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形链球菌(S.mutans)是主要的致龋细菌之一,针对其的防龋疫苗的研究已近40年.国内外先后经历了针对变形链球菌的全菌疫苗,纯抗原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DNA疫苗.DNA疫苗是上世界90年代从基因治疗领域中发展的全新疫苗,因其具有高效诱导免疫应答的优势,为主动免疫防龋提供了新思路,成为近年免疫防龋研究之热点.随着对DNA疫苗免疫机理的不断深入,结构不断完善和免疫效能的不断提高,接种这种疫苗将可能成为龋病预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肿瘤疫苗包括肿瘤治疗性疫苗和肿瘤预防性疫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罹患传染病或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生肿瘤的风险,为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新思路。近年来,肿瘤预防性疫苗尤其是抗致癌病原体预防性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乙型肝炎疫苗已证实对原发性肝癌具有预防作用,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上市并广泛应用,预防胃癌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也已进入临床研究。其次,以肿瘤抗原作为有效成分也是制备肿瘤预防性疫苗的一种新思路。简述了病原体感染及疫苗接种对发生肿瘤危险性的影响,并对肿瘤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3.
流感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传染病,接种疫苗被认为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所用的流感疫苗主要是根据现行流行株的减毒或灭活病毒疫苗及基于流感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设计的重组蛋白质疫苗。但流感病毒变异大,易逃逸机体免疫监视,有效的疫苗须不断分离新流行株和不断更新疫苗免疫原。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基于病毒高度保守性蛋白质、能够预防所有流感病毒毒株、可诱导持久保护性免疫的通用流感疫苗。我们对基于基质蛋白M2、核蛋白等的通用流感疫苗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导致的疾病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目前已经上市的HEV疫苗为万泰沧海生物技术公司(INNOVAX)研发的大肠杆菌表达的I型中国分离株ORF2 p239重组疫苗HEV 239(Hecolin),它能形成病毒样颗粒从而产生更好的免疫原性。该疫苗在HEV高危人群和高流行地区的使用将对戊型肝炎的流行起到积极的防控作用。回顾了HEV疫苗研究的历史过程,并探讨了目前HEV疫苗评价方法面临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疫苗犹豫是指在疫苗服务可及的情况下对接种疫苗产生延迟或拒绝的态度。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会影响人群疫苗的接种水平,导致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威胁人群的健康。国内关于疫苗犹豫的研究有限,而疫苗犹豫具有背景特异性,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对疫苗犹豫进行研究。现从疫苗犹豫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正>龋病是远古就有的一种疾病,现在发展中国家是很普遍一种慢性病,在发达国家也很流行,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从Miller报告唾液细菌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酸而引起龋齿以来,在一个世纪里,对致龋细菌、龋病发生因素和龋病防治诸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龋病免疫方面,虽然有不少文献,在关健问题上仍没有突破,说明龋病免疫,无论是免疫机理、方法,还是菌苗有效组分的选择,都是很复杂的问题,本文就龋病中病源学以及免疫组分方面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回顾,以利分析问题,并请同行指正。  相似文献   

7.
<正>过去几年中有多种艾滋病疫苗宣告失败,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疫苗会让人体产生一种易被艾滋病病毒攻击的免疫细胞,从而导致接种人群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未来的艾滋病疫苗研制工作找到正确方向。腺病毒作为一种病毒载体已广泛应用于疫苗构建和基因治疗,其中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效果评价阶段。然而,多次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该疫苗在人群中没有保护性效果;而且,接受该疫苗的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近日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负责人、美国军方艾滋病研究中心的胡海涛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人体有一种免疫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时应用窝沟封闭和涂氟预防干预乳磨牙预防龋齿的效果,为学龄前儿童乳磨牙龋齿的预防提供新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Cariostat法对150名学龄前儿童乳磨牙进行龋蚀活跃性试验,将其分为龋活跃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检查其乳磨牙患龋情况,计算龋均。随机抽取30名龋活跃高危人群儿童做为实验组1,30名龋活跃低危人群儿童做实验组2,应用窝沟封闭和多乐氟护齿剂同时对乳磨牙进行龋病预防干预;同时抽取30名龋活跃低危人群做对照组应用多乐氟护齿剂对乳磨牙进行龋病预防干预,于干预后6、12、18个月计算龋病发病率。结果:龋活跃高危人群和低危人群的患龋率分别为68.75%、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时,实验组1、实验组2、对照组龋病发病率分别为12.3%、11.6%、13.1%,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时,龋病发病率分别为12.4%、11.8%、23.2%,实验组1、实验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1、实验组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18个月时,龋病发病率分别为13.2%、12.9%、29.3%,实验组1、实验组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1、实验组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同时应用窝沟封闭和涂氟对乳磨牙可以有效防龋,降低学龄前儿童的龋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5个考古地点出土人骨的龋病患病情况做了研究, 在与其他国内材料对比的基础上, 探讨了文化类型与龋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龋病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人群中患病率最高, 在农牧兼营的人群中龋病率其次, 在以畜牧业为生的游牧人群中患病率最低。龋病是反映内蒙古地区该时段古代居民经济模式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流行范围很广,而且致死率极高,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目前,猪瘟流行地区或国家仍然采用接种弱毒疫苗的方法作为预防猪瘟的主要策略,但接种弱毒疫苗的传统预防控制方法无法区别猪瘟疫苗免疫抗体和野毒感染抗体。为了净化、消灭猪瘟,新型标记疫苗的研究已迫在眉睫。近些年,陆续有国内外研究者应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方法,对猪瘟野毒株或弱毒株进行基因修饰构建出新毒株,其中以Erns和E2为基础构建新毒株的方法占据着重要地位。部分候选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可用于区分免疫和自然感染动物,而且有望作为新一代疫苗来替代传统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的甲肝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4年许昌市甲肝疫情进行描述,利用SPSS软件对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前后流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甲肝流行强度减弱,发病率下降明显;发病年龄后移,以农民、学生发病为主;无明显季节性分布,农村与城市地区年均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以经济和卫生条件差、接种率低的鄢陵县发病最多。结论甲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后,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迅速提高,甲肝流行病学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今后要在规范开展甲肝疫苗常规免疫接种基础上,加强重点人群免疫接种,及时开展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做好重点地区和人群健康教育,改善工作学习和生活卫生环境,控制局部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霍乱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霍乱作为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危害人群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霍乱病例的报道仍为每年14~59万例,研制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的霍乱疫苗便成了预防和控制霍乱流行和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国内、外学者对霍乱疫苗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了120年,获得了多株疫苗候选株,其中rBS/WC疫苗和CVD103-HgR疫苗已证明是安全的,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对霍乱提供较好和较持久的防御作用,但对2岁以下幼儿保护作用较小,还不适用于国家的婴儿免疫计划,故主要用于旅游者.  相似文献   

