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小鼠BTB/锌指结构新基因Bsg6的克隆及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sg6 (brain specific gene 6) 是用消减差异筛选的方法克隆的小鼠头部特异表达 新基因. Bsg6基因cDNA长3 871 bp,编码一个67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GenBank 登录号AY635051,位于小鼠第4号染色体,由2个外显子构成. Bsg6蛋白含有一个N端BTB(Broad complex, Tramtrack, and Bric a brac)结构域和两个C端C2H2型锌指结构域. 小鼠Bsg6蛋白与其在人类和鸡中同源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86.2%和79.1%. Bsg6在小鼠胚胎中的表达具有一定动态性,在E8.5的小鼠胚胎中,Bsg6主要在前脑和神经管表达. 在E9.5的小鼠胚胎中,Bsg6的表达明显增强并主要集中在前脑的端脑部. Bsg6在E10.5小鼠胚胎端脑的表达出现了下降,但是在中脑和后脑的表达增加,此外,Bsg6 mRNA的表达还出现在肢芽和尾部. 在HH10期的鸡胚中,Bsg6主要在头部和神经管前端表达. 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Bsg6在很多小鼠成体组织中没有表达,但是在破骨细胞瘤中高表达. Bsg6的表达谱提示,Bsg6可能是在器官形成期对脑的发育起到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而且其表达受到严格的调控,此外Bsg6还能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人类锌指结构新基因ZNF18的克隆和表达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很多转录因子中发现的锌指结构,被认为在人类心脏的发育和相关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了克隆和表达分析人类新的锌指蛋白基因ZNF18。该基因cDNA长2 767 bp,编码一个有549个氨基酸的蛋白,这一蛋白含有一个SCAN结构域,一个KRAB结构域和5个连续的C2H2型锌指结构域。ZNF18蛋白与小鼠Zfp535有77%的同源性。ZNF18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7p12~p13,包含9个外显子和8个内含子。以ZNF18全长编码区为探针进行Northern杂交,结果显示ZNF18在成体小鼠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但在心脏中低丰度表达。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ZNF18基因在小鼠胚胎的表达有很高的动态性。ZNF18主要在E7.5小鼠胚胎的胚外组织表达,E8.5出现了胚胎躯干前端表达。ZNF18从E9.0开始在胚胎的心脏和尾部表达,尤其在E10.5胚胎的心脏高丰度表达。这提示ZNF18基因与心脏发育过程可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BrainSpecificGene 5 (BSG5 )基因是用消减差异筛选的方法克隆到的在小鼠胚胎头部特异表达的新基因。它与人的KIAA0 6 2 8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有 81 9%的同源性。BSG5基因长 2 4 87bp ,定位在小鼠的第 1 5号染色体上 ,包含 2个外显子。它编码的蛋白质全长 4 99个氨基酸 ,含 1 2个C2H2型的锌指结构域。以BSG5基因全长编码区为探针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BSG5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早期头部特异表达 ,在小鼠胚胎发育稍后时期的尾部和肢芽也有表达。此外 ,以鸡胚为模型研究BSG5基因也发现该基因在鸡胚的头部特异表达。这提示BSG5基因与头部发育有密切关系 ,其结构与表达特征预示着它编码的是一个具DNA结合功能的转录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和5′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技术相结合,克隆了一个大鼠心肌缺血-再灌诱导表达上调的新基因Mip1,并经RT-PCR测序及多组织膜RNA印迹证实.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MIP-1定位于大鼠染色体1q12区,含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开放阅读框(ORF)为1 827 bp,编码608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N端含KRAB结构域,C端含14个连续的C2H2型锌指蛋白结构域,氨基酸第277位至293位为双向的核定位信号,多组织膜RNA印迹显示该基因在脑组织表达最高,其次是心脏,在其他组织表达较低或无表达.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电子克隆的方法寻找具有重要结构域的人类新基因ACBP5 ,根据得到的序列信息用RT PCR的方法获得全长基因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结构 ,采用整体原位杂交和组织RT PCR的实验方法 ,在小鼠和鸡胚胎实验模型中研究该基因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的预测 ,获得一个含有乙酰辅酶A结合蛋白 (acyl CoAbindingprotein ,ACBP)结构域的人类新基因ACBP5 .ACBP5基因的cDNA长度为 10 83bp ,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定位在人第 1号染色体上 ,包含 7个外显子 ,6个内含子 ,包含一个 35 4bp的完整阅读框架 ,编码一个 11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 .在以小鼠胚胎和鸡胚为模型的整体原位杂交中 ,以ACBP5基因全长编码区为探针的结果均显示该基因在胚胎头部特异表达 ,并且主要集中在中脑与间脑之间的峡部 .成体小鼠的组织RT PCR的结果显示 ,ACBP5的同源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 .这提示ACBP5基因在不同物种中的表达可能比较保守 ,并与头部发育有密切关系 ,同时也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预测的编码蛋白基因Gm2052在小鼠胚胎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了解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全胚胎原位杂交技术、组织切片原位杂交技术及半定量RT-PCR方法,对预测的Gm2052基因在小鼠胚胎发育中后期及在新生小鼠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全胚胎原位杂交显示,在E10.5小鼠胚胎中,Gm2052仅在脑中表达;当小鼠胚胎发育至E13.5时,Gm2052在脑、舌、肺、肝脏、胰腺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小鼠胚胎中后期(E15.5和E18.5)及新生小鼠(出生后第9 d)中,Gm2052呈动态表达模式。