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尝试研制艾滋病疫苗,使之产生重要的细胞毒素T淋巴细胞(CTL)免疫反应的努力已见成效.CEL-SCI公司宣布已在St.Stephen医院Kobler艾滋病诊所成功地用HGP-30艾滋病疫苗进行首例人体试验,并已获加州批准用上述疫苗在美国进行首例人体试验,试验将于今夏在旧金山和洛杉矶进行.  相似文献   

2.
<正>过去几年中有多种艾滋病疫苗宣告失败,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疫苗会让人体产生一种易被艾滋病病毒攻击的免疫细胞,从而导致接种人群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这项研究可以帮助未来的艾滋病疫苗研制工作找到正确方向。腺病毒作为一种病毒载体已广泛应用于疫苗构建和基因治疗,其中以5型腺病毒为载体的艾滋病疫苗已进入临床效果评价阶段。然而,多次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该疫苗在人群中没有保护性效果;而且,接受该疫苗的人群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会有所增加。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近日刊登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负责人、美国军方艾滋病研究中心的胡海涛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人体有一种免疫细  相似文献   

3.
美国Genentech公司和Southwest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会用黑猩猩证明利用基因重组生产的部分疫苗对艾滋病病毒有抑制效果.用于攻击试验的病毒株与作为疫苗使用的病毒同样具有相关基因.艾滋病疫苗的最大麻烦之一是不能适应抗原的变异.用黑猩猩证明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的部分疫苗的有效性,还是第一例.该公司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4.
美国科学家在猴的艾滋病疫苗试验中,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猴艾滋病毒外层基因拼接复制品GP160给4只猕猴接种,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分别给它们注射增强免疫力的辅助剂和猴艾滋病病毒。试验表明,新疫苗对防  相似文献   

5.
《生物磁学》2013,(34):I0002-I0003
美国研究人员10月24日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拼接多种基因的”马赛克疫苗”。动物试验显示,该疫苗可使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降低约90%。这一研究成果有可能为人类”防艾”带来新希望。  相似文献   

6.
《生物磁学》2014,(13):I0003-I0004
南非艾滋病项目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与美国同行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可以杀死艾滋病病毒的有效抗体。有望在此基础上研制出艾滋病疫苗。  相似文献   

7.
1990年10月,由美国国家过敏和感染疾病研制所(NIAID)组织邀请有关专家参加艾滋病(AIDS)疫苗研制进展的国际会议。该研究所艾滋病疫苗研制室主任W.C.Koff教授在1991年第2期《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撰文介绍了这次会议有关艾滋病疫苗研制进展并提出了加快疫苗研制的战略。  相似文献   

8.
《生物磁学》2010,(13):I0002-I0002
随着天花在全球消失。天花疫苗已经在全球停止接种,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接种天花疫苗可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将使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生物学通报》2012,(2):20-20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实验性猿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可大幅降低恒河猴感染猿类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发人类艾滋病疫苗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显示,与注射安慰剂疫苗的恒河猴相比,注射实验性疫苗的恒河猴感染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的风险低80%。反复接触病毒后,大部分注射疫苗的恒河猴最终感染猿类免疫缺陷病毒,即猿类艾滋病病毒,但血液中病毒  相似文献   

10.
Asia-Pacific Biotech News 2000年9月18日号报道:泰国开始进行抗艾滋病疫苗AIDSVAX的实验。该疫苗是由美国VaxGen公司开发的,可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这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这类药物的大规模临床实验。结果将在试验开始30个月后得出。 目前已开发了将近30个HIV疫苗,AIDSVAX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进入第三临床实验阶段的疫苗。VaxGen早先在美国进行的III期实验,其配方与此次有所不同,免疫目标为不同的HIV株系。 参加此次实验的2500名泰国志愿者都是静脉吸毒者,目前都被确诊为HIV阴性。在试验过程中,每人接受7次注射。选择静脉吸毒者的原因是这部分人群是HIV高发人群,在政府的戒毒项目(drug rehabilita-tion program)控制下便于对他们进行跟踪。 泰国约有150万HIV感染者和10万艾滋病患者。艾滋病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家庭的沉重负担,特别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非常昂贵。如果实验证明疫苗有效,VaxGen公司将寻找合作伙伴以合理的价格把AIDSVAX推向市场。孙雷心  相似文献   

11.
全球艾滋病疫苗及药物研发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大明 《生命科学》2005,17(4):370-371
2004年全球艾滋病感染人口总数达历史最高,艾滋病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已有多种疫苗投入人体试验,但至今艾滋病疫苗的研发进展缓慢,艾滋病疫苗研究需要新思路。艾滋病药物研制则已从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发展到逆转录酶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加强我国自主研发艾滋病中药药物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09,(21):I0001-I0001
由英国艾滋病疫苗联盟的Steven Patterson小组可能发现了为何此前感染腺病毒5会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这项研究11月16日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似文献   

