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及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15,以ScvO2为目标指导液体复苏)和观察租[n=115,P(cv-a)CO2联合ScvO2指导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前、复苏6 h后的相关监测指标,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治疗相关指标。此外,根据入院后28 d生存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复苏6 h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ScvO2、心脏指数(CI)较复苏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较复苏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6 h后观察组的6 h平均入液量、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生存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的年龄更大、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更高、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更久、CI、血酸清除率、ScvO2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30分、SOFA评分≥8分、血乳酸清除率<30%、ScvO2<53%是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cv-a)CO2联合ScvO2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效果明显,有利于提高复苏作用和改善患者预后。较高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以及较低的血乳酸清除率、ScvO2是感染性休克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硫化氢(H2S)、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穿透素-3(PTX-3)水平与其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及病情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52例作为脓毒症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46例作为休克组以及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H2S、GDF-15、PTX-3水平以及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其中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炎症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快速序贯器官功能(qSOFA)评分对脓毒症组、休克组患者病情进行评分。分析血清H2S、GDF-15、PTX-3与患者凝血功能、炎症指标及病情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组、休克组的血清H2S、PLT均低于对照组,且休克组低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休克组的血清GDF-15、PTX-3、APTT、PT、FIB、PCT、CRP均高于对照组,且休克组高于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APACHEⅡ、qSOFA评分均显著低于休克组(P<0.05)。血清H2S与PLT呈正相关(P<0.05),与APTT、PT、FIB、PCT、CRP、APACHEⅡ评分、qSOFA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清GDF-15、PTX-3与PLT呈负相关(P<0.05),与APTT、PT、FIB、PCT、CRP、APACHEⅡ评分、q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的血清H2S明显下降,而血清GDF-15、PTX-3增高,三者与凝血功能、炎症以及病情评分均存在密切关联,这可能是影响脓毒症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分析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儿科序贯器官衰竭评估(pSOFA)评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评分及早期血乳酸(Lac)测定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7例脓毒症患儿,根据脓毒症患儿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8例和存活组59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对患儿进行pSOFA评分、PCIS评分评价和血Lac检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对脓毒症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107例脓毒症患儿28 d死亡率为44.86%(48/107)。死亡组脓毒症分级、合并器官损伤≥3个比例、机械通气比例、pSOFA评分、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Lac水平高于存活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存活组,PCIS评分、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合并≥3个器官损伤、机械通气、pSOFA评分增加、D-二聚体升高、血Lac升高为脓毒症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CIS评分增加、白蛋白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脓毒症分级、合并器官损伤、机械通气、D-二聚体、白蛋白、pSOFA评分、PCIS评分、血Lac为脓毒症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pSOFA评分、PCIS评分和血Lac水平联合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风险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短刺法针刺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78例气滞血瘀型LD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39例患者实施短刺法针刺治疗,观察组239例患者行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短刺法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肌电值(坐位、直立位、前屈位、后伸位)、疼痛因子水平[前列腺素E2(PGE2)、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P物质(SP)]水平、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关节活动度(左屈、左旋、右屈、右旋)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分级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坐位、直立位、前屈位、后伸位肌电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因子PGE2、5-HT、SP水平低于对照组,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屈、左旋、右屈、右旋活动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式呼吸训练联合短刺法针刺可提高气滞血瘀型LDH患者临床疗效,增强患者肌力,改善腰椎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同时通过调控疼痛介质水平,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且具有较好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宣肺解痉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气道呼吸参数、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到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清热化痰宣肺解痉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气道呼吸参数变化,炎症因子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流速(PEF)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EV1/ FVC、PEF均有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TGF-β1、MMP-9、VEGF、IFN-γ、IL-4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增加清热化痰宣肺解痉法治疗可减轻患者症状。另外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究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肺功能及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肺功能(MVV、PEF、FEV1、FVC、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FACT-L、SF-36)、并发症情况及远期生存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失血量、引流量、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清扫个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MVV、PEF、FEV1、FVC、FEV1/FV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MVV、PEF、FEV1、FVC、FEV1/FVC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MVV、PEF、FEV1、FVC、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FACT-L、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FACT-L、SF-36评分均有提高(P<0.05),且观察组FACT-L、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生存率为98.41%,明显高于对照组7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68%,明显低于对照组17.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肋间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用于治疗NSCLC能够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风险,提高肺功能水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PI)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收治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P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观察组采用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体征[体温、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白细胞计数(WBC)]、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A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清指标(sTREM-1、HMGB1、CRP/Alb)。