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花卉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薛淮  刘敏 《生物工程进展》2002,22(2):81-84,8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传统育种仍是花卉育种工作的主要方法,但有其局限性。不断成熟的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技术,解决了一些传统育种不能突破的问题,为花卉性状态改良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近年来,分子育种一直是花卉育种研究的热点,已在植物花期、花色、花型、株型、生长发育、香味、采后寿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花卉育种事业前程似程。  相似文献   

2.
花卉花色基因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传统的花卉育种手段相比 ,基因工程育种具有周期短、目的性强等优点 ,因而成为近年来花卉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花色是花卉育种的一个重要性状 ,自1987年首次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改变花色的转基因矮牵牛以来 ,花卉花色育种进入了分子时代。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花色基因工程及花器官特异表达启动子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花卉品质改良研究进展.常规育种虽然是花卉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但有其局限性.现在日益成熟的生物技术为花卉品种改良提供了新的方法,分子育种已在植物的花色、花型、花期、花香、花卉保鲜、抗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花卉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花卉分子育种的研究概况和分子育种的操作策略。进一步强调在我国应用和发展花卉分子育种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花卉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花卉育种技术及成果。常规育种仍是花卉育种的主要方法,但日益成熟的生物技术为花卉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基因工程在改良花卉的色、香、形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妍  黄晨阳  高巍 《菌物研究》2019,17(4):229-239
优良菌种的缺乏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是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食用菌新品种。与作物育种相比,食用菌育种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食用菌育种技术也进入分子水平。分子育种将现代分子技术手段整合于传统育种方法中,加速了育种进程,目前已经在双孢蘑菇、草菇等食用菌中进行了成功探索。文中对近年来食用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育种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未来食用菌分子育种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分子植物育种》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  相似文献   

8.
正《分子植物育种》"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份以育种为名的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木和草业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  相似文献   

9.
重要花卉植物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连锁图谱是以遗传标记间重组频率为基础的染色体或基因组内位点相对位置的线性排列图,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可实现物理图谱和遗传图谱的整合,对促进基因图位克隆具有重要作用。利用遗传图谱可有效地提高育种效率和改良品种。重要花卉植物高遗传图谱精密度尚无法满足精细定位研究的要求,百合、紫薇、郁金香、向日葵等重要花卉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较少,制约了花卉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程。概述了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流程及作图方法,综述了牡丹、梅花、月季、菊花、兰花、荷花、桂花等重要花卉植物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讨论了重要花卉植物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今后重要花卉植物遗传图谱构建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花卉植物基因定位、辅助基因组组装、比较基因组学、基因克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分子植物育种》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的刊物。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是一份为转基因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常规育种服务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围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大豆、棉麻、薯类、果树、蔬菜、花卉、茶叶、林草等,刊登分子遗传育种理论、分子育种方法、分子育种研究动态以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的科学论文应用成果。从2003年创刊以来,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国际农业  相似文献   

11.
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育种技术在跨越种间隔离障碍、加速育种进程和获得新奇特变异方面具有传统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将其用于观赏植物育种将会极大地提升产品品质并可增强产业竞争力。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国内观赏植物研究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观赏植物花期调控途径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翊  马月萍  戴思兰 《植物学报》2010,45(6):641-653
开花期控制对观赏植物的生产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高等植物成花机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为观赏植物花期调控开辟了新途径。该文总结了观赏植物花期调控的途径和方法, 并对改良观赏植物花期的技术思路做了初步分析。通过与高等植物成花机制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 观赏植物开花机理的研究已有了长足发展, 一些观赏植物的转基因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利用分子设计育种途径改良观赏植物的开花期, 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其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3.
观赏羽衣甘蓝凭借优良的观赏特性和抗逆性已经成为重要的冷季观赏植物。国内观赏羽衣甘蓝育种起步较晚,并且缺乏对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的系统研究。本研究应用SSR标记对不同类型的观赏羽衣甘蓝材料进行标记分型和亲缘关系分析。从99对均匀分布于甘蓝基因组的SSR引物中筛选出46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对27份不同类型的观赏羽衣甘蓝材料进行标记分型,共扩增出210个多态性位点,平均PIC值为0.58。进一步利用标记分型结果进行STRUCTURE群体结构、UPGMA聚类和聚类热图分析,结果显示3种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将27份材料分为圆叶、羽叶和皱叶3种类型,其中圆叶和羽叶类型的亲缘关系更近,与皱叶类型的亲缘关系较远;STRUCTURE分析还可以将双亲为不同类型的杂交种材料进行区分;聚类热图分析可以将标记分型结果形象的展示出来。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观赏羽衣甘蓝分子指纹图谱,明确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建立观赏羽衣甘蓝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秋海棠抗性育种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杂交育种提高秋海棠植物抗病性等抗逆能力。采用抗病亲本与具观赏性的易感病亲本杂交,F1自交两代使抗病性状纯合稳定,获得具观赏性、抗病的类型。连续回交将抗病性转移到具可看性而易感病的亲本中,培育出目的新品种;根据亲本性状互补的原则,结合杂种优势F1的利用,选择秋海棠属内不同组、不同生态型,抗逆性差异显著的原始材料进行远缘杂交,选育出观赏价值高、抗逆能力强的适应型新品种。通过30多个亲本组合的杂交选育,对6个典型组合亲本、子代的性状及表型分析研究,以及子代群体生长势、病情指数、抗性等级的测定,对秋海棠属植物的抗性育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赵宏波  陈发棣  房伟民   《广西植物》2006,26(3):289-296
各种病虫害、杂草、逆境胁迫等不仅会大大降低观赏植物品质,同时也限制了不同类型观赏植物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和应用。综述了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寒、抗冻、抗旱等抗性基因在观赏植物抗性育种的应用,提出了当前观赏植物转基因抗性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分子标记在花卉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和特点,以及分子标记在花卉的遗传多样性、分类、起源、进化、品种鉴定、杂种纯度鉴定、遗传图谱构建、性状基因定位和克隆、花卉育种等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7.
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出现的新型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已经成为开发以PCR为基础的新型分子标记的重要资源。本文综述了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出现的EST-SSR、CAPS、SNP、SRAP和TRAP等新型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这些标记具有其显著的优势,如开发简便、信息量高和通用性好等,尤其是由于它们来源于基因编码区(ORFs),因此具有很高的物种间通用性,并且其多态性与基因功能变异相关联。目前,这些功能基因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遗传图谱构建、重要性状基因定位、比较作图、遗传多样性和品种鉴别、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研究中。在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作者所在实验室近年来所开展的功能基因分子标记工作,并说明了在使用这些功能基因分子标记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