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橄榄片盾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尚进 《昆虫知识》2003,40(3):266-267
研究表明库尔勒香梨上发生的蚧壳虫优势种 ,并非习惯上称呼的梨圆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 sus (Comstock) ,而是橄榄片盾蚧Parlatoriaoleae (Colv e)。橄榄片盾蚧 1年发生 2代 ,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 ,产卵繁殖后代 ,严重危害寄主枝条、果实及叶片。防治的关键时期是 5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猕猴桃主要害虫——椰圆盾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椰圆盾蚧在湖南1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树干上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产卵。雌雄性比为1:1.04。各代每雌平均产卵量为32~42粒。在室温26~28℃下,卵期为5天,幼蚧期为17天,雌成蚧产卵前期为25天,雌蚧世代为44天,雄蚧世代为38天。该蚧虫对美味猕猴桃果实的为害较中华猕猴桃轻。  相似文献   

3.
枣葵粉蚧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枣葵粉蚧Trionymus sp.俗名树虱子,是为害枣树的一种害虫。在河北省枣产区均有分布。 1959年和1975年我们先后在阜平县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发生规律及习性 生活史 枣葵粉蚧在阜平县一年发生三代,以老熟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旬出蛰活动,5月初蜕变为成虫,始卵期5月上旬,产卵盛期在5月中旬至下旬。卵期7—15天。  相似文献   

4.
徐龙江 《昆虫学报》1980,(3):304-304
糖槭蚧Parthcnolecanium corni (Bouche)近年来在新疆为害葡萄、苹果、桃、杏、核桃、酸梅、巴旦、械、白蜡、杨、柳等多种植物,并猖獗漫延。 此蚧虫一年发生1-2代,通常以2—3龄若虫在嫩枝或树皮裂缝处越冬。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为雄虫羽化期,5月中旬雌成虫产卵,卵于5月底或6月初孵化,孵化盛期为6月中旬,6月下旬孵化  相似文献   

5.
邹建掬  周程爱 《昆虫知识》1993,30(3):174-176
闪蓝红点唇瓢虫是猕猴桃考氏白盾蚧的主要天敌,在湖南一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猕猴桃树干及枝条上的考氏白盾蚧下或以蛹在立架铁丝和猕猴桃小枝上越冬,该瓢虫成虫对考氏白盾蚧卵的功能反应属于Hassell &Comins Ⅲ型,对雌成蚧和雄蛹的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Ⅱ型;取食卵的“S”型曲线方程为Na=0.06339N/1+0.06339N+7.16307×10~(-5)·N~2,取食雌成蚧和雄蛹的圆盘方程分别为Na=1.0211N/1+0.008443N和Na=0.7315N/1+0.002394N;一昼夜对卵、雌成蚧、雄蛹的最大捕获量分别为885粒、121头和308头。  相似文献   

6.
日本方头甲生物学、捕食效能和农药选择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是盾蚧科害虫的重要天敌。福建沙县一年4-5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平均温度24.8℃,一世代历期47.2天;27.7℃,为32.6天。捕食盾蚧科害虫9种,并具有嗜食矢尖蚧雄虫的习性。一只末龄幼虫日取食矢尖蚧雄虫20-30只。柴油乳剂,松脂合剂和氧化乐果对日本方头甲低毒。  相似文献   

7.
高文呈 《昆虫学报》1987,(3):271-276
黑叉胸花蝽Dufouriella ater(Dufour)在文登地区一年发生4代, 以成虫越冬,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成虫和若虫均可捕食日本松干蚧, 对松干蚧种群数量起着控制作用.成虫羽化后即行交配, 未经交配的雌虫不能产卵.若虫中84.6%为5龄, 仅少数为4龄虫.米蛾卵和大蜡螟卵是饲养繁殖黑叉胸花蝽成虫和若虫的良好饲料.  相似文献   

