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观测叶面气孔的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叶面的气孔仅占叶面积的1%左右,但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在研究人参光合特性时,偶然发现了一种好的观测方法。 将要统计的人参置于适宜的光合条件下,进行3天以上的光合作用,然后进行暗处理。可将盆栽人参放入暗室或部分叶片套暗袋,时间为48—72小时后,摘下叶片用95%的水溶酒精脱色30秒—1分钟,至绿色退尽。再用完全  相似文献   

2.
不同氮素水平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前人作过许多研究。但土壤不同氮素水平对玉米叶绿素含量以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还较少报道。本文是作者1978年在盆栽条件下,土壤不同氮素水平对玉米光合特性影响研究结果的初步报告。  相似文献   

3.
施硒对人参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施硒对人参菜生长的影响并培育富硒人参菜,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施硒(0、2.5、5、10、20 mg/kg)对人参菜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生理特性以及硒积累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施硒对人参菜生长有"低促高抑"的影响,人参菜的株高、茎粗、根长、分支数、生物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2)施硒能增加人参菜叶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其中高浓度硒(≥10 mg/kg)对人参菜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影响显著。(3)人参菜叶片SOD、POD活性在硒浓度为2.5 mg/kg时最高(P0.05),CAT活性在硒浓度为5 mg/kg时最高(P0.05);随着硒浓度的增加,人参菜叶片中维生素C含量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可溶性糖含量下降。(4)人参菜中硒含量的分布表现为:根叶茎,且随硒浓度升高而升高,表明人参菜根系是硒积累的主要部位。研究认为,硒浓度为5 mg/kg是培育富硒人参菜的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4.
人参叶片达到稳态光合的光诱导时间为13~25分钟,消失至稳态20%的时间为26~45分钟。间断强光照下光合诱导的时间进程与连续强光照下基本一致。弱光下生长的叶片比强光下的光合诱导时间短,但消失的时间长。光合诱导过程中叶内CO_2浓度的变化表明光合的限制是非气孔性的。  相似文献   

5.
未诱导的人参叶片碳同化和光合效率在间断光斑下呈持续增加,并达到稳态光合状态。叶片光合碳同化随光斑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光合效率下降。光斑持续时间越短,光量子密度越大,光合效率越高。与强光下叶片相比,弱光下生长的叶片在光斑期间的光合效率大些。  相似文献   

6.
光状况对油松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用藻类和农作物为材料对光与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是对木本植物,特别是对乔木的研究很少。油松(Piun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对它的光合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解它的光合性状和生长与光的关系,并为育苗和抚育等林业生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就不同光质光量条件下生长的油松苗的光合性状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药材,为人所知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对人参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研究人参的组织培养只是近十几年的事。罗士韦(1964)、朱蔚华等(1978)先后诱导出了人参的愈伤组织并进行了继代培养,德国(1972)、日本(1973)已有用组织培养法生产与天然人参相同成分的皂甙和甙元的专利,丁家宜等(1979)报道了人参细胞的液体培养及粗皂甙含量。但是,在悬浮培养条件下人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8.
人参生理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聂绍荃  何小双 《植物研究》1992,12(4):417-432
人参是我国极其珍贵的药用植物之一。本文从生理生态的角度对其在生长季的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光合生理进程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定位定量研究。根据不同观测点的试验数据,得出了有利于人参生长的最适环境范围,为人参的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田和盆栽试验研究了西昌高原稻作区不同海拔高度粳稻品种的光合特性及对遮荫和温度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粳稻品种的光合特性诸方面表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在低光强下,光合速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在高光强下,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光合速率和光强关系符合P=a+blgI的曲线方程。品种原产地越高,光饱和点有越大的趋势。遮荫使高海拔品种光合产量下降更大。开花期耐冷抗冷性因海拔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0.
人参主要的药理作用之一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人参皂甙是人参生物活性的重要成分。已有报道,人参皂甙对培养的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轴突的伸展具有促进作用。对培养的鸡胚背根节的神经元具有增加生长因子的作用。人参皂甙还能影响突触体对传递介质的摄取。也有人报道,人参皂甙可增加小鼠脑内RNA含量。以上报道表明,人参皂甙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有活化作用,人参皂甙还能延长减压低氧动物的活存时间。本实  相似文献   

11.
对盆栽的虎耳草进行不同光照和温度处理,测定其叶片光合特性及重要有效成分,分析虎耳草有效成分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虎耳草光合速率在透光率50%的条件下最高,透光率100%下最低;100%光照下的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最高。光合速率在20℃/16℃(12 h昼/12 h夜)适温下最高,此时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的含量也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温度处理条件下的岩白菜素和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速率、气孔张开面积等呈正相关,其中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的正相关达极显著;不同光照条件下,没食子酸含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暖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极端气候热浪事件发生频率持续增加。高频热浪及其伴随的高温和干旱复合胁迫将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特性,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然而,目前亚热带树木光合特性及生长对高频热浪及复合胁迫的响应仍不明确。以亚热带阔叶树种闽楠苗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热浪模拟实验,关注了补水和控水处理不同水分环境下连续热浪对闽楠光合特性及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处理下闽楠净光合速率(Pn)在单次热浪影响下显著下降了34%,同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WUE)下降,但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片水汽压亏缺(Leafvpd)显著上升(P<0.05)。表明水分充沛的高温环境中闽楠可通过增加蒸腾耗水加速水分蒸散来调节叶片的温度,增强植株光合特性对热浪的抗性。而控水处理下单次热浪处理组Tr和Gs未显著上升,以及Tr与Leafvpd在干湿环境下线性拟合的不同斜率,说明水分胁迫会降低叶片降温的效率,加剧热浪对闽楠光合特性的影响。水分和高温的复合胁迫还延长了闽楠光合特性在热浪后的恢复过程,高温胁迫下闽楠Pn在15 d后恢复至未干扰水平,但复合胁迫...  相似文献   

