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卉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传统育种仍是花卉育种工作的主要方法 ,但有其局限性。不断成熟的生物技术 ,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 ,解决了一些传统育种不能突破的问题 ,为花卉性状改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近年来 ,分子育种一直是花卉育种研究的热点 ,已在植物花期、花色、花型、株型、生长发育、香味、采后寿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花卉育种事业前程似程。  相似文献   

2.
花卉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薛淮  刘敏 《生物工程进展》2002,22(2):81-84,8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传统育种仍是花卉育种工作的主要方法,但有其局限性。不断成熟的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一些传统育种不能突破的问题,为花卉性状态改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近年来,分子育种一直是花卉育种研究的热点,已在植物花期、花色、花型、株型、生长发育、香味、采后寿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花卉育种事业前程似程。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品质改良研究进展.常规育种虽然是花卉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但有其局限性.现在日益成熟的生物技术为花卉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方法,分子育种已在植物的花色、花型、花期、花香、花卉保鲜、抗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油菜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油菜是重要油料作物,我国60%以上人口食用菜油,我国油菜面积和总产居世界首位。在油菜育种和品种改良中,常用的方法是有性杂交的方法,通过亲本染色体组的分离和重组,进行多代选择,以创造新类型。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受生物分类的限制,使远缘类型之间不可以进行基因交换。70年代以来,随着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遗传转化的方法,能够突破物种间的界限,转移有用的基因,使远缘类型之间可以进行基因的交换,为创造新的生命类型开拓了无限广阔的前景。其次,还可以获得生物的定向变异,即  相似文献   

5.
作物育种关键技术发展态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遗传育种方法是建立在有性杂交的基础上,通过遗传重组和表型选择进行新品种选培。随着所用品种遗传多样性逐步减少,传统育种瓶颈效应愈来愈为明显,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已经很难育成突破性新品种。生物技术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现代育种的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学科联合催生了设计育种技术的革新。2017年生物技术发展迅猛,各项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基因组编辑技术、单倍体育种、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的发展,正孕育着一场新的育种技术革命。  相似文献   

6.
大豆(Glycine max),豆科,各地均有栽培[1].世界各国许多科技工作者都致力于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和大豆品质改良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致力于先进育种技术和手段的研究与应用.常规育种技术是有性杂交、回交和轮回选择等,有极大局限性[2].  相似文献   

7.
木薯的再生体系和基因转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薯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非常古老的作物,但是木薯的育种工作却处于非常年轻的阶段.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木薯育种工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由传统育种向现代育种转变,从各个方面对木薯品种进行分子改良.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木薯生物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分析.木薯分子改良包括两个方面:木薯遗传转化体系和基因转化方法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所用的木薯再生系统途径,主要包括器官发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常用且有成功先例的木薯基因转化方法,包括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最后对前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花卉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花卉育种技术及成果。常规育种仍是花卉育种的主要方法,但日益成熟的生物技术为花卉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基因工程在改良花卉的色、香、形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锋 《生物学通报》1997,32(6):40-41
果树植物大多系多年生木本植物,与一年生大田作物相比,具有树体高大、遗传上高度杂合、童期长等特点,这使得常规育种技术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近年来,植物生物技术发展迅速,能够有效地解决常规育种技术所无能为力的某些困难,在作物品种改良过程中获得了卓有成效的应用。本文仅就植物生物技术在果树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状况作一评述。五胚胎抢救在果树有性杂交中,常因杂种胚发育不良而不能获得表现正常的杂种后代,植物胚胎培养将有助于克服这一困难。例如,在培育成熟期很早的桃品种过程中,需用早熟品种作杂交亲本。但早熟品种因其果实…  相似文献   