8.
黄环绢须野螟Palpitaannulata(Fabricius)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上新出现的一种害虫,严重危害小叶女贞叶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同时也危害金叶女贞(L.vicaryi)。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和第1、2代成虫分别于4月下旬、5月下旬和6月下旬出现。成虫产卵于嫩梢顶端叶片上,卵期3d,幼虫期9~12d。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是第1代和第2代幼虫盛发期,危害最重。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喷药是防治该虫的关键,在成虫期和幼虫期分别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稀释液喷洒寄主叶面,可控制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9.
观察了捕虱管蓟马的多种行为,认为该虫的日常行为为取食、行走、搜索、休息、交配和产卵;对所试验的5种害虫的喜好程度依次为椭圆蚧卵,柑桔木虱卵、褐圆蚧卵、柑桔粉虱卵、桔全爪螨若虫,褐圆蚧若虫、桔全爪螨卵、椭圆蚧若虫、柑桔木虱一龄 若虫,除柑桔木虱一龄若虫外,取食差异不显;捕虱管蓟马取食卵的量比若虫多,经T-检验分析,两无明显差异;室内饲养蓟马和田间采获蓟马的行为,及各行行为间差异,通过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显;不同虫态蓟马取食时间长短依次为雌成虫、雄成虫、若虫、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不同虫态之间几乎没有竞争,偶有成虫捕食幼虫现象发生。对该虫的交配行为及产卵行为作了详细的观察,发现雌蓟马成虫和雄蓟马成虫都多次交配;雄虫之间的性竞争十分激烈,而雌虫之间几乎没有竞争。  相似文献   

10.
日本松干蚧的重要天敌——隐斑瓢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斑瓢虫是近年来在杭州地区发现的日本松干蚧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该虫在杭州一年发生四代,其年发生规律基本上和日本松干蚧的生活周期相吻合,而且能在松林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群落。根据测定,隐斑瓢虫对日本松干蚧各虫态的捕食能力较强,一头成虫的日平均捕食量为:显露若虫13.33头,雌成虫4.27头,卵囊3.67个(每个卵囊内平均有卵265.5粒),雄蛹28.27只;一头幼虫全期(或2—4龄和3—4龄)分别能捕食显露若虫39.20—105.56头,雌成虫40.80—47.79头,卵囊39.38—41.79个,雄蛹220.50只。它在引进辽宁省沈阳和旅大地区后,不仅仍能正常的捕食日本松干蚧(显露若虫),其成虫和幼虫喂以各种蚜虫均能正常生殖和发育,并且一年可以繁殖三代:冬季,只要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给予少量的糖水等作补充营养,亦能安全的越冬。据此,作者认为隐斑瓢虫在浙江杭州和辽宁,均具有作为控制日本松干蚧的发生来加以饲养繁殖与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 桔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aurantii(Cockerell)又名黄绿絮介壳虫,在上海发生普遍,是海桐重要害虫,亦为害夹竹桃、柿、杜仲、山茶、桂花等。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和叶片上为害。严重时可使枝叶枯死,并诱生煤烟病。 此虫在上海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在枝条上越冬。4月变为成虫,雄虫交配后死亡,5月雌虫从腹后分泌出一个蜡质卵囊,产卵于囊中,每头雌成虫产卵数百粒至2千余粒,产卵后干缩死去。5月下旬孵化为若虫,先群集在枝条上为害,后迁至叶片上,在叶片上沿主脉寄生。8月出现第2代成虫,8月下旬产卵,9月孵化为  相似文献   

12.
柿长绵粉蚧Phenacoccus pergandei Cockrell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柿树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省郑州地区1年发生1代,以3龄若虫在枝条上和树皮缝中越冬。每年3月上旬越冬若虫开始为害,4月中旬雌成虫继续为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卵期约20d。5月上旬卵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有3个龄期,以3龄若虫于10月下旬开始越冬。7种药剂对柿长绵粉蚧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1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柿长绵粉蚧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d和药后15d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3.
育桐齐盾蚧ChionaspissaitamensisKuwana属同翅目盾蚧科(Diaspididae),是板栗叶片和技条上的重要害虫。受该虫危害后,板栗叶片局部枯黄或整片枯黄脱落,枝条生长衰弱,造成落花、落果、果实颗粒减小等不良影响。!危害青桐齐盾份以老虫和雌成虫固定在板栗叶片的叶脉边及l~2年生枝条上,刺吸寄主营养。发育世代不同,雌雄蚣虫危害寄主的部位不一,雄价大多危害叶片,固定在叶片的分脉上;雌政危害叶片及枝条,越冬代与第一比雌价大部分固定在叶片正面的主脉及第一分脉边上,第H代雌姘大多分布在板栗的1年或2年生枝条上(见表1)。越冬…  相似文献   

