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果成熟果实呈黄色长卵形是典型的核果。其外果皮呈革质,中果皮呈肉质,内果皮呈骨质表面有纤维。内果皮包被着种子形成一个大而扁的核。种子扁形,种皮很薄,子叶呈多胚或单胚。通过对果果实结构各个层次的扫描电镜观察,为其贮藏保鲜及繁育栽培工作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珙桐种子休眠原因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珙桐内果皮和种子的水浸提液及乙醚提取液中均含有抑制物质;种子中的抑制物活性主要分布在被发达的胚乳包裹着的子叶内。层积一年后,内果皮及种子中的抑制物活性并未完全消失,但已明显减弱。珙桐种胚的形态后熟以胚芽在层积过程中完成形态分化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谈谈核果与浆果的辨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果与浆果很容易混淆。高等师范院校教材认为:核果是由一心皮一室的单雌蕊发育而成的肉质果。常含一粒种子,果内具木质化的内果皮。浆果是由一个或几个心皮形成的肉质果,果内含多数种子,中、内果皮肉质而多汁。但是,实际上含一粒种子的肉果并非都是核果;而含多粒种子的肉果也并非都是浆果。对于这类果实的分类,平行教材之间,乃至植物工具书,都存在很大的出入。笔者现根据自已解剖各类果实的资料,以现行高校植物学教材和参考书中出入较大的果实为例,谈谈核果与浆果的辨别。  相似文献   

4.
干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cv. Moneym aker)种子浸种吸水有明显的3 个阶段,尽管种子不同部分吸水的速度不一样,但整粒种子需10~12 h 才能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吸水。胚乳对种胚伸长和生长的机械压力明显阻碍种胚的吸水,即使在第二阶段整个种子水势与浸种溶液基本达到水分平衡时,种胚的水势仍然低于整个种子水势0.6~0.9 MPa。发芽过程中GA 和ABA不直接影响番茄种子吸水。番茄种胚水势与含水量的关系呈幂指数的正相关。无论在浸种还是渗控处理过程中,番茄种胚压力势的总变化趋势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5.
以吉林珲春自然群落的野生玫瑰(Rosa rugosa Thunb.)为试验材料,探究野生玫瑰在果实形成过程中种子的发育及休眠性的形成和变化。选取青果期(1~35 d)、转色期(35~60 d)、红果期(60~75 d)的果实及种子,结合形态学、组织细胞学观察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果实各发育时期的种子形态、种胚及内果皮的发育进行研究,并分析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果实发育、种子休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和种子在青果期(1~35 d)时发育速度最快,种胚在花后24 d发育完全,种子不存在形态休眠。花后24 d内果皮开始沉积木质素并逐渐木质化,种子开始产生机械休眠。种子激素含量的变化与果实的发育、转色及内果皮的木质化密切相关,种子内源GA3和ABA含量在青果期(1~35 d)达到峰值,内源IAA含量在果实转色期(35~60 d)达到最大值,高浓度的ABA含量是种子尚未脱离果实时便已进入生理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作为种传病原物,豌豆种传花叶病毒(PSbMV) 必须能承受种胚的干燥脱水过程方能在胚细胞中存活并种传。为了研究PSbMV承受种胚干燥脱水的机制,比较了该病毒在豌豆( Pisum sativum L.) 新鲜胚与干燥胚子叶细胞中的稳定性与分布方式。在新鲜的、未成熟胚的子叶细胞中,PSbMV的外壳蛋白(CP) 受到部分降解,该病毒粒体及其CP在细胞质内呈环核分布。在干燥、成熟的胚的子叶细胞中,PSbMV的外壳蛋白未受到任何降解,其粒体和CP不再呈环核分布,而是存在于位于细胞质边缘的多聚体中。免疫金标记电镜检查证明这类多聚体中含有PSbMV的粒体。很明显,种胚的干燥脱水过程可改变PSbMV在子叶细胞中的稳定性与分布方式,粒体多聚体的形成可能有助于PSbMV在干燥脱水的胚细胞中的稳定与存活  相似文献   

7.
以去除果皮后阴干的珍稀濒危植物蒜头果种子为材料,在温室大棚沙池内进行层积处理,从层积处理开始至子叶出土的不同萌发阶段,考察蒜头果种子发育形态、贮藏物质积累、酶活性以及幼苗类型等变化特征,初步探讨其种子休眠形成原因。结果显示:(1)蒜头果种子从解除休眠开始至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约需195 d,其中幼胚的形态发育后熟约需75 d,随后30 d内是种子集中萌发的时期,其发芽率达到最高(53.33%);依据种胚发育形态的标志特征将此过程划分为7个阶段(S1~S7阶段):S1阶段种子未萌发,S2阶段种胚“露白”,S3阶段胚根突破种皮长超过1 cm, S4阶段下胚轴与胚根连接处形成弯钩结构,S5阶段“S”型胚形成及胚根前端膨大,S6阶段种子不仅具有膨大的胚根且已有侧根的分化,S7阶段子叶脱落,胚芽出土,真叶出现。(2)蒜头果种子在湿沙层积过程中,种胚胚长和胚率从S1阶段的(5.49±1.57)mm和(19.48±5.72)%分别增加至S6阶段的(67.92±2.94)mm和(240.75±15.29)%,胚率平均增加了12.4倍,显示蒜头果种子的胚需要经历后熟过程才能萌发,属于胚后熟型种子。(3)从...  相似文献   

