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香(Ledum palustre,L.Vat)系杜鹃花科杜香属植物。在I报导中我们报导了从其茎叶中提取挥发油(杜香油)的化学成份。本文对杜香油抗20种真菌和8种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香油对本实验中多种真菌和细菌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15种杜鹃属(Rhododendron)植物、1种杜香属(Ledum)植物和Cassiope fastigiat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 (包括5.8S)序列.加上从GenBank下载的13种杜鹃属植物和Bajiaria racemosa的ITS序列,以C. fastigiata和B. racemosa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对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杜鹃属是一个单系类群,叶状苞亚属为杜鹃属的基部类群; 2)杜香属确应归并到杜鹃属中,且与有鳞杜鹃亚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有鳞杜鹃亚属和杜香构成一个单系分支,该分支是其余无鳞杜鹃花的姐妹群; 4)由无鳞杜鹃花组成的一个分支的内部支持率较低,其中常绿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均为内部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而羊踯躅亚属和马银花亚属均为多系类群; 5)在马银花亚属中,长蕊杜鹃组和马银花组均分别得到强烈支持,马银花组与异蕊杜鹃亚属可能构成姐妹群关系,异蕊杜鹃亚属和马银花组组成的一个分支可能与映山红亚属构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ITS序列探讨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系统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次报道了 15种杜鹃属 (Rhododendron)植物、1种杜香属 (Ledum)植物和Cassiopefastigiat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 (包括 5 .8S)序列。加上从GenBank下载的 13种杜鹃属植物和Bajiariaracemosa的ITS序列 ,以C .fastigiata和B .racemosa为外类群 ,用最大简约法对杜鹃属的亚属和组间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杜鹃属是一个单系类群 ,叶状苞亚属为杜鹃属的基部类群 ;2 )杜香属确应归并到杜鹃属中 ,且与有鳞杜鹃亚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3)有鳞杜鹃亚属和杜香构成一个单系分支 ,该分支是其余无鳞杜鹃花的姐妹群 ;4 )由无鳞杜鹃花组成的一个分支的内部支持率较低 ,其中常绿杜鹃亚属和映山红亚属均为内部支持率很高的单系类群 ,而羊踯躅亚属和马银花亚属均为多系类群 ;5 )在马银花亚属中 ,长蕊杜鹃组和马银花组均分别得到强烈支持 ,马银花组与异蕊杜鹃亚属可能构成姐妹群关系 ,异蕊杜鹃亚属和马银花组组成的一个分支可能与映山红亚属构成姐妹群关系。  相似文献   

4.
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系(牛龙)牛儿苗科天竺葵属多年生亚灌木植物。采其枝叶用蒸馏法提取的精油,即为香叶油。该油是香料工业中三十种重要的天然香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香烟、化妆品、皂用香精等,需要量甚大。  相似文献   

5.
东北杜鹃花科4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东北杜鹃花科甸杜属(Chamaedaphne Moench.)、杜香属(Ledum Linn.)、松毛翠属(Phyllodoce Salisb.)、越橘属(Vaccinium Linn.)4属6种, 1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以上4属花粉粒均为四合花粉。四合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花粉粒近球形。每粒花粉均具3沟,在四合花粉粒上,相邻花粉粒上的沟相接,有些种可见沟内的萌发孔。光镜下可见花粉外壁为内外两层,厚度约相等。不同属种的花粉粒在大小上有区别,花粉粒平均直径为34.0~43.7μm。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不同的种花粉表面具有不同的纹饰。为分类学提供了孢粉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德国联邦农林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野生蓼属灌木叶和常青藤叶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具有生物激发剂的作用,能激发植物内在的抗菌能力。植物和人一样也存在自然免疫系统。人注射了抗病毒疫苗,就可以增强体内的抗体,抵抗病毒的入侵,而植物也可以通过外部施加的激发剂,增强对病菌的抗性。联邦农林生物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长期试验,发现从蓼属灌木和常青藤中,可以提取两种生物激发剂。用蓼属灌木叶提取的激发剂能有效的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试验证明,用该激发剂喷洒黄瓜藤上的枝叶,3周后,枝叶鲜绿,而未喷者已感染了霉菌。将常青藤…  相似文献   

