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中国血竭基源植物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竭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目前商品血竭主要来源于棕榈科黄藤属(Daemonorps)植物的果实和百合科龙血树属(Dracaerta)植株茎干的红色树脂.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有野生分布的血竭基源植物只为海南龙血树和剑叶龙血树两种.系统综述了我国血竭基源植物的资源状况、血竭形成机理、血竭基源植物的开发利用、人工繁育及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野生血竭基源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血竭产生机制的研究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血竭素有“活血圣药”之称,原药系由天然分布于热带雨林中的棕榈科黄藤属(Daemonorops)的常绿攀缘植物麒麟血藤(D.draco)及该属其他物种的果实的分泌树脂萃取而成。我国商品血竭,传统上原由东南亚进口。由于热带森林面积税减,野生植物资源枯竭,血竭货源匮乏,价格昂贵,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寻找开发代用植物资源生产血竭。目前,国内市场供应的血竭的大部分提取于龙舌兰科龙血树属(Dracaena)的一些植物,如箭叶龙血树(D.cochinensis),柬埔寨龙血树(D.cambodiana)。初步研究表明,黄藤(Dae-monoropsmarcaritae)的…  相似文献   

3.
对天南星科、龙舌兰科、棕榈科观叶植物的基本生态习性研究表明,三科观叶植物的适合生长温度多在18~28℃之间,当温度低于10℃或者高于35℃时,大多数植物出现寒害或热害,生长停滞。天南星科和龙舌兰科植物长势较好的遮光度分别为75%和50%左右;而棕榈科植物多数可在全光条件下正常生长。不同科植物之间对土壤水分的需求差异较大,天南星科植物要求最高(大于80%),其次是龙舌兰科,为70%,棕榈科植物要求较低,为55%;空气湿度85%~90%最有利于这几类观叶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3种龙血树(剑叶龙血树、海南龙血树和岩棕)的DNA和总RNA为模板,采用同源克隆法克隆龙血竭3种基源植物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基因PAL,利用DNAMAN、MEGA7等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讨龙血竭3种基源植物的分子鉴定方法,为生产实际中对不同来源的龙血竭原料的鉴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龙血竭3种基源植物中分别获得长度为718 bp的PAL片段,序列分析发现,3种龙血树PAL片段高度一致(99.69%),仅存在5处碱基突变;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龙血树PAL片段与百合科植物PAL基因聚为一类。(2)RT-PCR分析发现,PAL基因在3种龙血树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同种龙血树不同组织的表达量差异较小,且PAL基因在岩棕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剑叶龙血树和海南龙血树中表达量较低。(3)利用保守引物进行分子鉴定发现,同种龙血树PAL序列一致,3种龙血树PAL片段存在5处碱基突变,且这些碱基突变为稳定遗传,表明3种龙血树PAL基因高度保守。(4)根据突变位点建立了龙血竭3种基源植物的分子鉴定方法,进一步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剑叶龙血树的碱基位置为GCGGG,海南龙血树的碱基位置为CTGGC,岩棕的碱基位置为GTTTG。该研究结果为龙血竭原材料溯源和质量控制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剑叶龙血树树脂中的植物防卫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引言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系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在云南主要分布于勐连、勐腊、思茅、普洱、沧源、景东等县.在广西也有分布.剑叶龙血树现已成为我国传统中药血竭的主要基源植物之一[3].近几年,对血竭化...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前,植物解剖学家就已知道有的单子叶植物茎尖中具初生加厚分生组织(Pri-mary thickening meristem)。后来通过对棕榈科(Arecaceae)、露兜树科(Pandanaceae)、芭蕉科(Musaceae)及龙舌兰科(Agavaceae)中乔木状植物和对百合科(Liliaceae)中小的鳞茎状或根茎状植物的研究,逐渐认识到具莲座型  相似文献   

7.
9568D镰孢霉作用于死态龙血树形成血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 引  言剑叶龙血树血竭来自于剑叶龙血树 (Dracaenacochinchinensis)的树脂 ,早年的研究[[2 ] 发现人工割伤可以促进树脂的积累 .江东福等[4] 证实剑叶龙血树血竭的形成与真菌相关 ,用特异性真菌接种活体龙血树 ,激活龙血树的防御反应 ,产生含植物防卫素的血竭[1,3 ,6] .但人们注意到野外自然环境下一些衰老枯死的剑叶龙血树的材质上亦有血竭形成 ,其与真菌的作用是否有关联 ?本文采用分离自剑叶龙血树根部的内生真菌 95 6 8D镰孢霉接种于剑叶龙血树材质(经灭活处理 ) ,保湿培养 4~ 5个月后 ,在接种部位有红色…  相似文献   