13.
<正> 五、免疫予防 对于生物战最适宜的予防措施是在人群中进行免疫接种,Q热疫苗能够产生极其有效的保护力,然而,现代的要求是需制备不仅具有保护力,而反应小的疫苗。Q热疫苗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发生高比率的局部及全身反应,如红斑、硬化、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无菌性脓肿。目前通用的接种方法是每隔一周注射一次疫苗,共注射三次。据估计27%可产生局部损害,0.8%可引起注射部位脓肿。在以往接触过立克次体毒株或注射过疫苗的人中局部反应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目前常用以下三种疫苗进行免疫:①灭活立克次体颗粒疫苗,②可溶性抗原,③活疫苗。  相似文献   

14.
肠道病毒71型是一种具有较强致病性的肠道病毒,主要引起患者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已在世界多个地区爆发和流行,主要症状是手、足、口、臀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少数患儿可以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可致残、致死。2007—2008年中国多个地区均有较大规模流行,危害十分严重。近四十年的多次流行中,EV71病毒的基因不断进化,研究其基因变化特点对早期诊断、分型以及了解基因与流行、致病的关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对EV71感染尚缺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研制有效的预防性疫苗迫在眉睫,目前有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多肽或蛋白疫苗、DNA疫苗等多种尝试,但至今尚无EV71疫苗上市。本文对EV71基因、实验室诊断和疫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大流行之后,研究人员为防控SARS冠状病毒(SARS-CoV)的传播研制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候选疫苗,大多是利用SARS-CoV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蛋白制备的。SARS-CoV病毒样颗粒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的一种候选疫苗,现将其制备方法及免疫原性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一种新的传染病。阻止COVID-19流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目前国内外多家机构开展了COVID-19疫苗的研究,包括核酸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等不同类型,并取得了快速进展。本文对COVID-19疫苗的类型、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简称肺炎球菌)感染是一种引起全球各年龄段人群呼吸系统高发病率及较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为了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疾病,已上市2种可预防多种血清型肺炎的多价肺炎球菌疫苗。在评价新研发的肺炎球菌疫苗的保护效果时,疫苗的效力通常取决于接种者疾病发生率的差别。然而,由于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和监测难度大,以及现有疫苗接种在人群中诱导产生的免疫保护力,因此对疾病的保护效果评估存在困难。如果能确定疫苗保护效力的血清学替代指标,将极大地提升新疫苗的研发效率。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针对肺炎球菌疫苗的人血清学评价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调理吞噬杀菌试验(opsonophagocytic killing assay, OPKA)方法作为该疫苗保护效力的替代指标,并成为其主要评价方法。现就肺炎球菌疫苗人血清学评价方法ELISA和OPKA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王然  陈辉  安静 《微生物学报》2017,57(2):188-196
寨卡病毒系由伊蚊传播的黄病毒,超过20亿人在其流行区域生活。近几年,在中南美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寨卡疫情已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构成严重威胁。已有研究证实寨卡病毒感染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因之一;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可造成新生儿小头症。早日研制出安全有效的寨卡疫苗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全球率先报道的寨卡疫苗为一款DNA疫苗,其在设计、制备和生产方面均较其他类型疫苗更加简易,且可避免可复制型疫苗因毒力回复而造成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威胁,在寨卡疫苗的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其他传统类型疫苗和基于抗体的新型疫苗等均有研究机构开展研究,并已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文将扼要综述寨卡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立夫特山谷热病毒(RVFV)可引起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人及家畜严重疾病的爆发,其流行于地方流行区之外区域的潜力很需要快速作用的、安全和有效的疫苗。作者在这里证明了反向遗传学法制造RVF病毒复制子颗粒(VRPRVF)候选疫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作者用小鼠模型证明VRPRVF的免疫可提供安全性和单剂强效力之间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20.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一种引起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预防疫苗。RSV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蛋白)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诱导的抗体可同时抑制A型和B型两个亚型的RSV感染。因此,以F蛋白作为靶抗原的RSV亚单位疫苗、颗粒样疫苗和病毒载体疫苗是目前研究的主要策略。现就基于F蛋白的RSV疫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