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D28是协同TCR诱导T细胞产生高水平IL-2,促进T细胞生存及防止T细胞凋亡的主要协同刺激分子,但并非所有的T细胞均表达CD28,提示T细胞活化尚有其它协同刺激途径的存在。最近研究表明,其它一些协同刺激分子,如4-1BB、OX40、ICOS、LFA-1等在不同的T细胞亚群和T细胞活化的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表达和介导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
DC-SIGN与免疫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所知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它既能启动初始免疫应答,也能负向调控免疫反应,具有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DC-SIGN属于DC表面C型凝集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它既是DC病原体模式识别和黏附受体,又作为DC特征性多功能免疫分子,参与DC免疫调节作用。DC-SIGN在调节DC黏附迁移及炎症反应,激活初始T细胞及启动免疫应答,以及病原体与肿瘤的免疫逃逸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对DC-SIGN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调节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更深入研究,可为临床相关疾病机制探讨与防治进一步提供新的有力依据和干预途径。  相似文献   

3.
宿主抗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水平和强度与疟疾预后关系密切,当疟原虫侵袭宿主时,TLRs向机体传达病原体入侵信息,激活免疫系统。采用TLR7激动剂处理P.y 17XNL感染的BALB/c小鼠,通过FACS和ELISA检测DC亚群(mDC和pDC)、CD4~+ T细胞亚群(Th1、Th2、Tfh和Treg)和细胞因子(IFN-γ、IL-4、IL-21和IL-10)的水平,明确TLR7通过DC调控宿主应答的免疫机制。结果显示,TLR7激动剂能够促进DC亚群数量的增加,同时也提高Th1和Tfh细胞分化,并显著增加IFN-γ分泌水平。因此,TLR7激动剂通过诱导DC活化,促进Th1型免疫应答降低原虫血症水平,在疟疾感染过程中发挥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4.
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一多分子、多细胞参与的复杂免疫应答过程.传统研究主要集中于适应性免疫细胞如T,B细胞在急性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天然免疫细胞亚群、功能及其异质性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除天然免疫细胞在移植免疫应答中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反应以外,其可以发挥直接效应功能,参与移植物的排斥.天然免疫细胞亚群在移植免疫排斥与耐受中的不同作用近来受到重视.本文对天然免疫细胞在急性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和免疫耐受诱导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过继免疫治疗是当今肿瘤治疗的热点,已逐步成为一些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抗原呈递细胞,具有呈递肿瘤抗原和抵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及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作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由多种细胞因子诱导而成,具有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特点。DC和CIK细胞有效结合可以同时促进DC细胞的增殖和免疫功能及加强CI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应用DC-CIK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SLC)是体内重要的CC亚族趋化成员,能趋化并活化免疫效应细胞,具有抗肿瘤免疫效应.利用SLC的生物学活性用于肿瘤疫苗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该文介绍SLC基因修饰的瘸苗或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DC),SLC联合协同细胞因子和共刺激分子的疫苗,SLC基因修饰的肿瘤抗原疫苗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维持淋巴细胞的正常功能需要正负向协同刺激信号的同时参与。两种信号决定了T、B细胞对抗原特异性刺激的敏感性和应答方式。二者的平衡使机体在避免对自身抗原产生不适当反应的同时,又能对外来抗原显示足够强的应答能力。多年来有关协同信号的研究,对相关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已大大深化,特别是其中的B7分子及其受体家族。该家族的负向调控作用是通过其抑制性受体来实现的。目前已发现3种抑制性受体: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分子(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PD-1)和B、T细胞弱化因子(BTLA)。对其效应机制的研究,将对免疫调节以及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免疫细胞的代谢及其调节"是近年发展而成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免疫应答通常伴随某些免疫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激活,而活化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B细胞及其功能亚群、不同类型的固有免疫细胞等)有赖于改变其能量代谢方式而分化、扩增及发挥功能。因此,通过调控免疫细胞的能量代谢方式,可影响免疫应答的产生、效应及转归,并干预某些免疫病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介绍不同T细胞亚群、B细胞和固有免疫细胞(如i NKT细胞等)的能量代谢及其调节,以及调控能量代谢对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分化、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成熟DC具有很强的诱导初始T细胞活化、激活免疫应答的功能,是固有免疫中巨噬细胞和适应性免疫中B细胞功能的100~1 000倍。树突状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s-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DC-CIK)联合放化疗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对抑制肿瘤进展和转移、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都有一定的意义,但目前临床应用的DC其成熟度与疗效所需的成熟度仍有差距,这可能是限制DC-CIK疗效的原因之一。该研究将贴壁法获得的DC用多聚次黄嘌呤胞嘧啶核苷酸[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Poly(I?C)]和传统刺激DC成熟的物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刺激DC成熟,第8 d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熟DC的表型,发现与TNF-α相比,Poly(I?C)能够更有效地促进DC成熟。同时,该研究还比较了Poly(I?C)协同腺病毒对DC成熟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或ELISA检测成熟DC的表型CD80、CD83、CD86、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 DR,HLA-DR)以及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的分泌,发现腺病毒并不能协同Poly(I?C)刺激DC的成熟。最后,探讨了不同成熟度的DC对初始T淋巴细胞活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度较高的DC可更好地诱导初始T淋巴细胞的活化,并且大量分泌TNF-α和γ干扰素(inteferon-γ,IFN-γ)。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辅助T细胞在淋巴结中识别树突细胞或B细胞表面的MHCⅡ分子呈递的抗原而被激活,从而启动免疫应答的后续步骤。但是MHCⅡ分子所呈递的绝大部分是自身抗原,大多数时候辅助T细胞只能遇到这样的MHCⅡ分子而不能激活。那么自身抗原在免疫应答中有什么意义呢?最近的一项研究中,Fischer及其同事首先报道了自身抗原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