14.
卫矛矢尖盾蚧在沈阳地区主要为害卫矛,一年2代,少数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化学防冶的最适时机是越冬代初孵若虫期(5月中旬~7月上旬),可喷洒菊乐台剂2000~2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每隔10~12天喷洒1次,连续2~3次。  相似文献   

15.
湖北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权炳  陈邦强 《昆虫知识》1993,30(3):171-174
该虫在重庆一年发生4代,以2~4代成虫越冬。3月上旬气温达14℃以上成虫开始产卵。9月下旬气温达19℃以下停止产卵。在平均21.5℃和24.5℃时完成一代各需77~80天和37~55天。田间成虫于5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中旬和10月下旬出现4次高峰。捕食矢尖价、桑盾蚧、米兰白轮蚧和柿绒粉蚧。在益害比为1:100~400时,放虫后65天,矢尖蚧虫口下降87.42%~94.36%。发现幼虫寄生蜂6种。  相似文献   

16.
茶脊冠网蝽是西南茶区重要害虫。该虫年发生2~3代,以卵在茶丛中,下部成叶背越冬。卵期30.5~34.8天(越冬卵180~190天);若虫15.3~29天;雌成虫产卵前期7.8~12天;成虫寿命25~78天;雄虫18~38天。防治方法主要是保护利用捕食性天敌军配盲蝽,配合药剂挑治。  相似文献   

17.
黄杨绒蚧Eriococcus abeliceae Kuwana是危害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蚧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树干裂皮缝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2龄若虫蜕皮变为3龄若虫,开始为害,雌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18~23d,每雌虫产卵量134~424粒,平均287粒。6月上旬卵开始孵化,孵化率100%。雌虫3龄,雄虫2龄。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黄杨绒蚧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卵发育起点温度12.98℃,有效积温39.03日.度;预测式为N=(39.03±2.66)/T-(12.98±0.18)。  相似文献   

18.
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对绿盲蝽在Bt转基因棉及枣树上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沧州地区绿盲蝽以卵在枣树多年生枣股芽鳞内和地面双子叶杂草上越冬,在多年生枣股芽鳞内的越冬卵占总卵数的91.5%,在地面双子叶杂草上的越冬卵仅占总卵数的8.5%。该虫1年发生5代,枣树和棉花是该虫的主要互为寄主,1—2代危害枣树,2代成虫转主于棉花,转主高峰为6月19—25日,3—5代危害棉花,第5代成虫于9月初开始返回枣树产卵越冬。1—3代若虫孵化时间集中、成虫羽化高峰明显。根据绿盲蝽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抓住关键时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将该虫消灭在孵化期和成虫羽化及转主之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南北各地温室中,普遍种植有白兰、含笑、万年青、鹤望兰、夹竹桃、杜鹃、凤尾兰和桂花等花卉,它们常会受到蚧虫的危害,其中考氏白盾蚧则是最为常见,也是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之一。考氏白盾蚧的雌性成虫介壳近似三角形或梨形,雪白色,壳点有2个,淡黄色,突出于一端。雄性蚧壳虫介壳银白色,长形、体背中心线稍稍隆起,略呈一纵脊,群聚在一起,并分泌出白色的腊粉。刚孵出的若虫可缓慢爬行,长椭图形,橙黄色,虫体被有很薄的透明状蜡质层。该虫一年发生3代,但在北京温室花卉上一年可繁衍4—5代。3月下旬雌成虫产卵于介壳下,每个雌虫产卵平均为76…  相似文献   

20.
跗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是甘草上的重要食叶害虫,成虫、幼虫危害甘草叶片及幼嫩组织。该虫在河北省保定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土缝、洞穴或者枯枝落叶下面的疏松层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交配产卵,卵产于寄主根部10~15mm的疏松土层。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上旬孵化,各代幼虫均能对寄主造成严重为害,幼虫3龄。记述该虫的寄主、生活年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