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MRI与乳腺X线检查在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乳腺DCIS患者52例(58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乳腺MRI及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MRI及X线检查在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8个病灶中,乳腺MRI共检查出阳性54例,阴性4例,其中误诊或漏诊4例;乳腺X线共检查出阳性49例,阴性9例,其中误诊或漏诊11例。乳腺MRI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乳腺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乳腺MRI检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分别高于乳腺X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MRI检查对DCIS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亦存在少数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CT和MRI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接诊经脑脊液常规检查后确诊的4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的CT检查和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显示,47例患儿中,37例患儿的检查结果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78.72%;MRI检查显示,47例患儿中,44例检查结果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93.62%。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T检出多发病灶29例,占比61.70%;MRI检出多发病灶33例,占比70.21%。MRI检查的诊断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多发病灶的检出效果更好,相比于CT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曾艾  张琴  刘炜  何梅  王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1):2144-214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病理结果,分析钼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检查结果(边缘毛刺征、血管、淋巴结、微小钙化),比较其对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发现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32例。与病理检测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检出率无差异性(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良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良恶性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但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检出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边缘毛刺征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和淋巴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而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钼靶X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P0.05),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乳腺癌的诊断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颈部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咽异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咽异感症患者临床资料,按诊断所用不同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X线片检查,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颈部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情况及两种检查方法在各颈部病变中的检查情况。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6.30%显著比对照组63.64%高(P0.05);两种检查方法在颈部囊肿(肿瘤)、颈椎病(颈部外伤)中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CT扫描多平面重建在颈部感染、甲状腺病变中的检出率均比X线片检出率高(P0.05)。结论:颈部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在咽异感症诊断中具较高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且诊断更为细致,可检出各种颈部病变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痛风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中Ⅱ型胶原羧基端端肽(C-telopeptide of type II collagen,CTX-Ⅱ)的含量,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膝关节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标本46例及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液标本4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两组关节液中CTX-Ⅱ的含量,并研究分析痛风性关节炎膝关节液中CTX-Ⅱ的含量与影像学X线特征、单钠尿酸盐(MSU)晶体的相关性。结果:1痛风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膝关节液中CTX-Ⅱ的含量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40);245.7%(21/46)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X线显示骨关节炎,与膝关节X线未显示骨关节炎的痛风性关节炎(25/46)相比较,两组CTX-Ⅱ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84);3MSU晶体阳性的痛风性关节炎(19/46,41.3%)与MSU晶体阴性的痛风性关节炎(37/46,68.7%)患者的膝关节液CTX-Ⅱ的含量比较,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受累关节存在关节软骨的退变,单钠尿酸盐(MSU)晶体在局部沉积与否与关节软骨退变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内三维超声与宫腔镜检查对残角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残角子宫畸形的患者,分别行腔内三维超声和宫腔镜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三维超声的灵敏度与宫腔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超声检查阳性检出率80.65%,阴性检出率19.35%,宫腔镜检查阳性检出率59.68%,阴性检出率40.32%,两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8,P0.05)。结论:腔内三维超声诊断残角子宫畸形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的特点,但是漏诊率高于宫腔镜结果。  相似文献   

7.