10.
荷兰植物生物技术公司Mogen International nv获得了大量抗真菌侵染的遗传工程植物。该公司是首先用番茄检测对镰孢属Fusarium wilt(每年造成作物减产损失达数百万美元的一种真菌)耐受性的。结果证明,植物生物技术手段有可能优于常规育种方法。已证实常规方法不能防治一些植物中的Fusarium。Mogen希望利用其技术生产对真菌侵染敏感性低的农学和园艺学植物品种,使种植者能够栽培现不能栽培的某些植物并提供取代杀真菌剂的生防剂。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及产业化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敏 《生物技术进展》2021,11(4):405-417
伴随千百年来自然物种进化与人类科技进步,世界农业育种经历了原始育种、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三个时代的跨越。生物育种是生物技术育种的简称,属于从转基因育种3.0版跨入智能设计育种4.0版、集各种前沿技术大成的新一代分子育种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培育革命性和颠覆性新品种的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技术。回顾了国内外农业转基因和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生物育种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生物育种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全球有近一半的人口以水稻作为主粮。水稻育种一直是各国育种学家最重视的研究课题。目前,水稻育种实践中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等常规育种手段。但是近十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国育种学家愈来愈广泛地采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于水稻育种研究中,试图将一些控制优良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水稻,从而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水稻新品种。这一研究领域最近几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将外源基因导入水稻的途径 近十年来,植物基因工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迄今已获得40余种植物的转基因植物,其中包括黄瓜、烟草、棉花、大豆、马铃薯、番茄及向日葵等十余种重要经济作物。上述植物的转基因植物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基因工程载体——根癌农杆Ti菌质粒载体的。但是,水稻基因工程育种则一开始就遇上了难题,即现有的根癌农杆菌Ti质粒载体不适用于水稻,原因是根癌农杆菌不能感染作为禾本科植物之一的  相似文献   

13.
作物基因聚合分子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聚合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已成为今后作物育种的主流方向。基因聚合分子育种主要包括遗传转化基因聚合分子育种和分子标记筛选基因聚合分子育种。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作物基因聚合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遗传转化基因聚合分子育种以及分子标记基因聚合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基因聚合分子育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胜利 《生命科学》1998,10(2):63-64
基因的研究不仅对生命科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基因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90年代中由于发现新基因的速度减缓,新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研制速度也随之减慢。199O年由美国率先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预示着由基因研究引发的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二个浪潮即将来临。基因工程技术不仅使人们能按设定的目标在体外进行基因操作,而且能在生物物种之间自由地进行基因转移,这样基因工程可用于微生物、动物、植物的育种和用重组微生物、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生产异源蛋白质,包括从前难以制备…  相似文献   

15.
近10年来,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已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并评述了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的C4光合固碳基因工程、转C4固碳相关基因水稻光合和光氧化的生理特性及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生理育种3个方面:提出以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开展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生理育种,是培育优质、高产超级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 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 已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并评述了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水稻的C4光合固碳基因工程、转C4固碳相关基因水稻光合和光氧化的生理特性及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生理育种3个方面; 提出以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开展转C4光合固碳相关基因水稻的生理育种, 是培育优质、高产超级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已有的各个物种概念对物种的认识类似盲人摸象,只包含了物种的某一个方面;而一个分化后期的成熟物种应涵盖了所有的物种概念。但是,尚未到达分化后期的物种往往又已开始新一轮的物种分化;自然中存在的多数"物种"处于分化路上。这种循环往复连续分化产生的物种,存在种间生殖隔离不彻底、基因流频繁发生、网状进化突出等现象。此外,对于不同的物种对,最早开始分化的基因以及不同物种概念所要求的条件的分化顺序不是统一的,而是随机的。定义一个适合所有"分化路上的物种"概念存在较大困难。但是,应采用尽可能多的物种概念来界定分化路上的物种、发表新种和进行分类处理;也应承认种间可能广泛存在不完全的生殖隔离和有限的基因流,即有不属于两个物种群体的杂交或回交个体的存在。这样划分的物种比只依据一个物种概念认定的物种具有更高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自首例快速生长转基因鱼在我围诞生以来[1],世界上很多试验室相继开展了转基因鱼研究,以期获得快速生长[2,3]、抗逆[4,5]的养殖新品系.与传统的杂交选育方法相比,转基因育种方法摆脱了物种间遗传壁垒的桎梏,基于对目的基因功能的认识和把握,定向培育优良养殖品种,大幅缩短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19.
目前,利用传统育种方法改良油料作物脂肪酸组分已取得巨大成功,通过有性杂交、X-射线或EMS处理等方法都可用来修饰存在于油菜中脂肪酸的性质。国外已培育出高棕榈酸、高或低亚油酸、高油酸和无芥酸的油菜品种。但由于油料作物基因池(Gene Pool)的局限性使得育种学家不得不寻找其他种质资源。随着基因克隆和遗传转化技术的进步,通过基因工程改良油料作物品质已成可能。本文主要介绍了植物脂肪酸的代谢途径以及通过操纵TAG的生物合成来改变油的成分等研究,其中主要包括脂肪酸链长度的改良、饱和度改良、增加脂肪酸含量以及新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改良等方面。不久的将来,转基因油料作物中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脂肪酸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生物技术在黄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更加广泛,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单倍体育种以及黄瓜基因工程改良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综述了黄瓜基因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基因克隆与表达、品种DNA指纹图谱分析、分子技术鉴定病害、单倍体和三倍体培养、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基因工程改良方面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