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食品工程包括食品研发、食品生产加工和食品检测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比较复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优势强化食品工程成果,确保食品安全、开发出更多优质食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当前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对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将生物技术灵活应用于食品工程之中,充分满足研发、加工与检测等环节的需求,促进我国食品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简要阐述了食品工程以及其中的现代生物技术,然后分别从多个现代生物技术角度入手对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基因工程为核心内容,包括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的现代生物技术在改造食品资源、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改善食品质量及开发新型保健食品等方面的应用状况,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食品生物技术相关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应用日益深入,以基因工程为先导,以发酵工程、酶工程技术为核心.包括蛋白质工程和生物分离工程在内的食品生物技术已成为提升我国食品工业技术含量、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核心技术。本文以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Ⅱ)数据库和Aureka数据库为基础,对上游(基因工程)、中游(发酵工程、酶工程与蛋白质工程)、下游(生物分离工程、食品安全检测)食品生物技术相关专利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现代生物技术是当今食品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未来在食品领域也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主要从食品原料改良、发酵菌种改造、发酵食品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解析及食品安全检测等方面介绍了现代食品生物技术在食品相关领域的应用,为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食品生物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食品发酵工程技术不断升级,在传统发酵食品的菌种、发酵过程、产品品质得到改善的同时,生物制造的功能食品组分、未来食品等新型产品也应运而生。首先概述了由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食品发酵研究手段与生产方式的多层面变革,并重点阐释了利用食品合成生物学设计构建细胞工厂的思路和方法,以及食品生物工程在微生物分析、过程工程和分离工程方面的智能化进程。其次,介绍了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在改善传统发酵食品品质及安全性、生产功能食品组分、添加剂和酶制剂、创制未来食品和开发新型益生食品方面的应用进展。最后,对全球和我国食品发酵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食品发酵的技术革新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洋功能性食品是以海洋生物资源为原料开发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功能性食品,其开发已成为实现海洋生物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对海洋资源的探究越来越深入,在海洋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如发酵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等在海洋功能性食品如脂质功能食品、活性糖功能食品、多肽功能食品及角鲨烯、虾青素开发中的应用,为现代生物技术在海洋功能性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指出了海洋功能性食品开发中存在的构效关系不明确、效率低下等问题,并提出为进一步加快海洋功能性食品的开发与应用,需要加强对海洋生物新型代谢途径的探索,加深对海洋生物活性成分机理的分析,开发更加快速高效的制备海洋功能性食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上的应用赵乃思(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现代生物技术是七十年代初在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以及生物反应技术等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生物技术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四个方面。植物组织与细胞...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基础性强的新兴生物学科,是现代生物学发展并与相关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领域,其核心是以DNA重组技术为中心的基因工程。生物技术产业是世界各国在21世纪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它对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与严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者生物的细胞组织成份的特性和功能,并结合工程技术原理来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门技术。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涉及到多种学科和多种技术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体系,也有人称之为生物工程。在现阶段,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迄今为止不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是它的应用范围已经遍及农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生物技术(或称微生物技术)是一门以应用微生物学为主体的综合性技术群,主要包括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生化工程等。从纵向划分,包括研究、发展和生产。利用微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包括酒类、调味品、有机溶剂、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抗生素、甾体激素、酶制剂、活性肽及蛋白、酵母及其它单细胞蛋白、淀粉糖等。应用范围包括食品、轻工、医药、农业、化工、矿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生物技术是一门新兴的高新技术。简要综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及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或者生物的细胞组织成分的特性和功能,并结合工程技术原理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一门技术。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是涉及到多种学科和多种技术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体系,也有人管它叫生物工程。在现阶段,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就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起,到现在不过短短的十几年时间,但它在植物病理学中已有初步应用,现将有关情况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阐述了生物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新兴生物技术的发展状况,着重论述了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进展,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的含义及其应用状况进行了描述,展望了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固态发酵技术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方法。现代固态发酵技术是在继承传统发酵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对传统中药发酵技术概况、现代中药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固态发酵在中药炮制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中药发酵炮制的现代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技术是70年代初在重组DNA技术、细胞培养技术以及生物反应技术等深入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一般认为生物技术包括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四个方面。近十几年来,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改良中应用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这些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已取得了一些令 人鼓舞的成果,并在林木遗传改良方面展示了 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可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生物技术,即利用天然生物的机能及其酶系统进行物质生产和净化环境的技术;二是新兴的生物技术,即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新兴生物技术,人工改造的生物机能及其酶系统进行物质生产和净化环境的技术。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也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消除环境污染的直接应用,如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废弃物的生物综合利用、污染的生物监测等;  相似文献   

17.
《工业微生物》2004,34(3):31-31
由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福源教授主编的《现代食品发酵技术》一书自 1998年出版以来 ,每年重印 ,并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教材。现经作者修改以后 ,新版已出版发行。  《现代食品发酵技术》一书阐述的生物工艺学中利用微生物 (动、植物 )细胞将原料所转化的产品限定为食品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⑴微生物菌种选择及种子扩大培养 ;⑵培养基调制及灭菌 ;⑶发酵过程物质转化及过程调控 ;⑷目的产物提取纯化。作者曾从该书各个章节中选用有关内容对生物工程专业、食品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讲授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作者希望能与使…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生物技术是21世纪各国竞相开拓的一个尖端领域,其主要包括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方面的研究内容。其中,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基因工程是乳酸菌生物技术众多分支中的重点。文章以基因工程为例,围绕重组乳酸菌表达外源基因的优势及其在防治常见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序言     
<正>1953年Watson和Crick报道的DNA双螺旋模型把生命科学推向了分子生物学时代,上世纪70年代涌现的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引领了生物技术进入了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为四大技术平台的现代生物技术时代,使生物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开拓了生物技术产业的新领域。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  相似文献   

20.
<正>陈坚,198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1990年获无锡轻工大学发酵工程博士学位,2005年起任江南大学校长。现兼任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发酵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等。长期从事发酵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教育部、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