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明确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乳腺癌荷瘤小鼠肿瘤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以期为其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12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等分成3组:对照组(Control)、乳腺癌荷瘤小鼠组(BC)和乳腺癌荷瘤小鼠行白花蛇舌草药物治疗组(BC+HD)。BC组和BC+HD组小鼠的右侧肩胛骨注射以0.2 m L的MCF-7乳腺癌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2×10~7/m L),Control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2周后,对BC+HD组小鼠进行白花蛇舌草的灌胃给药,BC组和Control组小鼠灌以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给药的第21天后,处死全部小鼠,分析小鼠的体重、总摄食量、肿瘤重量和肿瘤体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定量分析小鼠血清中的白介素-6(interleukelin-6,IL-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含量。结果:给药21天后,BC+HD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BC组(P0.05),总摄食量、肿瘤重量、肿瘤体积、血清IL-6和VEGF的含量均显著低于BC组(P0.05)。结论:白花蛇舌草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荷瘤小鼠的营养状况,抑制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与其有效降低乳腺荷瘤小鼠血清IL-6和VEGF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被认为能够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生长。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个常规化疗药物,现在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其小剂量应用时可以删除Treg。了解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4T1Balb/c乳腺癌荷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皮下接种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Balb/c荷瘤小鼠模型;2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IL-2+NS组、PBS+CTX组、IL-2+CTX组及PBS+NS组,在种瘤第10天开始对荷瘤小鼠分别经腹腔按方案给药。在种瘤后第16天人道处死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浓度,电子称称量肿瘤重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应用IL-2后,荷瘤小鼠脾脏CD4+CD25+/CD4+比值增加,在应用IL-2的同时使用小剂量CTX可减少CD4+CD25+/CD4+的比值;单次及联合用药均可提高血清INF-γ浓度;联合用药可减少肿瘤重量。结论:小剂量CTX可以减少由使用IL-2所增加的Treg数量,促进抗肿瘤免疫,提高IL-2的抗瘤效果,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该研究可能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秀珍菇抗肿瘤作用及其抑瘤机制。方法选用ICR雄性小鼠60只,取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50只小鼠通过腋部皮下接种H22小鼠腹水构建荷瘤小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CTX)组、秀珍菇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小鼠灌服生理盐水,阳性药组小鼠按20 mg/kg体重隔天腹腔注射注射环磷酰胺(CTX)生理盐水溶液,秀珍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按750、1500、3000 mg/kg体重每天剂量灌服秀珍菇生理盐水混悬液。给药10 d后,测定各组小鼠平均瘤重,肿瘤抑制率;测定免疫器官脏器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测定肝、肾抗氧化指标;观察肿瘤和脾组织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 (1) CTX及秀珍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平均瘤重均极显著低于模型组(P0. 01),四组小鼠肿瘤抑制率分别为55. 18%,29. 06%、47. 47%和48. 80%。(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指数、血清Ig A和TNF-α含量及肝MDA含量显著升高(P0. 05,P0. 01),血清IL-6含量有上升趋势(P 0. 05),而血清IL-2含量、肝CAT和GSH-Px活性及肾SOD、GSH-Px和CAT活性显著降低(P0. 05,P0. 01);同时,CTX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低于空白组(P0. 05)。(3)秀珍菇对荷瘤小鼠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异常改变具有逆转作用:与模型组比较,秀珍菇各剂量组小鼠血清Ig A和TNF-α含量及高剂量组小鼠IL-6水平显著降低(P 0. 05,P 0. 0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IL-2水平显著升高(P 0. 01);秀珍菇处理还显著提高了各剂量组荷瘤小鼠肝CAT活性及肾SOD和CAT活性(P 0. 05,P 0. 01),显著升高中、高剂量组肝GSH-Px活性和低、中剂量组肾GSH-Px活性(P 0. 05,P 0. 01),并显著降低中剂量组的肝MDA含量(P 0. 05)。(4)与CTX组比较,秀珍菇高剂量组小鼠脾指数显著提高(P 0. 05),而血清IL-6水平显著降低(P 0. 05)。(5)肿瘤组织病理切片显示CTX组和秀珍菇各剂量组的肿瘤坏死面积明显增加。结论秀珍菇可抑制H22实体移植瘤生长,其机制与其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香菇C91-3菌丝发酵液蛋白LFP91-3C的体内抗肿瘤免疫机制。方法H22瘤细胞荷瘤纯系BALB/C小鼠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环磷酰胺(CTX)治疗组和LFP91-3C治疗组,观察LFP91-3C对荷瘤小鼠生存期、实体瘤块生长抑制及病理、荷瘤小鼠免疫细胞(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率)和免疫因子(血清IL-2、IFN-γ含量)的影响。结果LFP91-3C能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可在病理切片看到大量的炎细胞浸润,以及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率、血清IL-2和IFN-γ含量也显著提高。与NS对照组和CTX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LFP91-3C能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实现其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培养的小鼠小胶质细胞中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天)C57BL/6小鼠,分离小胶质细胞, 将其随机分为4 组(n=10):对照组(Control);七氟烷组(Sevoflurane);NF-资B抑制剂组(PDTC);NF-kB 抑制剂+七氟烷组 (PDTC+Sevoflurane)。用Drager 麻醉机向Sevoflurane 组PDTC+Sevoflurane 组培养的小胶质细胞盒内释放21%O2,5%CO2,4.1% 七氟烷的气体,用气体分析仪持续监测各组的浓度。应用Iba-1 的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小鼠小胶质细胞进行纯度鉴定。分别在于给 七氟烷后2 h、4 h 和6 h 时采用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两组小胶质细胞IL-6 和TNF-alpha的表达水平和NF-kB 的活性。 PDTC+Sevoflurane 组在给七氟烷前一小时给予PDTC,采用ELISA 技术和免疫印迹分析技术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IL-6 和 TNF-alpha的浓度和NF-kB 的表达。