8.
我们一般用桃核种植,因桃核外面是石细胞,如果里面种子要萌发须待内果皮腐烂之后才能长出胚芽,这一般要待一年时间才能出土。现介绍一种加速桃萌发之方法:第一步:把刚从果实中剥来的核放在太阳下晒干,稍待润湿将内果皮用鎚轻轻敲开拿出种子。第二步:放入水中浸三至五小时。第  相似文献   

9.
唐友林  周玉婵  杨谦   《广西植物》1996,16(4):375-378
52±1℃热杀菌剂苯来特或TBZ等溶液浸果处理,对“留香”和“紫花”品种Mang果采后炭疽病和蒂腐病有显控制效果,改善果实外观,延长贮藏寿命,提高贮藏品质,减少病害的腐烂损失60%,获得在常温下贮藏18d的采后寿命和100%的商品率。在热杀菌剂处理后,贮藏于低温13±1℃下的Mang果,显减慢果皮转黄和后熟软化,降低呼吸速率,延长贮藏寿命2 ̄3周以上,并且,显减少病害和腐烂损失,有利于提高采  相似文献   

10.
马蹄香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桦  杨培君  李会宁   《广西植物》2006,26(1):14-17
马蹄香的雌蕊子房半下位,心皮6枚,蒴果蓇葖状,果实成熟时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呈三角状倒椭圆形,其背面凸出,具明显横皱纹,腹面凹入。马蹄香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种皮由多层细胞组成;核型胚乳,种子成熟时游离胚乳核形成胚乳细胞,而胚尚未分化,仍停留在原胚阶段。种子发芽试验表明,马蹄香种子萌发率极低,具有种子休眠的生物学特征。对马蹄香种子的化学成分作了分析研究,种子胚乳中富含营养物质,其中粗蛋白含量为17.3(g/100g)。此外,种子含有丰富的镁、锰、钙、铁、锌等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11.
4种野生兰花种子特征及离体培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种野生兰花--虾脊兰、羊耳蒜、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的果荚、种子、种胚性状进行初步研究,并对其种子进行离体培养。结果显示,4种野生兰种子为白色、淡绿或黄褐,呈纺锤体或椭球体。羊耳蒜、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种子具种孔,种胚浓密且清晰可见;种子萌发较快且萌发率高,其中以石仙桃及密花石斛种子萌发最快,仅需36d,萌发率高达100%。虾脊兰种子未见种孔,种胚不甚明显,种子萌发缓慢且萌发率低。4种兰科植物种子均以原球茎方式萌发,通过继代培养,获得了一批无菌苗。  相似文献   

12.
刺五加胚和胚乳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Rupr .et Maxim.)Maxim的胚胎发生类型为茄型。其卵细胞受精后,合子经历15天左右的休眠期才进行第一次分裂。合子分裂通常发生在胚乳细胞化之后,经棒形胚、球形胚、至果实成熟时发育到心形胚。棒形胚后期至心形胚初期,胚柄最为发达。刺五加的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其初生胚乳核的休眠期为1天左右。当胚乳游离核数目增加到200至300时,胚乳以自由生长细胞壁的方式细胞化,胚乳细胞以典型的有丝分裂方式进一步增殖,增加细胞数目。球形胚时期,胚乳细胞内开始贮藏营养物质。少数种子的胚乳里存在巨大细胞核的异型胚乳细胞。在胚乳游离核为32至64个时,分化出珠被绒毡层;球形胚时期,珠被绒毡层解体。珠被绒毡层解体后,胚乳表层细胞分化为分泌层。球形胚至心形胚阶段,约有5%的种子里,胚与胚乳组织发生弥散样降解。成熟果实中,含有大量的瘪粒种子和虫咬种子;饱满种子率为40%左右。饱满种子中,胚乳组织占据种子体积的绝大部分,胚所占比率很小。讨论了不同发育时期胚和胚乳的营养供应。  相似文献   

13.
四种石斛兰种胚发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石斛、尖刀唇石斛、短棒石斛、兜唇石斛种子为材料,进行种胚非共生萌发研究,并对其种子形态和胚的发育进程进行了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处于球形胚阶段的石斛兰种子,种胚吸胀后突破种皮,发育至吸收毛和芽生长点出现后,种胚形成原球体;种子萌芽后胚尚未成熟,只进入心形胚阶段。呈纺锤形种子的种皮两端形状不同,一端存在结点,呈弯曲状的尖形,另一端种皮呈收拢的圆口形。4种石斛兰种子,玫瑰石斛种子最长,为两端狭长的纺锤形;兜唇石斛种子最短,呈两端稍细的纺锤形。玫瑰石斛、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种子胚培养需要5~10 d萌发;兜唇石斛种子和胚皆偏小,萌发需要30 d。石斛兰种胚和种皮吸水膨胀后,种胚向种皮的一端移动、脱出或种胚撕裂种皮中央后突破而出,形成裸胚。玫瑰石斛种子撕裂种皮后主要从种皮中央突破;短棒石斛、尖刀唇石斛、兜唇石斛部分种胚从种皮一端脱出,部分种胚则从中央撑破种皮脱出。充分膨胀、变绿后萌芽的裸胚,存在极性,顶部芽生长点萌动,下部出现成群散射状吸收毛。  相似文献   

