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学研究》2000,21(2):107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物种进化潜能的保证 ,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遗传多样性的科学研究 ,始于 2 0世纪 30年代初 ,它是运用现代遗传学、保护生物学和稍后的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物种和群体的遗传性状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推动下 ,我国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人类社会面临着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尖锐矛盾的情况下 ,深入开展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遗…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生物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共享、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安全、生物燃料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新问题的出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生物多样性及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可靠地掌握生物多样性信息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决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世界生物资源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物资源是地球生物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日趋濒危的生物资源是世界各国当务之急。本文概述了生物资源的概念、重要性和基本特征,介绍了世界生物资源物种数目、管理利用情况及濒危现状,对我国生物资源的保护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是当今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生物资源是有限度的,发展依赖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因素错综复杂,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社会有关方面采取广泛对策。实践表明,为保护物  相似文献   

5.
1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任务,也是全球环境保护运行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对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形成了一系列决议。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制定了《世界自然保护纲要》,注意到了保护与发展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强调了“持续性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中,有许多国家的生物很具有多样性,中国就是其中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今天,人类面临着种种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这些灾难和危机,说到底不外乎是人类破坏自然环境、肆意掠夺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结果。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种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为了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人类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实施补偿,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一种。自然保护区是指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地域以及其他为了科研、教育、文化娱乐目的而划分出的所有保护地域的总称。在保护当地自然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进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自然保护区成为一条有效途径。从1956年我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起,到2010年年底,我国已经建成2588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和群落,同时也保存着这些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本文作了浅谈。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物种起源与灭绝基本知识,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指出物种灭绝的危害性,阐述了以生物教学为平台,有效进行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行方法。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多种多样的生物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生物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丰富物种生态系统中,为其提供了强大的创造力。生物多样性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与天敌——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多样性与天敌──资源保护董应才,贾桂花(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生物物种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食物来源,工业原料来源,人民生活必需品来源和药物资源,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巨人基因库。在人类科学史上,生物物种为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  相似文献   

9.
苏南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维护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高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领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于生物资源的持续增长和人类对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以满足实施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过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包括对野生物种的保护,也包含对栽培和驯化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动植物检疫在保护栽培和驯化物种的安全和防止野生物种资源外流两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认为,动植物检疫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支生力军。文章强调,一要加强动植物检疫,减少国际贸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二要增强口岸把关,有效地保护我国濒危、珍稀物种资源。文中例举了过去我国濒危、珍稀生物资源破坏和流失情况,并介绍了在加强对濒危、珍稀物种进出口管理中,动植物检疫机关所起的把关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淡水贝类生物多样性保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迅猛增加及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地球上物种灭绝速度达到自然灭绝速度的近1000倍,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正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SOS!濒临极限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多样性丧失的严重性和后果,以及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对策。文中强调指出,生物界中的每片基因,每一个物种,每一类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持久生存都是无价之宝,任何多样性的丧失都是不可逆、不可再生的,因而对人类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然而目前由于人类剧烈的活动干扰如滥砍滥伐、滥捕滥猎、环境污染、火灾、垦荒等,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率怵目惊心!若不赶快行动起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多样性将所剩无几,人类生存的危机也将难以避免。从保护与利用及其协同发展出发,本文呼吁要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目的一方面在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调查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在于使生物多样性资源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为减缓目前生物多样性所承受的压力及促进其恢复,本文建议对完全依赖野生生物资源的传统产业征收“资源更新税”;而对开发和利用生物多样性资源,不仅不影响野生资源,而且能替代它,或减缓其压力,或促进其恢复的高新技术产业,在税收上给予特别优惠。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环境的恶化,全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日趋严重。现已引起了包括科技、教育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一个以“如何用最科学的理论和最有效的手段去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综合性学科———保护生物学产生了。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资源丧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尽管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生物资源保护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理论和实践都较薄弱,尤其是公众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还很淡薄,大多数人还不知道如何去保护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也是近…  相似文献   

14.
黄敏  陈鹏 《生物学通报》2004,39(3):39-40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方面.加强对现在的学生今后社会的公民、决策者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教育是中学生物学教育的迫切任务。高中新教材第2册第9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主要阐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3部分内容。本节内容的网  相似文献   

15.
邵桦  杨京彪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2021,29(8):1120-26543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辅相成, 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佤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当地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研究佤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佤族聚居人口最多的西盟佤族自治县与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 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方法调查了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结果表明: 佤族传统使用的野生植物十分丰富, 是当地佤族形成传统饮食、医药、服饰、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基于自然崇拜形成的生态观、习惯法和节庆习俗可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地方政府在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应用于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 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生物资源减少、保护意识薄弱、外来文化侵蚀等是文化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 地方社区将特色生物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的能力不足, 制约了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 亟需健全保护传统知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政策和制度, 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 加强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态系统途径——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新理念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汪思龙  赵士洞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2):2364-2368
介绍了生态系统途径的概念和内涵.生态系统途径最早由西方生态学家提出。随后得到一系列国际学术组织和国家的认同和支持,其中《生物多样性公约》、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发挥了重要作用,.生态系统途径的实质是对土地、水和生物资源进行综合管理,旨在生态系统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共享生物资源三者之间达到平衡.作为生态系统管理的一种方法论,它以生物为核心。将人类及文化的多样性视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200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国会议上制定的生态系统管理的12条基本原则和5项行动指南,丰富了生态系统途径的内涵,明确了实施的办法,我国在生态系统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学术储备和经验总结。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丧失与保护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丧失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根源不在于物种和生境本身,而在于当今引导人们经济活动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其中的价格体系没有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生物多样性的各种价值,致使人类社会无代价地滥用生物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提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措施就在于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对当今不完善的经济体系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8.
新疆地衣资源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生物多样性中,地衣是一类独特的生物。新疆地衣资源丰富,至今在新疆已定名的地衣有398种,隶属于98属;包括不完全真菌类地衣4属4、种。深入了解新疆地衣物种多样性和其生态环境及地衣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合理利用新疆的生物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2010年6月21–25日(中国南京)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受到严峻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刻不容缓。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2010年是国  相似文献   

20.
广州地区森林景观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景观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组成部分 ,它是对景观水平上生物组成多样性的表征[1~ 3 ] 。由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现代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但是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 ,对景观多样性的研究相对较少[1~ 4 ,12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森林的类型、空间分布及斑块的数目和形状对区域的生态平衡有较大影响。广州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高速增长的区域。研究广州地区森林景观多样性有利于了解人类活动严重干扰下的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