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酰胆碱在调节植物行为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动物体内,乙酰胆碱(ACh)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参与神经突触之间以及神经突触与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近些年来,ACh和胆碱能系统的其它成员在植物界都已找到并且分布很广。它们在植物的多种行为(生长、发育、运动、代谢等)上发挥着类似激素的调节作用。Darwin曾提出有些敏感植物执行的快速运动不是膨压运动所能胜任,认为由电波传递与原生质收缩来承担。近来还有人提出:植物体内的电波传递与原生质收缩要有ACh这神经递质参加。我室近几年来在丝瓜的向触性快速运动以及甘薯的气孔运动的机理研究中给这两项建议得出确切的实验证明。  相似文献   

2.
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中物质的运输与信息的传递(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电波与激素的信息传递 (一)动作电波与变异电波上世纪末已经发现刺激的电波传递,或以动作电波或以变异电波的方式,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界。简略地说,电波及其传递所以能在植物体内发生是因为细胞在静息时,原来就有电位差的存在,也可以说,它的绝缘质膜是处在充电或极化状态(正极在外面)。当它局部受到刺激时,质膜的透性突然增高而放电(去极化),于是爆发出电位的波动来。构成组织的细胞像一串爆竹,一个的爆发引起下一个的爆发,就这样导致一连串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局部灼伤水田芥(NasturtiumoffocinaleR.Br.)叶片可引起动作电波、变异电波和持续电波震荡在茎中传递。本实验举出电波传递的主通道为维管系统。由于水田芥的叶序为2/5,灼伤叶片发出的电波首先传递到其维管束直接联接的第五叶片,随后才传递给临近部位的叶片。若把灼伤叶片和茎节连接的维管束切断,则茎中的电波传递即被阻止。用胞内电极可以检测到基层组织的薄壁细胞也有电波出现。  相似文献   

4.
植物信号系统--它在功能整合与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娄成后  花宝光 《生命科学》2000,12(2):49-51,71
高等植物是由多层次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组成,在多变环境下生活的开放系统。各部位的处境不同,分工各异。因而它们之间必需通过信号传递进行信息交换才能协调整株的行为、适应外界的变化。植物信号具有多种形式,如化学信号、电波信号与水力信号等。本文主要以乙酰胆碱在信号传递中的功能为例证阐述植物的信号系统。  相似文献   

5.
砧木与接穗间的电波传递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嫁接系统研究植物电波的传递表明:(1)无论砧木和接穗共质体连通与否,也无论在嫁接面上加琼脂与否,电波(EW)均能沿砧木向接穗传递;(2)砧木和接穗共质体连通之前,无论在嫁接面上加琼脂与否,EW不能沿接穗向砧木传递,砧木和接穗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突破隔离层,互相嵌合,产生次生胞间连丝之后,EW可沿接穗传至砧木;(3)将枝条蒸腾流倒转后进行嫁接,EW可沿接穗(形态学上部,即插入水中部分)传至砧木(形  相似文献   

6.
利用嫁接系统研究植物电波的传递表明:(1)无论砧木和接穗共质体连通与否,也无论在嫁接面上加琼脂与否,电波(EW)均能沿砧木向接穗传递;(2)砧木和接穗共质体连通之前,无论在嫁接面上加琼脂与否,EW不能沿接穗向砧木传递,砧木和接穗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突破隔离层,互相嵌合,产生次生胞间连丝之后,EW可沿接穗传至砧木;(3)将枝条蒸腾流倒转后进行嫁接,EW可沿接穗(形态学上部,即插入水中部分)传至砧木(形态学下部),但不能沿砧木传至接穗。  相似文献   

7.
应用蚜虫吻针穿刺技术研究植物的电波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认为,植物体内的信息传递有三种方式,即水信号、化学信号和电信号[1]。电信号在快速及长距离信息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已证明:植物体内的电波传递是一个普遍现象,它能调节许多生理反应[1,2,6,7]。如伸长生长、呼吸作用、水分吸收、韧皮部物质外卸、膨压下降及光合与蒸腾作用的改变、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激活、气体交换等。在逆境生理的研究中,电信号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它能迅速地将一个部位感受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其他部位[4]。目前,在电生理学研究中常使用胞外电极来检测离体组织或整体植株的电波传递;使用胞内电极检测单个…  相似文献   

8.
以一种新观点(假设)解释植物的向地性。新观点主要内容:植物的茎在横截面上受到压应力时,生长快;受到拉应力时,则生长慢。根对应力的反应与茎相反,反应最敏感的部位是茎尖、根尖。新观点简称为应力的植物效应。  相似文献   

