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运平  尹祖棠 《植物研究》1994,14(4):395-400
本文报道了风毛菊属28种植物瘦果表皮纹饰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风毛菊属果皮纹饰有四种类型:即条纹型(有隔条纹亚型和无隔条纹亚型)、孔纹型、网纹型、复合型。果皮纹饰显示出明显的差异性,可作为划分组成或亚属的标准,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也可为某些种间界限不清的种类提供有用的证据,但对于大多数种类来说,果皮纹饰在种的划分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亚属16种植物果皮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亚属中的16种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果皮纹饰类型为:条纹型,有隔条纹型和网纹型。(2)根据种内个体间、组内种间以及组间的比较, 认为在风毛菊亚属中, 果实表皮显微特征在种内个体间比较稳定, 变异很小; 同组内种间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组间存在着一定差异。说明在组和组下等级的分类学处理以及在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的探讨上, 果实显微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青藏高原东缘风毛菊亚属中的16种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果皮纹饰类型为:条纹型,有隔条纹型和网纹型。(2)根据种内个体间、组内种间以及组间的比较,认为在风毛菊亚属中,果实表皮显微特征在种内个体间比较稳定,变异很小;同组内种间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组间存在着一定差异。说明在组和组下等级的分类学处理以及在系统位置和亲缘关系的探讨上,果实显微特征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东缘28种风毛菊属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扫描电镜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风毛菊属28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和比较,结果显示,该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花粉近球形或长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三孔沟,外壁表面具刺状突起。刺间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穴状、颗粒状、网状—颗粒状和网状。花粉形态没有大的差异,但刺间表面纹饰、萌发沟的宽窄、刺的大小、分布密度和花粉大小在种间存在差异,可作为种的分类依据。花粉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此28种风毛菊属植物花粉大致划分为明显的5个类群,所包含的种分别隶属于风毛菊属的四亚属:雪兔子亚属、雪莲亚属、附片亚属和风毛菊亚属。  相似文献   

5.
国产黄耆属簇毛黄耆亚属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国产黄耆属簇毛黄耆亚属6组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这些花粉的外壁表面纹饰可分为网状纹饰,穿孔或小沟渠状,以及穴网状纹饰3种类型。所有种类都具三孔沟的萌发孔,根据内孔明显与否可分为两类。虽然萌发孔类型与分组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但综合一些花粉特征,仍然发现6个组间花粉形态差异较为明显,与一般的形态差异有一定的对应性。特别是Sect.Robusti比较特殊,根据花粉大小等特征,推测它和Sect.Phyllolobium等有可能是本亚属的原始类群。Sect.Sesbanella的两个近缘种Astragalus heydei和A.hendersonii,花粉形态却很有区别。Sect.Bibacteola种类较多,有24种,花粉形态呈多样性。总之,花粉形态在簇毛亚属中具有一定的系统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字花科四属植物叶片的表皮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十字花科岩荠属、阴山荠属、泡果荠属、棒毛荠 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形,气孔主要分布于表皮,垂周壁上有明显的波状嵴或沟槽状下陷,平周壁上有各咱条纹状角质层纹饰。这些微形态特征在属间有明显的类群特异性,又有一定的过渡类型,为岩荠属及近缘属的合理划分提供一定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扫描电镜对假瘤蕨属2系、5亚系22种植物的孢子纹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属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表面纹饰具有6种类型:光滑、粗糙、颗粒、棒状、疣状和瘤状纹饰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研究表明,孢子纹饰特征可以用来区分该属中的近缘种,但不能用以界定假瘤蕨属的属下分类--系和亚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悬钩子属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中国悬钩子属7组23亚组共103个种的花粉形态。本属花粉为圆球形、近 球形、长球形和超长球形,少数为菱形和六边形,具三孔沟,大小多为16.0~38.Oμm×12.0~30.0μm,外壁纹饰可分为皱波型、条纹型、脑纹型和穿孔网型等类型,进而可分为皱波-近光滑状、皱波-条纹状、皱波-穿孔状、条纹状、条纹-穿孔状、条纹-网状、脑纹状、脑纹-穿孔状、穿孔状、穿孔-网状及网状等11个亚型。分析结果认为,悬钩子属的花粉形态特征对该属种的区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要合理地阐释其系统发育意义,仍需积累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中国木犀属植物叶表皮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木犀属(Osmanthus)4组20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该属植物叶上、下表皮细胞近相似,不规则或多边形,上表皮无气孔器,气孔器为环列型,放射状细胞型,短平列型、环列型及其过渡类型。气孔外拱盖表面多平滑,或具有颗粒状纹饰,拱盖内缘平滑,波状或不规则。气孔通常下陷,两端加厚或不加厚,周围角质膜通常增厚成环状包着气孔,上具绳索状条纹或光滑。表面蜡质纹饰常为颗粒状、鳞片状、块状、毛状、绳状或稍平滑。柊树气孔外拱盖边缘具明显的针晶,与其它种不同。腺体存在于叶的上、下表面,性状不稳定,其分类学意义不明显。木犀属叶表皮垂周壁式样、气孔器类型、气孔密度都有很大的变异,与属下分组有一定的对应性,并在组间表现出一定的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锦鸡儿属花粉形态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锚电镜下对锦鸡儿属31种2变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根据外壁表面纹饰,可分:类型I,表面具小穿孔;类型II, 具网状纹饰。 在类型II中据网眼大小和网脊宽度特征又分为两个亚类型。 根据花粉体积大小,可分4个类型。本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表明是一个自然类群。组、 系的花粉形态特征与一般形态变异不一定相对应,即形态上有明显区别的种类,在花粉形态上未必有很大区别,仅一些种类及矮锦鸡儿系 Ser. Pygmaeae的花粉形态相近。 本属花粉形态在种下等级的变异, 特别是青藏高原分布的种类的变异较为明显,例如 C.bicolor,C. jubata,C. erinacea 与各自的近缘种类。花粉形态为分类处理提供了参考。本属植物花粉形态是从表面具小穿孔向具网状纹饰演化,对应于羽状叶类群向掌状叶类群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