7.
以大兴安岭地区典型灌木为研究对象,测定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uricum)、杜香(Ledum palustre)、越橘(Vaccinium vitis-idaea)和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4种灌木的叶厚度、叶组织密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碳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叶碳氮比、叶氮磷比共9个叶片功能性状,探究不同灌木叶片功能性状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揭示灌木的生态适应策略。结果表明:4种灌木的叶片功能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相对而言,杜香和越橘的叶厚度较大(分别为0.279、0.305 mm),比叶面积较小(220.95、211.90 cm2·g-1),叶干物质含量较高(0.463、0.384 g·g-1),说明它们对资源的利用率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而兴安杜鹃和绣线菊主要通过减小叶片厚度、增大比叶面积来维持叶片合成有机物质的能力;4种灌木的比叶面积均与叶厚度、叶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兴安杜鹃、杜香、绣线菊的比叶面积还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系木樨科连翘属植物。本属植物有连翘、秦岭连翘(F.giraldii Ling.)、金钟花(F.uiridissima Ling.)、东北连翘(F.mandschusica Uyeki)等四种,连翘属植物枝叶茂密丛生,根系发达,其枝可落地生根,适应性强,在我国北方各省及四川、湖北、江苏均有分布。无论黄土丘陵、土石山地,山坡山谷,阳坡阴坡,沟岸路旁,悬崖陡壁,均能生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常见的3种外生菌根木本植物(细叶沼柳Salix rosmarinifoli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柴桦B.fruticosa)和4种欧石楠菌根木本植物(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甸杜Chamaedaphne calyculata和小叶杜鹃Rhododendron parrifolum)为研究对象,通过315天培养试验测定10和20℃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碳(C)累积矿化量和重量损失,并分析其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外生菌根植物叶片凋落物的C矿化量和重量损失在10和20℃均高于欧石楠菌根植物;外生菌根植物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矿化量的温度敏感性系数高于欧石楠菌根植物,但重量损失的温度敏感性系数低于欧石楠菌根植物;在每一培养温度下,C矿化量和重量损失均与凋落物全氮(N)和全磷(P)浓度呈正相关,与C/N和C/P呈负相关;尽管C矿化量的温度敏感性系数与凋落物初始化学组成无显著相关性,但重量损失的温度敏感性系数与凋落物全N和全P浓度呈负相关,与C/N和C/P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认识和预测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物种组成变化对北方泥炭地植物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泥炭地常见的3种外生菌根木本植物(细叶沼柳Salix rosmarinifoli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柴桦B. fruticosa)和4种欧石楠菌根木本植物(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ginosum、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甸杜Chamaedaphne calyculata和小叶杜鹃Rhododendron parrifolum)为研究对象,通过315天培养试验测定10和20℃叶片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碳(C)累积矿化量和重量损失,并分析其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外生菌根植物叶片凋落物的C矿化量和重量损失在10和20℃均高于欧石楠菌根植物;外生菌根植物凋落物分解过程中C矿化量的温度敏感性系数高于欧石楠菌根植物,但重量损失的温度敏感性系数低于欧石楠菌根植物;在每一培养温度下,C矿化量和重量损失均与凋落物全氮(N)和全磷(P)浓度呈正相关,与C/N和C/P呈负相关;尽管C矿化量的温度敏感性系数与凋落物初始化学组成无显著相关性,但重量损失的温度敏感性系数与凋落物全N和全P浓度呈负相关,与C/N和C/P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认识和预测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物种组成变化对北方泥炭地植物凋落物分解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血竭及其原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竭,又名麒麟竭,是名贵的传统中药,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功效。提取血竭的原植物已知包括龙舌兰科的龙血树属(Dracaena)、棕榈科的黄藤属(Daemonoropus)、大戟科巴豆属(Crofon)、以及豆科的青龙木属(Pterocarpus)等属中的十余种植物。在国外,血竭多称为龙血(Dragon’s blood),非洲用龙舌兰科的龙血树属的树干割取血竭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而用棕榈科植物黄藤果实  相似文献   

12.
杜香     
一、形态特征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var.angustum N.Busch。)属杜鹃花科多年生木本植物,株高40—50cm,植株有香味;嫩枝密被红棕色柔毛,后渐脱落,老枝深灰色或灰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条形或狭条形,长1—3cm,宽1.5—4mm,先端钝或微尖,基部楔形或钝圆,全缘,明显向下反卷,上面深绿色,多皱纹,中脉下陷,下面密被红棕色柔毛;无柄或具短柄。多花组成顶生伞房花序,花白色,径约1cm;花梗细长,长1—1.5cm,具腺毛;萼片5,分离,宿存;花瓣5,矩圆状卵形;雄蕊10,由基部向上5瓣开裂。花期6—7月,  相似文献   

13.
珍珠菜的原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场上的天然野菜“珍珠菜”的植物基源进行了调查和鉴定,结论是其主要为蔷薇科白鹃酶属植物白鹃梅Exochorda recemosa及省沽油科省沽油属植物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带花嫩枝叶。  相似文献   

