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余逸伦 《化石》2013,(1):18-20
恐龙是地球上最成功的脊椎动物类群之一,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近1.7亿年.在这期间出现了数以千计的不同物种,其中包括形态多样的各种肉食性恐龙. 肉食性恐龙的主要猎杀武器是长着尖锐牙齿的嘴.乍一看,它们的头骨似乎很像,但其实差别很大,这些差别决定了它们不同的杀戮方式.我们比较熟悉的肉食性恐龙大概有七类,包括"腔骨龙类"、阿贝利龙类、蛮龙类、棘龙类、异特龙类、暴龙类和驰龙类.笔者下面对几类恐龙头骨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昆虫知识》2009,(2):172-173
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日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然而,恐龙事实上却是被带有病菌的吸血昆虫给灭绝的,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3.
真是破译了恐龙的基因片段吗?──发生在国外的一场争论张忠英大约2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这之后的1亿4千万年时间里,恐龙成了陆地上芸芸众生的统治者,称霸称王,煊赫一世。可曾几何时,到了6500万年前,这个恐龙王国便从地球上消泯灭绝了,给我们留下了...  相似文献   

4.
恐龙是属于大型的古代爬行动物。据考古学者发掘恐龙化石考证得知.恐龙出现是在古生代的末期,到中生代恐龙最为繁盛;称霸一时,至到中生代的末期恐龙都已绝灭了。过去,“就恐龙绝灭的原因”。有很多人一致认为:是因为中生代的末期地球上出现了强烈的造山运动、地球表面构造起了巨大的变化,影响到气侯和植物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这些变化,对于体温不恒定大脑不发达、卵生、体躯庞大的爬行动物恐龙是非常不利的。这样,恐龙因为不能适应当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就绝灭了.  相似文献   

5.
地球上出现生命以后,生物不断繁衍发展,又不断灭绝消失。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总共不过几百万种,但在漫长的进化途中,曾生存过千百亿种生物。它们兴旺过一时,但后来大部分灭绝了。那么,生物是怎么灭绝的呢?生物往往是大规模、灾变性灭绝的。6500万年前,地球上到处是恐龙的天下,后来却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当时,消失的不仅仅是恐龙,地球生物的75%都与恐龙一起走向坟墓,成为恐龙的殉葬品。  相似文献   

6.
李丽国 《化石》2011,(2):27-31
恐龙是中生代地球陆地的霸主,在世界的各大洲甚至如今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均发现有恐龙的化石,可见当时其在地球上的繁盛状况。恐龙体型各异,种类繁多,但按照腰带的不同仅划分为蜥臀目(三射式)和鸟臀目(四射式),而如果按照恐龙的行走和站立姿态大体有三种:两足行走、半四足行走和四足行走。  相似文献   

7.
王强 《化石》2013,(4):17-20
恐龙是一类现己绝灭的中生代爬行动物,由于其奇特的体貌特征,再加上它们在统治地球长达1.7亿年之久以后,突然从地球上绝灭消失,给大众留下了非常多的未解之谜。在强烈求知欲的促使下,公众对于恐龙的多样性、恐龙的生活习性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恐龙绝灭陨石撞击说新证据徐星关于恐龙绝灭的假说目前已经有几十种之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美国地球物理学家Alvarez等人在1980年提出的陨石撞击假说。他们认为在6500万年前,有一个直径大约10公里的陨石撞击了地球,导致了恐龙及同时代的其它生物的突然...  相似文献   

9.
王大锐 《化石》2002,(4):8-11
不论是在古生物学家的眼中 ,还是在大多数关心地球历史、对化石感兴趣的人们心目中 ,恐龙是真正的史前巨无霸 ,是距今亿万年前中生代天下无敌的地球霸主。尤其是那些肉食恐龙 ,它们或硕大无比、或机警凶猛 ,捕食各种草食性动物甚至体态较小的肉食恐龙。但是 ,近年来 ,人们在挖掘出的各种恐龙身上、甚至异常凶猛的霸王龙的骨骼上 ,频频见到明显的伤痕 ,令古生物学家们感到十分困惑。有人曾认为那是肉食恐龙追杀草食恐龙留下的痕迹 ,或者是恐龙同类为争夺食物、配偶、领地而造成的。但200O年夏季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地区尼日尔找到的新化石…  相似文献   

10.
鲎,俗称海怪,是一种古老而珍稀的海洋动物.它的模样长得怪异,像个瓢,全身棕褐色,灰不溜秋的.据生物学家研究,大约早在3.5亿年前,鲎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比恐龙还要早,可恐龙最终没有逃过白垩纪末期的大灾难,全部灭绝了.  相似文献   