结论:预测基因Gm2052与小鼠脑的发育密切相关,并可能参与小鼠肺、肝脏及胰腺等主要脏器胚期的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鼠富亮氨酸重复结构蛋白家族成员Lrig2的基因与蛋白的结构,明确其组织分布和定位,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预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小鼠Lrig2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蛋白结构进行分析预测;通过RT-PCR、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rig2基因在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Lrig2与其他Lrrs蛋白家族成员的同源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rig2是一种跨膜蛋白受体,是Lrrs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胞外区含有15个Lrr模序、3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存在单一的跨膜结构域;Lrig2在小鼠的多个组织中表达,其中在胸腺、脾脏等组织中表达较强;系统树分析显示,Lrigs蛋白是sLrPs超家族成员,是一种跨膜蛋白受体。结论:Lrig2在免疫组织中表达较强,推测其可能在肿瘤免疫应答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EST(AW055733)是在SD大鼠脑内一特异表达基因cDNA的3′端片段,与人和小鼠的一个转录抑制因子基因(RP58)同源,利用RT-PCR的方法,从SD大鼠脑中得到rRP58基因两个不同长度的转录本,全长的rRP58基因编码产物为C2H2型锌指蛋白,含两个保守结构域;氨基端的POZ结构域及羧基端的锌指结构域(ZFD)。在POZ和ZFD结构域之间的序列,BLAST搜索未发现保守结构。但是富含酸性氨基酸残基,将编码ZFD结构域(nt1033-1569)及POZ结构域(nt1-372)的序列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表达并分离纯化了His6-ZFD和His6-POZ(融合了6个组氨酸标签的蛋白质产物)。用His6-ZFD和His6-POZ免疫兔子后,得到了ZFD和POZ两者的多克隆抗体,并利用所制备的抗体进一步分析了rRP58基因多转录本产物在大鼠中的组织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rRP58蛋白主要分布在小脑颗粒细胞中。  相似文献   

9.
柴立民  张园  车永哲  杨荣存 《生物磁学》2011,(11):2014-2017
目的:分析小鼠富亮氨酸重复结构蛋白家族成员Lrig2的基因与蛋白的结构,明确其组织分布和定位,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预测。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小鼠Ln萨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蛋白结构进行分析预测;通过RT-PCR、m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Lrig2基因在小鼠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薛与其他Lrrs蛋白家族成员的同源性。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薛是一种跨膜蛋白受体,是Lrrs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胞外区含有15个m模序、3个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存在单一的跨膜结构域;Lrig2在小鼠的多个组织中表达,其中在胸腺、脾脏等组织中表达较强;系统树分析显示,Lrigs蛋白是sLrPs超家族成员,是一种跨膜蛋白受体。结论:Lrig2在免疫组织中表达较强,推测其可能在肿瘤免疫应答进程中发挥重要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小麦TaCRC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小麦心皮为材料,利用RT-PCR方法分离出一个新的YABBY基因TaCRC,并利用Northern杂交对TaCRC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1 105 bp,编码199个氨基酸.TaCRC具有YABBY家族典型的结构域,即N端含有C2C2锌指结构域,C端含有YABBY结构域.其氨基酸序列与水稻的 DROOPING LEAF(DL)、拟南芥的CRABS CLAW(CRC)和金鱼草的AmCRC的氨基酸具有较高的一致性.TaCRC在心皮中特异表达,类似于拟南芥的CRC的表达模式.研究表明,TaCRC是小麦中的CRC同源基因.  相似文献   

11.
12.
13.
CLECT and EGF-like domain contained Gene 1(cegl)基因是用电子克隆的方法获得的人类新基因。该基因定位在人类的第14号染色体上,是一个单一外显子的基因。cegl基因的cDNA长度为2050bp,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它包含一个1340bp的完整阅读框架,编码一个490个氨基酸的蛋白,含有CLECT、EGF-like结构域各一个。以cegl基因全长编码区为探针的整体原位杂交结果显示该基因的小鼠和鸡的同源基因在各自早期胚胎头部中特异表达,并且在不同时期胚胎神经系统增殖迅速的部位中有大量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该同源基因在小鼠成体各组织中广泛分布。这提示cegl基因可能与头部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并且对维持成体各组织的正常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对cegl基因在胚胎发育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揭示它在人脑的正常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Okuda H  Miyata S  Mori Y  Tohyama M 《FEBS letters》2007,581(24):4754-4760
The Drosophila planar cell polarity (PCP) gene prickle has been previously indicated as one of the regulators of gastrulation in the early embryonic stage. However, the functional role of prickle in the brain in particular is not known. We first indicated that mouse Prickle1 and Prickle2 are continually expressed in the brain throughout the embryonic stages and are observed to be specifically expressed in the postmitotic neurons. Furthermore, Prickle1 or Prickle2 depletion effectively decreases the neurite outgrowth levels of mouse neuroblastoma Neuro2a cell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ouse Prickle1 and Prickle2 possibly regulate positive neurite formation during brai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