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温、WBC、CPIS评分、ASS评分低于对照组,PaO2、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TREM-1、HMGB1、CRP/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BO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型颅脑损伤PI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PI程度,减轻临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脊柱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消化功能、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60例脊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麻醉后再行静脉全身麻醉诱导,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生命体征变化,手术前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相关应激因子变化,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和术后24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比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时间及15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15)评分。结果:T1到T4时间观察组SPO2、HR、MAP、DBP、SBP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1到T4时间对照组SPO2、HR、MAP、DBP、SBP对比差异显著(P<0.05),T2和T3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PO2、HR、MAP、DBP、SBP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GSH-px、MDA、SOD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h两组患者GSH-px、SOD、MDA均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h的QoR-15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改善术后短期疼痛情况,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评价抗HPV生物凝胶敷料治疗慢性宫颈炎伴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疗效,并分析对患者疼痛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入2020年5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伴持续性HPV感染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应用抗HPV生物凝胶敷料治疗。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患者疼痛程度、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阴道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和IL-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γ-干扰素(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毒载量较对照组低,HPV转阴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 %(P<0.05)。结论:抗HPV生物凝胶敷料治疗慢性宫颈炎伴持续性HPV感染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提高HPV转阴率,改善宫颈局部炎症状态,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髋部肌锻炼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患者盆底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P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髋部肌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盆底功能以及应激反应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FDI-20、PISQ-12及PFIQ-7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盆底肌电位、动态肌张力、静态肌张力及收缩力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显著提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前列腺素(PGE2)、皮质醇(COR)水平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部肌锻炼联合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使肌肉功能得到锻炼,提高了盆底肌张力水平,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和应激反应的提高,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双歧杆菌制剂临床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的效果。方法按照系统评价的要求检索CBMd isc、VIP、CNK I以及万方数据库等,获得1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计患儿4050例,对其进行M eta分析,并评价M 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异质性检验χ^2=34.60,P=0.007〈0.05,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 eta分析,合并RR=0.41,95%C I为0.35~0.49,总体效应检验,Z=10.39,P〈0.00001,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固定效应模型RR值和95%C I与随机效应模型完全一致,剔除小样本报道后的合并RR=0.42,95%C I为0.35~0.50,与剔除前的结果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的发表偏倚得到了很好地控制。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双歧杆菌制剂能降低小儿继发性腹泻的发生率,对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起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葫芦科植物包括多种瓜类蔬菜,对其进行离体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国内在葫芦科植物器官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及离体遗传转化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葫芦科植物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与育种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心率(HR)、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作为效应指标,明确右美托咪啶(Dex)用于SICU 镇静时年龄和血流动 力学效应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 年3 月~7 月间在我院SICU 接受普胸或者普外科手术后需要短期镇静患者38 例,各年龄段分 布相对均匀。在病人术后Ramsay评分≤ 3 分时给予右旋美托咪啶6.0 ug/kg/h,连续静脉输注10 min 后停药,应用脉搏指示连续 心输出量监测技术(PICCO)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3 min、5 min、8 min、10 min、15 min、20 min、30 min、45 min、60 min、90 min、120 min 的11 个时间点的HR、CI 和SVR。结果:HR、CI 和SVR 的EMAX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可以通过数学模型表示:E= (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SICU 镇静时,患者HR、CI和SVR的EMAX 呈 年龄依赖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蝴蝶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略介绍了我国目前蝴蝶产业的背景情况和发展现状,着重阐述了该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目标与思路、政策与法律、科研与技术、人才与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地性提出了相应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6.
We have established xeroderma pigmentosum group A (XPA) gene-knockout mice with 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 deficiency, which rapidly developed skin tumors when exposed to a low dose of chronic UV like XP-A patients, confirming that the NER proc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UVB-induced skin cancer. To examine the in vivo mutation in the UVB-irradiated epidermis, we established XPA (−/−), (+/−) and (+/+) mice carrying the Escherichia coli rpsL transgene with which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and spectra in the UVB-irradiated epidermal tissue can be examined conveniently. The XPA (−/−) mice showed a higher frequency of UVB-induced mutation in the rpsL transgene with a low dose (150 J/m2) of UVB-irradiation than the XPA (+/−) and (+/+) mice, while, at a high dose (900 J/m2) they showed almost the same frequency of mutation as the XPA (+/−) and (+/+) mice, probably because of cell death in the epidermis of the XPA (−/−) mice. However, CC→TT tandem transition, a hallmark of UV-induced mutation, was detected at higher frequency in the XPA (−/−) mice than the XPA (+/−) and (+/+) mice at both doses of UVB. This rpsL/XPA mouse system will be useful for further analyzing the role of NER in the mutagenesis and carcinogenesis induced by various carcinogens.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麦醇溶蛋白多肽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湛小燕  黄培忠 《遗传学报》1991,18(3):252-262
对22个省的大麦农家品种487份和3个近缘野生种的10份材料,应用SDS-PAGE、IEF及双向电泳(IEF、SDS-PAGE)进行了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B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十分显著。经SDS-PAGE可分出16种带型,归为α、β、γ、ω四组,不同的多肽带型中间也有一些多肽是共有的;(2)5种带型的地理分布表明,具有同种带型的品种分布于一定的地理区域;各区域品种所具有带型类型的数目虽然不同,但表现出一定的趋向,这种趋向似与大麦进化和生态区域有关;(3)近缘野生大麦的带型有的与农家品种带型相似,有的则相异;但一些农家品种的带型在供试近缘野生种中还未找到与之相近的带型;(4)初步讨论了醇溶蛋白多肽多态性在品种鉴定上的应用和作为栽培大麦生态区域划分辅助手段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19.
2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对中国白兔、新西兰兔、獭兔血清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兔在血清中的过氧化物酶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利用过氧化物酶的区别对兔种进行分类鉴定。本方法可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动物分类鉴定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