13.
几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是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生长发育的菌群,广泛分布在湖沼、污水、活性污泥及水稻、水葫芦、芦苇、小麦等的根际土中。光合细菌具有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据小林达治报道,光合细菌菌体含有大量的蛋  相似文献   

14.
香根草及其伴生种圆果雀稗光合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工控制有效光合辐射增强的条件下,测量了香根草与其伴生种圆果雀稗的光合特性,对比分析两者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和气孔导度对有效光合辐射增强的响应。结果表明,伴生种圆果雀稗的光合能力、蒸腾能力等光合特性都比香根草的强,两者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差异极显著(P<0.01),而圆果雀稗的水分利用率却低于香根草,表明香根草可能因在水分利用中占据优势而成为优势种,圆果雀稗仅为伴生种。  相似文献   

15.
人参叶片的CO2补偿点和呼吸作用在展叶期间随着光合能力和加强而平行下降,叶片完全展开至黄叶期前,CO2补偿点基本保持稳定,黄叶期后则随着叶片衰老而上升。温度高于18℃补偿点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水分协迫下CO2补偿点提高。  相似文献   

16.
贵州葡萄属野生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野生葡萄种间和种内不同单株间的光合特性差异,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种野生葡萄25个单株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野生葡萄种间光合特性差异明显,美丽葡萄净光合速率最高,其次是刺葡萄,腺枝葡萄的净光合速率最低.野生葡萄种内不同单株间的光合指标多样性丰富,单株间光合特性差异最大的是葛藟葡萄;种内不同单株间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其光合特性差异较小,而原产地气候差异大的单株光合特性差异也大;野生葡萄的光合速率调控机制多样,非气孔因素调控在野生葡萄种群内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河北3个不同地区(邯郸、衡水和沧州)菊科入侵植物黄顶菊和其本地伴生植物苍耳光合特性的差异,探讨黄顶菊与本地种对环境光强变化产生的响应机制,综合分析入侵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黄顶菊和苍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指标,并比较分析入侵植物与本地种光合特性及叶片特性的差异。【结果】3个地区的2种植物光饱和点均高于1200μmol·m~(-2)·s~(-1),且邯郸和衡水地区的黄顶菊光饱和点显著高于本地种苍耳达221.8%、122.9%;3个地区黄顶菊的光补偿点显著低于苍耳,而最大净光合效率则显著高于苍耳,但叶绿素含量差异并不显著;除邯郸地区外,黄顶菊的比叶面积、光合氮利用效率均要显著高于苍耳,各地区黄顶菊的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本地种。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建成成本、叶片氮含量、叶片磷含量、光合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显著正相关(P0.05);比叶面积与光合能量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光合氮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黄顶菊在同一环境条件下比苍耳有着更高的光合速率、光合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光合氮利用效率,成为其具备高入侵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厚壁毛竹光合作用对CO_2浓度倍增的短期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P光合测定仪对比测定了大气CO2浓度和短期CO2浓度倍增下不同季节厚壁毛竹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CO2浓度加倍促使最大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光合量子效率和光饱和点升高,年平均增幅分别为62.79%、48.74%、94.41%、8.70%和16.67%;CO2浓度加倍促使蒸腾速率、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下降,年平均降幅分别为17.60%、37.25%和40.50%。不同季节厚壁毛竹光合生理特性参数在CO2浓度加倍后的增加幅度或降低幅度与叶片生理活性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CO2浓度的倍增并未明显改变厚壁毛竹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规律,除光补偿点外,其它光合参数的季节大小顺序仍与大气CO2浓度下的相同。厚壁毛竹光合作用对短期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特征与C3植物光合作用对短期CO2浓度升高响应的普遍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19.
高山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山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强辐射、低温和干旱环境的影响。近年来,大气CO_2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日益明显,影响着高山植物的光合生理。本文综述了强辐射、低温和干旱等高山环境因子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大气CO_2和温度上升对高山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并提出未来高山植物光合生理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开展不同地域的高山植物光合特性研究,环境因子交互作用对高山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特性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模拟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增高对高山植物光合特性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高山植物动态的影响以及通过长期定位研究探索不同生长阶段高山树木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20.
辽东栎冠层光合生理特性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层作为林木与环境因子相互作用最为直接的部分,研究冠层光合作用是分析森林生产力的基础。以北京东灵山辽东栎为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不同冠层不同方向部位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光响应曲线,研究了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在冠层空间上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冠层和不同方向上,饱和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下暗呼吸和表观量子效率均存在差异,随着冠层下降以及从南至北,大多数光合生理特性指标表现出递减趋势。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结果得出,光强、水气压亏缺、温度是影响不同层次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对于在冠层水平上揭示植物固碳能力和估算植物生产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