结果:免疫印迹显示七氟烷组细胞中IL-6、TNF-alpha水平和NF- kB 的激活水平升高;PDTC降低了 七氟烷作用后核内NF-kB 的表达,减弱了IL-6和TNF-alpha水平的升高作用。结论:七氟烷可通过激活NF-kB信号通路,进一步激 活培养的小鼠小胶质细胞中炎症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主要探讨板蓝根多糖(RIP)对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建立S180小鼠移植瘤和腹水瘤模型,以环磷酰胺(CTX)为阳性对照药,观察RIP对其的影响。连续给药12 d后,测定移植瘤小鼠的瘤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和胸腺、脾脏指数;检测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和NK细胞杀伤活性以及血清中的TNF-α、INF-γ、IL-2水平;并对肿瘤组织进行HE染色和细胞周期分析;对进行相同给药周期的腹水瘤小鼠继续正常饲养,记录各组小鼠自然死亡的时间。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RIP均可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其100 mg/kg和50 mg/kg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4%,38.5%;各剂量组移植瘤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提高,还能刺激脾淋巴细胞的转化及增强NK细胞的杀伤活性,升高血清中TNF-α、INF-γ和IL-2的含量,其50 mg/kg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此外,移植瘤组织HE染色观察可见各给药组肿瘤组织坏死面积呈不同比例增大,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给药后G_0/G_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降低,G_2/M期细胞周期未见明显变化。由此提示,RIP能够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对荷瘤小鼠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trolnc-1在制动诱导小鼠后肢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 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制动组(Immobilization),每组10只。对照组不作任何实验处理,制动组小鼠右侧后肢装入自制塑料制动器固定。2周后分离其腓肠肌,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并观察腓肠肌形态学改变,测定肌纤维横截面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肌肉萎缩F-box蛋白(Atrogin-1)及肌萎缩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 Atrolnc-1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B)检测Atrogin-1、肌肉环状指蛋白1(MuRF-1)、胞浆及胞核p-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制动2周后小鼠腓肠肌萎缩。与对照组相比,制动组小鼠腓肠肌湿重减少(P>0.05),腓肠肌湿重/体重千分比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可见制动组骨骼肌大量肌纤维缩小或溶解,肌纤维横纹排列紊乱,间质见炎症细胞浸润;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P<0.01)。QRT-PCR及WB结果显示,Atrolnc-1表达上升(P<0.01),胞浆p-NF-κB蛋白表达减少(P<0.01),但胞核p-NF-κB蛋白表达升高(P<0.01),同时Atrogin-1(P<0.01)与MuRF-1(P<0.01)表达均升高。结论: 制动诱导小鼠腓肠肌萎缩,可能与Atrolnc-1激活NF-κB入核,促进MuRF-1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菌物学报》2017,(9):1278-1288
本文对硬毛粗盖孔菌子实体不同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通过建立H_(22)荷瘤小鼠肿瘤移植模型,研究硬毛粗盖孔菌子实体的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以及水提取物等5种提取物的高、中、低剂量组对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对其H_(22)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体质量、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肾脏指数进行了考察。对小鼠肿瘤、脾脏、肾脏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2、IL‐4、IFN‐γ及TNF‐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分均有抑瘤效果,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剂量组(1 000mg/kg)抑瘤效果最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且这组的H_(22)荷瘤小鼠血清中白介素‐2的含量显著增加,同时肿瘤细胞通过HE染色后,可观察到出现坏死面积增大,与抑制肿瘤活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sPD-1协同4-1 BBL进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效果及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肿瘤模型;采用可溶性PD-1 (sPD-1)和4-1 BBL真核表达质粒体内转染进行基因治疗;观察接种不同剂量肿瘤细胞、不同治疗时间小鼠的成瘤率及肿瘤治疗效果;RT-PCR检测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组织切片检测肿瘤细胞浸润肌肉组织的组织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细胞毒性T细胞(CTLs)的杀瘤效率.结果 转染4-1 BBL/sPD-1基因治疗后,接种低剂量(1 × 104个/ml) H22肿瘤细胞的小鼠肿瘤生长完全受到抑制;接种高剂量(1×105个/ml) H22肿瘤细胞的小鼠肿瘤也受到显著抑制.通过延长基因治疗,荷瘤小鼠的成瘤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减,至8周时成瘤率为0;基因治疗不仅促进IFN-γ和IL-2基因表达上调,而且也使TGF-p、IL-10的表达下调;瘤组织中CD8+ 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和脾淋巴细胞的杀瘤效率显著增加.结论 利用体内存在的少量肿瘤可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激活;基因治疗适用于对手术、化疗、放疗后体内残存的少量肿瘤细胞的清除;当体内存在大量肿瘤细胞时,适当延长基因治疗时间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穿透支原体LAMPs诱导NF-kB激活介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穿透支原体(Mpe)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能否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以了解Mpe潜在的致病性.用Annexin-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和DNA Ladder方法检测Mpe LAMPs诱导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的凋亡.以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经Mpe LAMPs处理的小鼠巨噬细胞NF-κB的激活和NF-kB抑制剂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PDTC)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Mpe LAMPs能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发生早期或晚期凋亡;Mpe LAMPs能诱导激活小鼠巨噬细胞的NF-κB,使其从细胞浆中转位到细胞核内;PDTC能显著地抑制经处理的小鼠巨噬细胞的NF-κB的激活,且能抑制Mpe LAMPs诱导的巨噬细胞发生凋亡.因此,Mpe LAM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凋亡可能与NF-kB的激活有关,因而Mpe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