几丁聚糖衍生物防治骨性关节病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鸿雁  张学习 《蛇志》2003,15(1):59-61
骨性关节病 (骨关节炎 ,增生性、创伤性关节炎等 )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疾病 ,如 40岁以上的女性约有 40 %膝关节就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骨关节病是人体关节器官退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病理状态 ,骨关节的软骨基质和滑膜表面受到破坏和流失 ,即引起各种症状。退行性骨关节炎以及各种关节损伤 ,包括关节外伤、手术导致的创伤性骨关节炎 ,是临床常见又尚未能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关节软骨保护学说 ,尤其是糖胺类药物作为软骨保护剂应用 ,使骨关节病的研究领域得到开拓 ,对预防骨性关节病的发生或减轻病变程度 ,缓解症状及改善关节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最佳复查时间。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部外伤患者95例,在首次检查时均接受了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首次检查时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的检出率,比较首次检查时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对不同类型骨折的诊断情况,比较各个时间段复查病例的肋骨骨折数与首次检查时的差异。结果:95例患者中最终86例确诊存在肋骨骨折,首次检查时多排螺旋CT的检出率为95.35%(82/86),高于X线平片的82.56%(71/86)(P0.05)。86例患者最终确定共存在骨折289处,首次检查时X线平片共检出246处,多排螺旋CT共检出274处,多排螺旋CT对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P0.05)。伤后11-20d、伤后41-50d、伤后51-60d的复查肋骨骨折数与首次检查肋骨骨折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21-30d、伤后31-40d的复查肋骨骨折数高于首次检查肋骨骨折数(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首次诊断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伤后21-40d这个时间段是进行复查的较佳时间段,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不同严重程度的磁共振(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下的表现,分析MRI对新生儿H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HIE新生儿76例,其中轻度46例,中度24例,重度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MRI和CT检查,比较MRI与CT对新生儿HIE的诊断结果、对新生儿HIE严重程度的诊断结果及对患儿颅内病变检出率的结果。结果:以临床表现为金标准,76例患儿经MRI检查确认为新生儿HIE的有72例,准确率为94.74%;经CT检查确认为新生儿HIE的有63例,准确率为82.89%,MRI检查对新生儿HIE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x2=5.365,P=0.021)。MRI检查对轻度、重度HIE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1.74%(33/46)、100.00%(6/6),显著高于CT检查的43.48%(20/46)、50.00%(3/6)(均P0.05);MRI与CT对中度HIE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75.00%(18/24)、66.67%(16/24),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3,P=0.525)。MRI检查对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基底节损伤、脑水肿的总体检出率为98.68%(75/76),高于CT检查的90.79%(69/76)(x2=4.750,P=0.029)。结论:与CT相比,MRI能够更清晰显示新生儿的脑组织结构,对新生儿HIE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准确率优于CT,且对新生儿HIE脑组织病变情况的诊断也较CT更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梁志伟  江新青  吴梅  魏新华  夏建东  郭媛 《生物磁学》2009,(13):2499-2501,2479
目的:探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水激励膝关节软骨成像序列(3D-FFE-WATS)相对于三维快速梯度回波预饱和反转恢复法脂肪抑制序列(3D-FFE-SPIR)在显示膝关节软骨方面的优势,选择显示膝关节软骨的最佳序列。方法:应用3D-FFE-WATS及3D-FFE-SPIR序列组合对20名志愿者及30例疑诊关节软骨损伤的单膝关节进行检查,获得膝关节各软骨的3D图像,并利用3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进行横断面和冠状面3D重建。分析上述2种序列对软骨病变的显示及检出能力,计算其对关节软骨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序列在显示膝关节软骨SNR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序列在显示软骨与关节液的CNR、软骨与骨皮质的CNR、软骨与骨髓的CNR、软骨与肌肉的CNR差异方面t值分别为(-30.619;2.348;-2.408;2.216),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FFE-WATS序列可作为膝关节软骨成像的首选序列。  相似文献   

11.
魏杰辉 《蛇志》2017,(2):190-191
目的分析X线平片与CT影像在脊柱爆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脊柱爆裂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X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予以CT影像进行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检出时间以及检查费用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65.71%,检出时间(9.21±0.13)min,检查费用(115±25.20)元;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8.57%,检出时间(2.32±0.30)min,检查费用(628±52.6)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行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X线平片,值得作为脊柱爆裂型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又称为骨质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累及骨质、关节囊、滑膜和关节其他结构的慢性、无菌性、退行性炎症,其会侵犯关节,尤其是负重关节,造成膝关节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KO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老年性慢性膝关节退行性疾病,老年人群的发病率为80%,是导致老年人下肢活动受限、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比隐匿性胫骨平台骨折(TPOF)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拟诊断为TPOF且X线检查表现为阴性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MRI、CT检查,且以手术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上述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诊断TPOF的效能。此外,比较MRI、CT检查诊断TPOF的表观扩散系数以及节段各向异性值以及对TPOF类型的检出率。结果:MRI检查诊断TPOF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8.61%、94.12%、97.75%,均高于CT检查的79.17%、64.71%、76.40%(均P<0.05)。MRI检查诊断TPOF的表观扩散系数高于CT检查,而节段各向异性值低于CT检查(均P<0.05)。MRI检查对骨皮质骨折的检出率低于CT检查,而对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高于CT检查(均P<0.05)。结论:MRI检查诊断TPOF的价值高于CT检查,且在骨小梁骨折的检出率方面优于CT检查,但CT检查应用于骨皮质骨折的诊断价值更高。