9.
引言按照生物进化论,动、植物是同源的:它们的基本结构和代谢功能是相同的。然而它们在行为上却有很大区别。动物是在频繁行动上谋生存;而植物在固守岗位上求发展。“神经一肌肉的机理”在动物(也在原生生物)的一切活动中无所不在,而在植物生活中却置若罔闻。植物躯体和其构成的细胞,外围有坚韧的保护层,固步自封,通常多把它当作麻木不仁,任人摆弄而无动于衷的生物。似乎它对外来的侵袭,只有逆来顺受,不像动物对环境变化那样敏感,随时能迅速作出行动的反应来。其实高等植物在它的岗位内,也无时不在应付着外界的风云变幻,否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和方法:实验在游离灌流的颈动脉体窦神经标本上,观察氧分压降低和渗透压升高对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的影响。共记录72个有自发放电的化学感受性单位对二者的反应。结果:仅对PO2降低有反应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有22例(占30.6%),对两种自然刺激均有反应的化学感受性单位有35例(占48.6%),仅高渗引起化学感受性单位放电增加的有15例(占20.8%)。结论:在颈动脉体中不但存在着对缺氧敏感的化学感受性单位,还存在着对渗透压敏感的化学感受性单位,它们对氧分压、渗透压的改变有不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作用及有关离子机制,并探讨一氧化氮在痛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标本上,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给予灌流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观察硝普钠诱导的神经元膜反应。结果:大部分神经元对硝普钠敏感(79/102,77.45%),滴加硝普钠(10~100mmol/L)后可引起浓度依赖性的超极化反应,剩余神经元没有反应。硝普钠(100mmol/L)可使神经元膜电导由(21.06±1.94)nS增加到(23.08±0.92)nS。L-NAME(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1mmol/L)、CdCl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0.1mmol/L)、无Na^+平衡盐液对硝普钠引起超极化反应无明显影响。四乙基碘化铵(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断剂,10mmol/L)明显抑制硝普钠引起的超极化反应。结论:硝普钠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可引起浓度依赖的超极化反应,且此超极化反应是钾电导介导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1~2003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草原沙漠化过程中土壤因子(5个指标)与不同耐胁迫类型植物的生理响应(7个指标)的相关分析,得到的结果是:①羊草(敏感型)各生理指标与土壤含水量及土壤C/N比的相关水平较高(P〈0.01),其中以MDA和ABA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较高(P〈0.01)。②糙隐子草和冷蒿(积极忍耐型)MDA只与土壤C/N比关系均极显著相关(P〈0.01).同时ABA与反映土壤的5个指标的关系亦极显著相关(P〈0.01)。③扁蓿豆(迟钝型)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敏感性要高于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营养元素的衰减并没有成为制约其生长发育的主导因子。另外在扁蓿豆的7个生理指标中MDA与土壤的相关性最高(P〈0.01),而ABA与土壤因子均不相关(P〉0。05)。④综合植物生理指标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分析,多数植物的MDA和ABA在沙漠化胁迫环境下反应较强。⑤不同类型植物在沙漠化过程中对土壤因子的响应机制不同,其中敏感型对土壤水分、C/N比响应较强,而积极忍耐型对土壤反应的主导因素不突出,总体上土壤因子中C/N比与植物的生理响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学、生理学方面探讨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和獐毛耐盐碱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生长在含盐、潮湿而贫瘠的土壤上,朝鲜碱茅分布地段的土壤多含碱性盐(Na2CO3),而獐毛所在地的土壤则多含中性盐(NaCl).这些体现出它们对盐碱适应性的差异.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胁迫对这两种植物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均以logistic曲线y=k/(1+e(a-bx))或直线方程:y=a+bx形式较好地表达出来。说叫朝鲜碱茅对NaCl的胁迫敏感,獐毛则对Na2CO3的胁迫敏感。两种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适应与实验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相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白花紫露草(Tradescantia flumi—nensis Vel)为材料,运用胞外、胞内微电极及显微注射等方法,对电波在植物体内的传递方式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白花紫露革对于伤害性刺激可以产生强烈的电位波动在周身传递。这种电位波动可以被FAA固定液造成的生理障碍阻断;白花紫露草叶片可分为不同的共质体区,在共质体区内,电波传递很快,远高于液相中物质的扩散速度;而在各共质区问,电波传递出现时间上的延迟,与共质体内电波传递速度相差一个数量级,因此,可以推测,在共质体区内电波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传递的,而在共质体区问,电波的传递可能有化学介质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成像用于早期评估大鼠上皮性卵巢癌对多西他赛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采用7,12-二甲基苯并[a]蒽,在Sprague Dawley大鼠中诱导原位上皮性卵巢癌(EOC)。筛选患有EOC的大鼠,在第0天使用多西他赛(DXT)治疗。在第0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应用CEUS评估治疗的早期反应。在第21天,治疗的肿瘤类型根据其大小的变化分为敏感和不敏感组,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第3天以来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的百分比变化与第14天肿瘤大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的早期阶段(第3天),RT与PI组合的百分比变化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 %和100 %,使用RT与PI减少17.59 %的临界值。从第7天开始,敏感组与不敏感组相比,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数百分比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RT、PI和AUC的百分比变化与肿瘤大小和血管生成的变化百分比呈正相关,与坏死变化的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结论:CEUS参数在检测肿瘤组织病理学反应方面优于成像肿瘤大小,其在早期评估EOC中对DXT的反应具有显著优势,而在临床中,CEUS参数检测可能有助于在EOC进展或治疗过程中,更快地评估并调整无反应者的治疗方案,并改善其预后,因此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水位梯度对湿地植物生长、繁殖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考察了水位梯度对武夷慈姑(Sagitariawuyiensis)、小慈姑(S.potamogetifolia)、野荸荠(Eleocharisplantagineiformis)和锐棱荸荠(E.acutangula)植物幼苗生长、繁殖器官干重、生物量及其分配式样的影响。实验表明:植物高度、生物量及其分配对水位梯度的反应在种间有一定差异,而慈姑属植物的叶数、荸荠属植物的秆数、繁殖器官干重等对水位梯度处理的反应在种间有一定相似性。综合植物生物量和繁殖的反应特点,可以认为武夷慈姑和锐棱荸荠适宜生长在0~5cm水深处,小慈姑在20cm水深处生长较佳,而野荸荠适宜于0~20cm范围。结果提示:湿地植物的空间分布与其对水位反应的差异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Ca^2+在植物细胞对逆境反应和适应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令成  王红 《植物学通报》2008,25(3):255-267
摘要钙离子(Ca^2+)信号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Ca^2+在植物细胞对低温、干旱和盐渍化逆境的反应和适应中的调节功能作一概述,论述的主要问题包括:(1)Ca^2+的亚细胞定位与分布,细胞内Ca^2+相对低水平的稳态平衡是Ca^2+信号发生的基础:(2)Ca^2+信号的优越性及其发生与传递:(3)Ca^2+充当低温信号的传递者诱导抗寒锻炼和基因表达:(4)细胞内高水平Ca^2+持久性调控越冬木本植物的生理休眠:(5)Ca^2+对干旱、盐渍化及其渗透胁迫的调节作用;(6)Ca^2+参与气孔开关运动的调节:(7)Ca^2+参与逆境中细胞壁加厚和加固的调节。  相似文献   