14.
广西九里香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九里香(Murraya kwangsiensis (Huang) Huang)是芸香科九里香属的一种小灌木,是我国的特有植物。广泛分布于桂西南、西部及滇东南等地的石灰山丛林中。广西九里香枝叶具浓烈的香茅油或柠檬的香味,故又称山柠檬。 本文首次报道广西九里香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开发九里香属的香料及药物资源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5):539
为了揭示暖干化气候变化趋势对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植物开花物候和生长的影响, 以东北大兴安岭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高度<50 cm)植物为研究对象, 根据植物生活史, 选择典型的早花植物圆锥薹草(Carex diandra)和水葡萄茶藨子(Ribes procumbens), 中花植物杜香(Ledum palustre)及晚花植物齿叶风毛菊(Saussurea neoserrata), 监测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2年后其完整的开花物候及生长状况, 以期为认识气候变化下泰加林火后植被恢复演替提供依据。结果显示: 1)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 早花植物开花温度限制的提早解除使其花期提前, 而水分限制使得晚花植物花期呈延后趋势, 这可能为中花植物提供更大的生态位空隙, 使其开花数量趋向于增加, 花期提前且呈延长趋势; 2)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 圆锥薹草、杜香和齿叶风毛菊的盖度和频度均呈增加的趋势, 以杜香最显著, 而水葡萄茶藨子的盖度和频度均下降; 3)模拟增温与排水处理对植物开花物候的影响无显著交互作用, 但土壤水分降低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植物开花物候对暖干化气候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 因植物开花功能群而异。早、中花植物花期趋于提前, 晚花期植物花期趋于延后, 一方面可能导致群落生态位变化, 对种间竞争产生潜在影响, 引发群落组成和结构改变; 另一方面可能成为群落调节其整体物候, 以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原产于南非的豆科南非蜜茶属(Cyclopia)植物,将其几种(如C.intermedia、C.subternata和C.genistoides)幼嫩的枝叶,经过发酵后,沏泡饮用的南非蜜香药茶,不仅具有特征性的浓郁蜂蜜香味,香甜可口,而且还有强烈的药理学活性,是南非人民传统的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樟属精油资源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概述我国樟属(CinnamomumBl.)植物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现状,近年我国樟属枝叶精油化学成分及化学类型的研究以及枝叶蒸油取脑的精油开发新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单一化学类型种植基地,可确保生产高质量樟属精油,同时也能保护樟属化学类型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前言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Hassk.)别名当梨、岗稔、多梨子等,为桃金娘科桃金娘属植物,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的一种多花小灌木,具有玫瑰红的花朵和紫红色钟形可食浆果,直径达1.4厘米。桃金娘果实,民间食用历史悠久,可鲜食,可制果酱或酿酒。但是,大部分资源还是自生自灭,利用还比较少。木材坚硬,是雕刻的好材料;叶和茎及花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甾体化合物,国外已用来提取芳香油;根皮、树皮和枝叶均含鞣质,可提取栲胶,亦可制取黄红色染料,根皮含鞣质20以上,枝叶含鞣质12%以上;果实、根及叶均可入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暖干化气候变化趋势对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植物开花物候和生长的影响, 以东北大兴安岭演替初期泰加林灌草层(高度<50 cm)植物为研究对象, 根据植物生活史, 选择典型的早花植物圆锥薹草(Carex diandra)和水葡萄茶藨子(Ribes procumbens), 中花植物杜香(Ledum palustre)及晚花植物齿叶风毛菊(Saussurea neoserrata), 监测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2年后其完整的开花物候及生长状况, 以期为认识气候变化下泰加林火后植被恢复演替提供依据。结果显示: 1)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 早花植物开花温度限制的提早解除使其花期提前, 而水分限制使得晚花植物花期呈延后趋势, 这可能为中花植物提供更大的生态位空隙, 使其开花数量趋向于增加, 花期提前且呈延长趋势; 2)模拟增温和排水处理后, 圆锥薹草、杜香和齿叶风毛菊的盖度和频度均呈增加的趋势, 以杜香最显著, 而水葡萄茶藨子的盖度和频度均下降; 3)模拟增温与排水处理对植物开花物候的影响无显著交互作用, 但土壤水分降低影响部分植物生长对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 植物开花物候对暖干化气候的响应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 因植物开花功能群而异。早、中花植物花期趋于提前, 晚花期植物花期趋于延后, 一方面可能导致群落生态位变化, 对种间竞争产生潜在影响, 引发群落组成和结构改变; 另一方面可能成为群落调节其整体物候, 以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31.薯蓣亭作血糖降低剂 据美国1991年专利记载,薯蓣亭(Dioscoretine)可以用为血糖降低剂,用于治疗糖尿病血糖多的症状。剪蓣亭是从薯蓣属植物Dioscorea dumetorum(译者注:薯蓣属植物我国也产有多种)提取的。薯蓣亭由秆蓣属植物块茎提取,浓缩提取物,用HCl酸化、中和、然后升高pH值至9,用有机溶剂提取,以水相色层分离。在实验室中以20mg/kg的量降低血糖。鼠的致死量为58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