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为例,论述如何编制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发现学生的错误概念。针对错误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反思以往教学,设计新的教学策略,转变学生的错误概念,构建科学概念。通过后测了解学生错误概念的转化情况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依据概念转变理论,以"绿色植物的呼吸"为例,编制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提高概念教学的针对性,基于对前概念调查结果的分析,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不同教学策略对学生转变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5E教学模式是科学教育领域的现代教育模式.它是由BSCS根据Atkin-Karplus学习环而提出的,其宗旨是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在教学中,5E教学模式可以用来探查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和构建科学概念.在我国的理科教育中,恰当地运用该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将有助于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概念卡通把教学主题寓于卡通画中,通过卡通人物的对话让科学概念与学生的前概念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思考、讨论和探究。概念卡通所蕴含的教学思想主要有有意义学习理论、支架式教学理论、PBL教学模式、概念转变模式、动态生成式教学。  相似文献   

5.
生物学教学正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转变,前科学概念对于科学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但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前概念具有差异性、隐蔽性、模糊性等特点,影响科学概念的形成。阐述在教学中如何使用绘画、设置问题串等方法显现前概念,并可借助视频、实验操作和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实现从前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理论与生物学新课程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施生物学新课程中,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学生建构生物学知识,有利于转变生物学教学理念,实现生物学新课程目标。建构主义的两种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与抛锚式教学策略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7.
摘要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对核心概念的分析既有助于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又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对神经调节概念的分析,采用多种教学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8.
模型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构建并丰富重要概念。"拒绝吸烟"一节的教学设计以模型为基础,帮助学生感知事实,丰富和转变前概念,进而构建科学的概念,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学生迷思概念的形成原因,介绍了了解学生迷思概念的几个渠道,阐述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将学生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几个策略,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国家教育部再次修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精选了50个重要概念作为学生学习的要点和框架基础,由此生物学教学逐渐向概念教学转变与落实。光合作用是生物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基于已有研究对教师和学生在此主题的前科学概念进行梳理,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为教师教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启示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论证式教学策略的发展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证式教学策略是当前国际科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它通过将论证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评价资料、提出主张、为主张进行辩驳等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论证的概念出发,综述了论证式教学策略的提出与发展、现状以及对科学学习的意义,并对论证式教学策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朱益群 《生物学杂志》2000,17(2):30-31,29
生物学概念的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具体的生物学概念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风格各异,但就其共性来说,生物学概念的教学策略一般由五个层次性的环节组成。本文就这五个萃知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玉华 《生物学通报》2011,46(10):33-36
当代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是要提高学生作为公民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素养不是追求对科学事实和信息量的更多占有,而是要求对核心概念和科学思想的深刻领悟。在生物学新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对生物学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而不是支离破碎地记忆一些孤立的事实和对定义的死记硬背,这是生物学新课程教学与传统生物学教学相比最重要的转变。提高核心概念的教学水平,既是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的要求。因此从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内涵角度论述了什么是生物学核心概念、怎样界定生物学核心概念,并以案例的形式对上述论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概念转变理论,将知识迁移策略引入Krajcik教学模式,探索迷思概念转变的教学方法。将上述教学模式应用于"动物细胞工程"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改进后的Krajcik教学模式不仅可显著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且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的智慧技能观认为概念和规则的习得是智慧技能形成的前提。由于概念与规则不是孤立地贮存于人脑中,而总是以组成个人的认知结构的方式贮存的,所以新的智慧技能观与现代认知结构理论是一致的。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智能,就必须重视概念和规则的教与学,本文就生物规则及其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等4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模型与建模等科学思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剖析建模教学策略在促进素养达成中的具体实施过程和作用,旨在帮助教师理解如何通过建模教学将发展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内容中,为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而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探索性实验是提高其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我们尝试在教学中增加实验基本理论的教学内容 ,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设计及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了如何在教学中增加实验理论教学和对此进行的对比实验研究。2 实验理论教学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将实验理论穿插于课堂及实验教学之中讲授 ,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实验理论中有关的概念 ,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理论的应用。2 .1…  相似文献   

18.
在"蛋白质工程"一节教学中,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采用"科学-技术-社会"的教学策略,由胰岛素的工业合成引入话题,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蛋白质工程是基因工程的延伸"的核心概念,提高基于已有知识和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基因工程在药物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认同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合理构建教学 实现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小文 《生物学通报》2010,45(11):36-37
高中新教材中生命科学史的引入无疑强化了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不同内容的科学史有其共同的教育价值,但也应该有其不同的教育价值。因此,在考虑教学设计时,就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合理构建,活化科学史,真正实现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植物微生态学作为植物病理学相关的一门边缘学科,将微生态学的理论引入到植物病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将有助于学生对植物病害的概念、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有助于提高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