18.
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P2X嘌呤受体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u YZ  Yin GF  Guan BC  Li ZW 《生理学报》2006,58(2):164-170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神经元膜P2X嘌呤受体的特征。结果发现:大部分受检细胞(78.9%,142/180)对ATP敏感,ATP.激活电流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少数细胞无反应(21.1%,38/180)。在对ATP敏感的142个细胞中,绝大部分引起一内向电流(95.1%,135/142),少数为外向电流(2.1%,3/142),另有部分细胞出现双相电流(2.8%,4/142)。引起的内向电流在小直径细胞(〈30μm)上多表现为快去敏感电流,对vanilloid高度敏感;在中等大小的细胞(30~40μm)上多表现为慢去敏感电流,对vanilloid不敏感:绝大多数大细胞(〉40μm)对ATP和vanilloid均不敏感。此外,电流的波形与细胞直径密切相关。无论小细胞还是中等细胞其I-V曲线均表现出明显的内向整流趋势。我们还研究了ATP-激活电流的动力学特征,并观察了P2嘌呤受体激动剂、拮抗剂的效应。结果提示:不同类型的ATP受体.离子通道在不同类型的TG神经元上的表达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大豆下胚轴可溶性蛋白中钙激活的蛋白激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豆(Glycine m ax L.) 下胚轴可溶性蛋白提取液进行自磷酸化,以SDS-PAGE电泳分析其标记产物时发现,当有较高浓度的Ca2+ 存在于反应液中时,有一条18 kD蛋白带被高强度标记,同时也可观察到另一条标记强度不高的67 kD蛋白带. 当反应时间延长到15 或30m in 时,它们的标记强度都逐渐减弱,最终从放射自显影底片上消失;在反应液中加入钙螯合剂EGTA 时,则只有67 kD 被高强度标记;在磷酸化反应过程中加入非标记ATP,蛋白中的32P逐渐被非标记磷取代,表明反应体系处于磷酸化-脱磷酸化的平衡过程中,并有结果显示这一过程是钙依赖性的. 组蛋白H1 可以使反应进程加快,表明提取液中的蛋白激酶可以利用它作为底物. 综合结果表明,18 kD和67 kD蛋白可能是具有自磷酸化能力且对Ca2+ 敏感的蛋白激酶,它们对Ca2+ 的不同反应,使得钙信号的传递更具可控性  相似文献   

20.
用含20-160nl/lSO2的空气熏气处理过的油菜在25℃下饲养桃蚜MyzusPersicae,研究SO2污染对这种蚜虫的影响。结果表明,蚜虫的反应与SO2剂量有关:低、中浓度的SO2处理显著促进了桃蚜的生长和繁殖;SO2浓度约为80nl/l时,它们的反应最敏感,若蚜的平均相对生长速率(MRGR)、成蚜的繁殖力和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m)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1.5%、89.8%和42.7%;高浓度SO2污染的油菜严重抑制桃蚜的生长和繁殖。对被处理植物营养成分的分析表明,SO2污染引起的蛋氨酸相对含量变化可能是造成这种剂量—反应关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