14.
对苏铁(Cycas revoluta Thunb.)种子的胚和胚乳组织进行了解剖研究。结果表明:苏铁种子为有胚乳种子,兼有胚乳和外胚乳,成熟时具直立型胚。胚乳的表层细胞含有角蜡质,胞核大,不含淀粉粒;中层细胞胞核明显;内层细胞胞核不明显,富含淀粉颗粒,淀粉粒单脐点明显。胚孔端的胚乳内陷成一凹槽,似贮藏窖。成熟的子叶胚为倒生胚胎,位于胚乳细胞解体后形成的囊腔中,子叶胚长度在胚乳中占到种子的1/3至2/3,已达到生理成熟阶段。双子叶直立,半合生。胚状体基部呈喙状突起,喙状突起下端连着一根肠叠着的丝状吸器,吸器基部连着一个小气囊。胚芽由顶端分生组织和数枚真叶组成,此时真叶已具羽状叶原基和绒毛原始体。在胚状体中发现有长管细胞及螺纹加厚的导管,在子叶中脉有数条并列的螺环纹导管。  相似文献   

15.
《亚热带植物科学》1981,10(1):71-72
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贮藏乌巴(Ubá)芒果种子0-28天:(1)整个种子;(2)除去内果皮的顶部;(3)除去内果皮的顶部和基部;(4)除去整个内果皮。  相似文献   

16.
张霜  陈进 《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13-1919
蚂蚁对热带森林中小种子的二次散布会影响种子最终到达地点和种子命运.本文以一种由鸟散布的榕树垂叶榕(Ficus benjamina)为研究对象,观察蚂蚁对不同处理种子二次散布的影响.共记录到菱结大头蚁(Pheidole rhombinoda)、法老小家蚁(Monomorium pharaonis)、横纹齿猛蚁(Odontoponera transversa)和布立毛蚁(Paratrechina bourbonica)等4种蚂蚁参与了种子的搬运,其出现频率分别为71.7%、23.3%、2.5%、2.5%.蚂蚁对种子的搬运距离为179 cm±13 cm(n=159).其中,最主要的散布者菱结大头蚁把种子搬进蚁巢后,取食了内果皮,并把58.6%的净种子抛弃在巢外垃圾堆中.蚂蚁取食内果皮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特性(萌发率由49.3%提高到93.3%).去除内果皮后种子被蚂蚁搬走的比率显著下降(由75.0%降为29.5%).垂叶榕种子外着生的内果皮,明显提高了对蚂蚁的吸引力,而蚂蚁取食内果皮显著提高了种子萌发能力,垂叶榕和二次散布的蚂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惠关系.  相似文献   

17.
大果木莲种子具吸水性,胚未完全发育。新鲜种子25℃下的萌发率仅2%,在30/20℃和20/10℃的条件下30d内分别有27%和36%种子萌发。在20/10℃下,1000mg·L^-1浓度的GA3可以有效打破种子休眠。冷层积120d的种胚生长不显著,大果木莲种子具有条件休眠特性,属于浅度简单型形态生理休眠。种子经冷层积60d的萌发率最高,而后下降,提示其可能有休眠循环现象。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组织培养简报(摘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材料、外植体 培养基 (mg·L- 1 ) 结  果作者 (单位 )罗汉果 (Momordicagrosvenori)种子胚、茎尖、腋芽、叶种子萌发培养基 :( 1)MS基本培养基 ;诱导腋芽及丛生芽分化培养基 :( 2 )MS 6 BA 0 .1~ 0 .5 IAA 0 .1;( 3)MS 6 BA 0  相似文献   

19.
冠果草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果草花药壁的发育为单子口十型,绒毡层为周原质团型。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呈左右对称式排列,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双珠被,假厚珠心,倒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的特点是两个极核分别位于中央细胞两端,不融合成次生核。受精过程中,一个精于与卵核融合形成合子,另一精子先与珠孔端极核融合,之后受精极核再移动到合点端与另一极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胚的发育为石竹型。成熟胚呈马蹄形,具有2片真叶。胚乳发育为沼生目型。随着胚的发育,胚乳细胞逐渐解体,成熟种子中无胚乳。  相似文献   

20.
五唇兰雌配子体发育和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五唇兰的胚珠倒生型,具薄珠心,两层珠被。胚囊发育为双孢子葱型,成熟胚囊8核。从传粉到受精约50d,正常双受精。胚具5-6细胞的胚柄,种子成熟时胚柄及胚乳核消失,成熟种子只具单层细胞的种皮和一个未分化的珠珠形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