临床工作中可能通过联合MRI以及CT检查,继而达到提高TPOF检出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其超声显像结果与病理资料,并分析影响前列腺癌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组280例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9.64%(111/280),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level,PSA)水平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4.17%(82/240),根据PSA分为5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8例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7.90%(94/248),根据前列腺体积分为2组,组间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疑似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术,具有积极的意义,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场MRI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我院2007年2月-6月间,进行MRI检查的141例151个膝关节,进行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回顾性分析。检查序列包括冠状面FSET2WI、矢状面SET1WI、FSET2WI及STIRE。结果低场MRI显示正常半月板内可以见似三角型或片状高信号,不延伸至关节面或游离缘,临床症状不明显;损伤半月板除信号改变外,其形态可全部或局部不规则,常同时伴关节组成骨及关节软骨、滑膜囊、软组织等的异常信号,临床症状明显。本组资料中,MRI诊断半月板损伤130个,14个膝关节外院行关节镜检查,12个证实有半月板撕裂。低场MRI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率85.7%。结论低场MRI能较好的显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能对其进行损伤分级,显示损伤的特点和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患者关节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TMD患者60例,根据患者病变程度分为炎性疾病组(n=21例)、结构紊乱组(n=18例)、骨关节病组(n=2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采集研究者的关节液标本并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关节液标本中MMP-3和MMP-9的水平。结果:骨关节病组MMP-3和MMP-9水平显著高于结构紊乱组、炎性疾病组和对照组,结构紊乱组、炎性疾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构紊乱组与炎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液中MMP-3和MMP-9水平随着TMD病变程度增加而明显升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颞下颌关节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心电图(ECG)与冠脉造影术(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后先行CAG,后经ECG检查,通过CAG检查的冠脉狭窄程度、冠脉病变支数与ECG检查结果的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诊断结果,评价ECG与CAG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CAG诊断冠心病的阳性诊断率82.0%,ECG诊断冠心病阳性诊断率为79.0%,两组阳性诊断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CG对三组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分别为65.0%,92.6%,96.9%,冠脉狭窄程度50%-70%时,灵敏度低于其他两组(P0.05)。经CAG诊断为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患者,采用ECG诊断时,组间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G多支病变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CAG与ECG诊断灵敏度相当,可直观反映冠脉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心电图的价值作用。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根据两组患者检查方式阳性检出率对比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阳性率分别为65%和75%,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为对比无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动态心电图的检查在多支病变患者中其确诊率相对比较高与单支或者是双支病变患者的确诊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相对在冠心病的诊断过程中有着更为突出的效果,和冠状心电图相比,在多支病变中具有更高的确诊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比较CT与MR对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检出情况,探究CT与MR在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确诊为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病理及临床相关方法确诊102个病灶,其中小肝癌69个和微小肝癌33个,患者均在不同时期或序列下行多排螺旋CT与MRI检查,分析比较两者对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结果:多排螺旋CT检查发现肝癌小病灶91个,其中66个小肝癌,25个微小肝癌;MRI检查发现95个病灶,小肝癌67个,微小肝癌28个;69个小肝癌病灶,检出率最高的为CT动脉期(92.75%)与LAVA动脉期(92.75%),检出率最低的为CT平扫(76.81%);33个微小肝癌病灶,检出率最高为LAVA动脉期(75.76%),检出率最低的为LAVA平衡期(36.36%);CT平扫、门静脉期、动脉期、平衡期、MRI-IN-PHASE、LAVA平衡期、LAVA平扫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P0.05);CT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微小肝癌的检出率(P0.05),MRI对小肝癌与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MRI与CT对小肝癌的检出率不存在差异(P0.05),但MRI对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MRI-LAVA的动脉期序列对小肝癌病灶与微小肝癌病灶的检出率最高;CT与MRI在对小肝癌的检出率不存在差异,但MRI对微小肝癌的检出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乳腺癌的全数字X 线摄影与MRI影像学表现,评价全数字X 线摄影联合MRI 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 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 年10 月至2012 年5月在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乳腺癌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术前均行数字X线及动态增强MR 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单独使用和联合使用的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结果:全数字化X 线摄片 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为69.0%(29/42),动态增强MR 检查为95.2%(40/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使 用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准确率为97.6%(41/42)。结论:动态增强MR 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全数字X线摄影,但后 者对微小钙化显示较好,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尤其对多腺体型和致密型乳腺的早期乳腺癌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