方案的选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也至关重要~([2])。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