8.
三色缘龙血 树(Dracaena co- ncinna cv.Tri- Color),又称三色细叶千年木、彩虹龙血树、彩虹竹蕉、彩纹竹蕉等,是百合科(或龙舌兰科)龙血树属的常绿木本植物。它的茎干挺拔,直径0.5—4厘米,高可达3米以上。叶无柄,叶片剑形常多枚簇生于茎顶,长l0—60厘米,宽0.5—2厘米。叶片边缘具红色条纹,有时兼有黄白色条纹,在光线较强的条件下,叶片背面会形成多条红色条纹。叶片脱落时,在茎干上由叶痕围成明显的鳞片状图案,看上去就象“龙”体表覆盖的鳞甲。三色缘龙血树叶片色彩艳丽,细长飘逸,犹  相似文献   

9.
龙血树果实的甾体皂甙成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t Gagn.)的新鲜果实中分离到四个甾体皂甙,分别鉴定为薯蓣皂甙(dioscin)、22-甲基原薯蓣皂甙(22-methy proto-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和22-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22-methy proto-gracillin),龙血树中富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的配糖体表明龙血树科作为天门冬目的一个成员,在亲缘关系上与龙舌兰科和天门冬科最为接近,与玉簪科、菝葜科以及薯蓣目亦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龙舌兰科多肉植物种类繁多,共约400余种,在整个多肉植物大家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报道厦门地区引种的龙舌兰科多肉植物资源,并就其栽培状况、园林应用以及发展前景作一简明阐述。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类植物,既能提取优质纤维,生产诸如麻绳、纸张、衣服等日常生活用品,又能制作"蜜水"饮料、酿制堪称国酒的美酒,还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可谓浑身是宝,它们就是龙舌兰。龙舌兰(Agave americana)原本是指龙舌兰属(Agave)的一个种,但我们通常所说的龙舌兰不仅仅指这一个种,而是对常见栽培的龙舌兰属植物的统称。龙舌兰属植物的家乡离我们非常遥远,远在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的热带干旱及半干旱的地区。原产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龙舌兰属植物极具个性化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使其成为一类充满神秘色彩的植物。  相似文献   

12.
观察细胞白色体的材料在实验教材中都有介绍,如洋葱头、鸭跖草、白菜心、玉簪等。但大多数材料的白色体分布不集中或白色体小,不易观察。经多年摸索,我们找到了一种较理想的材料——金边龙舌兰。金边龙舌兰(Agave americana var. variegata)属龙舌兰科,生命力强,耐旱耐寒,极易栽培,在实验室窗台上栽一两盆,可随时取用。  相似文献   

13.
牛津大学史密斯企业与环境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利用龙舌兰属植物提炼生物燃料更为生态环保。龙舌兰属植物需水少,生长快,而且可产生大量的糖类物质,此外,用龙舌兰属植物提炼的生物燃料,CO2排放量仅为35g/J,而用玉米提炼的生物燃料CO2排放量高达85g/J。  相似文献   

14.
血竭(Dragon’s Blood)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药物,应用历史有2,000多年。在世界的许多地区都有血竭的产品,而血竭的基原来自于多种不同科属的植物。不同植物来源的血竭化学成分与生理活性均有显著的差别。本文简述世界各地产血竭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通过不同民族所用血竭的比较,对我国龙血竭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秦岭兰科一新记录属--虎舌兰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虎舌兰属(Epipogium Gmelin ex Borkhausen)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树兰族(Epidendreae),为一寡种属,分布于欧亚大陆、亚洲热带、非洲热带和大洋洲等地区。本属植物有3种,俱为腐生草本。  相似文献   