11.
6667地球上已发现的部分恐龙~~  相似文献   

12.
李志恒 《化石》2020,(2):77-78
正恐龙的后代——鸟类,是如何躲过六千六百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的,一直是科学家亟欲待答的问题。陨石撞击地球以及火山频繁活动导致的大量火山灰在大气中布满,导致地球终年不见天日,依赖光合作用的植物大量死亡,进一步造成植食性恐龙失去了主要的食物来源,最终导致食物链最顶端的肉食性恐龙,如暴龙等相继灭绝。在这一食物链崩溃引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恐龙邮票出台的可行性周孟明恐龙,这个统治地球达1.6亿年之久的神圣家族,虽被厚厚的地层划上了句号,也留给了人类多少个待解之谜。恐龙是怎样生活的?又是怎样灭绝的?恐龙有性别吗?它们吃什么?它们怎样叫?它们还能复活吗?我国是举世公认的恐龙大国,其...  相似文献   

14.
苏铁类植物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出现在至少3.2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繁荣于中生代侏罗纪,与恐龙共同称霸于地球,故在地球史上,把1.6亿—1.9亿年前的那段长达3000万年的地质时期称为"苏铁恐龙时代"。当时,苏铁类植物形形色色,体态多姿,遍布全世界,成为地球陆地植被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5.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类爬行动物 ,它的起源、演化和绝灭一直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我国恐龙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恐龙化石的产出情况来看 ,中国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恐龙大国 :恐龙化石分布地理范围广泛 ,西起新疆 ,东到辽宁 ,南起广东 ,北到内蒙 ;恐龙化石分布层位齐全 ,从恐龙开始初步繁盛的早侏罗世地层 ,到世界上恐龙化石非常贫乏的中侏罗世地层 ,从恐龙第一次大繁盛的晚侏罗世地层到恐龙走向绝灭的晚白垩世地层 ,恐龙属种都非常丰富 ,从原蜥脚类恐龙到体形巨大的蜥脚类恐龙 ,从凶猛的兽脚类恐龙到植…  相似文献   

16.
刘铮筝 《化石》2007,(1):39-40
通过古生物发掘,人们知道在人类出现之前.恐龙曾经在地球称霸1.65亿年.但你可曾设想过,假如有一天人类从地球上消失,能给后来生命留下什么遗存?最新二期《新科学家》杂志的一篇报告作出了大胆推断:只需要20万年时间,人类在地球上存在过的所有痕迹将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7.
恐龙(Dinosaur)是一类灭绝了的古爬行动物 ,生活在中生代(距今2 2亿年到6500万年) ,在地球上大约生存了1 5亿年。恐龙的研究 ,主要对象是它们遗留在岩层中的遗骸(遗体)、遗迹(足印)、遗弃物(蛋和粪)化石。恐龙的化石 ,在世界各大洲(包括南极大陆和北极之某些岛屿) ,都有发现。恐龙是研究生物大进化的最好例证。恐龙化石可作为洲际陆相地层对比的标志 ,它们的分布可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 ,它们神秘地、突然地在地球上消失 ,成为科学界一个难解之谜。近年 ,恐龙成了科幻小说、影视大片中的主角 ,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  相似文献   

18.
张晓梅  王孝理 《化石》2016,(1):13-19
恐龙,这个地球上曾经无比强大的远古霸主,如今,仍然以其神秘莫测的身影和足迹激发着人类——当今地球霸主的无限好奇心和探索欲.在人类的探索中,恐龙留下了太多的待解之谜——起源之谜、兴盛之谜、演化之谜,还有灭绝之谜. 虽然人类至今还没有破解所有的生命密码,但有一个密码却无疑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生命形式中,那就是:一个物种一旦产生,它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基因尽可能长久地生存和延续.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团队于7月24号在英国《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他们有关蜥脚类恐龙演化的最新成果,报告了一种来自中国中侏罗世早期(1.74亿年前)的梁龙类新属种——神奇灵武龙(Lingwulong shenqi),这一发现挑战了关于梁龙类恐龙和其它新蜥脚类恐龙的起源和扩散的传统观点。蜥脚类恐龙是一类植食性恐龙,其中包括地球历史上体型最大的陆地动物。人们一直认为新蜥脚类恐龙——蜥脚类恐龙晚期演化分  相似文献   

20.
苏铁类植物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种子植物,出现在至少3.2亿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纪,繁荣于中生代侏罗纪,与恐龙共同称霸于地球,故在地球史上,把1.6亿-1.9亿年前的那段长达3000万年的地质时期称为“苏铁恐龙时代”。当时,苏铁类植物形形色色,体态多姿,遍布全世界,成为地球陆地植被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