13.
<正>艾滋病病毒表面有一些突起,这是它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美国科学家8日说,他们已经完全弄清楚了这些突起的结构以及其与人体细胞融合前后的动态变化。这一成果为设计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奠定基础。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耶鲁大学和韦尔·康奈尔医学院研究人员当天在英国《自然》上发表相关论文。参与研究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艾滋病研究专家周同庆告诉新华社记者,以前设计疫苗"完全是盲目地在那做",而现在相当于"知道了这个逃犯长什么样",所以"抓获"它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导致有效疫苗的诞生。  相似文献   

14.
试验动物感染HIV后不发病严重阻碍了艾滋病治疗和疫苗的开发,而现在情形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据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组报道,狒狒感染HIV-2后得了艾滋病。 该大学研究小组采用来自象牙海岸的单个HIV-2毒株感染五只狒狒,结果试验的所有五只狒狒均呈现HIV阳性反应。其中三只显示典型的艾滋病病态的免疫变化,包括CD4 T细胞显著减少,且通常在患艾滋病过程中又出现继发性疾病。因此,研究人员声称,这些狒狒是科研人员建立的第一个艾滋病灵长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防治艾滋病最为有效的手段。2009年底,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共同宣布基于有过失败"前科"的两种疫苗(ALVAC和AIDSVAX)的联合使用可以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这是人类首次获得具有一定免疫保护效果的艾滋病疫苗。本文就两种疫苗单独和联合免疫的临床试验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通报》2009,(10):34-34
美国科研人员不久前发现了2种艾滋病病毒抗体。这2种抗体能抑制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活动。这一发现有助于推动艾滋病疫苗和药物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正>此次会议于1988年10月17~18日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海滨举行。 这是国际艾滋病疫苗开发协作组(NCVDGs)研究人员的第一次会议,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变态反应与传染病研究所为了促进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和发展而主持召开的。包括来自生物医学研究委员会所有部门的6个小组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讨论有关研究计划、修改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以及协助促进所有参加者之间的合作。这次会议与艾滋病佐剂协作组联合召开,其程序是确立促进有关不同佐剂的临床前研究。 艾滋病疫苗国际开发协作组(NCVDGs)的每一研究项目都包括了艾滋病疫苗开发中正在探讨的许多方案(见表1)。所有小组均致力于临床前疫  相似文献   

18.
<正>艾滋病是一种致死性传染病。针对其病原体HIV的疫苗研究工作一直是全球最为关注的课题之一。尽管HIV原型疫苗在动物模型上的试验结果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目标,然而随着有关方面研究的进展,许多人相信研制有效的HIV疫苗还是有可能的。主要取得进展的有以下两个方面:(1)HIV保护性免疫抗原决定簇的研究。(2)慢病毒的原型疫苗在动物模型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2):128
亚特兰大Emory大学的Harriet Robinson在重新设计艾滋病疫苗实验中获得了激动人心的结果——发现一种两步艾滋病疫苗,这种疫苗能激发持久的免疫力。 Robinson与她在Emory以及国家过敏反应和传染病研究院(NIAID)的同事合作,围绕一种实验室制备的杂交病毒SHIV 设计了他们的实验。这种病毒是由部分HIV和部分SIV(一种猴的艾滋病病毒)组成的。他们首先将含有连接在细菌DNA 上的几种SHIV基因的疫苗给24只猴子注射。然后,用含有重组的改良牛痘Ankara(MVA,被用作天花疫苗的一种病毒)携带的一系列SHIV基因的试剂对动物加强免疫。裸DNA和MVA都能刺激免疫系统以消除被感染的细胞,而不只是防止感染。Robinson与其同事计划将SHIV置于动物直肠“攻击”已接种过疫苗的猴子来检验这种疫苗。他们进行了3次实验,成功地制备了攻击物,即用已在猴子身上确定了的能直肠接种感染的最小量的SHIV。接种过疫苗的24只猴都被SHIV感染了,但20周后其中的23只控制住了感染且未受到免疫损害。4只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猴却相反,它们的血中均具有高的SHIV水平,随后都死于艾滋病。这种DNA/MVA疫苗的HIV变体被批准于明年初在美国进行人类实验。 (Science,2001,291:1879~1881)(马兵李学军)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20年间,有关发展艾滋病疫苗的研究曾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进展不大,通常诱生基于抗包膜抗体的疫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应答,特别是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抑制细胞和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控制上是必需的。因此能诱生细胞免疫应答的疫苗在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播散上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有关黏膜疫苗的理论、艾滋病黏膜疫苗的种类以及经口免疫耐受性问题,并提出艾滋病应当视为一种自身免疫病。故抗炎症或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似有其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