16.
百合科、兰科植物是重要的资源植物,在系统演化、物种多样性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马峦山地区百合科、兰科植物的种类、数量、生存状况、区域分布等进行调查,共收集百合科植物9属14种,分别占深圳市该科属种总数的64.3%和70.0%;兰科植物22属28种,分别占深圳市该科属种总数的68.8%和54.9%。在此基础上,对深圳中轴线地区自西至东依次出现的凤凰山森林公园(百合科3属3种;兰科4属4种)、铁岗森林公园(百合科3属3种;兰科4属4种)、塘朗山森林公园(百合科5属5种;兰科8属9种)、梧桐山风景区(百合科8属12种;兰科17属30种)、排牙山自然保护区(百合科7属8种;兰科26属35种)、七娘山地质公园(百合科9属10种;兰科21属30种)等的百合科、兰科植物进行比较研究,结合生态环境的梯度变化,说明其在生态环境、森林植被构建中的指示意义,并提出了对百合科、兰科植物加强保护、管理和研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管叶槽舌兰(Holcoglossum kimballianum)是一种珍稀濒危兰科植物,其野生种群亟需保护。内生菌对兰科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为评估管叶槽舌兰内生菌的多样性、分析采样方式对其内生菌的影响,该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迁地保育状态下新鲜与硅胶干燥的管叶槽舌兰根内生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鲜及干燥管叶槽舌兰根内生菌物种组成明显不同,管叶槽舌兰内生真菌注释到6门46科51属,内生细菌注释到15门105科178属; 干燥后管叶槽舌兰根内生真菌注释到6门88科116属,内生细菌注释到21门154科336属。(2)迁地保育状态的管叶槽舌兰根样内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并且内生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远比内生真菌群落高; 经硅胶干燥后,内生真菌α多样性指数升高、β多样性指数降低,而内生细菌的α多样性指数降低、β多样性指数则升高。(3)差异显著性真菌黄盖小脆柄菇(Psathyrella candolleana)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的C. tofieldiae只存在于新鲜根样中,新鲜管叶槽舌兰差异显著性细菌是马赛菌属(Massilia),干燥根样中差异显著性细菌类群包括拜叶林克氏菌科(Beijerinckiaceae)、黄色杆菌科(Xanthobacteraceae)及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4)共发生网络分析显示,经干燥后管叶槽舌兰根样内生菌群落中占互作主导地位的优势物种和互作模式都发生了改变。综上认为,不同采样处理会影响管叶槽舌兰根内生菌的群落结构,在研究兰科植物根样内生菌时宜使用新鲜的根样。该研究结果为管叶槽舌兰野生种群保护及人工栽培提供了内生菌数据基础,也为兰科植物内生微生物采样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许多居室或办公室中,通常都摆放一、两盆巴西木或竹蕉,以美化和点缀室内的环境。这些优秀的室内观叶植物均为龙血树属植物(Dracaena)。该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约有40个原生种,它们中的许多种类,不仅是世界各国人民十分喜爱的室内观叶植物,而且有的还是著名的中药材,如具有止血、活血和生肌功能的“血竭”,就是从海南龙血树(D. cambodiana)的茎、枝受伤后,分泌出的红棕色树脂中提取出来的。种的叶片容易发生变异,现选育出了几个优秀的园艺品种,如大白纹竹蕉、银线竹蕉、白条纹竹蕉、月光竹蕉、金边竹蕉、密叶竹…  相似文献   

19.
曾旭  孙睿  陈晓梅  郭顺星 《菌物学报》2020,39(7):1421-1428
龙血竭为百合科植物龙血树所产的树脂类药材,常常因树干部位受损伤后,经微生物侵染并分泌树脂,经提而成。本研究以活性菌株诱导所得龙血竭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药材相比较,为其质量控制提供评价及分析方法。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A为30%乙腈+0.3%乙酸,流动相B为100%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与309nm,柱温25℃。结果发现,各龙血竭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样品相似度高,确定14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指认了7,4’-二羟基黄酮、龙血素A、龙血素B和白藜芦醇共4个特征性化学成分。本研究发现活性真菌菌株诱导产物可作为天然龙血竭的替代品,诱导药材质量佳,诱导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一些单子叶木本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对常见的三十余种单子叶木本植物鲜叶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科属、不同种植物鲜叶的80%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有很大差异,其中供试的棕榈科7种植物鲜叶提取物,在相当于鲜叶浓度为2.5mg/ml于37℃下孵育20min时,对0.5mmol/L DPPH自由基清除率平均可达40.0%,而龙舌兰科5种植物平均仅为7.2%;刺葵、棕竹、筋头竹、蒲葵和棕榈等鲜叶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它们在相当于鲜叶浓度为2.5mg/ml时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83.1%、79.2%、64.9%、60.5%和51.3%。这些树种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